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清单)-----道德与法治,九上,初三
- 格式:docx
- 大小:14.07 KB
- 文档页数:1
九年级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一、什么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指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环境的中国,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追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二、生态文明建设1. 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基础,它关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 措施:a. 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推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b. 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能力,加强环境管理;c. 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d. 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增加生态系统保护面积。
三、绿色发展1. 重要性: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2. 措施:a. 减少能源消耗,促进资源高效利用;b. 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c. 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d. 鼓励绿色技术和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四、环境保护1. 重要性: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保障,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2. 措施:a.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b. 推进水污染防治,保护水资源;c.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防止土地资源退化;d. 推动垃圾分类和处理,减少固体废物产生。
五、可持续发展1. 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要求,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
2. 措施:a. 推动绿色建筑和城市规划,打造宜居环境;b. 提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c. 增加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d. 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六、美丽中国的挑战与前景1. 挑战:资源压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仍然存在,建设美丽中国仍面临一定困难和挑战。
2. 前景:通过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法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可以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结语:九年级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知识点,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活动,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名师整理)最新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建设美丽中国》专题复习考点精讲精练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第一节正视发展挑战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②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③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④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⑤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优势)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劣势)③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严峻形势)④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⑤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①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③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④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4、国家如何应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挑战?①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调整人口政策;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P74③转变发展方式;P80④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基础知识练习一、填空1.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3.我国人口状况新的特点,如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4.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5.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6.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7.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8.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9.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10.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11.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13.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
1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15.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消耗上线。
16.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三、高频干扰项(改错)1.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
【不是发展战略,是基本国策】2.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口政策的变化。
【说反了】3.我国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已经进入】4.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自然规律为目标。
【要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的政治理念。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答:(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我国人口的现状怎样?答:(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2)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3)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如: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答:(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答:(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我国的资源形势怎样?答:(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6. 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有何影响?答:(1)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7. 我国的环境形势怎样?答:(1)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
2.知道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调整。
4.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
能力目标1.搜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利用资源。
2.提高分析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重点1.我国人口问题现状特点和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难点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
2.资源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的认识情况。
2.搜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典型材料。
学生准备:1.反思自己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行为,并进行自我评价。
2.预习新课。
一、材料导入,场景激趣教师展示幻灯片:2017年全球人口76亿,预计203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6亿,2050年将达到98亿,2100年将达到112亿。
教师总结: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
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
如何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看一下我们国家这些问题的状况是怎样的?又是怎样解决的?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过渡语】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1)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3)新的特点: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2.我国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3)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现状及其特点)(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5.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九上《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一、重点知识强化记忆(结合课本 15-20 分钟记忆以下基本知识点)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P742.我国人口基本特点:人口大,人口偏低。
P753.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4 针对我国的人口国情国家坚持的基本国策。
P745.针对我国的资源环境国情国家坚持的基本国策。
P746.针对我国的土地国情国家制定了的基本国策。
P807.贯彻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P84.坚持战略。
8.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总体上资源,我国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P78生态环境形势仍。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各类问题时有发生。
P799.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威胁着人民的和身体健康。
P7910.追求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P8111.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4(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以为基础,以为准则,以、为目标。
(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的基本国策。
(3)贯彻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P8412.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坚持P8613.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的方针是:优先、优先,为主。
P861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倡导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P86 15.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怎样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P84--87(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的关系。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富国,坚持。
(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方式。
(4)要严守消耗上限、质量底线、保护红线。
坚持节约保护的基本国策(5)要建设、社会。
(两型社会)16.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怎样的?P85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改善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检测巩固1 .(2021·菏泽)下列有利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合理措施有①进一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努力采用新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②坚决杜绝使用燃油汽车,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③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同时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新能源④禁止广大农村居民用木柴烧火做饭,一律使用电器或燃气做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1·威海)威海于2021 年7 月1 日起施行。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清单)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①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②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我国人口的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素质低
4、我国人口现状新的特点:
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
⑤城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5、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③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意义)
6、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①生育要有计划,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②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7、我国的资源现状?
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②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8、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
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②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9、环境国情: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10、环境恶化的危害(影响):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1、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做出的必然选择?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2、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13、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绿色惠民,将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15、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怎样做:
国家: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资源浪费环境的行为。
③贯彻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企业:①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②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环保节能投入,节能减排,达标排放。
公民:①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宣传环保知识。
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如:随手关灯、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③关于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