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5万地质填图请求[整理版]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32
1:5万水文地质图编制要求讲课大纲一、水文地质图编图原则1、以区域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为依据,科学直观表达。
2、遵守相关国家与行业标准,符合国际惯例和传统习惯;3、力求科学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
二、水文地质图的编图内容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规律,包括含水岩组类型、结构及富水性、地下水埋深及水流系统特征、地下水化学特征;2、区域地质与构造背景。
三、1:5万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方法(一)主图表达的主要内容1、地下水及含水岩组类型三级划分(表示):第一级:按照地下水赋存空隙特征,将地下水划分为四类: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或称岩溶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岩浆岩变质岩类裂隙水。
黄土裂隙孔洞水,红层裂隙孔隙水、玄武岩裂隙孔洞水、冻结层水等具有特殊意义的地下水也可分别表示。
第二级:在每类地下水中,按照地层时代和宏观岩性组合特征划分含水岩组。
第三级:在每个含水岩组中,宜按照地层组、段岩性及含水特征划分含水岩亚组(层)。
(1)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的划分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的划分表(2)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含水岩组划分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含水岩组的划分表(3)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含水岩组划分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含水岩组的划分表(4)岩浆岩变质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变质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的划分表2、富水性按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划分富水等级,用普染色进行表示。
含水岩组亚类色调接近,色调深浅反映富水等级。
3、埋藏条件重点反映潜水位或承压水位的埋藏深度、多层结构的含水岩组(主要承压含水层)的埋藏深度、承压水分布范围及承压自流水分布范围。
4、地下水流系统反映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包括水流系统边界及性质,等水位线、地下水流向、地下水强径流带、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
5、地下水化学特征反映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DS)、水化学类型、特殊化学组分等(1)地下水水质按TDS划分为:➢淡水(<1克/升);➢微咸水(1-3克/升);➢半咸水(3-10克/升);➢咸水(10-50克/升)。
1/5万地质填图的任务和要求1∶50,000地质测量通常是在经过初步找矿后选定的远景区,或已知较大的矿产地外围地区进行。
对当前的冶金地质工作来说,则是在普查找矿的长远规划的基础上选定的地区,或在生产矿山或勘探矿区的外围进行的。
1∶50,000地质测量,在当前的冶金地质工作中可分三种情况:1∶50,000的正规地质测量、简图及路线地质图。
一、正规1∶50,000地质测量:是普查找矿工作中要求较高并有综合性方法配合的一种工作。
在冶金地质工作中,因人力、物力的不足,不常进行这种测量。
其任务,总的说来,是查明地表出露的矿床并加以圈定,特别是初步确定规模、产状和构造以及矿石质量,推定其隐伏部份或隐伏矿体的大致分布地段,初步查明局部矿化或富集的条件,指出矿化地段的地质的、地球物理的和地球化学的一般标志,作出矿床远景评价。
在地质测量同时,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选择适宜手段进行系统的重砂测量和物、化探等工作。
其面积通常是几百至千余平方公里。
正规的1∶50,000测图按国际分幅进行。
其填图要求:在前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满足下列要求:(一)对于填图单位:沉积岩的分层标准应分到“阶”(或相当于“队”的地方性单位),有条件时,应分到“带”;变质岩分到亚组或“段”或“段”下再分:对火山-沉积岩,根据具体情况,一般是结合地质年代,以主要的或次要的(以图上能表达为度)喷发-没积岩为主,有条件时,区分最度较大的熔岩、火山碎屑沉积积岩和次火山岩;火山活动不很发育时,喷发-沉积岩不作细分。
必要时,要着重研究含矿建造,区分含矿岩体。
(二)着重研究控制岩浆活动、矿化带和蚀变的构造;表示二级及较低级的褶绉、褶绉带、主要断裂的性质和产状、间接标志表示的深断裂带,重要地段分出小裂隙带所有的构造破坏;表示隐伏深断裂带的地表标志,例如:中、新生代盆地线状排列或连串的重迭凹地、岩层的挠状拗折、同时沉降的褶绉轴(或褶绉系统的横向或斜交沉降带)、连串的岩浆岩体、强烈的蚀变带、线状排列的岩墙、单位裂隙度的显著增高,以及隐伏断裂带两侧分布的沉积岩相、沉积物的厚度、构造线、构造类型和火成活动的不同等等;(三)表示矿化带、较大的矿体、以符号表示较小的矿体(点),标明蚀变范围,以符号表示较小的蚀变带,表示主要的蚀变类型或交代岩类型;查明矿化作用或蚀变作用与侵入岩、地层及地质构造的关系;标明物、化探、重砂异常范围、性质及强度;指出初步的找矿方向、主要的找矿标志。
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1:50000万区域地质调查设计书根据任务书及参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测区的具体情况编制。
经审批的设计书是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评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评价各阶段成果质量的主要依据。
1.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及主要填图类型1:50000万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工作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作,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1:50000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地质资料。
其工作主要部署在:①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地区;②重要的成矿区带;③中心城市及其周围地区;④国家重点项目和重点经济建设区。
