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贤(自学版)
- 格式:ppt
- 大小:623.50 KB
- 文档页数:10
《墨子》选读三、尚贤一、夯基训练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此若.言之谓也若:这B.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信:讲信用C.上之所以..使下者所以: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D.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所以: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答案:A解析:B项,信:动词,信任。
C项,所以: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
D项,所以: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
@@@@@@@@@@@@@@@@@@@@@@2.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B.今上举义不辟贫贱C.四鄙之萌人闻之D.莫不敬惧而施答案:A解析:B项,辟,通“避”;C项,萌,通“氓”,民;D项,施,通“惕”。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B.贤士不可不举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D.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答案:B解析:A、C、D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是被动句。
@@@@@@@@@@@@@@@@@@@@@@4.下列句子停顿不当的一项是()A.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B.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C.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D.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答案:A解析:A项,应为“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二、课内阅读@@@@@@@@@@@@@@@@@@@@@@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
202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随园诗话》的作者是()(A)郑燮(B)洪昇(C)袁枚(D)钟惺2、《聊斋志异·司文郎》嘲讽的对象是()(A)余杭生(B)王子平(C)宋生(D)盲僧3、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庄子4、把“离骚”解释为“离别的忧愁”的是()(A)司马迁(B)班固(C)王逸(D)游国恩5、与白居易并称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孟郊6、《十五从军征》属于()(A)郊庙歌辞(B)相和歌辞(C)杂曲歌辞(D)鼓吹曲辞7、《【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蟠龙戏珠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8、下列作者中,开创“诗话”新体裁的是()(A)欧阳修(B)晏殊(C)张先(D)苏轼9、杨万里《初入淮河》抒情所采用的主要手法是()(A)对比(B)排比(C)比拟(D)反衬10、“揠苗助长”的故事出自()(A)《孟子》(B)《墨子》(C)《老子》(D)《庄子》11、《送孟东野序》中的“孟东野”指()(A)孟浩然(B)孟云卿(C)孟郊(D)孟卿12、下列词曲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B)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C)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D)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13、《错斩崔宁》是()(A)文言短篇小说(B)白话短篇小说(C)文言长篇小说(D)白话章回小说14、名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A)《遣悲怀》(B)《咏怀》(C)《秦妇吟》(D)《上阳白发人》15、王禹偁《村行》的体裁属于()(A)七言律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D)五言古诗16、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焄蒿凄怆”语出()(A)《国语》(B)《尚书》(C)《礼记》(D)《论语》17、“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一语,出自()(A)《吴士》(B)《楚人养狙》(C)《狱中上母书》(D)《又与焦弱侯》18、在《室语》中,唐子的谈话对象是()(A)门生弟子(B)同窗友人(C)求教者(D)家人19、杜甫《登高》的创作地点是()(A)长安(B)柳州(C)夔州(D)永州20、有“江湖散人”之称的诗人是()(A)陆龟蒙(B)皮日休(C)杜牧(D)杜甫2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其中“审”的意思是()(A)领会(B)宣称(C)申请(D)审查22、钟惺在《浣花溪记》中缅怀的诗人是()(A)王维(B)杜甫(C)高适(D)孟浩然23、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 (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 (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 24、《诗经》的传统分类是()(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2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26、《湘夫人》选自()(A)《九章》(B)《九辩》(C)《九歌》(D)《九叹》27、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A)话本小说集(B)拟话本小说集(C)文言短篇小说集(D)志人小说集28、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俊俏庞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这几句描写的对象是()(A)孙富(B)李甲(C)柳遇春(D)杜十娘29、清代提倡“性灵说”的诗人是()(A)黄遵宪(B)龚自珍(C)张维屏(D)袁枚30、《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王粲二、多项选择题31、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的“诸公”有()(A)高适(B)岑参(C)储光羲(D)薛据(E)王维32、下列作品中,写役夫与家人相思痛苦的有()(A)《王风·君子于役》(B)《唐风·鸨羽》(C)《秦风·蒹葭》(D)《豳风·东山》(E)《周南·关雎》33、下列属于盛唐田园诗派的诗人有()(A)王维(B)孟浩然(C)杜甫(D)高适(E)岑参34、曹操《短歌行》中,用《诗经》成句的诗句有()(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5、李斯《谏逐客书》中提到“皆以客之功”的秦国四君是指()(A)缪公(B)献公(C)惠王(D)孝公(E)昭王三、简答题36、简要说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表达人生感喟的特点。
大学语文教材分类简介本站按:以下是本站收集的一百多种大学语文教材的简单信息,虽然只占教材总数(1400余种)十分之一,但按市面上流行的数目算,当占一半是没有问题的(其余大多为各校自销)。
本站对这一百多种教材作了分类,首先是一分为二,一类为通用型大学语文教材,也就是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的其他一切专业的教材。
这一类教材按其编写体例,又可分为十小类,如下,无须赘言。
另一大类为专用型教材,即在教材中(通常在封面上)注明为某某专业(或专项)使用的教材。
大致又分为四小类。
如下,亦不赘言。
按说专用型教材应该考虑到专业特点(不是要编成专业教材,而是应该是适用特定专业的公共课教材),事实上有没有做到,大家自己看吧。
第一部分:通用型大学语文教材 287种1.人文主题 29种大学语文(高教司组编,书待查)-徐中玉(人文主题)1996-6大学语文(增订本)-徐中玉(人文主题)2001-6外研版新编《大学语文》教材(丁帆等主编)(人文主题)2005-5徐中玉《大学语文》第八版(人文主题)2005-6《大学新语文》(夏中义)(人文主题)2005-6大学语文(尉天骄)(人文主题+语言文字、文艺理论)2005-6《大学语文新编》(乔刚)(人文主题)2005-8《大学语文教程》(马智强)(人文主题)2005-10联编《大学语文》(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主题)2005-11《大学语文》沈琳主编(人文主题)2006-8大学语文(罗玉峰)(人文主题)2006-9《大学语文》(黎爱斌)(人文主题)2006-9《大学语文教程》(都大明)(人文主题)2007-2徐中玉《大学语文》第九版(人文主题)2007-7新编大学语文(马秀萍)(人文主题)2007-8语文(朱晓辉)(人文主题+口语、应用写作)2008-4《新编大学语文》(黄高才)2008-5大学语文(孟颖朱志德杨宝霖)(人文主题与文体交叉)2008-8大学语文(张健)2008-10大学语文(董小玉)2008-11大学语文(姜山秀李桂延)(人文主题+应用写作)2008-12大学语文(郑洁)(人文主题)2009-7大学语文(唐世贵)(人文主题)2009-7人文大学语文新编(曾卿秀)(人文主题)2009-8大学语文(傅书华秦朝晖杜改俊) 2010-2 人文主题《大学语文》(宋园园) 2010.3 人文、文化大学语文(莫道才)(人文主题)2010-3大学语文(莫道才)汤梅人文主题附:台湾大一国文校本教材编选(人文主题)2.文学史35种第一种“大一国文”教材: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文章,文学史南大版《大学语文》(王步高)(文学史)《大学语文·普及本》(王步高)(文学史)大学语文(徐中玉钱谷融)(文学史)大学语文中国科大上海科大83年版(文学史)中国语文(黄震云)(文学史)彭光芒《大学国文》(文学史)中国语文教程(曾凡解)(文学史)大学语文(宋尔康)(文学史)新编大学语文教程(陈果安)(文学史)大学语文(詹福瑞)(文学史)大学语文新编教程(文学卷修订本)(毛信德)(文学史)大学语文(张旭泉)(文学史)大学语文(高尚贤)(文学史)大学语文(陆建华)(文学史)大学语文(孔凡飞)(文学史)《新编大学语文》(汕头大学出版社)(文学史)《大学语文读本》(张天来)(文学史)《大学文学》(叶晗)(文学史)《大学语文》(叶樱芳)(文学史)《大学语文》(吴跃平)(文学史)《大学语文》(李珞珈)(文学史)《大学语文·经典读本》(张梦新)(文学史)《大学语文教程》(徐美恒)(文学史)《大学语文阅读文选》(王步高)(文学史)《大学语文导读》(徐绍建)(文学史)《大学语文新读本》(马原)(文学史)新编大学语文(王其全,顾金孚)大学语文新编(张鹏振,邹志生,张祥平)新大学语文(唐帼丽)大学语文(阙建华)(文学史)大学语文(陈传万)文学史大学语文(阙建华)文学史大学语文(人文社科版)谭帆文学史大学语文读本(陈白夜) 06.8 文学史3.