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的区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16.00 KB
- 文档页数:17
分析论述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内部布局规划的思路和注意事
项
任何一个物流咨询规划的项目,都要明确规划需求,需要满足未来几年发展需要,细化来讲,需要设计多少个整箱拣选点、多少个拆零拣选点、库容应该设计多大等等。
功能分区规划:
1、收货暂存区:待收货及已收货未上架的商品暂存区域;
2、存储区:所有商品的存储区域,包含整箱拣选商品和拆零拣选商品;
3、拣选区:整箱及拆零待拣选的商品存放区域;
4、集货区:此区域用来收集整箱区、拆零区、贵重区等拣选完成的货品,并在集货区按门店进行摆放;
5、退货区:收回下游客户的退货,存储管理,并将退货交接给供应商;
6、贵重品区:贵重商品的存储和拣选区域;
7、辅助功能区:比如叉车充电区域、托盘/周转箱等设备存放区、废纸箱存放区等,以及其他办公生活区域,包括洗手间、打单室、机房、办公室、会议室等。
注意事项:
我们在规划功能分区时考虑到如下这些因素。
首先,整箱和拆零商品的存储和分拣需要尽量挨在一起。
其次,所有小仓库都没有月台可卸货,同时进货车辆偶尔会有些大车型,需要空间更大,因此一侧规划为收货用。
最后,要注意备货仓的位置是否合适。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1. 背景介绍配送中心是一个重要的物流节点,负责对物品进行收集、分拣、存储和配送的一站式服务。
一个高效的配送中心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包括配送中心的布局设计,设备需求和流程优化。
## 2. 布局设计一个合理的配送中心布局设计能够最大化地利用空间,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配送中心布局设计:### 2.1 基本布局配送中心的基本布局应该包含以下区域:- 收货区:用于接收发货人的商品,并进行验收和标记。
- 分拣区:在此区域将商品按照目的地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配送。
- 存储区:用于临时存储已分拣好的商品,待配送员来取。
- 配送区:将商品按照目的地和路线进行分配,方便配送员取货并出发。
### 2.2 流线设计为了提高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一个良好的流线设计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流线设计的建议:- 最短路径原则:将收货区、分拣区、存储区和配送区安排在尽可能靠近的位置,以最大化减少工作人员和商品的移动距离。
- 分隔区域:使用标记或线条将不同区域划分开来,以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 合理使用地面空间:使用货架、储物柜等设备来垂直和水平利用地面空间,确保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 3. 设备需求为了提高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一些基本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设备需求:- 货架:用于垂直存储商品,便于管理和取货。
- 输送带:将商品从一个区域运送到另一个区域,减少人工搬运。
- 分拣系统:自动将商品按照目的地进行分类,减少人工分拣时间。
- 托盘和货架车:便于搬运大型和重型商品。
- 条码扫描器和电脑:用于商品的标记和管理。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设备来满足配送中心的工作需求。
## 4. 流程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流程优化是必不可少的。
配送中心选址设计以沃尔玛超市为例引言在现代零售业中,配送中心的选址设计对于优化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非常重要。
本文将以沃尔玛超市为例,探讨配送中心选址的相关因素和设计原则。
1. 关键因素在选择配送中心的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1 市场需求首先要分析沃尔玛超市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
衡量市场需求的指标可以包括人口数量、人均收入、购买力等。
根据市场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配送中心的规模和服务范围。
1.2 地理位置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对于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至关重要。
可行的地理位置应当靠近主要消费市场,并且与供应商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短。
此外,建立在主要交通干线附近的配送中心可以方便产品的运输。
1.3 基础设施配送中心的周围基础设施对于运营效率和成本影响很大。
例如,避免选择交通拥堵的地区,选择周边有配送相关企业的区域,有助于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1.4 人力资源配送中心的选址也需要考虑人力资源的可用性。
