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
- 格式:pdf
- 大小:636.54 KB
- 文档页数:45
附件5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仅适用于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和流转。
2工作程序与组织实施2.1工作程序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工作包括采样方案设计、采样准备、土孔钻探、地下水采样井建设、土壤样品采集、地下水样品采集、样品保存和流转等内容,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2.2组织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采样调查工作应委托具有污染地块调查经验的单位承担,优先选择在本省(区、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专业机构推荐名录内的,且开展该地块信息采集和布点工作的专业机构。
受委托的专业机构按照本技术规定开展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工作,对采样调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负责。
受委托的专业机构应设置专门的质量监督检查组,负责对本机构采样调查工作的质量进行内审,并配合国家、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及其质量控制实验室对调查质量进行抽查。
地块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协助专业机构开展采样调查工作。
土地使用权人有责任配合采样调查工作的开展,为采样调查工作提供条件及安全保障。
样品保存采样方案与采样准备土孔钻探地下水样品采集地下水采样井建设土壤样品采集编制布点方案是否需要地下水采样是否样品流转样品检测分析图1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工作程序图2.3人员要求受委托的专业机构应组建工作组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的采样调查工作,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工作组成员,具体要求如下:(1)应指定具有2年以上污染地块调查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组长;(2)现场钻探技术负责人应具备钻探上岗资格证书,负责现场钻探工作。
一般现场钻探人员应具有水文地质钻探经验,负责现场土孔钻探和地下水采样井建设;(3)样品采集人员应具有环境、土壤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采样流程,掌握土壤和地下水采样的技术要求和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4)样品管理员应熟悉土壤和地下水样品保存、流转的技术要求;(5)应指定1名具有污染地块调查工作经验、熟悉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的质量检查员,负责对本工作组采样调查工作质量进行自审;(6)工作组至少1名成员参加过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疑似污染地块调查专项培训。
附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手册(试行)为指导地方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以下简称“信息采集”)组织实施工作,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信息采集技术规定》)、《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质控技术规定》)等文件,在总结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以下简称“企业用地调查”)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手册。
一、工作内容信息采集工作内容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与人员访谈、信息整理与填报、地块信息档案建立。
二、组织方式信息采集工作建议由省级或地市级环保部门组织实施,通过直接委托或招投标方式确定具有场地调查评估经验,或具有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清洁生产审核等相关背景的专业机构从事信息采集工作。
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实施部门应结合本地企业用地调查组织实施特点,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以下简称“质控”)工作机制,确定信息采集的质控单位。
基层环保部门负责协调工信、工商、国土、住建、税务、安监等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持和相关资料,负责动员本地被调查企业配合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专业机构负责实施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踏勘访谈、信息整理填报、地块信息档案建立等工作,对调查表填报质量负责;被调查企业负责提供相关资料,配合现场勘查工作,对资料真实性负责。
三、确定调查对象(一)调查对象确定的原则重点行业企业的调查对象名单应由地方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环办土壤函〔2017〕1021号)中的“附件1 土壤污染重点行业类别及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筛选原则”(以下简称“筛选原则”),对当地环保、工信、工商、国土、住建、税务、安监等部门掌握的企业清单整合,对整合后的清单内企业逐一甄别筛选确定。
除此之外,符合下列情况的重点行业企业也应纳入调查名单:1.尚未开发利用的重点行业关闭搬迁企业;2.各地明确的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排污许可管理中对重金属排放提出许可排放量要求的排污单位;3.地方环保部门认为其他对厂区土壤或地下水环境影响突出的企业。
附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二〇一七年二月—3—目录1适用范围 (6)2工作程序与组织实施 (6)2.1 工作程序 (6)2.2 主要工作内容 (7)2.3组织实施方式 (8)3 工作准备 (9)3.1人员准备 (9)3.2 技术准备 (9)4 资料收集 (10)4.1资料收集清单 (10)4.2收集方式 (11)4.3初步整理分析 (12)5 现场踏勘 (12)5.1 现场踏勘目的 (12)5.2 现场踏勘内容 (12)5.3 现场踏勘方法 (13)6 人员访谈 (13)6.1 访谈目的 (13)6.2 访谈内容 (13)6.3 访谈方式 (13)6.4 访谈对象 (14)—4—7 信息整理与填报 (14)7.1 信息整理 (14)7.2 调查表填报要求 (14)附录1在产企业地块信息调查表 (16)附录2关闭搬迁企业地块信息调查表 (34)附录3人员访谈记录表格 (50)—5—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收集工作是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性工作,为企业用地日常管理、风险分级、采样调查提供基础信息。
为保证信息收集的有效性与数据填报的规范性,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制定本规定。
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中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基础信息收集、分析与填报。
2工作程序与组织实施2.1 工作程序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采集工作分为工作准备、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信息整理与填报四个阶段,工作流程见图1。
在工作准备阶段,地方环保部门完成对专业机构的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人员与技术准备工作。
在资料收集阶段,专业机构在地方环保部门的辅助和企业的配合下,通过多渠道收集企业地块相关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
在现场勘查阶段,专业机构通过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的方式,对地块污染源、周边环境和敏感受体信息进行收集,并核实资料准确性。
在信息整理与填报阶段,专业机构对前两个阶段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使用手持智能终端系统完成调查表填写与自审核,上报给地方环保部门。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这可是个大事儿啊!咱们得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毕竟这关系到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话说回来,这个规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吧!咱们得明确一点,这个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咱们的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具体是怎么实施的呢?其实,这个规定主要是针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用地进行调查,看看有没有疑似污染地块。
