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模拟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
- 格式:doc
- 大小:140.00 KB
- 文档页数:14
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中考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考查的重要内容。
“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言风格两类。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进而做出评述。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来看,中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1.考查形式。
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
只有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考查内容。
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3)理解诗歌中某一两个语句的含意;(4)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和推敲,从而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预计2018年中考对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考查仍会加强,而考生应给予重视。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溪上遇雨(其二)唐·崔道融①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②明。
【注】①崔道融:晚唐诗人。
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
②晚照:夕阳的余晖。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咏夏雨,既无任何寓意,也非作者心境的写照,但富有生活情趣。
B.全诗描绘了一幅雨势迅猛、雨脚不定的夏雨图。
C.一会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会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写出了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
D.以从容“坐看”云起着笔,而用“忽惊”“却是”跌宕转折,直接描写出夏雨的急骤。
2.试分析“坐看黑云衔猛雨”中“衔”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1.D2.“衔”字将黑云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雨从云生的景象。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
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逐句进行分析。
D项,理解不正确,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在平原上,雪只是偶然地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一到地面就立刻融成水,未尝发出窸窣(sū)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子时的模样。
B. 逆境给人磨炼的机会,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自古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ráo)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C. 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刷脸”既可进站,扫身份证就能乘车。
“无证出行”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社会合作效率(lǚ)的好思路。
D. 祖逖率部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因战功显赫遭到朝廷忌惮(tán),最终,困于东晋朝廷明争暗斗忧愤而死,北伐大业也功败垂成。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古诗文名句默写。
富贵不能淫,______ ,威武不能屈。
(《孟子•富贵不能淫》)______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诗人爱山。
曹操登临碣石山,“水何澹澹,______ ”(《观沧海》),将雄心壮志融入其中;杜甫“望岳”,“______ ,一览众山小”(《望岳》),气骨峥嵘;王安石初入官场,抱负不凡,借飞来峰一抒胸臆,“______ ,______ ”(《登飞来峰》)。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人说,教育是慢的艺术.①的确,无论是学习,还是成长,都是逐渐拔节的过程。
一味把过重的压力放到孩子肩膀上,要求孩子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长跑,往往只是揠.苗.助.长.。
这就好比我们用小杯子接水,水龙头开得太大,只会让水溅落满地;②把水放小一点,水流慢一点,反而能更快接满。
现在,一些教育机构在幼儿班就开设“奥数班”并履.行.小学教育,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被要求修读中学课程,这样“抢跑”“速成式”的教育,违.背.孩子成长规律,得.不.偿.失.,还可能潜藏着诸多伤害。
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语文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四大题,22小题(另设附加题)。
满分150分(另设附加题5分。
全卷得分上限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书写(5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3分)这里,鸣响着史前的风铃,流淌着远古的诗情,滋润着世事的沉浮;这里,有和畅(huì)_____风、镜湖月影,有竞秀千岩、廊桥遗梦;这里,有枕河人家、黛瓦粉墙,有运河蜿蜒、鸟篷咿呀……这里,一半是水,一半是岸,错落有(zhì)_____地镶嵌在华夏东南之隅,宛若一幅诗意浓郁的江南水墨,透达出她那深邃而□远的掌故逸事。
她,就是蠡城绍兴。
(节选自《蠡城物语·序》)(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和畅huì_____风错落有(zhì)_____(2)给文中□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A.幽B.悠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7分)故园难舍。
有的人,马蹄未远泪沾襟,那是岑参《逢入京使》时“故园东望路漫漫,(1)________”的凝噎;有的人,江河迢迢意难平,那是崔颢《黄鹤楼》上“(2)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遥望;有的人,身远心近情切切,那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3)________”的惦念。