文化专题 6种高等语文——大学语文新型通用教材(温儒敏)(文化专题)高等语文(曾庆元)(文化专题)《大学人文语文》(周金声)(文化专题)大学语文(竺建新)大学语文(张铭远,傅爱兰)(文化+汉语)基本国文(顾名)大一国文 1936 文化4.文选类 41种基本国文(大夏大学)大一国文 1948 文选国文选读(人大预科一年制用)1953文选新编大一国文,50版(章靳以)(文选)大学语文1981年版(徐中玉)(文选)通用大学语文(朱东润)85-8 文选类高教版《大学语文》(陈洪主编)(美文)大学语文(徐中玉)文选,83年大学语文第三版(徐中玉)(文选)大学语文(徐中玉齐森华)96年版(文选)大学文学(钱理群等)(文选)“京派”《大一国文》教材(文选类)大学语文(何崇文)(文选)大学语文(尹建章)(文选)大学语文(江少川)(文选)大学语文(吴满珍)(文选)大学语文(潘水根)(文选)大学语文(侯洪澜)(文选·文论)《大学语文》(周萍)(文选)《大学语文》(张梦新)(文选)《大学语文》(杨四平)(文选)《大学语文》(席嘉)(文选)《新编大学语文》(江少川)(文选)《大学语文·修订版》(徐绍建)(文选)《大学语文》(徐绍建)(文选)大学语文(方明光)(文选)《大学语文教程》(夏京春)(文选)《大学语文》(杨建波)(文选)中国语文(王本朝)文学英语和翻译专业的“大学语文”文学新编大一国文(章靳以)文选大学语文1981年版(徐中玉)文选中国语文(温儒敏)文选中国语文(周先慎)大学语文(邢福义)大学语文(郑瑞侠,司马晓雯)大学语文(方琦)大学语文(理工版)陈洪、陶型传大学语文实用教程(齐森华、方智范)大学语文(秦学斌)大学语文补充教材(徐中玉、钱谷融) 1982.5 文选通用大学语文(朱东润)85-8 文选5.文体类 33种民国部编大一国文教材 1943,8 (经史子集)大学国文(沈启无)大一国文文体与题材大学语文读本(中山大学版)85-8 诗词散文戏剧小说大学语文(周振甫)(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大学语文(吴宝玲等主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大学语文》杨林主编(诗歌散文小说)大学语文(增订本)(薛锡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大学语文新编(朱婵清)(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大学语文(龙厚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大学语文(李幼奇)(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大学语文(刘莉)(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简明大学语文(华中科技大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大学语文教程》(肖绪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精品课程教材《大学语文》(上海财经大学)(诗歌散文小说)《新大学语文》(方铭)(散文诗歌小说)《大学语文》(黄木生)(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大学语文》(陈重业)(议论记叙诗歌小说)《大学语文》(吴汉德)(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大学语文(郭水朝,曹清林)(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写作)新编大学语文(朱家珏闫苹)(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大学语文(孙昕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大学语文读写(韩烈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大学语文读本(中山大学版)85-8 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大学应用语文(潘艳丽、赵君秋)(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应用写作)大学语文(陈学忠,王波平,胡越)(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文化)台湾版“大学语文”:中国语文能力课程讲义(抒情论说记叙应用)《新编大学语文》(吴廷玉)(抒情状物叙事论理说明应用)大学国文(李晓刚,马玉琛)(议论记叙诗词小说)大学语文与写作(倪新生)(记叙议论说明+文学+应用写作)大学语文83年自学版(徐中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韵文大学语文1988年自考教材(徐中玉钱谷融)论说文记叙文诗词小说大学语文(何二元)实用文艺术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大学语文读本(中山大学版)85-8 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大学语文新编(周世伟) 2008年9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6.