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教案使用说明】上古亚非文明讲述古老四大文明古国出中国之外的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知识要点有: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漠拉比法典、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的种姓制度,重点是金字塔、《汉漠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
课时详解按照教材的内容,设置了三个学点,其中神奇的金字塔和汉莫拉比法典应该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
在讲解本课的内容时,要注意把四大文明古国联系在一起,找出他们共同的知识点,分析四大文明古国都处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迁移应用所选取的例题基本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选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概括整合里的知识概括突出文明古国的整体内容,与教材的体系稍做整改,便于按照国家去整合知识点。
精析精练通过对本课重点难点的讲解,把知识点进行了概括性归纳,系统性较强。
定时巩固检测围绕本课的三个知识点,设计了14个题目练习,选择题中1、4、6、7、9综合性及灵活性强,应当精讲。
11-14题为材料题,11、14考查种姓制度,12题考查金字塔知识,13题考查汉莫拉比法典,都应该精讲,以巩固本课的学习。
【案例一】课时详解【课堂导入】“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这是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说明了古代埃及和尼罗河息息相关。
除了埃及,你还知道哪几个文明古国?她们诞生的相同地理条件是什么?尼罗河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形成于什么时间?她们各自的发展史是怎样的?为什么称她们为文明古国?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久远而又神秘的时代吧。
【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学案】1、埃及地处非洲的北部,滔滔不尽的河流经全境,古代埃及建造作为法老的坟墓。
其中金字塔是最大的,塔下建有保存法老的宫殿式坟墓。
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阶级利益的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
第2课古巴比伦王国【学习目标】1.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代表性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古巴比伦王国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两河流域在古巴比伦王国的重要地位。
【重点难点】1.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实质。
2.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自主学习】1.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源于小亚细亚半岛,向东南流入波斯湾,形成辽阔的“______________”平原,史称两河流域,这里是古代_______________文明的摇篮。
2.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前3000年代初开始,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____________人建立的为数众多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2371年,兴起的______________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统一国家。
3.古巴比伦王国在第六代国王_______________时强大起来。
建立起_______________的专制统治。
他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_____________机构,组建了直接由他掌控的常备军队,编订了加强专制统治的法典——__________________,将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权都集中于一人之手。
4.《汉谟拉比法典》是结合_____________人的习惯法编订的。
法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以保护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利益。
它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合作探究】1. 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在这一流域较早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年代?2.议一议:汉谟拉比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的表现有哪些?3.下图是考古发现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石柱上部浮雕人物是谁?下部是用哪种文字铭刻的法典原文?法典原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通过《汉谟拉比法典》,我们能了解到古巴比伦社会的哪些历史信息?这部法典有何历史价值?【当堂达标】1. 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亚非文明古国第2课古巴比伦王国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二十八第1题【单选题】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 )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创造使用独特的楔形文字的地区有密切关联的是( )A、木乃伊B、《汉谟拉比法典》C、《伊利亚特》D、巴黎圣母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位游客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文物应出自( )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圣经》中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孕育的古文明成就是( )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③楔形文字④象形文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说法错误的是( )A、是北非东部最早的奴隶制国家B、汉谟拉比在位时国势臻于鼎盛C、是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D、有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请你说出歌词所唱“刻在黑色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的文献是什么( )A、《汉谟拉比法典》B、《论法的精神》C、《宅地法》D、《拿破仑法典》【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以下是某同学在课本剧《汉谟拉比》中所撰写的台词,符合史实的是( )A、我是法老,太阳之子B、我是基督,传教救世C、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D、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过去的2017年世界反恐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多年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对曾经辉煌的两河文明以致命的打击。
岳麓历史初三上一单元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
初中频道整理的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大家是否都掌握了呢?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
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份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
这时实行族外婚制,就是同一氏族内部不许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为夫妻。
后来发展为对偶婚,就是在互婚的男女群中各有一个主要配偶,但不严格。
因此,所生子女仍知母不知父。
这时氏族财产公有,实行原始共产主义。
母系氏族公社分为初期和发展时期两个阶段。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岳麓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史前时期的人类知识点解析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1、印度河流域奴隶制城邦的出现何时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古代印度文明又称什么文明?(前2300年哈拉帕文明)2、雅利安人入侵及奴隶制小国的建立前15世纪后,从中亚南下的雅利安人陆续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岳麓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亚非文明古国知识点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爱琴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地区的迈锡尼为核心,故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西方古代文明由此发轫。
前2000年之前地区艺术的分立发展显示了早期不同传统的存在,其中最显著的是米诺斯文明。
