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图文并茂)
- 格式:ppt
- 大小:12.80 MB
- 文档页数:149
墙体砌筑工艺要点与质量控制方法第一节:材料选择与准备工作墙体砌筑的质量往往与材料的选择密切相关。
因此,在开始砌筑之前,我们首先应当选择高质量的建筑材料。
例如,砖块的选择应当考虑砖的尺寸、验证砖的质量标准以及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
此外,还应当注意水泥、砂浆等其它常用材料的选择,确保其质量合格。
只有合理选择和准备好了优质的建筑材料,才能够保证墙体砌筑的质量。
第二节:基坑处理与基础浇筑在进行墙体砌筑之前,我们必须进行基坑的处理与基础浇筑工作。
基坑处理包括排水与挖掘,确保基坑内没有积水以及泥土干燥。
基础浇筑的关键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并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
只有基坑处理与基础浇筑工作做好,才能为墙体砌筑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三节:砌筑工艺与施工方法墙体砌筑工艺包括砌筑墙体的方法和施工工艺。
砌筑墙体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普通砌筑法、交错砌筑法、三灰夹一黄法等。
不同的砌筑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墙体结构要求,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另外,在进行墙体砌筑时,还应注意砖块的叠放,使用适量的砂浆,确保墙体的均匀和垂直。
第四节:墙角处理与砌筑接口墙角处理是墙体砌筑中一个关键的环节。
合理处理墙角可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并且可以使墙体与墙体之间形成有效的连接。
因此,在进行墙角砌筑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交叉砌筑、加筋等。
此外,在墙体的砌筑接口处也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墙体之间的连接牢固。
第五节:砌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墙体砌筑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在砌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砌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同时,还应注意各项工艺要求的执行,如砌筑件的密实性和平整度等。
此外,还应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洁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六节:墙体砌筑的质量检测与验收完成墙体砌筑工作后,应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
质量检测包括墙体强度和墙体垂直度等指标的检测。
墙体强度检测可以通过压力试验或破坏试验进行。
砌筑工施工质量管控详细措施一、前期准备在施工前,必须制定好规范的砌筑施工方案,包括砌筑材料的选用、砌筑工艺的流程、砌筑的标准要求等。
对于每个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和砌筑工班组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现场的顺利进行。
二、现场安全管理在进行砌筑施工时,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包括现场环境的安全、设备的安全和工人的安全。
在设备操作和材料搬运过程中,必须确定好安全区域,防止施工人员误伤。
对于危险品和易燃物品,在施工现场中必须加强监管,确保安全。
三、施工质量控制1.砌筑材料计量和检验在进行砌筑施工前,必须对各种材料进行分类、计量和检验。
施工班组必须对所有砌筑材料的规格和数量进行确认,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量满足砌筑方案和施工标准的要求。
在进行砌筑材料检验时,需要检查材料的规格、性质和质量,杜绝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
2.施工工艺管理在进行砌筑施工时,需要按照规定的工艺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的可控性。
在施工现场,必须按照砌筑方案和标准要求进行砌筑,不能随意改变施工流程。
同时,在进行施工时,必须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质量检查和纠正偏差。
3.施工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将施工质量检查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及时地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在接触墙面、拆模之前必须检查、验收间距,当然更要检查当天的起头砖,做好验收后再通知拆模。
在进行砌筑验收时,要对墙面的水准、垂直度、坡度等进行检查,确保满足施工标准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4.施工缺陷处理在进行质量检查时,必须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修补和改正,以确保施工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而一些小问题则由工班组自行解决,以确保施工过程的连贯性和良好性。
