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五有机化学油脂(整理1)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36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的皂化反应和氢化反应。
1.通过油和脂的宏观状态,结合油和脂的结构区别,从微观化学键的角度认识油和脂区别的本质原因。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通过油脂的皂化和氢化反应,认识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3.通过油脂的结构特点,依据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论模型,分析和预测油脂的化学性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一、油脂的组成与结构1.组成(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2)组成元素:C、H、O。
2.结构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
3.分类4.常见的高级脂肪酸【判一判】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油脂属于酯类,对应的醇不一定是丙三醇 ( × )提示:油脂是酯类的一种,特点为对应的酸和醇分别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②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 √ )提示:天然油脂大多为混合物。
③同种简单甘油酯可组成纯净物,同种混合甘油酯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 √ ) 提示:无论简单甘油酯还是混合甘油酯,只要只有一种成分,就是纯净物。
【微思考】油脂和乙酸乙酯是否为同系物?提示:否。
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含有3个酯基,乙酸乙酯含有1个酯基,不是同系物。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色、味、态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味的,但一般油脂因溶有维生素和色素等而有颜色和气味 密度密度比水的小,为0.9~0.95 g·cm -3 熔、沸点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溶解性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工业上根据这一性质,常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油脂本身也是一种较好的溶剂2.化学性质:(1)油脂的水解反应(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油脂的共性:1 mol 油脂完全水解的产物是1 mol 甘油和3 mol 高级脂肪酸(或盐)。
1.以下关于牛油的表达不准确的是()B.牛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牛油是纯净物答案 D解析牛油属于酯类,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A、C准确;牛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故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准确。
2.以下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硬脂酸和软脂酸B.乙酸和油酸C.C6H5—CH2OH和C6H5—OHD.丙酸丙酯和硬脂酸甘油酯答案 A解析同系物指的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A中的硬脂酸和软脂酸分别为C17H35CO OH和C15H31COOH,结构相似,都是饱和一元羧酸,且在组成上相差2个CH2,是同系物;B中的油酸、乙酸分别为C17H33COOH和CH3COOH,不是同系物;C选项中的C6H5—CH2OH和C6H5—OH虽在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结构并不相似,前者是苯甲醇,属于芳香醇类,后者是苯酚,属于酚类,所以不是同系物;D中的丙酸丙酯和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OOC3H7和,二者显然不符合同系物的特点,不是同系物。
3.能够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答案 D解析油脂与NaOH溶液在未反应前分层,发生完全皂化反应后,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盐、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故C错;高级脂肪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即皂化反应前后反应液均呈碱性,不能依据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A错,B也显然错误,应选D。
4.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花生油是纯净物,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B.不含杂质的油脂是纯净物C.动物脂肪和矿物油都属于油脂D.同种单甘油酯可组成纯净物,同种混甘油酯也可组成纯净物答案 D5.以下关于油脂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C.硬水使肥皂去污水平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D.用热的纯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答案 A解析植物油中含不饱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温度越高,纯碱溶液的水解水准越大,碱性越强,油污的水解速率越快;硬水中钙(镁)离子易与肥皂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钙(镁);植物油为油脂,在热碱溶液中水解,产物均溶于水,而矿物油主要为烃类,不与碱反应,液体仍为两层。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食品店出售的冰激凌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制得的,此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是(C)A.水解反应B.加聚反应C.加成反应D.取代反应解析:植物油分子结构中含有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2.天然油脂能够发生的反应有(D)①皂化反应②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使溴水褪色④氧化反应⑤还原反应⑥加成反应A.①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⑥D.全部解析:油脂属于酯,能发生皂化反应;能燃烧,发生氧化反应;有些油脂还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氧化反应)以及溴水褪色(加成反应),碳碳双键也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还原反应,故都对。
3.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D) 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水解而不分层;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的混合物,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它们都能燃烧,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沸点,因此选D。
4.洗涤盛过植物油的试管,宜选用的试剂是(C)A.稀盐酸B.热水C.热碱液D.稀硝酸解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彻底的水解反应。
5.当你品尝香酥的油炸食品时,你摄入的营养素有油脂。
下列属于油脂化学性质的是(D)A.密度比水小,黏度大B.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C.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动物油脂呈固态D.易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解析:密度、黏度、溶解性以及状态均属于物理性质;油脂与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6.公元前,有一位厨师不小心把刚熬好的羊油碰翻在灶坑旁,与草木灰混在一起,当他将羊油与草木灰的混合物用手捧出去后,洗手时发现手洗得特别干净。
第1节油脂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A.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C.不属于油脂D.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植物油与裂化汽油解析: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A项正确;根据油脂的概念可知B项正确;形成油脂的酸只能是高级脂肪酸,C项正确;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也能看到溶液褪色,D项错误。
2.天然油脂结构的核心为甘油[HOCH2CH(OH)CH2OH],有一瘦身用的非天然油脂,其结构的核心则为蔗糖(C12H22O11),该非天然油脂可由直链型的不饱和油酸(C17H33COOH)与蔗糖反应而得,其反应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注意:图中的反应式不完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蔗糖酯也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油脂类物质B.该非天然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其水解产物不与溴水反应C.非天然油脂为高分子化合物D.该蔗糖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最终可生成三种有机化合物解析:A项,蔗糖酯是高级脂肪酸与蔗糖形成的酯,并非甘油酯;B项,水解生成的不饱和油酸钠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反应;C项,非天然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3.下列各组物质中,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D )A.软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B.甲酸甲酯和乙酸C.苯甲醇和对甲基苯酚D.油酸甘油酯和乙酸甘油酯解析:根据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定义可知,A中两者属于同系物;B中两者属于同分异构体;C中两者属于同分异构体;D中油酸甘油酯中含有,与乙酸甘油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