(1)部署在解决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地区的图幅,主要选择在重要地质单元、地质走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区开展工作。
在提高测区研究程度的同时,侧重解决某些重要地质问题,以期取得一些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成果。
(2)部署在成矿远景区带的图幅,主要任务是从基础地质调查入手,研究区域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着重解决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地质问题,作出区域矿产远景评价,指出进一步找矿方向和成矿有利地段。
对具代表性、有远景的矿(化)点和有意义的异常,以及可能含矿的地段,作出找矿潜力评价。
(3)部署在中心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图幅,主要任务是从基础地质调查入手,提高城市地区的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程度,同时对城市地区的矿产资源、地质旅游资源及环境地质进行调查研究,着重调查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地质问题,为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及其治理和矿产资源与地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性的地质背景资料。
城市区调的内容一般包括:基础地质调查(含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旅游地质调查。
(4)部署在国家重点项目和重点经济建设区的图幅,除必要的区域地质工作和可能的矿产地质工作以外,主要侧重区域稳定性、区域水文地质及(或)工程地质问题等方面的调查。
5.野外工作技术要求5.1地质矿产填图技术要求5.1.1地质矿产填图的目的任务地质矿产填图的目的任务是提高测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基本查明地质特征,大致查明成矿条件,发现新矿(化)点,为物化探异常解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靶区圈定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5.1.2基本要求(1)应充分收集、分析、应用区内已有的地、物、化、遥、矿产资料。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1:2.5万遥感解译成果、遥感影像图,提高研究程度和工作效率。
(2)地质矿产填图必须以野外实测为主、野外调查和室内修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地质矿产填图应充分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提高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必须采用数字填图技术。
(4)地质矿产填图方法要充分考虑区内地形、地貌、地质的综合特征及已知矿产展布特征,对成矿有利地段,要有所侧重。
对做过1:5万区调的地区,可根据区域矿产调查目的要求进行修测,修测的主要任务是实测矿产和与成矿有关的含矿层、标志层、控矿构造、矿化带、蚀变带、物化探异常区和与成矿有关的其它地质体。
对于未开展1:5万区调的地区,地质填图应达到1:5万地质简测程度。
(5)地质矿产填图尽可能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地形图为底图,其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1:5万比例尺,野外手图应为1:2.5万比例尺,无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时可使用1:5万比例尺地形图放大至1:2.5万比例尺。
使用GPS定点。
(6)地质研究程度:基本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分布、岩石类型、变质作用及矿化作用等特征。
(7)矿产研究程度:初步了解含矿层、矿化带、蚀变带、矿体的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矿化类型、分布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矿石特征、矿石工业利用性能等。
5.1.3地质矿产填图方法和研究内容(1)沉积岩沉积岩采用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基本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岩石组成、岩性、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其含(控)矿性质、时空分布变化等。
1∶5万建造构造图编制技术要求冈底斯-喜马拉雅铜矿资源基地调查项目2016年4月目录一、编图原则 (1)(一)服务矿产预测 (1)(二)立足实际逐步归综 (1)(三)便于高效使用与完善 (1)二、编图技术规定 (1)(一)编图软件 (1)(二)投影参数 (2)(三)图层拓扑处理 (2)(四)文献利用截止时间 (3)三、图层划分方案 (3)四、建造构造图图面内容表达 (6)(一)建造构造图图面表达特点 (6)(二)隐性图层的图面表达 (6)(三)显性图层的图面表达 (6)(四)综合柱状图内容与表达要求 (8)五、数据库的规定 (8)(一)隐性图层数据库的建立 (8)(二)显性图层数据库的建立 (8)一、编图原则(一)服务矿产预测对于任何一个地质构造单元,成矿作用一般都是和特定的沉积、构造、岩浆、变质等地质作用有关,而不可能和每一种地质作用都有关。
因此,1∶5万建造构造图(以下简称建造构造图)的编制,必须有利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有利于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有利于根据不同矿产预测类型提取相关的成矿地质要素,以便开展矿产预测;还要有利于相关地质构造问题的深化研究。
(二)立足实际逐步归综地质实际重天老,一切故事必须从实际资料开始。
建造构造图的编制必须立足于实际资料。
实际资料包括区/矿调资料,专题研究资料(报告)和发表文献。
建造构造图的编制应在充分消化实际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必要图层,以确保其科学性。
(三)便于高效使用与完善建造构造图的编制必须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统一部署编图与建库,以便利用数据库快速提取专题数据及其属性,形成各类专题研究图件,并为适时快速完善数据库创造条件。
二、编图技术规定(一)编图软件全程利用GIS技术,编图软件采用Mapgis6.7,属性数据与“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的规定基本一致。
(二)投影参数为确保区域上可以自由拼接,建造构造图的投影参数和坐标系必须统一,且每个图层和工程文件必须带有投影参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