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修辞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6.82 MB
- 文档页数:1
修辞学和中学语文教学-修辞学同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上个世纪50年代张志公先生主编的《汉语》课本第六册中专设了修辞一编,开启了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系统讲授修辞学知识的先河。
修辞学不仅一直是语文教学知识内容的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吕叔湘先生1980年就曾指出: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要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也就是文学语言的研究,这是语言学与文学交界处的学科。
这绝不单单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一些修辞学、风格学的有关知识,更主要的还是强调修辞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最新发展对语文教学的深刻影响和指导意义。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与研究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文与道,即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在众多思想教育中首先进行哪方面的教育,修辞学理论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在我国先秦典籍中,《易经乾卦》中的修辞立其诚,可以居业也是关于修辞的最早论述。
其中的修辞长期以来被解释为修治文教,没有跟语言表达直接挂上钩。
直到近年来当某些社会现象唤起我们对语言诚信关注的时候,汉语修辞学界对修辞立其诚有了新的领悟和解释,指出立诚是修辞学的最重要原则,修辞学必须向传统回归。
修辞立其诚是我国古代修辞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将诚信道德同语言技巧统一起来的质文统一的修辞观。
这同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民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情欲信,辞欲巧是完全一致的。
修辞立其诚向语言表达提出了思想内容方面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底线,它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
离开了诚信,其他健康人格也无从谈起;离开了诚信,我们培养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再强,也是社会所不需要的。
虚假的谎言即使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被揭穿之后其修辞效果就是负效应,是巧言令色鲜矣仁。
语文课不是思想教育课,又必须渗透思想教育,修辞立其诚给语文教学找到了思想教育的基点和起点。
立诚原则体现在语文阅读教材的编选上,要求我们要择取那些言之有物、表达真情实感、有教育启迪作用且修辞艺术高超的文章入选,杜绝那些假大空、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作。
修辞学与中学语文教学(12课时)第一章修辞学概说(2课时)第一节修辞学的定义及其他修辞学自然是研究修辞问题的。
修辞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与语言相与共生的,凡是有语言的地方,就有修辞现象。
(见附页1)一、修辞的定义1、修辞==修辞活动“修辞不过是调整语(口语)辞(书面语)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社会心理活动。
”(王希杰《大学修辞》1994)2、修辞==修辞现象根据特定的语境通过语言材料的运用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现象。
3、修辞==修辞学“一门研究修辞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法则的科学。
”(王希杰《修辞学导论》2000)二、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传统的修辞学理论把研究对象局限于修辞格、局限于书面语、局限于文学作品、局限于名人名篇,这大大妨碍了中国修辞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削弱了它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80年代起,在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倡导和深入研究下,修辞学的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一)研究对象说法一:从说写者(即信息源、编码)到话语(代码)到听读者(信息接受者、解码)这一全部过程。
说法二:同使用者和语言环境相联系的具有一定表达效果的语言,而且是这种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研究范围社会一切成员的一切话语中的一切方面(见附页2)三、修辞学的相关因素(一)修辞与语言各要素的联系语音叠音词、押韵的运用及谐音双关、谐音仿拟的创造等。
如:“加佳进家家,家家爱加佳。
”词汇炼字、仿词、析词、移就等。
如:综合运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语法词性的转类、句子的倒装、各种句式的选用等。
文字析字、借形等辞格的运用。
(二)修辞学与相邻学科的联系(见附页3、4)1、以语法、逻辑规则为前提2、以语法、逻辑形式为手段3、必要时可超越语法、逻辑规则前苏联著名语言学家、修辞大师维诺格拉多夫曾指出:修辞学“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语言研究的顶峰,是提高一个民族语言素养的理论基础。
修辞学和中学语文教学修辞学同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上个世纪50年代张志公先生主编的《汉语》课本第六册中专设了“修辞”一篇,开启了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系统讲授修辞学知识的先河。
修辞学不仅一直是语文教学知识内容的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吕叔湘先生1980年就曾指出:“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要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也就是文学语言的研究,这是语言学与文学交界处的学科。
”[1]这绝不单单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一些修辞学、风格学的有关知识,更主要的还是强调修辞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最新发展对语文教学的深刻影响和指导意义。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与研究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文”与“道”,即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在众多思想教育中首先进行哪方面的教育,修辞学理论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在我国先秦典籍中,《易经·乾卦》中的·修辞立其诚,可以居业也”是关于修辞的最早论述。
其中的“修辞”长期以来被解释为“修治文教”,没有跟语言表达直接挂上钩。
直到近年来当某些社会现象唤起我们对语言诚信关注的时候。
汉语修辞学界对“修辞立其诚”有了新的领悟和解释,指出“立诚”是修辞学的最重要原则。
修辞学必须向传统回归。
“修辞立其减”是我国古代修辞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将诚信道德同语言技巧统一起来的“质文统一”的修辞观。
这同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民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情欲倌,辞欲巧”是完全一致的。
“修辞立其诚”向语言表达提出了思想内容方面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底线,它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
离开了诚信,其他健康人格也无从谈起;离开了诚信,我们培养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再强,也是社会所不需要的。
虚假的谎言即使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被揭穿之后其修辞效果就是负效应,是“巧言令色鲜矣仁”。
语文课不是思想教育课,又必须渗透思想教育,“修辞立其诚”给语文教学找到了思想教育的基点和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