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数学2013版平方差公式2
- 格式:ppt
- 大小:814.00 KB
- 文档页数:15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5平方差公式(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5平方差公式(二)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平方差公式是初中学过的最复杂的公式之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对于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完全平方公式,对公式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在形式上相似,但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产生困惑。
另外,学生对于公式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完全平方公式,引导学生发现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联系和区别。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尝试推导出平方差公式。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推导过程和结果,教师给予指导和点拨。
4.讲解演示:教师对平方差公式进行讲解,并通过例题演示其应用。
5.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拓展提高:引导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平方差公式的核心内容。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2《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平方差公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平方差公式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为后续学习代数方程、函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2《平方差公式》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对于代数式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相似,学生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区别和联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3.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
2.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区别和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完全平方公式,引导学生发现完全平方公式中的平方差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挑选几道典型题目,让学生上黑板演示解题过程,讲解解题思路。
其他学生听讲,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平方差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平方差公式的形式。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区别和联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北师大平方差公式2教案【篇一: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5节平方差公式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1.5 平方差公式(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1.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达,从而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捷美. ●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用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学方法探究与讲练相结合.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用符号证明这个规律,并探索出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中学会应用.●教具准备投影片四张第一张:做一做,记作(1.5.1 a) 第二张:例1,记作(1.5.1 b) 第三张:例2,记作(1.5.1 c) 第四张:练一练,记作(1.5.1 d) ●教学过程Ⅰ.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221-1=4000000-1=3999999,在(2)中99-1=(100-1)-1=(100-1)(100-1)-1=100-100-100+1-1=10000-200=9800.(2000+1)(2000-1)=2000-1.那么其他满足这个特点的运算是否也有类似的结果呢?我们不妨看下面的做一做.Ⅱ.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归纳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和符号表示其规律[师]出示投影片(1.5.1 a) 做一做:计算下列各题: (1)(x+2)(x-2);(2)(1+3a)(1-3a); (3)(x+5y)(x-5y); (4)(y+3z)(y-3z).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运算出结果,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例验证你的发现?[生]上面四个算式都是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 [生]上面四个算式每个因式都是两项.[生]除上面两个同学说的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例如:算式(1)是“x”与“2”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2)是“1”与“3a”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3)是“x”与“5y”的和与差的积;算式(4)是“y”与“3z”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师]我们观察出了算式的结构特点.像这样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它们的结果如何呢?只要你肯动笔、动脑,相信你一定会探寻到答案.[生]解:(1)(x+2)(x-2)222222222=x-2x+2x-4=x-4; (2)(1+3a)(1-3a) =1-3a+3a-9a=1-9a;(3)(x+5y)(x-5y) =x-5xy+5xy-25y =x-25y; (4)(y+3z)(y-3z)=y-3yz+3zy-9z =y-9z(如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转化成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重要作用以及转化的思想)[生]从刚才这位同学的运算,我发现:222222222222即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和我们前面的一个简便运算得出同样的结果.即[师]你还能举两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吗?[生]可以.例如:2222222223上面两个例子,同样可以验证: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生]因为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展开后,中间两项是同类项且系数互为相反数,所以相加后为零.只剩下这个数的平方差.[师]很好!你能用一般形式表示上述规律,并对规律进行证明吗?[生]可以.上述规律用符号表示为: (a+b)(a-b)=a-b22①其中a,b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也可以表示代表数的单项式、多项式.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可以对规律进行证明,即(a+b)(a-b)=a-ab+ab-b=a-b[师]同学们确实不简单用符号表示和证明我们发现的规律简捷明快.你能给我们发现的规律(a+b)(a-b)=a-b起一个名字吗?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此规律的.[生]我们可以把(a+b)(a-b)=a-b叫做平方差公式.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好了!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是学习讨论这个公式的.你能用语言描述这个公式吗?[生]可以.这个公式表示两数和与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师]平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重要的公式.用它直接运算会很简单,但要注意必须符合公式的结构特点才能利用它进行运算.Ⅲ.体会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感受平方差公式给多项式乘法运算带来的方便,进一步熟悉平方差公式.出示投影片(1.5.1 b)[例1](1)下列多项式乘法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x+1)(1+x)b.(a+b)(b-a)22222222221212c.(-a+b)(a-b)d.(x-y)(x+y)4e.(-a-b)(a-b)f.(c-d)(d+c)2222(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5+6x)(5-6x);(x-2y)(x+2y); (-m+n)(-m-n).[生](1)中只有b、e、f能用平方差公式.因为b.(a+b)(b-a)利用加法交换律可得(a+b)(b-a)=(b+a)(b-a),表示b与a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e.(-a-b)(a-b),同样可利用加法交换律得(-a-b)(a-b)=(-b-a)(-b+a),表示-b与a这两个数和与差的积,也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f.(c-d)(d+c)利用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得(c-d)(d+c)=(c+d)(c-d),表示c与d这两个数和与差的积,同样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师]为什么a、c、d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呢?[生]a、c、d表示的不是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的形式.[师]下面我们就来做第(2)题,首先分析它们分别是哪两个数和与差的积的形式. [生](5+6x)(5-6x)是5与6x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形式;(x-2y)(x+2y)是x与2y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形式;(-m+n)(-m-n)是-m与n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形式.[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上面各式. [生](5+6x)(5-6x)=5-(6x)=25-36x; (x-2y)(x+2y)=x-(2y)=x-4y; (-m+n)(-m-n)=(-m)-n=m-n.[师]这位同学的思路非常清楚.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题. 出示投影片(记作1.5.1 c) [例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x-y)(-x+y); (2)(ab+8)(ab-8); (3)(m+n)(m-n)+3n.[师]同学们可先交流、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一代表到黑板上演示.然后再派一位同学讲评.[生]解:(1)(-x-y)(-x+y)——(-x)与y的和与差的积141414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212121212121214145【篇二:新北师大版数学七下1.5《平方差公式》word教案1】1.5 平方差公式(2)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让学生理解公式数学表达式与文字表达式在应用上的差异二、学习重点:公式的应用及推广三、学习难点:公式的应用及推广四、学习设计(一)预习准备(二)预习书p21-22(三)思考:如何确定平方差公式中哪个是多项式中的和哪个是多项式的差?(四)预习作业: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1)103?97 (2)998?1002 (3)59.8?60.2(4)(x+3)(x-3)(x2+9) (5) x-学习设计:1、做一做:如图,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b(1)请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2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长=宽=s=(3)比较1,2的结果,你能验证平方差公式吗?∴=进一步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相等验证了平方差公式 ??1??21??1?? x+? x+? 2??4??2?平方差公式中的a、b式加括号;学会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