附近有大量劳动力可供挑选,并且具备相关技能的地区对于提高运营效率非常重要。
2. 设计原则在确定配送中心选址时,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2.1 高效性配送中心应该被设计成高效率的运营中心。
更加接近主要消费市场的位置,可以减少交通时间和成本。
设计时需要考虑内部的流程优化,包括货物存储、分拣和装载等。
2.2 灵活性配送中心应该具备灵活性,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灵活性的设计可以包括可调整仓储空间、灵活布局等。
这样,配送中心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快速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
2.3 安全性配送中心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安全设计包括防火、防盗、设备安全等。
此外,考虑到员工的劳动保护,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人身安全。
2.4 可持续性在现代社会,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
配送中心的选址应该遵循可持续性原则,例如附近是否有公共交通工具、是否便于回收等。
通过可持续性的设计,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沃尔玛超市的案例以沃尔玛超市为例,我们可以进行以下配送中心选址的设计:3.1 市场需求根据沃尔玛超市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我们确定配送中心的规模应该是中等大小,并且服务范围应该覆盖该地区的主要消费市场。
高效配送中心布局与物流系统整合方案第一章配送中心布局规划 (3)1.1 配送中心布局原则 (3)1.2 配送中心功能区域划分 (3)1.3 配送中心空间布局设计 (3)第二章物流系统整合策略 (4)2.1 物流系统整合目标 (4)2.2 物流系统整合关键要素 (4)2.3 物流系统整合流程 (5)第三章仓储管理系统优化 (5)3.1 仓储管理系统概述 (5)3.2 仓储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5)3.3 仓储管理系统优化策略 (6)第四章运输管理系统整合 (6)4.1 运输管理系统概述 (6)4.2 运输管理系统整合方法 (7)4.3 运输管理系统优化措施 (7)第五章信息系统整合 (8)5.1 信息系统整合需求分析 (8)5.2 信息系统整合技术方案 (8)5.3 信息系统整合实施步骤 (8)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9)6.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9)6.2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9)6.2.1 招聘与选拔策略 (9)6.2.2 培训与发展策略 (9)6.2.3 薪酬与福利策略 (10)6.2.4 员工关系管理策略 (10)6.3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考核 (10)6.3.1 培训内容 (10)6.3.2 培训方式 (10)6.3.3 考核与评估 (10)第七章设备与设施配置 (10)7.1 设备与设施配置原则 (10)7.1.1 符合实际需求 (11)7.1.2 高效性与稳定性 (11)7.1.3 安全与环保 (11)7.1.4 可扩展性与适应性 (11)7.2 设备与设施配置方案 (11)7.2.1 运输设备 (11)7.2.2 装卸设备 (11)7.2.3 仓储设备 (11)7.2.4 分拣设备 (11)7.2.5 信息设备 (11)7.2.6 辅助设备 (11)7.3 设备与设施维护保养 (12)7.3.1 建立设备与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12)7.3.2 定期检查与维护 (12)7.3.3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 (12)7.3.4 完善应急预案 (12)第八章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 (12)8.1 安全管理措施 (12)8.1.1 安全教育与培训 (12)8.1.2 安全设施配置 (12)8.1.3 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12)8.1.4 应急预案与处理 (12)8.2 环境保护策略 (12)8.2.1 节能减排 (12)8.2.2 废弃物处理 (13)8.2.3 绿色包装 (13)8.2.4 环保设施建设 (13)8.3 安全与环境管理监督 (13)8.3.1 监督机制 (13)8.3.2 监督部门 (13)8.3.3 监督人员 (13)8.3.4 监督与考核 (13)第九章配送中心运营管理 (13)9.1 配送中心运营模式 (13)9.2 配送中心运营流程 (14)9.3 配送中心运营优化 (14)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评价 (15)10.1 项目实施计划 (15)10.1.1 实施阶段划分 (15)10.1.2 实施时间安排 (15)10.1.3 实施组织结构 (15)10.2 项目实施监控 (15)10.2.1 监控指标 (15)10.2.2 监控方法 (16)10.2.3 监控频率 (16)10.3 项目评价与改进 (16)10.3.1 评价指标 (16)10.3.2 评价方法 (16)10.3.3 改进措施 (16)第一章配送中心布局规划1.1 配送中心布局原则配送中心作为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规划需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即根据物流系统整体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配送中心的位置、规模和功能。