4.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 C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形成A的酸不是高级脂肪酸;形成B的酸不都是高级脂肪酸;形成D的醇是乙二醇,不是甘油。
教师辅导教案学名称是________,A→B 新生成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D 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________。
(3)D→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醇HC ≡CCH 2Br解析] (1)A的名称为丙烯,A→B为丙烯与Br2的取代反应,新生成的官能团为-型的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2。
(3)D→E[2015·全国卷Ⅱ]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聚戊二酸丙二醇酯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P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0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是________,B 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C 和D 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写出与A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 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5油脂教案教学内容:
1. 油脂的结构和组成
2. 油脂的性质和用途
3. 油脂的合成和提取方法
4. 油脂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了解油脂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油脂的性质和用途
3. 理解油脂的合成和提取方法
4. 了解油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导入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油脂的兴趣。
2.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概括油脂的基本性质。
二、讲解油脂的结构和组成
1. 讲解油脂的化学结构和主要成分。
2. 通过示意图或实例展示油脂的分子式和结构。
三、探究油脂的性质和用途
1. 分析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讨论油脂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四、学习油脂的合成和提取方法
1. 分析油脂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制。
2. 探讨油脂的提取方法和工业生产过程。
五、讨论油脂对人体的影响
1. 分析油脂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
2. 探讨油脂摄入过量对健康的影响。
六、总结和提问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提出相关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课堂练习
1. 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油脂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作业布置
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油脂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油脂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对人体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和认识。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一节油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皂化和水解反应)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能力目标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勤思、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材处理整节重点难点: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和组成结构第二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化学性质教材中,主要突出油脂的化学性质,而水解反应和氢化反应的原理则是整节书的重点和难点。
建议将本节书分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节着重知识的迁移。
先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引出油脂的结构和组成;第二节着重新知识的理解。
开始还是以酯的水解反应和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入手,过让学生掌握起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策略:1,以老师为桥梁,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解决问题这一模式进行螺旋教学,以突破教学重点,并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2,以本节课的设计分组实验为界面,复习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等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1,实验准备:药品:食用油、汽油、溴水或碘水仪器:试管、胶头滴管、2,多媒体课件:《油脂.ppt》教学流程:【讲述】油脂的概念【板书】: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展示】:【过渡】从以下事实可以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1)平日家中做汤放油,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
《油脂》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选修3《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四章第一节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07级化教(1)班的吴琼,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章第一节《油脂》,它的内容是在化学二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上的拓展与延伸,本着“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作为一种必备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脂肪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本章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
在化学2中由于油脂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油脂的性质。
在选修五中,本章安排在烃的衍生物之后,学生对各种官能团的结构,反应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所以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突出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基本思想。
同时,本节又是烃的衍生物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即从单官能团发展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从小分子发展到高分子,为学习合成高分子作好铺垫。
油脂在化学2与选修5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油脂的概念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能力目标: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推理以及“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和习惯。
(三)情感目标: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三.教学重难点油脂的结构与性质是本节的重难点,教材中主要突出的是皂化反应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说教法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将运用启发综合式的讲授方法以及实验式教学方法,从日常生活经验知识上来引导学生学习油脂的性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专题01 油脂一、油脂1.结构特点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其中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若R1、R2、R3相同,则称为单甘油酯;若R1、R2、R3不同,则称为混甘油酯。
[特别提醒]①矿物油属于烃类,不是油脂,如汽油、煤油。
②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③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均不是混合物,而天然油脂大都是由多种混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