四、记录和在进行砌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记录相关的施工和质量信息,以保证施工质量检查过程的透明性和有效性。
当对质检员提出反馈意见时,要在群组里@他并说明处理意见,对于一些常见的施工问题,要有具体和处理方法,以便今后的施工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和改进。
第一节砌筑准备工作1、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将厨卫间有砼翻边要求的位置,用墨线在楼面进行放线便于支模。
2、按墙段实量尺寸、洞口位置和砌块规格尺寸作砌体排版。
排版测量放线第二节混凝土翻边1、模板内侧设内衬,同时外侧用U型模板条控制翻边厚度(过梁、圈梁和压顶均采用此方法加固)。
2、厨卫间、外墙砼翻边高度不低于120mm(但也得结合砌块模数,一般填充墙翻边为200高);3、水电预埋应在浇筑前完成,要求定位准确,加固牢靠,不得后凿。
砼翻边成型和水电预埋圈梁,过梁加固翻边混凝土加固、浇筑第三节砌筑要点1、砌筑时一定要设置皮数杆并带线,保证“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2、灰缝砂浆饱满,内墙水平和垂直灰缝饱满度均应≥80%,外墙灰缝饱满度均应100%,砌筑墙面应横平竖直,阴阳角方正;落地灰及时回收利用,产生的垃圾随时清理归堆。
3、蒸压加气砌块灰缝水平厚度为15~20mm,其他为8 ~12mm。
4、蒸压加气砌块采用切割机或专用工具切割,严禁用刀或斧砍。
设置皮数杆专用切割机灰缝饱满且横平竖直第四节构造柱和拉结钢筋1、构造柱纵向钢筋及箍筋符合设计。
2、构造柱纵向钢筋顶部和底部应锚入混凝土梁或板中。
3、拉结钢筋应沿砌筑全高设置,间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拉结钢筋构造柱钢筋第五节构造柱和拉梁1、砌体填充墙净高>4.0m时设置拉梁(腰带);砌体填充墙长>2H时或墙长>5m时设构造柱,同时应满足设计要求。
构造柱和拉梁(腰带)第六节构造柱(1):马牙槎和浇筑口1、构造柱与墙体交接处留出马牙槎,马牙槎先退后进,宽度为60mm,上下对齐。
2、沿砌体马牙槎凹凸边缘贴上海绵条。
3、顶部模板装成喇叭式进料口,进料口应比构造柱高出100mm。
4、浇筑砼时应把进料口也满浇,拆模后将突出的混凝土打凿掉即可。
浇筑口设置留置马牙槎第六节构造柱(2):模板加固1、构造柱模板的对拉螺杆宜设置于构造柱中,不宜在墙上打、钻孔。
2、对拉螺杆距离上下各150mm,中间距离≤600mm。
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建设,大量建筑被不断兴建,墙体作为建筑物的外保护部分,其建筑质量在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技术方面的改进与提高,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的最终安全性,本文从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为后续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一、现代建筑工程的墙体砌筑施工技术要求当建筑工程进行墙体砌筑的施工时,其施工技术要求具体包括:砌筑材料的应用,需要认真做好一系列验收工作,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取样送检等操作,保证材料合格后,才能对其给予相应使用;当砌筑实际施工前期,应该完成砂浆配制工作,并保证整个拌制过程的规范化;根据施工标准制定配合比后,对其予以集中拌制,试验砂浆试块强度;而砌筑过程,还应明确砌体的二转角、丁字接头实际位置,保证在砌筑同时性的基础上,使其纵横墙保持咬合状态;由于咬茬砌筑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在交接处砌筑拉结钢筋,以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构造柱的应用,应在砌体墙阳角与阴角,或者在砌体墙每4m 左右位置给予设置;在构造柱、砖墙的交接区域,对墙体拉筋进行合理增加,并在其施工中,优先开展墙体砌筑,并对构造柱进行浇灌;按照建筑施工需求,框架柱、填充墙的连接位置,对于“U”型的拉结钢筋应用,应将其预留于墙体柱内,并对锚入深度进行有效控制,维持0.2m 左右;针对后期隔墙超过 4m 建筑,则和柱子进行连接时,其钢筋混凝土的圈梁位置,需要控制在墙中间位置;若是建筑无需进行楼板、梁低的砌筑,则应认真做好压顶等工作;现浇板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底板出现隔墙现象,需要进行锚拉钢筋预留,为项目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二、墙体砌筑施工过程特别注意问题1.质量问题因为建筑工程的墙体质量情况与建筑使用密切相关,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加大墙体砌筑的质量控制力度,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需要重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墙体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技术规范进行,尤其是基础墙、墙错台两者位置关系,以保证墙角轴线、边线的全面检查,避免出现施工偏差,若是偏差较小可以及时进行修整,如果偏差相对较大,需要避免防潮层上方区域发生出沿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