【精品】配送中心选址与布局规划一、环境要求1.地理方位:配送中心选址必须从整个城市的区位因素考量,要根据实际情况(租金、交通、配送半径等)做具体参考。
2.周边环境:必须要保证周边环境无污染源、无化工厂等容易造成污染的企业,这是必须达成的硬指标。
3.配送半径:即指配送中心配送到各客户地址半径的平均值,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配送效率,节约送货成本,同时也能大大提高配送的应急性,解决客户紧急订单的要货需求。
一个好的配送中心,标准的配送半径要求达到30~50公里(大的城市可扩展到50~100公里),这也是投建配送中心的一项硬指标。
4.城市规划:投建一个配送中心是一个重大的项目,为了规避投建带来的风险,必须要了解清楚该物业的城市规划,也就是该地段属于城市市政建设的哪个阶段?如果属于计划改建区域,就要放弃选址,开发区或城乡结合部区域为最佳选址。
二、仓库基本情况1.设计用途:最佳选址为仓库建筑,其次可以考虑厂房建筑。
但标准仓库建筑平面面积较大,占地区域较广,租金相对较高,并且建筑的数量较少,比较难于找寻。
厂房建筑相对较多,比较容易找寻。
2.单层建筑面积:不低于600㎡为佳,各公司可根据具体规模,考虑选择楼层数量,但一定要从底层开始。
一般操作区域都尽量在底层,比如验收区、复核区等,存储区可以设定在楼上。
要根据配送中心的规模确定楼层面积,配送中心各个功能区划分较详细,因此建议单层面积至少不能低于600㎡。
(如果是创业起步阶段,为节约运营成本,也可以从200平方的配送中心开始,随着业务的增加再扩大场地)3.建筑平面结构:少立柱,且立柱分布均匀,无立柱为佳,标准仓库是框架结构,很少有立柱,但作为厂房来讲,尤其是楼房,立柱却必不可少,这就要考虑立柱的占比,如果立柱较多,不仅浪费使用面积,并且各个区域规划(包括垫板位置、货架位置,通道规划及宽窄等)都会受到影响。
4.楼层数:不超过4层,可以根据各自的规模选择具体的楼层数量,一般以2层为最佳,底层做功能操作区,二层做仓储存储区。
(5)阁楼库区(第二层):阁楼库区(第二层)主要存放超小件物品,采用重力货架分为三层单元格,采用电子拣选标签以利提高拣选效率。
第二章配送中心选址一、客户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
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
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运输费率为0.05,学号为单号的学生以所给资料为主,学号为双号的同学X、Y坐标互换。
表2-1-1图2-1-1表2-2-2初始坐标计算(2)节点W i X i Q i W i Y i Q i W i Q iA 0.225 0.075 0.075B 0.36 0.08 0.04C 0.9 0.18 0.06D 0.6075 0.27 0.045E 1.05 0.7 0.07F 0.9 0.825 0.075G 0.6 1 0.1H 0.135 0.72 0.09I 0.27 0.24 0.06J 0.675 0.525 0.075 合计 5.7225 4.615 0.69 Xi=8.29 Yi= 6.69表2-2-32.利用初始坐标进行一次迭代表2-2-4一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01 0.01B 0.08 0.02 0.01C 0.12 0.02 0.01D 0.12 0.05 0.01E 0.14 0.09 0.01F 0.16 0.15 0.01G 0.15 0.25 0.02H 0.02 0.10 0.01I 0.06 0.05 0.01J 0.87 0.68 0.10合计 1.74 1.42 0.20Xi=8.48 Yi= 6.95表2-2-53.在这里一次迭代日总费用小于初始坐标,所以进行二次迭代表2-2-6二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01 0.01B 0.07 0.02 0.01C 0.12 0.02 0.01D 0.12 0.05 0.01E 0.15 0.10 0.01F 0.17 0.15 0.01G 0.15 0.25 0.03H 0.02 0.10 0.01I 0.05 0.05 0.01J 1.29 1.00 0.14合计 2.17 1.76 0.25Xi=8.62 Yi=7.01表2-2-74.我这里缩小了小数位因为坐标无法体现两位小数,但实际数据为3.76比一次迭代小,故进行三次迭代表2-2-8三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01 0.01B 0.07 0.02 0.01C 0.12 0.02 0.01D 0.12 0.05 0.01E 0.15 0.10 0.01F 0.17 0.16 0.01G 0.15 0.25 0.03H 0.02 0.10 0.01I 0.05 0.05 0.01J 1.79 1.39 0.20合计 2.67 2.15 0.31Xi=8.72 Yi=7.01表2-2-95.