也有的人,乡关路断痛难言,那是李清照《武陵春》中“(4)________,欲语泪先流”的睹物伤情;还有人,丘山林月皆桑梓,那是王维《竹里馆》内“(5)________,________”的天人相知……上下千年,在往圣先贤的憧憬里,还有一个他们从未抵达的理想家园:“大道之行也,(6)________。
”(《大道之行也》)3.人生在世,难免遭遇逆境。
下列那一句适合用来激励逆境中的人们?请阐述理由。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歌声如飘风,如一(lǚ)______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______了,咿呀的桨声,夹着(jī)______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A.辨 B.辩(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mú B.mò2.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子日:“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吴均闲居山中,看“①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夕佳,②_____________”,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人藕花深处,“③_____________”,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阴翳,④__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3.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迈人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A.晴空一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渡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美丽和壮阔。
4.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4分)阅读下面小说单元导读,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小说往往通过(sù)造人物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
小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常常能折射出世态人情和时代风(mào)。
小说题材多样,意(yùn)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读来令人难忘。
学习小说要在(shū)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还要学习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
2.(8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文人墨客,豪情壮志满怀。
当陈同甫出征沙场,辛弃疾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1)”;当身处逆境时,苏轼以“谁怕,(2)”的坦荡胸怀,包容天地;当个人的愁苦融入历史的长河,陈与义“闲登小阁看新晴。
(3),(4)”;当赴边远眺,纳兰性德听北风呼啸,怅惘而放歌“身向云山那畔行,(5),(6)”;当目睹民族危机时,秋瑾决心寻求救国之道,发出“俗子胸襟谁识我?(7)”的呼喊;当生命与大义不能同时得到时,孟子提出了(8)“”的观点。
3.(3分)【铭记英雄历史】对联一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1933年,四川农民何永瑞为欢迎中国工农红军而作对联二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门上贴出此联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对联三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人们为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而作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联一“劈开”“割断”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构思巧妙,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凸显了两位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D.三副对联对仗工整,都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4.(3分)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先秦时期,“士”往往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比如刺杀王僚的专诸,刺杀庆忌的要离,还有不辱使命的唐雎。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0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写上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卷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卷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一、积累(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5分)爱国是一种蕴藏于心的真切情感,是心之所①系(xì/jì)、情之所归。
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用心品(wèi)②,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们爱国的③模(mó/mú)样最美。
但切(jì)④空谈理想、虚(dù)⑤光阴,要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行动。
2.阅读下面的对联,完成(1)(2)小题。
(4分)甲:代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为国征战布衣亦胜官绅乙:一生呐喊甘为人民牛马,从未仿徨无愧华夏脊梁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对上面对联中画横线词语的句中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布衣:平民百姓。
B.脊梁:在国家、民族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C.波澜:波浪翻腾。
D.绝唱:创作达到最高造诣。
(2)上面的对联是对人物或作品的评价,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含义丰富,请从中任选一副作分析。
