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自然坐标系的选取及符号规则!
- 格式:pdf
- 大小:392.00 KB
- 文档页数:3
坐标系知识点一、直角坐标系在平面上,通过选取两条互相垂直的坐标轴,可以确定一个直角坐标系。
其中,一条轴称为x轴,另一条轴称为y轴。
两条轴的交点称为原点,用O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点都可以用一组有序数对(x, y)来表示,其中x表示点在x轴上的投影,y表示点在y轴上的投影。
x和y之间的有向线段称为该点的坐标向量。
二、极坐标系极坐标系是一种用有序数对(r, θ)表示平面上点的坐标系统。
其中,r 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θ表示点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
在极坐标系中,每个点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r, θ)的形式。
其中,r 为非负数,θ的取值范围一般为[0, 2π)或(-π, π]。
三、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将点的坐标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转换公式。
1. 直角坐标转极坐标:给定点P的直角坐标为(x, y),则其极坐标(r, θ)的计算公式如下:r = √(x² + y²)θ = arctan(y / x)2. 极坐标转直角坐标:给定点P的极坐标为(r, θ),则其直角坐标(x, y)的计算公式如下:x = r * cos(θ)y = r * sin(θ)注意:在进行坐标转换时,应特别注意θ的取值范围。
四、常见坐标系除了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外,还存在其他常见的坐标系,如球坐标系、柱坐标系等。
这些坐标系在不同的物理、数学和工程领域中有着特定的应用。
五、坐标系在几何中的应用1. 描述点、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和运动。
2. 计算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
3. 确定图形的对称性和相似性。
4. 解决几何问题,如寻找两直线的交点、确定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
六、小结坐标系是描述平面上点的重要工具,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是最常见的两种坐标系。
熟练掌握坐标系的知识和转换方法,对于理解几何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坐标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坐标系来描述问题。
1、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
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
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2、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3、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4、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
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河北省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B平原C山地D盆地一.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和综合法则,以形象-符号表达制图物体(现象)的地理分布、组合和相互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的空间模型,它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又是信息传递的通道。
二.地图制图学及其理论基础地图制图学属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学科。
主要是研究地图的实质(性质、内容及其表示方法)发展、制图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的一门科学。
它的任务是获取各种类型的、高速优质的地图。
是制作地图的科学。
各种坐标法::⽮径::...选取参考系上某确定点 O 为坐标原点,⾃点O 向动点M 作⽮量,称为点 M 相对原点 O 的位置⽮量,简称⽮径。
::运动⽅程::...当动点M 运动时,⽮径随时间⽽变化,并且是时间的单值连续函数,即=(t)。
上式称为以⽮量表⽰的点的运动⽅程。
::轨迹::...动点M 在运动过程中,其⽮径的末端描绘出⼀条连续曲线,称为⽮端曲线。
显然,⽮径的⽮端曲线就是动点M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
::速度::...动点的速度⽮等于它的⽮径对时间的⼀阶导数,即:。
动点的速度⽮沿着⽮径的⽮端曲线的切线,即沿动点运动轨迹的切线,并与此点运动的⽅向⼀致。
::加速度::...点的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加速度。
动点的加速度⽮等于该点的速度⽮对时间的⼀阶导数,或等于⽮径对时间的⼆阶导数,即:为⽅便起见,记为如在空间任意取⼀点O ,把动点M在连续不同瞬时的速度⽮,…等都平⾏地移到点O ,连接各⽮量的端点M ,,…,就构成了⽮量端点的连续曲线,称为速度⽮端曲线,如下图所⽰。
动点的加速度⽮的⽅向与速度⽮端曲线在相应点M 的切线相平⾏。
::运动⽅程::...取⼀固定的直⾓坐标系Oxyz ,如下图所⽰。
由于原点与直⾓坐标系的原点重合,因此有如下关系式中分别为沿三个定坐标轴的单位⽮量。
由于是时间的单值连续函数,因此x ,y ,z 也是时间的单值连续函数,即:这些⽅程称为以直⾓坐标表⽰的点的运动⽅程。
当点在某⼀平⾯运动时,运动⽅程为:::轨迹::...将运动⽅程中的时间 t 消去,可以得到点的轨迹⽅程。
对于平⾯问题有:f (x ,y ) =0::速度::...有结论:速度在各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动点的各对应坐标对时间的⼀阶导数。
::加速度::...结论:加速度在直⾓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动点各对应坐标对时间的⼆阶导数。
::例⼀::...已知:椭圆规的曲柄OC 可绕定轴O 转动,其端点C 与规尺AB 中点以铰链相连接,⽽规尺A ,B 两端分别在相互垂直的滑槽中运动,如图所⽰。
本篇学习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大地坐标系、平面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个个坐标系有时很容易弄混淆!(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参考椭球的中心,Z轴指向参考椭球的北极,X轴指向起始子午面与赤道的交点,Y轴位于赤道面上切按右手系于X轴呈90度夹角,某点中的坐标可用该点在此坐标系的各个坐标轴上的投影来表示。
空间直角坐标系可用如下图所示:(二)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采用大地纬度、经度和大地高程来描述空间位置的。
纬度是空间的点与参考椭球面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经度是空间的点与参考椭球的自转轴所在的面与参考椭球的起始子午面的夹角;大地高程是空间的点沿着参考椭球的法线方向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地面点的高程和国家高程基准(1)绝对高程。
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称海拔。
过去我国采用青岛验潮站(tide gauge station)1950~1956年观测成果求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的零点,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Huanghai height system 1956水准原点高程为72.289m)。
后经复查,发现该高程系的验潮资料时间过短,准确性较差,改用青岛验潮站1950~1979年的观测资料重新推算,并命名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Chinese height datum 1985)。
国家水准原点(leveling origin高程为72.260m)设于青岛市观象山附近,作为我国高程测量的依据。