虽然日总运费没有减少,但是坐标改变,故再进行运算看总运费是否减少表2-2-10四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01 0.01B 0.07 0.02 0.01C 0.12 0.02 0.01D 0.12 0.06 0.01E 0.15 0.10 0.01F 0.17 0.16 0.01G 0.15 0.25 0.02H 0.02 0.10 0.01I 0.05 0.05 0.01J 2.41 1.87 0.27合计 3.29 2.63 0.37Xi=8.8 Yi=7.0表2-2-116.日总运费没有减少,坐标也没有更改,故选址坐标为(8.8,7)二、地理位置衡量1.图上灰色部分为零售店,故我们将(8.8,7)坐标,南北方向200米,宽72米配送中心放置在图上看是否满足图2-2-12.因有零售店无法满足,故向上进行取坐标图2-2-23.因不知道零售店位置,故约(8.5,6.9)位置可以满足图2-2-3 4.故选址最后坐标为(8.5,6.9),如图上所示第三章配送路线优化一、配送中心离各零售店最短路径1.因为是十字路口,故数据可能不是十分准确,最短路径见下表表3-1-1二、节约里程计算1.计算所节约的里程数表3-1-2三、节约里程排序序号路线节约里程序号路线节约里程序号路线节约里程1 CD 13 11 FG 6 25 AD 11 EF 13 14 AG 5 25 AF 13 AI 12 14 BI5 25 BD 14 DE 11 14 CI5 25 DI 15 AB 9 14 CJ 5 25 DJ 16 BC 8 14 GI 5 25 FI 16 GH 8 19 CH 4 25 FJ 18 AC 7 20 EH 3 25 GJ 18 EG 7 20 FH 3 25 HJ 18 HI 7 22 BD 211 CE 6 22 CF 211 DF 6 22 EJ 2表3-3-1四、路线安排1.配送中心—E—F—G,需要5T车一辆,总载重4.5T,总里程28km,节约里程20KM左右因为还有其它零售店可以路线优化,所以进行第二次优化图3-4-12.路线2 配送中心—J—B—D—C 需要5T车一辆,总载重4.3T,总路程约为29KM,节约里程约为15KM左右图3-4-23.路线3,配送中心-I-H-A,需要5T车一辆,总载重4.3T,总路程约为30KM,节约里程约为12KM左右,总计需要5T车3辆,总路径为88KM左右表3-4-3。
配送中心平面设计一、整体平面图如图,是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的仓储平面设计图,综合多种状况对此物流中心 的仓储进行以上的区域布置规划O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采纳的是流程性布置法,是依据物流移动线路作为 布局的主要依据,运用于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首先确定物流配送中内由进货到 出货的主要物流路途形式,在此基础上按作业流程和关联程度配置各作业M 域位 置。
本布局有两部分组成物流作业区域和非物流作业区域,物流作业区主要包括 收货区,储存区,配货区,发货区流通加工区等设施。
除了物流作业区域外,物流配送中心内还有一些管理和协助性的功能区域, 这些区域尽管本身没有物流活动,但却和作业区域有亲密的业务关系,如在大门 处设立门卫室,办公区设立员工宿舍,食堂,休闲消遣场所等区域。
在平面布局上,中心区域布局特点如下:(1)主行车线按车流量设计,主线路成环形,能够畅通无阻。
(2)内设停车区,车位足够。
(3)储存配货区面积宽敞,可进行再包装等活动。
(4)装卸平台足够。
设备存放区堂办公区娱乐区停车场大 ∩⅛- 卫流通加工区收 货 区发 货 区(5)储存配货区和厂房里的设施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平安性好,内设电脑自动限制交通系统,闭路电视平安监察防盗系统,自动通风冷气监控系统,先进的 防火报警消防灭火系统。
(6)还设置客户信息服务网,供应集散物流服务查询,物流操作管理系统,全面物业管理系统以及电子选购,电子商贸等。
二、局部备注:黄色部分 移动货架图一1、园区货车流线,如图一(1)我们的主通道6.5m,可以保证两辆大货车相向而过。
(2)主通道环绕物流作业区,呈长方形,避开绕路。
食 中办公区 娱乐区停车场小XX设备存放区图二2、储存区设计图,如图二所示在平面布局上,储货区布局特点如下: (1)出货区长35.5米,宽14.6m .高5米,可以供储存运用 (2)全自动化操作,具备高效,快捷,精确的特点。
3、自动货物进出口流线,如图三35.5m出物区待货½ 区«b 放装货存 4. 86mf¾FQ 货聚EBI 出专送机出库区域拣货区πH]hH tι ∏ 栋货区入库输送机流动货架上有信保卡应进货区域4、人力货物进出库流线叉车装卸收货区叉车搬运储存区 叉车堆码自动化捡取装车配送J 叉车装运一发货区 一叉车搬运 J 5、配送流程订单处理供应商T越收货一装卸S 超配货区(货一盘点装卸1超。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布局分析选址因素:1.地理位置:物流配送中心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以方便货物的集散和分拣,减少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
2.交通网络:配送中心附近应有良好的道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
这样可以方便货物的进出和转运,缩短物流的时间和距离。
3.人力资源:选址时应考虑当地的劳动力资源情况,包括人口分布、就业机会和劳动力素质等。