写作 / 应用写作 26种徐中玉《应用文写作》现代经济文书写作(杨文丰)实用经济文书写作(杨文丰)大学语文(黄伟林)(词语、描写、叙述、抒情等)写作学教程(段轩如)应用语文(石爱民) 2007-4 文学+应用文应用文写作教程(宋园园) 09-8大学语文新编教程(写作卷修订本)(毛信德)《基础写作教程》(尉天骄)大学语文(实用写作卷)(杨大方)大学实用文体阅读与写作(盛明华)大学应用语文(周金声)《大学应用语文教程》(叶晗)《大学写作》(叶晗)大学应用写作(吴仁援)实用语文(苏立康)大学应用语文(潘艳丽、赵君秋)实用语文(周治南)写作学教程(段轩如)大学实用语文(杜菁锋)《大学语文与写作》(彭祝斌)大学语文与写作(倪新生)大学语文(徐尔贤)86-12宋园园《应用写作 2010.3《风格的要素》——美国的大学语文(写作类)附:校园应用写作讲义(何二元)7.母语主题 /文章 /语言15种大一国文教材:学文示例(郭绍虞)(文章)复旦大学《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张新颖)(母语主题)语文素养高级读本(李瑞山)(母语主题)宋园园主编《应用写作》《大学语文》教材 2010.3 母语+文学人民出版社《大学语文》(何二元) 2011.8 母语大学语文实用教程(齐森华)(文章学)高教版陈洪主编《大学语文》(好文章)大学语文(李达轩)(美文)大学语文(魏裕铭)(美文) 注:这两种美文教材选文完整相同,是否信息有误?大学语文(王尚文)大学汉语(贺阳)新视野大学语文(曹顺庆)(语言语法、鉴赏写作)大学语文(黄伟林)(语词、叙述、描写等)新编大学语文(罗玉成) 2007.7 汉语、文学、应用文大学生语文课本(蔡翔)上海 2010.3 汉语8.综合类 14种中国语文(何锡章)(高教司组编:语言、文学、文体、文选)《大学语文新编》(魏饴)(阅读、表达)大学语文(罗燕)(文体+演讲、应用文)大学语文(钟建伟)(应用写作+文学欣赏)大学语文(陈淑梅)(语言、应用写作、文学鉴赏)《大学语文》(林刚)(史论、作品、鉴赏、技能)《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版》(景圣琪)(现代汉语、逻辑、中国文学、应用写作)《大学语文与写作》(彭祝斌)(文选+应用写作)《大学语文教程》(王显槐)(现代汉语、应用写作、文学鉴赏)《大学语文》(谢卫平)(文学史+应用写作+口才)新编大学语文(罗玉成) 07.7 (综合:语文常识,文学,应用文)大学语文读写(韩烈文)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应用文大学语文(霍义平)艺术类+应用文《大学语文》杨德忠单篇鉴赏、比较鉴赏、新媒介作品鉴赏9.其它3种《比较大学语文》(张介明)(比较文学)大学语文教材两种(卿小平) 2011.4 读经民国部编大一国文教材 1943.8 经史子集.。
尚贤课后篇一起提高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远鄙..郊外之臣远鄙:边远的小邑。
萌人..闻之萌人:民人。
C.列.德而尚贤列:按照某种次序排列。
殿.赏殿:在宫殿上。
项,殿:定、评定。
2.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今上举义不辟贫贱②逮至远鄙郊外之臣③四鄙之萌人闻之④美章而恶不生⑤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⑥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3.下列句子中的“且”字,和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A.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B.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C.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且.贵,于我如浮云项和例句相同,副词,“将要”。
A、C两项均为连词,表递进,“况且”;D项为连词,表并列,“又”。
4.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将在于众.贤而已贤.事能为政也佐.也富.贫贱..项,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才德的人。
B项,佐,动词活用为名词,辅助的人、帮手。
D 项,贫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贫贱的人。
例句与C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众,使……众多;富,使……富有。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
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尚 贤[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尚.(shàn ɡ)贤 社稷.(jì) 庖.(páo)厨 远鄙.(bǐ) 阖.(hé)闭 罝.(jū)罔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今上举义不辟贫贱(“辟”,通“避”)(2)四鄙之萌人闻之(“萌”,通“氓”,民)(3)谨上为凿一门(“谨”,通“仅”)(4)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罔”,同“网”)(5)莫不敬惧而施(“施”,通“惕”)(6)美章而恶不生(“章”,通“彰”,明显,显著)(7)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尚”,通“倘”)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就⎩⎪⎨⎪⎧以德就.