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化处理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4
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给城市环境和公共卫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快速好氧堆肥工艺作为一种高效处理餐厨垃圾的技术,具有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环境友好等优点。
本文将探讨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分析其原理和优势,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第一章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餐厨垃圾的产生日益增多。
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如果得不到合理处理,将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处理餐厨垃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
然而,填埋会导致废物长时间无法降解,占地面积大,且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焚烧虽然能够减少垃圾体积,但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灰渣,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污染。
因此,对餐厨垃圾进行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快速好氧堆肥工艺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快速好氧堆肥工艺是一种将餐厨垃圾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肥料的技术。
其处理步骤如下:1. 垃圾预处理:餐厨垃圾在投放堆肥设备前,需要进行打碎、过滤和分选等预处理工作,以便加快堆肥的过程和提高堆肥效果。
2. 堆肥发酵:餐厨垃圾经过预处理后,投放到堆肥设备中进行好氧发酵。
在堆肥过程中,通过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利用堆肥器中的微生物群体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分解。
3. 堆肥熟化:经过一定时间的好氧发酵后,形成的原初堆肥需要经过熟化处理,使堆肥中的有机质和养分更加充分,使其成为一种优质肥料。
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 处理效果好:快速好氧堆肥工艺能够充分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迅速转化为肥料,有效降解了有机垃圾的体积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2. 成本低:相比于传统的填埋和焚烧工艺,快速好氧堆肥工艺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能源,成本更低,投资回报周期更短。
有机废物好氧堆肥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参与好氧堆肥实验装置的建立和全过程参数检测,了解作为有机废物无害化。
资源化处理处置方法之一的堆肥技术的典型过程及技术特征。
2.通过已掌握的微生物群落检测、计数方法,了解堆肥不同过程的微生物学变化特征。
3.掌握堆肥腐熟度检测方法之一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法。
【实验原理】堆肥化(composting)是指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或是通过人工接种待定功能的菌,在一定工况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是一种生物代谢过程。
废物经过堆肥化处理,制得的成品称堆肥(compost)。
好氧堆肥中底物的降解是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完整的好氧高温堆肥的各个阶段,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演替非常迅速,即在堆肥这个动态过程中,占优势的微生物区系随着不同堆肥阶段的温度,含水率,好氧速率,pH值等理化性质的改变进行着相应的演替。
本实验通过学生全过程参与好氧堆肥装置的建立和关键参数检测,了解作为有机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方法之一的堆肥技术的典型过程及技术特征,掌握堆肥关键参数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堆肥过程特征参数检测分析:包括堆温、pH、气体成分和含量变化监测2.堆肥过程微生物群落变化分析: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微生物种群的数量来研究高温阶段和堆肥腐熟阶段微生物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纤维素分解菌。
3.堆肥腐熟度检测:堆肥腐熟度是指堆肥产品的稳定程度。
判断堆肥腐熟度的指标包括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包括腐殖质)和生物学指标。
其中简单的判断堆肥腐熟的方法包括:1)根据外观和气味:在堆肥化过程中,物料的色度和气味的变化反映出微生物的活跃程度。
对于正常的堆肥过程,随着进程的不断推进,堆肥物料的颜色逐渐发黑,腐熟后的堆肥产品呈黑褐色或黑色,气味由最初的氨味转变成土腥味。
好氧堆肥实验装置实验说明书上海同广科教仪器有限公司2014年6月好氧堆肥实验一、实验目的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化技术是一种最常用的固体废物生物转换技术,是对固体废物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加深对好氧堆肥化的了解;2、了解好氧堆肥化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二、实验原理好氧堆肥化是在有氧条件下,依靠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转化有机废物。
有机废物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可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直接吸收,不溶性的胶体有机物质则先吸附在微生物体外,依靠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
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质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三、实验装置与工艺流程图该装置主体为有机玻璃柱,可视性好,能直接观察不同层面垃圾的反应分解过程,且在不同高度设有垃圾取样口,对不同层面的垃圾取样分析。
该装置装卸料方便、反应速度快,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的固废处理实验中。
主体反应柱:Φ350 mm×800mm;取样口若干;卸料口;排液口;温度传感器1只、数显温度表1套、。
气泵1台、气体流量计1只金属电控制箱1只、漏电保护开关1套、按钮开关、电压表1只(0-250V)、连接管道及阀门不锈钢支架1套等组成。
实验装置由反应器主体、供气系统和渗滤液收集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反应器主体:实验的核心装置是一次发酵反应器,设计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罐:内径350.mm,高1000mm,总容积70.L。
反应器侧面设有采样口,可定期采样。
反应器顶部设有气体收集管,用医用注射器作取样器,定时收集反应器内的气体样本。
此外,反应器上还配有测温装置等。
2、供气系统:、风机经过气体流量计定量后从反应器底部供气。
供气管为直径10mm的蛇皮管。
实验20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化处理实验一、实验目的堆肥化是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本实验,使得学生了解影响堆肥化的因素。
知道如何准备堆肥材料、如何进行堆肥过程控制和获取相关实验数据,以及如何判断堆肥的稳定化。
二、实验原理堆肥化是指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
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但有时也把堆肥化简单地称作堆肥。