这样可以确保有足够的工人供应,并能提高物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环境因素:考虑到物流配送中心的周边环境,如气候、地形和安全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运输工具的选择和物流设备的使用。
布局设计:1.分区设立:物流配送中心根据不同的作业流程、货物分类和处理需求,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收货区、分拣区、储存区、装载区等。
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货物的损失和误运。
2.物流设备:合理选择和布局物流设备,如输送带、货架、叉车等。
这样可以提高物流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安全措施:在布局设计中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如防火设施、紧急疏散通道和监控系统等。
这样可以保障人员和货物的安全,降低潜在风险。
最优化策略:1.合理规划:根据需求分析和数据统计,制定合理的配送路线和计划。
采用优化算法和模拟软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的时间和成本。
2.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交互。
这样可以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减少误差和问题的发生。
3.与供应商的合作: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和资源。
这样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同,减少库存和缩短物流周期。
综上所述,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交通网络、人力资源和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和最优化策略,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希望本文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配送中心规划方案背景介绍随着电商发展的迅速,物流配送已成为电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单量不断攀升和客户要求日益提高,如何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已成为电商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中,配送中心的规划和设计对于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和目标本文旨在提供一种合理的配送中心规划方案,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并满足客户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 - 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 优化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
- 减少物流损耗和成本。
-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规划方案配送中心的布局和区域规划配送中心的布局和区域规划是配送中心规划的基础,也是配送中心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的关键。
因此,我们建议如下的配送中心布局和区域规划方案。
1. 布局方案:在考虑配送中心面积的情况下,配送中心应该分为收货区、存储区、拣货区、分拣区、装车区和发货区,每个区域应有明确的功能和区分。
2. 区域规划方案: - 收货区:该区域应放置货车卸货区,货物接收区和货物检查区,方便卸货并对货物进行详细检查。
- 存储区:该区域应安排合理的货架间距离和排列方式,避免货物交叉混杂、无序存储或错放损失的问题。
- 拣货区:该区域应根据货物的属性进行分开,如温度、类别和优先级,从而提高拣货速度和准确率。
- 分拣区:该区域应设有分拣机和分拣人员,根据货物的目的地等因素,对货物进行分拣和打包,同时要避免错误和延误。
- 装车区:该区域应安排合适的车辆停靠位置,确保货物装车顺畅和高效。
- 发货区:该区域应安排合适的快递公司流程,包括封箱、贴标、扫码核对等,以确保能准确送达客户手中。
系统化操作和管理流程系统化操作和管理流程是配送中心规划的核心,也是提高配送中心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的关键。
因此,我们建议如下的系统化操作和管理流程规划方案。
1. 作业规范化:在各个工作区域之间建立流程衔接,并规范操作的标准和流程,明确操作过程中的责任和职责。
2. 系统化操作和管理:通过电脑和系统,完成自动分拣、芯片运作、搬运,以实现高效的配送服务,保证订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配送中心选址方案设计1. 引言在物流及电子商务领域中,配送中心的选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
选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配送效率、成本以及顾客满意度。