典例1下列关于油脂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B.R1、R2、R3一定相同C.若R1、R2、R3都是饱和烃基,称为简单甘油酯D.若R1、R2、R3都是不饱和烃基,称为混合甘油酯【答案】A【解析】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甘油酯;在油脂的结构中,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R1、R2、R3都相同,称为简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称为混合甘油酯,此时R1、R2、R3既可能是饱和烃基,也可能是不饱和烃基。
2.分类根据油脂在通常情况下的状态不同,把油脂分为油和脂肪。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沸点低的植物油;油脂中的碳链均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3.油脂的物理性质油脂的密度比水小,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油脂的化学性质(1)油脂的加成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具有与乙烯相似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等,如油酸甘油酯发生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特别提醒]油酸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其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油脂的氢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
(2)油脂的水解①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皂化反应——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典例2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氢化反应的是 ( )A.软脂酸甘油酯B.油酸甘油酯C.硬脂酸甘油酯D.油酸【答案】B【解析】酯类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如选项A、B、C。
油脂知识点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油脂的组成。
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跟甘油形成的酯。
属于酯类化合物。
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叫做油,呈固态的油脂叫做脂肪,也就是说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2.油脂的结构。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其结构可表示如下:油脂结构中R、R'、R"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若R、R'、R"相同,称为单甘油酯,若R、R'、R"不相同称为混甘油酯。
要点解释:(1)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油脂都是混合物。
(3)天然油脂大多是混甘油酯。
知识点二.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
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的物质,室温下可呈固态,也可呈液态,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注意:因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2.化学性质。
油脂属于酯类,具有酯的化学性质,能够发生水解反应,许多油脂还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1)油脂的水解反应。
油脂在酸、碱或酶催化剂的作用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①油脂在酸或酶催化下的水解。
工业目的: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工业目的:制肥皂和甘油。
(2)油脂的氢化。
工业目的: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储存和运输。
知识点三.油脂的用途1.油脂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
2.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肥皂、甘油和多种高级脂肪酸。
类型一:油脂的结构和性质例1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C.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都称为皂化反应D.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都可以催化加氢转变为固态的脂肪解析: 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沸点,选项A说法正确;油脂中混有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时,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选项B说法不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才称为皂化反应,选项C说法也不正确;液态油脂可通过催化加氢转变为固态的脂肪,以利于贮存和运输。
人教版选修5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 油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理解油脂的结构;2.理解油脂的氢化及皂化反应等概念;3.掌握油脂的化学性质;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教学过程】一、油脂的物理性质1.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2.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的物质,室温下可呈固态,也可呈液态,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3.因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影响很大。
一般地,由饱和的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形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液态,由于各类油脂中所含的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熔点。
饱和烃基越多,油脂的熔点越高,不饱和烃基越多,油脂的熔点越低。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1. 油脂的水解:(1)油脂(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H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 +3H 2O ――→脂肪酶CHCH 2OHCH 2OHOH+3C 17H 35COOH 。
油脂(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与碱作用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 +3NaOH ――→△CHCH 2OHCH 2OHOH +3C 17H 35COONa ,产物高级脂肪酸盐可用于制造肥皂。
(2)油脂的水解反应规律与酯类的水解反应规律完全相同。
工业上就是利用动物油脂、植物油进行水解反应来制取肥皂。
所以,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后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混合液,为了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继续加热搅拌,并慢慢加入食盐细粒,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液中析出。
第一节油脂1.了解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油脂的皂化反应和氢化反应等概念。
(重点) 3.初步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基础·初探]1.组成(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2)组成元素:C、H、O。
2.结构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
3.分类4.常见的高级脂肪酸[题组·冲关]1.油脂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A.羧基B.醛基C.酯基D.碳碳双键【解析】油脂属于酯类,分子中一定含有酯基。
【答案】 C2.油脂燃烧时,产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A.CO B.CO2C.H2O D.SO2【解析】油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燃烧产物中一定不含SO2。
【答案】 D3.下列“油”中属于酯类的是()①豆油②酱油③羊油④甘油⑤重油A.①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③⑤【解析】豆油、羊油是油脂,属于酯类;甘油属于醇;重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答案】 A4.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导学号:88032057】【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答案】 C5.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导学号:8803205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解析】根据油脂的性质和所给物质的结构分析各选项。
A项,动植物油脂和短链醇都是可再生资源;B项,生物柴油中含有多种酯;C项,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高达104~106,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 000左右,故动植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故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答案】 C油脂的性质[基础·初探]1.物理性质(1)密度:比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