列,以官服事(走向,动词)金就.砺则利(接近,动词)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成就,动词) (2)务⎩⎪⎨⎪⎧故大人之务.(要务,紧要的事情,名词)陈言务.去(务必,副词) (3)尚⎩⎪⎨⎪⎧好仁者无以尚.之(超过,动词)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崇尚,动词)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尚”通“倘”, 假如,连词)(4)所以⎩⎪⎨⎪⎧上之所以..使下者(表凭借,用来……的)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表凭借, 用来……的,介词)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表原因,连词) (5)若⎩⎪⎨⎪⎧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假如,连词)此若.言之谓也(这,代词)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则是本.失其所欲(名词作状语,从根本上)(2)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3)将在于众.贤而已(使动用法,使……众多)(4)必将富.之贵.之(使动用法,使……富,使……贵)(5)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动词用作名词,辅助的人)(6)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多)(7)不义不富.(使动用法,使……富)(8)谨上.为凿一门(名词作状语,在上面)(9)则上得要.也(动词用作名词,要领)(10)无能则下.之(使动用法,使……下)(11)美.章而恶.不生(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丑恶的事)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试析墨子尚贤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摘要】: 尚贤思想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墨子·尚贤》为基础,就贤的标准、尚贤的必要性以及尚贤的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并进一步探析了墨子尚贤思想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墨子; 尚贤; 尚贤三端; 置贤三本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是我国古代主张贤人政治的突出代表。
尚贤思想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于《墨子·尚贤》篇,散见于墨子的其它著述中。
下面就什么是贤?为什么要尚贤?以及怎样尚贤三方面对墨子的尚贤思想展开分析。
一、贤之标准:德才兼备“尚,与上同”, [1]意为尊重、注重。
故尚贤意为崇尚贤能。
并做到贤在其位。
若要“尚贤”,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贤”?什么样的人才值得“尚”?墨子所谓的“贤”,实际上是指“贤良之士”或“贤能之士”。
[2]墨子在《尚贤上》篇明确指出:贤者必须符合三个标准,即“尚贤三端”。
一是要“厚乎德行”,二是要“辩乎言谈”,三是要“博乎道术”。
在墨子看来“厚乎德行”之人必须是能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的“仁人”、“兼士”。
由此可见,墨子实际上是把德行作为“贤”的首要标准。
墨子在《尚贤下》中说到:“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这里的“为贤之道”,实际上是“德”的具体化。
“辩乎言谈”是贤者的第二个条件。
为什么重谈辩呢?《非命下》解释说:“今天下之君子之为文学、出言谈也,非将勤劳其惟舌,而利其唇吻也,中实将欲其国家邑里万民刑政者也。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墨子把谈辩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手段。
贤良之士要想被诸侯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就必须具备高超的言谈技巧和灵活的交际能力,来推行自己的治世方略。
[3]所以说,墨子重视贤人“辩乎言谈”的能力,是当时历史条件的客观要求。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现代管理学(课程代码0010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藏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从时间上看,管理科学产生于A.18 世纪末B.18 世纪末19 世纪初C.19 世纪末20 世纪初D.20 世纪末2.一般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A.泰勒B.亚当斯C.西蒙D.法约尔3.科学管理理论倡导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具有高度刺激性的A.计时工资制B.