本文将针对配送中心选址方案进行设计,以优化物流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2. 目标与约束2.1 目标•优化配送效率:减少货物运输时间,提高送货速度。
•降低成本: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节省燃料和人力成本。
•考虑未来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业务扩大的需求,避免选址过于局限。
2.2 约束•区域规划限制:遵循相关法规与规定,避免在禁止建设的地区选址。
•交通便捷性: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方便货物的进出和分配。
•区域人口密度:考虑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环境保护:尽量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选择环保型选址方案。
3. 数据分析与评估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以便作出合理的决策。
3.1 人口密集度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选址周边的人口密集度进行分析。
通过收集相关人口数据和统计信息,可以得出人口密度分布图。
这对于确定最佳配送范围和满足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3.2 交通网络分析其次,我们需要分析选址周边的交通网络。
评估道路、公交线路和轨道交通的便捷性,以确保货物可以快速进出,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配送。
3.3 竞争对手分析在选址过程中,还需分析竞争对手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这将有助于确定我们的竞争优势,并避免与竞争对手过于接近,降低竞争风险。
4. 选址方案设计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我们可以进行选址方案的设计。
4.1 核心区位置根据人口密集度分析、交通网络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我们可以确定选址方案的核心区位置。
核心区应具备以下特点:•人口密集度大,市场需求量高。
•交通便捷,便于货物进出和配送。
•竞争对手相对较少。
4.2 辐射范围根据核心区位置,我们需要设计合理的辐射范围。
辐射范围应包含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以满足市场需求。
4.3 未来扩展考虑在选址方案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未来扩展的需求。
(5)阁楼库区(第二层):阁楼库区(第二层)主要存放超小件物品,采用重力货架分为三层单元格,采用电子拣选标签以利提高拣选效率。
第二章配送中心选址一、客户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
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
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运输费率为0。
05,学号为单号的学生以所给资料为主,学号为双号的同学X、Y坐标互换。
表2—1—1图2—1-1表2—2—2初始坐标计算(2)节点W i X i Q i W i Y i Q i W i Q iA 0。
225 0。
075 0.075B 0。
36 0。
08 0。
04C 0。
9 0。
18 0。
06D 0。
6075 0。
27 0。
045E 1。
05 0。
7 0。
07F 0.9 0.825 0.075G 0.6 1 0。
1H 0.135 0。
72 0.09I 0.27 0。
24 0。
06J 0。
675 0.525 0。
075 合计5。
7225 4。
615 0.69 Xi=8。
29 Yi= 6.69表2-2—32.利用初始坐标进行一次迭代表2—2-4一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
01 0。
01B 0.08 0。
02 0。
01C 0.12 0.02 0.01D 0.12 0。
05 0.01E 0.14 0。
09 0。
01F 0。
16 0。
15 0。
01G 0.15 0.25 0。
02H 0.02 0。
10 0.01I 0.06 0。
05 0。
01J 0。
87 0。
68 0。
10合计1。
74 1。
42 0。
20Xi=8。
48 Yi=6。
95表2-2-53.在这里一次迭代日总费用小于初始坐标,所以进行二次迭代表2—2-6二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
具体设计如下:
主要通道:主要通道设定为双向通道,允许双向通行。
选用插腿式叉车,假定叉车侧面余量尺寸C
:300mm
会车时两车最小间距C
M
:500mm
保管货物之间距离余量尺寸C
P
:100mm
叉车宽度W
P
:1070mm
双行道直线叉车通道宽度计算公式:
W=2W
B +2C
O
+ C
M
=2*1200mm+2*300mm+500mm=3500mm
次要通道:次要通道设定为单行通道
单行道直线叉车通道宽度计算公式:W=W
B +2C
O
=1200mm+2*300mm=1800mm
注:W
B
为托盘宽度主要通道设定为1条,次要通道设定为6条