而在那之后的证据显示了一个政治统治在一段短时期或者两个时期内覆盖了整个地区,克诺索斯发现的贡品名录可能表明权力的中心始终位于那里。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岳麓版初三上册历史欧洲文明的起源知识点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1)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背景:就国内而言,各种矛盾尖锐(贵族与部民、奴隶、平民的阶级矛盾;贵族豪强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皇室、留学中国的改革派与当权的豪强贵族守旧派的矛盾),政局混乱;从国际来看,是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九年级岳麓版上册历史知识点:中古亚欧文明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随叔父来到中国元朝的上都,在中国当了17年的官,马可波罗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作《东方见闻录》(又译《马可波罗行记》) 《马可波罗游记》是世界旅游文学的瑰宝,书中既描绘了雪山大漠的壮丽景观,又画记录了城镇都市的优美风情,对于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大都、苏州、杭州等,都细致描绘,让读者如亲临其境。
提纲历史复习上九年级册亚非文明古国第2课课程标准: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埃及3100约在公元前概况: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
1. 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象征。
最大的是2. 胡夫金字塔。
二、古巴比伦王国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统一概况:公元前181. 的奴隶制国家,首都是巴比伦。
,也是历史《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性质)2.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地位)。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概况:古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
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城邦。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四、四大文明古国①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②古代印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③古巴比伦——两河流域;④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课程标准: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一、爱琴文明年左右兴2000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公元前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起)历时约800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世纪末,雅典成为着名的奴隶制城邦。
⒈公元前6 ⒉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⒊改革措施:①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②公民大会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③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
⒈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公元前6发生冲突,罗马的扩张与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⒉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结果罗马取胜。
九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基础知识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人类第一课原始社会1.人类的起源:①最早的人类远祖是500万年前的非洲的南方古猿,但它是猿非人。
露西能够直立行走,使用天然工具。
②最早的人类是250万年前的能人,能够制造工具,实现了从动物到人类的过渡。
③直立人出现在150万年前,已经会使用火。
④5万年前出现的晚期智人与现代人几乎没有区别,现代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三大人种也形成了(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有关,与人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无关)。
2.氏族社会:①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于采集经济是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妇女占主要地位。
该亚传说反映了这一发展阶段。
②父系氏族: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使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厄瑞斯特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
3.原始社会的结束:父系氏族末期,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逐渐产生了阶级和国家。
国家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
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第二课亚非文明古国1.古代埃及:①非洲的尼罗河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古埃及文明。
②前3500年埃及进入奴隶社会,前3100美尼斯统一古埃及。
埃及最高统治者是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利的象征,更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③前6世纪,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伊斯兰文明取代了埃及文明。
2.古巴比伦:①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西亚文明。
②前4000年苏美尔人创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前19世纪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③汉莫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古代世界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其宗旨是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古印度:①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南亚古代文明。
②前40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文明(属于青铜文明)。
前13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01知识治理知识点1金字塔的国家——古代埃及文明源头:在酷热而干燥的埃及,尼罗河孕育了以________为特色的古代埃及文明。
国家产生与统一: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显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3100年,________统一了埃及,定都孟斐斯。
埃及最高统治者是法老。
文明代表:________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利的象征。
文明衰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东方兴起的________所灭。
公元7世纪,________征服了埃及,持续了近4000年的古埃及文明被伊斯兰文明代替。
知识点2《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源头: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在________制造了最先的城市文明。
国家统一: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第六代国王________,大体统一了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终止后,古巴比伦王国慢慢衰落。
两河流域从头陷入割裂。
文明代表: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从公元前13世纪开始,来自中亚的________从西北方侵入到南亚次大陆,印度社会形成了壁垒森严的品级制度,即________。
印度社会分为四个品级,第一品级是________,主管宗教祭祀。
第二品级是________,大体职业是武士,国王通常也属于这一品级。
第三品级是________,要紧从事农牧商等职业。
第四品级是________,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其中有些人是奴隶。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金字塔的国家——古代埃及1.埃及的历史悠长,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成立于( )A.约公元前3100年B.约公元前3500年C.约公元前4000年D.约公元前2500年2.古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靓丽风光线,在历史上它们的要紧用途别离是( )A.宫殿建筑旅行参观 B.陵墓防沙尘暴C.陵墓军事防御 D.军事防御国界限知识点2《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3.《圣经》里把两河流域刻画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1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课文,结合地图,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说出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印度文明出现的时间、统一国家建立的时间、文明的象征。
