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321.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连续和开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导图精华识记1.植物的生殖方法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法.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新个体〕〔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法。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2.花的结构与有性生殖图解3.无性生殖的类型有: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局部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ēn]木。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
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
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2〕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局部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
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3〕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操纵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组织培养可用来培养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4 .昆虫的发育方法包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发育:卵→假设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1〕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2〕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3〕列表比拟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2021.03.08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2021.03.08【精华识记】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欧阳与创编2021.03.082021.03.08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欧阳与创编2021.03.082021.03.08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欧阳与创编2021.03.082021.03.08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欧阳与创编2021.03.082021.03.08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欧阳与创编2021.03.082021.03.08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欧阳与创编2021.03.082021.03.08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导图精华识记一、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但不一定需要氧气)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排泄)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2.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范围很大,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并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生物学部分发展历程: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林奈统一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010年初,美、德、法、英、日、中等国科学工作者共同宣布,已经初步弄清了人类基因组图谱。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知识导图精华识记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生存空间等)和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有捕食、竞争、合作(如蚂蚁、蜜蜂)、共生(如珊瑚虫和藻类植物)、寄生等关系。
2.探究实验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1)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条件称为变量)。
(2)实验过程中如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设计重复实验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荒漠中骆驼(适应干旱)、荒漠中骆驼刺(适应干旱)、旗形树(适应风)、海豹的皮下脂肪(适应寒冷)、5.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蚯蚓使土壤疏松,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第一章人的由来知识导图 精华识记 一、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1. 人类的起源于森林古猿,森林古猿是人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 现代类人猿有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
3. 直立行走是人与类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 人的生殖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知识导图 精华识记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 食物中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是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分、无机盐、维生素。
2.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 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维生 素也是有机物,但不参与细胞的构成也不提供能量。
3. 糖类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谷类和薯类食物);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肉类、 花生、芝麻和植物油)。
4.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修复更新 的重要 原料(瘦肉、鱼、奶、蛋和豆类)。
5. 水是细胞主要组成成分。
(占体重60-70%)第 四 单 元生 物 圈 中 的 人J -- vt 枪1. 男性主要生殖器官是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是一受精的场所3. 子..4. 胎盘:胎儿与母体物质5. 人的生殖过程:分裂分化 卵巢f 卵细(正面)一 睾丸f 精三、青主甘口1. 身体的变化: (°显着特点是排身高突增 2) 神经系统、心卵肺功3) 性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这与性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此时男孩出现 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等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 心理的变化:强烈的独立意识与性意识幵始萌动。
.;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卵■Lx—WK ,女性结扎的部位。
经形成的场所。
带连接胎盘与胎儿,是运输物质的通道。
-- - Tig■ 宵曲“胎4■"用十 屮:1'1讹:和女性生殖系统(正面)胚泡、胚胎一f 胎儿 (8周)新生儿 春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受精卵-能增强 营j 孩身高突增年龄比男孩早;吕:6.无机盐与维生素缺乏症无机盐缺乏症(食物来源)维生素缺乏症(食物来源)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豆制品、乳制品)维生素A皮肤十燥、夜盲症、干眼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牛奶、肉类、鸡蛋)维生素B1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粗粮、谷类的种皮、猪肝)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猪肝)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蔬菜、水果)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海产品、豆制品、肉类)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促进钙和磷的吸收7.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大量存在于水果、蔬菜、进胃肠蠕动与排便。
编 2021.01.01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精华识记】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欧阳美创编 2021.01.01 欧阳美创编 2021.01.01编 2021.01.01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欧阳美创编 2021.01.01 欧阳美创编 2021.01.01编 2021.01.01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欧阳美创编 2021.01.01 欧阳美创编 2021.01.01编 2021.01.01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欧阳美创编 2021.01.01 欧阳美创编 2021.01.01编 2021.01.01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