其他各种性质的通道:主要是为公共设施、防火设备等所配备的进出通道,尽可能限制,宽度能满足工作需求即可。
货架排列如下图所示:
4.总面积的计算
我们依据上面对货架需求的分析结果,来统筹规划仓储区空间设计。
我们设计把两排货架放在一起,由上面的计算和分析结果可以知道,每个货架的长为30m,宽为0.8m。
另外设计叉车直角存取通道宽为W2=3.5m,区块侧向通道宽W1=1.8m。
所以可以得到存货所需的占地托盘数:P=12*20=240个
每一区块占地面积:A=(30+3.5)*(0.8*2+1.8)=113.9m2
仓储区的区块数:B=240/(2*20)=6个
故仓储区的总面积为:S=A*B=113.9*6m2=683.4m2
且各个设备的选用尺寸以及数量都按照库存区的标准,即:每个货位的长度为3m,宽度为1.2m,高度为1.5m,每个货位可存放2个托盘,每层共有10个货位,共有4层。
托盘货架的长度为30m,宽0.8m,高6m,共4层,每层可放20个托盘。
每个货架可放的托盘数为20*4=80个。
根据仓库的平均出库量,可设定拣货区所需的托盘货架数为6个。
(2)拣货区域面积
每个货架的长为30m,宽为0.8m。
另外设计叉车直角存取通道宽为W2=3.5m,区块侧向通道宽W1=1.8m。
所以可以得到存货所需的占地托盘数:P=6*20=120个
每一区块占地面积:A=(30+3.5)*(0.8*2+1.8)=113.9m2
拣货区的区块数:B=120/(2*20)=3个
故拣货区的总面积为:S=A*B=113.9*3m2=341.7m2
2.拣选系统规划
拣货作业就是将用户所订的货物从保管处取出,按用户分类集中、处理放置。
配送中心整体规划过程中,拣选作业系统的规划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拣选作业系统规划是配送中心总体规划过程的重心,并且主导其它规划环节的进行。
拣货系统的规划程序见下图所示。
1、订单资料分析
订单资料主要有传票、拣选单、拣选标签、电子信息等。
在给出的数据中,涉及的订单信息包括顾客订单号、订单品项编号以及订单品项名,所以在进行货品拣选时的订单资料为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处理一般由电脑拣选信息处理程序将指令传给控制器,接着由控制器传出控
拣选模式编号储存单位拣选单位记号1托盘托盘P → P
2托盘托盘+箱P → P+C
3托盘箱P → C
4箱箱 C → C
5箱单品 C → B
6箱箱+单品 C → C+B
7单品单品 B → B
图,从左至右是拣选系统规划时所考虑的一般次序,可以相互配合的策略方式用箭头连接,所以任何一条由左至右可通的组合链就表示一种可行的拣选策略。
在本案例中所有的货品都是以箱为拣货单位,且在存储区的托盘规格相同,拣选时的订单资料为电子信息,所以可以不采用以上拣选策略,直接按单拣选。
4、拣货资讯设计
拣货信息是拣货作业的原动力,主要目的在指示拣货的进行。
常见拣选信息传送方式有传票拣选、拣选单拣选、电子标签辅助拣选、RF辅助拣选、IC卡拣选与自动拣选等方式。
由于订单采用的是电子信息,在拣货时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采取一种无纸化的电子标签辅助拣选。
其原理是在每一个货位安装数字显示器,利用电脑的控制将订单信息传输到数字显示器,拣货人员根据数字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拣货,拣完货之后按确认钮即完成拣货工作,也叫做电子标签拣货。
5、设备选用及布置
拣货系统是由仓储设备、搬运设备及信息传送设备所组成的,根据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全自动方式、半自动方式及人工方式等几种模式。
根据拣货单位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整盘拣货(P→P)、整箱拣货(P→C)、拆箱拣货(C→B)或单品拣货(B→B)等几种模式。
在本例中,我们可以采用人工方式的电子标签拣货系统。
操作步骤
1无需打印出库单,出/入库信息通过中央计算机直接下载到对应的电子标签;
2电子标签发出光、声音指示信号,指导拣货员完成拣货;
3拣货员完成作业后,按动电子标签按键,取消光、声音指示信号,将完成信息反馈给中央计算机;
4拣货员按照其它电子标签指示继续进行拣货。
实验总结
配送中心是一种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据点。
作为现代物流方式和优化销售手段的配送中心,把收验货、存储搬运、拣选、分拣、配送和信息处理甚至订货等作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全方位的供货枢纽。
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结点、物流系统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集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于一体的流通性节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配送中心的规划和设计,对整个物流系统的优化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依据科学有效的方法,结合实际需要拟定方案并实时优化。
在此次的论文设计中,我们浅显的了解了一些布局设计,按照所学活学活用,将所学用到了本论文中。
粗浅的了解了一些关于配送中心的一些知识,设计方案时明显觉得所学知识的匮乏,所以还应该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