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2.33 KB
- 文档页数:2
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强国富民2.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历史事件是什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 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③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四个尊重)4. 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的召开。
5.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走上了一条建设富强某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6.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7. 为什么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为什么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1.改革开放的作用(1)使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使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提高。
(3)使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四个尊重)2、改革开放的意义?(1)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4)改革开放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性,解放社会生产力,使人民幸福。
3.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4)过去40年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5)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4.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1)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中国腾飞的表现(1)政治:港澳台回归(2)经济: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
(3)科技,教育,文化都取得显著发展。
(4)民生:就业扩大,人民收入增长,家庭财产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扶贫工作取得系列成就。
(5)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6.中国腾飞的原因(1)政治:坚持中特,坚持中共领导,实行了改革开放。
(2)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文化:坚持中特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自信(4)人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一、富强与创新1.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改革开放的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走向共同富裕-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 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总结归
纳
一、道德知识点
1. 道德的基本概念
- 道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 道德常常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真诚、善良、公正等行为。
2.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 道德是人们内心的自觉行为准则,而法律是国家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 人们应当在遵守法律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3. 道德价值观
- 道德价值观是人们在道德判断中所依据的价值取向和标准。
- 善良、公正、诚实、守信等是道德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二、法治知识点
1. 法治的基本概念
- 法治是在法律框架下全社会公平公正地管理和治理社会的原则。
- 法治旨在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2.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保护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
3. 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 法律在各个方面都有具体的应用,如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交通法规等。
- 人们应当遵守法律,了解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总结:道德和法治是社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法律保障了人们的合法权益。
作为研究者,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遵守法律,做一个有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责任和爱心的公民。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和法律的定义和特点-道德:指人们为了规范社会行为而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具有普遍性和主观性。
-法律: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规则,具有时效性和客观性。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区别:道德是自觉遵循的准则,法律是强制性规则;道德在精神上约束,法律在行为上规范。
二、宪法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宪法的意义和特点-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总章程。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2.公民的基本权利-生命权、人身自由、财产权等个人权利。
-政治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等。
3.公民的基本义务-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纳税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
三、法律的意义和作用1.法律的定义和特点-法律是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社会行为准则。
-法律的特点包括普遍性、时效性、强制性和平等性。
2.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四、公民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1.公民的政治参与-了解国家的决策过程和机构,参与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的活动。
-积极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
2.公民对国家行为的监督和批评-公民有权批评和监督国家行为,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
五、道德与法治教育1.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遵守道德准则和法律规定。
2.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律意识。
-借助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法律意识。
以上提纲可以用于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深入讲解和学生的参与讨论,可以加强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认识,培养其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1.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2.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3.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6.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7.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8.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9.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财富创造的主体。
10.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14.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有哪些?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15.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6.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7.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8.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提出背景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是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2.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内涵a. 坚持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b. 坚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统一二、宪法1. 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a. 法律的最高法律地位b. 国家的根本大法c. 国家的根本法律原则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a.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b. 宪法的作用和意义c. 宪法的保障作用三、法律1. 法律的定义和特征a. 法律的含义b. 法律的特征2. 法律的种类和功能a. 行政法律b. 刑事法律c. 民事法律d. 法律的社会功能四、法治1. 法治的含义和基本要求a. 法治的内涵和特征b. 法治的基本要求2. 法治的实现途径a. 建设法治国家b. 推进依法治国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a. 公民的人身权利b. 公民的政治权利c. 公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2. 公民的基本义务a. 公民的基本法定义务b. 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六、国家的权力机关和权力制约1. 国家的权力机关a. 国家权力机关的种类b. 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和作用2. 权力制约和监督a. 权力制约的方式和途径b. 国家权力监督的形式和机制七、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1. 法律意识的培养a. 法律教育的重要性b. 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2. 法治精神的内涵和要求a. 法治精神的内涵b. 法治精神的要求和实践八、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1. 了解法治知识,培养法治意识a. 了解法治知识的必要性b. 培养法治意识的意义和价值2. 增强法律意识,促进全面发展a. 增强法律意识对学生的重要意义b. 法治精神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九、总结1.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背知识点2. 学习《道德与法治》对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有着重要意义结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中学九年级上册的一门重要课程,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宪法和法律等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九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核心观点必背】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8.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10.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1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2.“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4.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5.改革创新精神: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知识点必背】★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注意】“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兴国之要、根本要求、首要任务、中心工作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现代化强国。
★3、有关中国共产党的语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目录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道德与法制知识点九年级道德与法制知识点九年级道德与法制知识点总结道德与法制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守望精神家园1.中国各族人民如何创造了中华文化?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特点是什么?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作用、重要性)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什么是文化自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什么?(什么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7.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重要性)是什么?我们如何增强文化自信?①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知识点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改革开放、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关注民生、经济建设、中国国际地位)A重点知识1.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因(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均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均、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均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当代中国最光鲜的特色是强国之路.是活力源泉.2.坚持共享的依据(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3)发展的根源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3.如何共享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康健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3)完善社会主义制度.4.民生必答点枢纽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头脑、共同富裕、公平公理、以人为本、党代表人民利益5.与我国有关国际新闻必答点:(1)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2)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而巨大影响(3)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5)经济全球化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统统成绩和进步原因(根源、主要)(1)拓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2)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4)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5)民族地区坚持了民族地区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结合和共同富强原则B.其他知识1.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P3强国富民2.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宏伟飞跃.P33.改革开放意义(4尊崇)P5:。
九上道德与法治
要求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p41
2.法治的要求①p45 ②p46
3.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实现法治蓝图的要求)①p49 ②p50
4.依法治国的要求(十六字方针)①②③④ p49 练p27
5.依法行政的要求 p52
6.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⑴政府:①p52 ②p53 ⑵公民 p52
7.厉行法治的要求:①公民 p54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p54 ③社会 p55 ④解读p53中原因/重要性
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②p5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①②p9 ③④p10 ⑤p11
3.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①p11 ②p12、13 练p5
4.坚持创新的原因/创新的重要性:①②③④⑤练p9、10
5.科技创新的重要性:p20
6.教育的重要性p22
7.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原因①p24 ②p25 ③p26 ④p27
8.建设创新形国家的原因①②②练p14
9.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①p30 ②p33 ③p34
10.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原因①p41 ②p42 ③p42
11.法治的重要性①p44 ②p45 ③p47
1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p52
13.厉行法治的原因p53
1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练p18
措施
1.改革开放如何促发展①②③p4 ④p4
2.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①p11 ②③ p12、13
3.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①②③练p6
4.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措施①p21 ②p23 ③p23 ④p24
5.如何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措施①p25 ②p26 ③p27
6.增强民主意识的途径①②③ p42
关系
1.改革、创新与富强的关系练p2
2.改革与创新的关系①p18 ②p19
3.建设法治中国,要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①② p55
4.民主的内容和进程需要宪法来体现和保障练p17
5.政府与人民的关系①② p51
成就/现状
1.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①p6 ②p7 ③p7
2.我国创新现状 p20
内涵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①② p9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内涵①②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