绩效工资制C.差别计件工资制D.岗位工资制4.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的巴纳德是A.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B.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C.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D.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5.“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是中国古代A.儒家的管理思想B.道家的管理思想C.墨家的管理思想D.法家的管理思想6.申不害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法治,注重A.“修身”B.“法术”C.“节用”D.“尚贤”7.墨子的“尚同”思想主张在国家治理中贯彻A.“无为而治”原则B.必因人情原则C.“法不两适”原则D.集权管理原则8.具有“回溯分析”特点的决策类型是A.初始决策B.追踪决策C.程序化决策D.危机决策9.认为“决策方案是在原有决策基础上的修改”的观点属于A.精英决策理论B.集团决策理论C.渐进决策理论D.理性决策理论10.采用雨询方式咨询专家建议的决策方法是A.头脑风暴法B.德尔菲法C.方案前提分析法D.决策树法11.《第五项修炼》一书的作者是A.巴纳德B.马克斯·韦伯C.格林纳D.彼得·圣吉12.下列不属于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是A.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B.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C.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过程组织理论D.以韦伯为代表的科层组织理论13.考核者根据考核对象的近期表现对其作出评价而引起的误差是A.晕轮效应偏差B.刻板印象偏差C.近因效应偏差D.集中趋势偏差14.下列关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表述,错误的是A.视人为管理系统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B.管理过程强调以事为中心C.注重采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D.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组织系统中的地位更加突出15.下列有关X理论和Y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A.X理论强调外部控制B.Y理论强调外部控制C.X理论认为人是勤奋的D.Y理论认为人是懒惰的16.领导权变模型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方式是A.人际关系型B.放任自流型C.自我控制型D.任务导向型17.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M=V·E表示,其中M代表A.激励力量B.目标效价C.环境条件D.期望值18.在管理中能够发挥抑制、惩戒作用的强化方式是A.积极强化B.正强化C.消退D.负强化19.对安全事故进行原因调查、责任追究及后续整改的管理措施属于A.前馈控制B.现场控制C.反馈控制D.即时控制20.以集约化、尽善尽美的思维和方法寻求最少投入和最大产出的管理方法是A.系统分析B.网络计划C.管理控制D.精益管理21.把系统分析方法引进中国,并对其做出了全面的研究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B.李四光C.邓稼先D.陈景润22.网络计划方法起源于美国人甘特发明的A.横道图法B.关键路线法C.计划评审法D.决策树法23.全面质量管理程序策略“PDCA 循环”中的“A”代表的是A.Apply(采用)B.Action(实施)C.Add(增加)D.Active(活跃)24.调查资料被认为是基本可靠的,那么其信度系数应该在A.0.8 以上B.0.5 以上C.0.2 以上D.0.1以上25.研究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遇到的或接触到的人全部选入样本的方法是A.偶遇抽样B.判断抽样C.配额抽样D.滚雪球抽样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尚贤》——《墨子》墨翟(战国初鲁国人)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於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
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於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故大人之务,将在於众贤而巳。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
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
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
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故古者尧举舜於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