(2分)3.下面是某同学以古诗文中的“意象”为关键词分类编辑的部分内容,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6分)4.下列各店铺拟选用古诗文作为宣传语,其中恰当的一项是()(2分)A.花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B.饭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C.床上用品店: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D.月饼专卖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13分A.儒家作品:《孟子》《列子》《礼记》B. 讽刺小说:《草房子》《儒林外史》《格列佛游记》C.有关年龄的说法:始龀、垂髫、加冠D.有关传统节日的诗句:“萧鼓追随春社近” “黄梅时节家家雨”“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二、阅读(55分)(一)名著阅读(7分)6.(1)下列选项属于评论《红星照耀中国》的一项是()(3外)A.在人们的意识深处,说它是一部以历史叙事为目标的小说,反倒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人的信仰的启示录更为准确。
语文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30分)1.班级开展”家训”专题活动,请你阅读材料。
中国历代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源最为深厚的一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告诫子侄周成王的诰辞(”诰辞”是古代的一种告诚性的话或文章),从此绵( )数千年。
好的家训(甲)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价值追求,(乙)体现了中华民族代秀传统,从而逐渐成为国人”修身”“齐家”“治国”的标准,乃至典范。
在思想多变、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的基础上,,,,让这面家国同在的千年旗帜凝聚民族精神,除旧貌,换新颜,引领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3分)(2)给加点字注音追溯.(________)(1分)(3)看拼音写汉字:绵yán(________)(1分)(4)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甲)________ (乙)________(5)在第二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剔除糟粕②丰富家训的时代意义③发掘精华④葆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核A.②①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6分)(1)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刘禹锡《秋词》)(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4)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几千年来,家国情怀始终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假如你参与了学校开展的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冲刺小卷06 文学文化常识.1.(浙江省东阳市2019年5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指“因罪贬官”,同样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意思的还有:迁、谪、除、罢、免、黜、陟。
B.《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
C.《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记”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2.(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语文试题)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因一个喷嚏而丧命的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都是文学作品中小人物的经典形象。
B.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舍生取义”“一鼓作气”分别出自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儒家经典《孟子》、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中的《曹刿论战》。
C.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易安(李清照)诗风婉约;幼安(辛弃疾)词风豪放;昌黎(韩愈)之才,堪称“百代文宗”;“诗佛”王维,“诗中有画”;少陵野老,落笔即成“诗史”。
3.(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成语“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孙权劝学》《诫子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篇课文。
B.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据此,河阳可能位于黄河的南面。
C.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9九下·龙海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铁观音”一直【甲】(A.饱受 B.备受)大家欢迎,对于行业中高手来说jiàn别茶叶的优劣很容易,而对外行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精品茶叶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乙】(A.光泽 B.光亮),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安溪铁观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类似兰花的香味。
但是,并不是所有安溪铁观音茶都会有兰花香,只要少数制作成功的优质产品就具有馥郁的兰香。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jiàn________________别优劣(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原句:只要少数制作成功的优质产品就具有馥郁的兰香。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不忘初心,逐梦前行①当钟声回响在清朗的夜空,当日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②不变的那份初心决定着收获。
