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共32页
- 格式:ppt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32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4.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导入新课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商品,什么是货币,什么是价格,什么是消费结构,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总的来说也就是关于“什么东西”的问题,即“生产什么”的问题,这一单元呢我们做更深一步的探讨,一起学习一下“生产、劳动与经营”,即“怎样生产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目“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二)进行新课一、生产与消费最近我们一直在提消费这个概念,同学们一直想搞清楚究竟什么是消费,什么事生产,那么首先我们先明确这两个概念。
(PPT展示)生产是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
狭义生产仅指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和过程。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同学们思考: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看完视频,同学们都笑了,大家为什么发笑啊?对,视频中出现了很多不应该出现的东西,那么有那些东西不应该出现呢?学生回答:商务杂志、现代香烟、遮阳伞、汽车、摩托车、近视镜、K歌、MP3等人们的生活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生产出来了更多的东西。
教师总结:人们所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
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
(一)生产决定消费教师活动:PPT展示视频剪辑材料古代交通只能选择走路或骑马,现在摩托车、汽车、飞机、轮船是人们选择的重要交通工具;古代联系只能选择书信,信鸽,烽烟等,现在电话、手机、E-mail等是人们选择的重要通信工具。
教师总结: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教师活动:古时候人们生活消费和娱乐的方式十分贫乏,现在,随着计算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唱歌、健身、上网等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娱乐的方式,丰富多彩。
以前怎么唱歌啊?(吼)现在呢?(KTV)以前听歌呢?(有人唱)现在呢?(MP3)以前人们怎么购物啊?(上街)现在除了上街呢?(还可以网购)以前人们怎么聊天啊?(聚在一起)现在呢?(QQ)教师总结: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教师活动:现代人通过各种数码设备、发达的网络通讯,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精彩真实的实况,以及各种网络服务。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
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2-283页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8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1页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
“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
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01页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时事热点专题训练专题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知识点:1、针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初三P90)2、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初三P77)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初三P50)4、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初三P104)5、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初三P117)6、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初三P45)7、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初三P94)练习题1、根据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
答:①、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执政党的第—要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发展是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③、发展是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发展战略,大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协调发展。
④、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⑤、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2、辨析: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的说法已过时了。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①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作者: 张维正
作者机构: 中共建始县委 书记
出版物刊名: 学习月刊
页码: 32-33页
主题词: 开发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山区经济发展 解放思想 总体目标 市场竞争 抓住机遇社会系统工程 第三产业 全方位开发
摘要: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下,我们山区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发展山区市场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结合建始经济发展实际,围绕市场坚持开发开放始终是我们山区经济发展所要研究的主题。
一、围绕市场转换脑筋围绕市场全方位开发开放,它要求,从地域看,扩大开放开发领域;从产业看,开发开放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要得到充分的发展;从重点看,以开放带动开发,以开发推动开放。
要达到这个要求,首要的任务是山区人必须具有全方位开发开放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山区市场经济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性转变,第一位的就是解放思想,转换脑筋。
当前我们山区人要解放思想,一是要把自己从"左"的干扰中解放出来,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破除"恐资症"、"怕乱症"和"红眼症",只要是有利于发展本县生产力,就要去闯、去试、去冒。
二是要从悲观压头、积重难返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坚持自己的特色,变封闭为开放,变自卑为自强,变安于现状为奋发向上。
三是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守住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的核心密码张 彦 台提 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的核心密码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守住人民的心。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观未变;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创造历史伟业的任务未变;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造福人民的追求未变;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全国人民朝着民族复兴的道路奋勇向前的方向未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100年 守住人民的心 核心密码作者张彦台,女,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石家庄 05005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① 守住人民的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明确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命题,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百年追求与坚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新境界。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70多年,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赢得14亿多中国人民的广泛支持和衷心拥护,其核心密码就是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守住人民的心。