它的高程值是以“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所确定的平均海水面为零点测算而得。
在使用原“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高程成果时,应注意将其换算为新的高程基准系统。
(2)相对高程。
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的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亦称假定高程。
在图l—5中,地面点A和B的相对高程分别为H'A 和H'B。
(3)高差。
地面上任意两点的高程(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常用坐标系一、常用坐标系1、北京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
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98.3;2、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75地球椭球体。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扁率1/298.25722101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某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某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国标2000 坐标系摘要:一、国标2000 坐标系的背景与定义1.国标2000 坐标系的产生背景2.国标2000 坐标系的定义及符号表示二、国标2000 坐标系的特点1.采用地球椭球体参数2.高斯克吕格投影方式3.横轴纵轴的选取与意义三、国标2000 坐标系的应用领域1.地理信息系统(GIS)2.土地资源调查与管理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4.交通运输与水利工程四、国标2000 坐标系与其他坐标系的转换1.与高斯克吕格坐标系的转换2.与平面坐标系的转换正文:国标2000 坐标系,全称为“国家大地坐标系2000”,是我国自2000 年起开始实施的一种全新的地理坐标系。
它是在我国原有大地坐标系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地球形状和地球物理观测数据,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改进和优化而建立起来的。
国标2000 坐标系对于我国的地理信息管理、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以及各种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标2000 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体参数,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原点,横轴为赤道轴,纵轴为地球自转轴。
这种坐标系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地球表面的形状,提高地理信息的精度。
同时,国标2000 坐标系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方式,将地球表面的地理坐标通过投影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方便在平面上进行计算和绘制。
国标2000 坐标系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国标2000 坐标系是基础数据,为各种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提供了统一的参考框架。
其次,在土地资源调查与管理中,国标2000 坐标系为精确测量和划分土地利用类型提供了依据。
此外,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国标2000 坐标系有助于精确绘制城市空间格局,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在交通运输与水利工程领域,国标2000 坐标系为线路规划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
由于国标2000 坐标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坐标系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坐标系的转换。
例如,与高斯克吕格坐标系的转换可以实现不同坐标系下地理信息的无缝对接;与平面坐标系的转换则有助于将地理信息从球面坐标系转换为平面坐标系,便于地图绘制和数据分析。
自然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自然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坐标系,它们在描述空间中的点和向量时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坐标系的特点、应用和联系。
自然坐标系自然坐标系又称为极坐标系,它是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来描述位置的坐标系。
在自然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由它与原点的距离(称为极径)和与某个固定方向的夹角(称为极角)确定。
自然坐标系常用于描述圆形、环形等几何形状,也适用于极坐标曲线的方程。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自然坐标系也常用于描述极力、导弹发射角度等问题。
自然坐标系的表示方法很简洁,一般用括号表示一个点的坐标,例如(r, θ),其中r表示极径,θ表示极角。
自然坐标系的变换和运算也相对直观,只需通过三角函数即可实现坐标间的转换。
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是平面几何学最基本的坐标系之一,也称为笛卡尔坐标系。
在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由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的投影距离组成。
通常选择水平轴为x轴,垂直轴为y轴,这样每个点都可以表示为一个有序对(x, y)。
直角坐标系简单、直观,适用于绘制平面图形、处理方程组等数学问题。
直角坐标系的运算和变换一般通过代数方法实现,相对复杂一些。
加减乘除的运算可以在x和y轴上独立进行,然后合并结果得到最终结果。
自然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联系自然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之间存在简单的联系,可以通过三角函数关系进行相互转换。
在平面几何中,通过余弦和正弦函数可以将自然坐标系的点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系的表示,反之亦然。
这种转换方法使得在不同坐标系间切换变得方便。
而在实际问题中,自然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常常结合使用,根据问题的表述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坐标系进行计算。
比如在天文学中,自然坐标系适合描述行星、卫星的运动轨迹,而直角坐标系更适用于描述地球上的建筑物、城市等位置。
总而言之,自然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都是描述几何空间中位置的重要工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和物理问题。
平面自然坐标系的选取及符号规则
胡全连
【期刊名称】《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1(015)003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求解质点力学问题,当需要用到自然坐标系时的规定,能迅速得出可靠的运动微分方程.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胡全连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11
【相关文献】
1.自然坐标系的正向选取和符号规则 [J], 董连政;李凤祥;关彩云
2.也谈自然坐标系中的符号规则 [J], 方建会
3.对《自然坐标系中的符号规则》一文的异议──自然坐标系中的正向选法 [J], 马长占
4.对《自然坐标系中的符号规则》一文的异议──自然坐标系中的正向选法 [J], 詹佑邦
5.关于自然坐标系中符号规则的讨论 [J], 张秀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