刚刚走过的2016年,中国人民继续追逐航天梦想,神舟十一号飞船翩然往返;中国的经济建设放眼全球,G20杭州峰会牵动世界目光,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为失调的全球治理开出新药方……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令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对这一年最好的总结。
③在时间的叙事里,当下的成就奠定未来。
盘点2016年度的共同记忆:有纪念建党、纪念长征的历史回顾;有女排夺冠、举国沸腾的高光时刻;也有厉行法治、守护公平的持续发力。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在每一个早晨醒来,我忘记苍桑岁月,齿序年轮。
我蹒(pán)跚学步,我满眼新奇,我仍然是婴儿,是赤子,扑向崭(zhǎn)新的太阳。
B. 成功的最大秘诀是拼搏,它践行在无数人栉(jié)风沐雨的开拓中,它融会在每一个成功者的点滴汗水中,其他法则与之相比未免相形见绌(chù)。
C. 端午节当天,来自浙江大学的20多名留学生与当地居民一起包粽子、做香包,载(zài)歌载舞,嬉戏玩闹,体验中国亘(gèn)古流传的传统民俗。
D. 杭州以她的山清水秀和人文墨香著称(chēng)于世。
直到今天,杭州的魅力也丝毫没有消退,人们依然不吝将“天堂”之美誉馈(guì)赠予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的不同走向,决定着世界经济、民生福祉、中国发展和13亿多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 为确保春运期间乘客顺畅出行,杭州公交集团将于2019年1月21日起开展“春运暖巴”“返乡定制公交线”等59项服务举措。
C. 杭黄高铁不仅是带动包括杭州、黄山市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路,而且是一条串联名城、名湖、名江和名山,方便人们出行的高速路。
D. 面对新形势,如何在发展质量上更进一步,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健康持久的发展道路,是当下摆在民营企业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号海澄,现代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天上的街市》等。
B. 《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文化考试模拟试卷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与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与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语段中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原创)所谓文字的力量,不是华美的辞藻,不是漂亮的修辞,重要的是看这些文字,是否具有直刺人心的深度。
许多人活了一辈子,其实早早就只剩下了躯壳.,他们对未来没有憧.憬,往后的日子只是重复每天冗.余的生活。
每天有太多的个体被这个强大的世界摧毁。
而记录下这些被摧毁掉还倔.强地同这个世界抗争的个体的命运,这大概就是有力量的文字吧。
A ké tóng róng juéB qiào tóng rǒng juèC qiào chōng rǒng juéD ké chōng róng juè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原创)A.2016年“中高考禁躁令”出来了,目的是给全市中高考生营造安静的应考环境。
B.针对新京报记者所提“校园暴力”问题,袁贵仁表示,要坚决防犯、坚决制止此类事情,尽最大努力使发生率降到最低。
C.不论是黄昏,还是晨夕初露,茉莉花总是洁白的。
所以不管你健康与否,都是最美的茉莉。
D.有的人徇规蹈矩,一生碌碌无为,到老之时唉声叹气,责怪命运的不公平;而有的人,善于创新,关键时放手一搏,即使生命短暂,也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闪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原创)A.生命是一种缘,你蓄.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遇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B.一切商品都蕴藏..着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
C.文化交流像一条纽带拉近中韩两国人民情感,进而带动两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我们期待“韩流”与“汉风”相得益彰....,中韩文化交流迈向更高水平。
D.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飞溅起无数朵浪花发出振聋发聩....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原创)A.教育部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采取多校划片原则。
B.原木色总会带给人们一种静谧、温暖、舒缓的感觉,这间书店把纯白和原木色交融在一起,幽静的同时又不失明亮。
C.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增加要素,减缓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D.这次中小学心理发展学习研讨会的的学员,除本研究院相关人员外,还有来自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师、研究生和中小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5. 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原创)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论语·蒹葭》)②千嶂里。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③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④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⑤想取得学业的进步,要学会拜师。
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
所谓“▲,▲”,这话一点不假。
⑥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被挫折暂时打败、自暴自弃的朋友,我们可以这样奉劝他(她),要相信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正如李白《行路难》中说:“▲,▲。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分)(原创)(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3分)阅读名著能拓宽视野,启迪人生。
我们读中外作品,从《我的叔叔于勒》中的__________,《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范进中举》胡屠户中的身上了解“变色龙”的特点;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__________赤壁之战借东风的过人谋略;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__________》,我们徜徉在《朝花夕拾》的世界里,了解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