通过探讨金字塔的修建、《汉莫拉比法典》和种姓制度的本质的分析,说出东方文明的相同点。
通过解读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图片和材料,能解释东方文明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2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系统的历史学习,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学习、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大河流域的亚非古代文明后,再来接触具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希腊、罗马文明,有利于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学会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
3重点难点自主学习,绘制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的对比表格如:地理位置、文明出现时间、文明标志等。
(检测学习目标1)列举出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
(检测学习目标2)在地图上标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归纳东方文明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检测学习目标3)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环节一展示图片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黑色大石柱。
引入新课: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成就,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他们分别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诞生于亚非大河流域的人类早期文明。
学生仔细观看图片。
知记四大文明古国的名字。
(达成目标1的部分要求)环节二自主学习理解知识一、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指导学生结合古代埃及地图,阅读课文中的正文和小字部分,圈点重点知识,如“金字塔、法典、种姓制度”,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问题1、简述古埃及历史发展历程。
问题2、简述古巴比伦的历史发展历程。
问题3、简述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历程。
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展示探究成果。
前1.2.3组探究问题1;后3.4.5组探究问题2;4.5.6组探究问题3。
(达成学习目标1部分要求)环节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二、东方文明引导学生解读《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地图、阅读《汉谟拉比法典》和种姓制度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探讨:问题4、古代东方文明具有哪些特征?问题5、四大文明古国哪一文明是从未间断的文明?小组合作探究,组员代表汇报探究成果。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名师导航知识梳理1.古代埃及(1)埃及的地理位置:埃及位于北非的____________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奴隶制国家的形成:约在公元前____________年,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____________。
(3)金字塔的修建:____________时期,国王开始修建____________形的巨大陵墓。
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在公元前____________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____________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在____________;他制定的《____________》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印度是指____________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公元____________前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把社会成员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等级。
疑难突破古代埃及国王修建金字塔的原因剖析:其一是宗教原因。
古代埃及的国王不满足于生前统治人们,还幻想死后复活成神,根据埃及的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
为了永久保存尸体,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以防腐剂,填以香料,用亚麻布裹紧,做成木乃伊。
金字塔便是他们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他们死后“复活”的“城堡”。
其二是政治原因。
雄伟壮观的金字塔,给人一种坚不可摧且高不可攀的印象,震慑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相信国王凌驾一切的权威是永世不可动摇的,由此屈服于奴隶主专政;而且,活着的国王也希望用死人的伟大来衬托自己的统治不可动摇。
问题探究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会孕育古代文明?这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探究:大江大河水源充足,饮水方便,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农牧业的需要,并提供了交通运输的便利,此外还能调节气候环境。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学习目标:
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学习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学习难点:种姓制度,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激趣导入:
今天我想带大家到四大文明古国去神游一番,播放《四大文明古国简介》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指出:其实四大文明古国远不止视频中提到的伟大成就,它们还有很多不为我们所知的灿烂文化,想了解更多就跟老师一块进入本课学习吧。
自主探究:(可以先通过阅读课文后独立思考作答,也可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然后将答案要点工整记录下来)
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
2.古代埃及:是其最主要的文明象征,是国王的,数最为雄伟。
3.古巴比伦王国:统一者是。
《》是历史上已知的法典,它主要维护阶级的利益。
4、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时代建立该制度,它从高到低分为、
、、四等。
合作探究:
1、问题:胡夫金字塔修建于4600多年前,当时没有起重机、汽车等机械,你认为它是采用什么方法建造的?(要求:先学生各抒己见,培养想像能力,然后教师列举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几种主要观点。
)
2、问题: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想一想,其用意是什么?
3、问题:课本P12材料分析题(要求:先让学生做,然后教师指导)
引深探究:
在《世界地图》找一找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了解它们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自我测评:
1、按时间顺序四大文明古国依次是。
2、分别写出下列古国文明的象征:埃及()、巴比伦()、印度()。
3、下列关于古代埃及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北非尼罗河流域
B、建造了巨形陵墓----金字塔
C、公元前3100年左右建立了统一国家,都城在底比斯
D、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4、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圣经》
B、《古兰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5、阿育王是印度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首先完成了对印度半岛的统一,请问,根据印度的种姓制度,阿育王属于哪一种姓?()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6、古代两河流域创造的文明成就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青铜器
7、一支考古队从非洲出发,自西向东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应该是()
①尼罗河流域②黄河流域③两河流域④印度河流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8、在今天的印度,仍然可以看到古代等级制度的残迹,受压迫受剥削最深的贱民达几千万人。
这种压迫存在的根源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的种姓制度
C、伯利克里改革
9、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10、材料分析:
1901年12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苏撒古城发掘出一块巨大石柱。
研究发现:它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莫拉比制定的法典。
回答下列问题:
(1)汉莫拉比为什么要制定这部法典?
(2)这部法典保存下来有什么历史意义?
(3)从汉莫拉比法典的内容中,我们能看出这部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4)如果你是古巴比伦的律师,是否可以用这部法典为奴隶进行辩护?为什么?
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