一、服务人民: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刻于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①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②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28页。
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11期志。
”①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与人民的关系定位为“服务”,把宗旨观定位为“为人民服务”。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真题《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在一些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过度发展,使城镇经济建设对流动人口产生了强烈的依赖。
尽管流动人口给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增加了财税收入,但因为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因此造就了数量惊人的小商小贩和庞大的“民工”队伍。
随着这些地区产业的不断升级,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少,流动人口将面临失业的危险,势必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从而阻碍这些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A.流动人口的增加对一些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负作用B.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过度发展导致大量流动人口的增加C.大量低素质流动人口的存在,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D.大量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是城市化地区的潜在危机【参考答案】D2. 在我国各省区中,邻省(区)最多的是()。
3. 一棵树上的苹果熟了。
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到,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落了下来,摔在地上,成了一团果泥。
这边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手。
但不算白费力气,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
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也不算晚。
这个故事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
A.在现实中要善于发现机会、抓住机会B.在生活中不要气馁、不要迷失自己,要不断努力、不断追求C.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要保持一个平常心,要学会泰然处之D.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都是一次成功的经验的累积【参考答案】D4. 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A、应当负刑事责任B、可以负刑事责任C、具体情况具体分析D、由直接责任人负刑事责任【参考答案】A5. ()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A、受委托机关B、委托机关C、获得授权的组织D、上级指定的机关【参考答案】B6. 通货膨胀使工资收入者利益()。
2009年上海高考政治试题答案第一单元第一课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4.货币的职能?5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5.纸币的含义,发行量?国家(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经济收支往来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7.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8.汇率变化的意义是什么?10页最后一段了解外汇、汇率9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11页第二课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格和供求的关系是什么?12、13页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正比反比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14页最后一段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5页第四段(重点)5.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如何理解“需求有弹性,弹性各不同?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影响大,即需求弹性大。
6.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不同(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化),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含义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2.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21页5.影响消费的心理有哪些?如何评价?22-23页6.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注:第一单元不单独考大题,以选择题为主,不过(价值规律价格变动的影响)是理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知识,与后面的企业经营、国家宏观调控存在联系,出现相关大题时可能会涉及到。
作者: 吴钧贵
作者机构: 山西党校报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 理论探索
页码: 64-65页
主题词: 物质资料;人类社会;资产阶级自由化;人民群众;发展社会;共同富裕;中心任务;马恩;
十一届三中全会;祖国统一
摘要:<正>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
但要进一步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论述明确告诉我们,搞社会主义不能忽视生产力这个主要标准,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只有解决吃、穿、住等基本问题,才能从事其它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
解放生产力卡尔•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阐释是: 在经济关系的社会结构中, 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一般发展。
社会结构随着经济制度的不同而改变, 如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发展①。
最初,生产关系是有助于新技术和其他生产力因素发展的。
然而, 生产关系逐渐会成为生产力的桎梏, 并阻止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生产力停滞, 就会发生革命, 并且, 旧社会就会被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社会代替。
革命只有在生产力停滞后才会发生, 而且总是会产生一个促进新生产力发展的更富有生产性的经济制度, 这种新生产力要比旧的更先进。
正如马克思在1859 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讲道: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②。
虽然马克思的关注焦点是即将发生危机的资本主义发展, 但根据“生产力有整体发展的趋势”③ ,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被看作是历史发展一般规律。
每个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 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根据一般规律)。
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危机阶段开始, 通过阶级斗争, 社会革命就带来一个新的社会。
在新社会中, 新的生产关系推动(或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这种生产力不断增长和扩张的观点, 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将比其所代替的资本主义具有更强大的生产力。
突破阻碍就带来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这就是人类进步发展的道路。
笔者不同意如下观点,即存在着不变的一般发展规律, 按照这一发展规律, 大体上可以预计未来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增长而出现。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表明,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可以更具启发性、更具体, 可以更有说服力、更符合人性。
同时,这里有一个思路转变, 即对生产力的阻碍过程及突破阻碍需详加阐述。
马克思关注人类文明的进程,认为以增长(或利润)为主的资本主义要被以自由为主的共产主义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