(2)《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少年。
它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显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林冲、鲁达、杨志都是武艺高强的军官,由于身分、经历和遭遇的不同,走上梁山的道路很不一样。
请选择林冲、鲁达、杨志三个中你最熟悉的形象,结合一定的情节,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他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
(4分,观点2分,依据2分)7.请根据下面的对话,结合情节,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并按老师的要求拟写一则招领启事,以初三(14)班的名义去校广播室播报。
(招领启事只写正文,不超过90字)(5分)(原创)小A:老师,今天我无意中捡到了一个钱包。
老师:你啥时候捡的,在哪里捡的?小A:中午吃完饭后在果园边的水泥路上捡的。
老师:。
小A:钱包是红色的,双层拉链,里面有公交IC卡一张,85C面包的十元抵用券两张,45元零钱,还有一个蓝色的16G的优盘。
老师:好的,别急。
告诉班长,去广播室播一条招领启事。
二、(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5题。
(原创)(一)心底藏着艺术家奚淞父亲突然去世,我慌忙搭机飞返台北。
令我惊骇的是母亲:她身着未换洗的灰布丧服,花白而蓬乱的头发上,胡乱别着一朵不成形的白棉线花,看见我,枯黄的脸微颤,仅咧开嘴,显示了无言而深切的哀恸。
①我在巴黎三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的债....了。
父亲去世后,母亲能健康而平安地活下去,应比一切都重要。
我从旧书摊买来一大堆内容轻快的杂志和小说给母亲,希望能转移她那郁结于心的哀伤。
翻开书页,她的视线茫然滑开。
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失去了阅读的习惯,视力也坏到早该配老花眼镜了。
我烹煮了一些肉类食物,笑闹着端到她面前,想引起她的食欲。
母亲万般无奈地咬嚼两下,趁我转身,又偷偷把食物吐在碗里。
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因悲伤而忌肉食,她的牙齿早已缺损,并没有人催促她去装假牙。
谁想到一直照顾人的母亲,其实已经到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呢?配眼镜、装假牙,母亲都顺从地做了。
可是,更多的时候,母亲像是无事可做,只是一支烟接着一支烟地抽,从笼罩的烟雾里,追寻往事的踪影。
为逝者折纸钱的时候,母亲的手才又活了起来。
②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转动,瞬间..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
看母亲折纸钱的手,学美术的我有了新的狂想:为什么不让她学画画呢?趁着一股孩子般胡闹的狂劲,我把画架、画板、画纸、画夹和彩笔都准备好,一股脑儿地堆置在母亲面前。
看到这一切郑重的装备,母亲呆了。
以后,好一段时日,我假装不在意,却偷偷观察母亲的动态。
我看到她在画架前徘徊、犹疑,终于怯生生地拿起铅笔,试着在纸上轻淡地画了如花生米般大小的孩子,然后匆匆忙忙涂抹掉,生怕别人看见。
我没想到,真有这么一天,母亲会认真而着迷地画起画来呢。
她从旧书里翻出一些过时的画片,以刺绣般的耐心,一笔一笔地临摹。
一天,母亲在房里独自大笑起来。
许久没听到母亲笑声的我,惊奇地冲进房,只看她一边笑,一边遮掩画纸。
“画得好丑,难看死了。
”母亲笑着说。
我看到了,画的是一个20世纪三四十年代穿旗袍的女人,侧身站立在镂花的窗边。
稚拙的线条擦了又改,直到那苗条的女郎天真地笑起来。
原来,母亲临摹的是金嗓子歌后周璇的旧照。
当周璇高歌《龙华的桃花》时,也正是父亲母亲在上海相识、相恋的年代!从记忆深处寻到图像,母亲的郁结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她居然一张又一张地画起画来,起初画妇人、孩子,然后狂热地画起花来,黑白的画面上,开始添加颜色,由淡雅趋于绚烂。
看母亲蓬着花白的头发,鼻端架着老花眼镜,聚精会神地凑近艳丽的花朵细心描绘,有时竟连炉上煮着饭菜都忘了,我才知道:在母亲心底,也藏着一个从未被人注意过的艺术家呢!这艺术家是待子女长成、丈夫去世后,才被释放出来的。
(摘自上海文艺出版社《姆妈,看这片繁花》) 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不同阶段的内心。
(4分)(原创)→乍见绘画工具的吃惊讶异→ → →9. 结合上下文,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4分)(原创)①我在巴黎三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的债....了。
(“积欠的债”在文中指什么?)②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地转动,瞬间..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
(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0. 文章开头处母亲的头发“花白而蓬乱”,结尾处母亲“蓬着花白的头发”,对于这一头一尾两处相似的描写请作简要分析。
(5分)(原创)11. 细细品读文章,谈谈你对题目“心底藏着艺术家”的理解。
(3分)(原创)(二)网络热议:女孩蹲着等地铁=没教养?自媒体时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谁也无法预测下一个舆论热点将是什么。
即便许多人感觉某件事本身没有任何的公共价值,可仍然会成为舆论场上的大事件。
比如,这起“女孩蹲着等地铁不懂得教养”的讨论。
【事件回顾】2月26日,有网友在微博发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显示,两名穿着呢子大衣的年轻女孩,蹲在地铁站台上,似乎正在刷手机。
图片配文写道:“可能我老了,很多事情比较保守,但是我就是不明白,为何现在那么多女孩子不懂得教养?等个地铁就可以随随便便蹲着,难看不难看?谁教她们的?这是什么生活习惯?”一番言论引来众多网友的评论,至28日,“论战”范围持续蔓延,更有主流媒体及专家学者对此事发声。
【网友看法】『支持派』◆再累也不会在公共场合蹲着,蹲着真的很难看,特别是小姑娘,一蹲气质全无!◆当他人都蹲着的时候,我是不愿意站着的,他人都站着时我也是不愿意蹲着的。
因为相对的姿势比较尴尬。
若A蹲着,你无意间正好走到他旁边,他又正好抬头,那么你有可能觉得受到冒犯了(因为他的视线虽无意却是对着你的私处的)。
◆地铁进站的时候人多,她们占用下车通道很不安全。
『反对派』◆她们蹲着就是没有教养?你偷拍发网上就是有教养了?讲到天上去最多就两个字,不雅。
◆有礼貌的人吃饭会注意不洒汤,然而同桌的人洒了汤他也会装作没看到;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的教养是对自身而言的,并非是对他人而言的,当你的教养到了一种他人需要去包容你而改变自身的时候,这本身就是极具没有教养的行为。
◆蹲着、坐着还是站着都是个人的生活习惯,我们拒绝公共场合不文明,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接受别人的生活习惯。
两个姑娘的一个动作被上升到没教养的高度,未免小题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