如果有的话,就得布点进行监测。
这样一来,就能及时发现问题,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了。
具体的布点技术规定是什么呢?这个规定可是相当严格的哦!咱们得确定疑似污染地块的范围。
这个范围可是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实地勘查,才能确定的。
根据这个范围,就可以开始布点了。
布点的时候,得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不能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还得保证布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布点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技术性的问题。
比如说,如何选择监测设备?这个可不能随便选的,得根据实际情况来。
一般来说,得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设备。
还要注意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设备要安装在合适的位置,而且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除了布点技术的规定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
比如说,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要求。
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得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还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规律。
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安全。
因此,我们要认真遵守这个规定,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这个规定的实施还需要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或者建议,可以随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得关注我,下次再给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的话题哦!再见啦!。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详查和土十条要求场调的对比
截至2019年底,全国大部分省份已完成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以下简称“详查”)第一阶段的信息采集和风险筛查工作,陆续进入第二阶段布点方案编制、采样分析测试及风险等级划分工作。
按照“土十条”的要求,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目前距离完成节点仅九个月不足,时间紧任务重。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与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的区别
01调查目的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以下简称“详查”)目的是捕捉地块内污染最严重的区域,通过采样检测得出该地块有污染或无污染的结论,为风险分级提供依据;场调则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个阶段,初步调查阶段是明确地块内的土壤特征污染物超过筛选值或不超过筛选值,为下一步详细调查阶段确定污染区的分布、污染物的类型、污染程度及来源等提供依据。
从调查目的上看,详查需要“找问题”,而场调需要“找原因”。
虽业内俗称“详查”,但更接近于场调的初步调查。
如何能够在初步调查阶段精准高效的找到问题所在,这就对详查布点采样方案编制和审核提出较高的要求,尽可能通过信息采集和相关资料分析筛选识别出最合理的布点区域和采样点位,有针对性的进行布点采样。
对比结果:
二者调查目的不同。
详查的目的是确认地块是否存在污染、捕捉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为风险分级提供依据;场调在初步调查阶段确定是否存在污染,详细调查阶段确定污染区的分布、污染物的类型、程度及污染来源等,是较为精准的调查。
附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手册(试行)为指导地方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以下简称“信息采集”)组织实施工作,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信息采集技术规定》)、《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质控技术规定》)等文件,在总结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以下简称“企业用地调查”)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手册。
一、工作内容信息采集工作内容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与人员访谈、信息整理与填报、地块信息档案建立。
二、组织方式信息采集工作建议由省级或地市级环保部门组织实施,通过直接委托或招投标方式确定具有场地调查评估经验,或具有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清洁生产审核等相关背景的专业机构从事信息采集工作。
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实施部门应结合本地企业用地调查组织实施特点,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以下简称“质控”)工作机制,确定信息采集的质控单位。
基层环保部门负责协调工信、工商、国土、住建、税务、安监等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持和相关资料,负责动员本地被调查企业配合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专业机构负责实施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踏勘访谈、信息整理填报、地块信息档案建立等工作,对调查表填报质量负责;被调查企业负责提供相关资料,配合现场勘查工作,对资料真实性负责。
三、确定调查对象(一)调查对象确定的原则重点行业企业的调查对象名单应由地方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环办土壤函〔2017〕1021号)中的“附件1土壤污染重点行业类别及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筛选原则”(以下简称“筛选原则”),对当地环保、工信、工商、国土、住建、税务、安监等部门掌握的企业清单整合,对整合后的清单内企业逐一甄别筛选确定。
除此之外,符合下列情况的重点行业企业也应纳入调查名单:1.尚未开发利用的重点行业关闭搬迁企业;2.各地明确的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排污许可管理中对重金属排放提出许可排放量要求的排污单位;3.地方环保部门认为其他对厂区土壤或地下水环境影响突出的企业。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手册(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18.08.24
•【文号】环办土壤函〔2018〕884号
•【施行日期】2018.08.2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
正文
关于印发《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手册(试
行)》的通知
环办土壤函〔2018〕8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指导地方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的信息采集组织实施工作,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等文件,我部组织编制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手册(试行)》(见附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手册(试行)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18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