通过堆肥化处理,我们可以将有机物转变成有机肥料或土壤调节剂,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转化,且这些堆肥的最终产物已经稳定化,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
因此,堆肥化是有机废弃物稳定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实验材料、仪器与要求1.实验材料所用堆肥材料取自本校学生食堂的厨房垃圾,包括各种蔬菜、水果的根、茎、叶、皮、核等,以及少量剩饭、剩菜。
此外,还需一些锯末,用于调节含水率和C/N比。
2.堆肥反应器直径200 mm,高500 mm,有效工作体积15.7 I,,由一台200 w气泵供气,带温度和氧传感器,可自动测量堆肥温度、进气和排气中(五浓度,并与数据检测记录仪和计算机相连,实现温度和Q浓度数据的自动记录分析。
3.测定内容(1)初始和堆肥结束时,堆肥材料的含水率(MC)、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碳氮比(C/N);(2)堆肥过程中,堆肥材料的温度、进气和排气中0。
浓度。
4.分析和记录仪器烘箱、马弗炉、天平、T()C和TN测定仪、数据检测记录仪、计算机、便携式O:/C()。
测定仪。
5.分组安排4人1组,每班8组。
6.实验时间由于本实验需要延续较长的时间,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故把整个实验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实验是垃圾的准备和装料;第二个实验是过程中和结束时的数据采集、检测和结果分析。
四、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从本校学生食堂收集厨房垃圾,切碎成1~2 cm后,先测定其含水率(MC)、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碳氮比(C/N);之后,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材料的调理,主要调节材料的MC和C/N,通过填加锯末调节含水率(MC)至60%,C/N比在20~30之间。
有机固体废物协同好氧堆肥实验报告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废物处理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问题。
有机固体废物是城市中产生的重要废物之一,包括食品残渣、厨余垃圾、农业废弃物等。
这些废物经过合理处理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以提供土壤养分和改善土壤质量。
协同好氧堆肥是一种将不同种类的有机废物进行混合处理的方法,可以提高堆肥过程的效率和产出有机肥料的质量。
本实验旨在研究有机固体废物协同好氧堆肥的过程和效果,并评估其在有机废物处理中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对实验设计、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进行详细介绍。
2. 实验设计2.1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有机固体废物包括食品残渣、厨余垃圾和农业废弃物。
食品残渣包括剩余的蔬菜、水果皮等;厨余垃圾包括剩余的饭菜、剩菜剩饭等;农业废弃物包括稻草、麦秸等。
这些废物来源于实验室内的样品收集。
2.2 实验方法1.将收集的有机固体废物混合均匀,并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分解较大的固体块。
2.将处理后的废物放置在协同好氧堆肥器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条件。
3.定期翻堆和保持堆肥的湿度,以促进废物的分解。
4.在堆肥过程中进行温度、氧气含量和湿度的监测,以评估堆肥过程的进行情况。
5.当废物完全分解并转化为有机肥料后,停止堆肥过程。
2.3 实验组设置本实验设置三个实验组,分别为单一有机废物组(只使用食品残渣作为废物源)、混合废物组(使用食品残渣、厨余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混合作为废物源)和对照组(不使用有机废物)。
每个实验组设置三个重复样本进行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堆肥过程观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混合废物组的堆肥过程相较于单一有机废物组和对照组更快地进行,废物的分解速度更快。
这可能是由于混合废物组中的废物种类更多,提供了更多的养分和微生物环境,促进了废物的分解。
3.2 有机肥料质量评估对堆肥后的有机肥料进行质量评估,发现混合废物组产出的有机肥料中含有更多的养分,如氮、磷、钾等。
有机固体废物协同好氧堆肥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探究有机固体废物协同好氧堆肥的可行性;
2. 分析好氧堆肥对固体废物处理的影响。
实验装置:
1. 堆肥箱:大小为3立方米,做好密封,便于控制好氧条件;
2. 堆肥材料:我们选取了厨余垃圾、树叶和腐熟的牛粪作为实验材料;
3. 测量仪器:PH计,温度计。
实验过程:
1. 准备好堆肥箱和材料,按照3:2:1的比例将厨余垃圾、树叶和腐熟的牛粪混合后倒入堆肥箱。
2. 在混合好的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以保持湿度,同时调节好氧条件。
3. 每两天翻动一次材料,以保证好氧条件下材料均匀分布。
4. 每天记录堆肥箱内的温度和PH值,以评估好氧堆肥的效果。
5. 实验持续14天后,观察堆肥材料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
1. 实验期间,堆肥箱内的温度保持在55℃左右,PH值始终保持在6.5-7.5之间,表明好氧堆肥条件良好。
2. 实验期间,混合的材料逐渐分解,出现了细菌等微生物的活动。
3. 14天后,堆肥材料的体积减少了30%,颜色由原来的混杂变为了均匀的黑色,说明材料已经得到有效的分解和处理。
4.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有机固体废物协同好氧堆肥处理是可行的,可以处理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肥料。
结论:
好氧堆肥对有机固体废物处理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肥料。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不同种类的有机废弃物,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不同的材料组合和好氧堆肥周期也会影响好氧堆肥的处理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餐厨垃圾的处理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需求。
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则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在餐厨垃圾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快速好氧堆肥工艺概述快速好氧堆肥是一种通过微生物活动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的处理方法。
与传统的堆肥工艺相比,快速好氧堆肥具有能耗低、过程快、处理效率高的优势。
快速好氧堆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控制温度、湿度、通气等因素,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和生长的环境条件,加速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三、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1. 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通过快速好氧堆肥工艺进行处理,可以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方式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而通过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可以将这些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肥,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2. 环境保护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在传统的填埋和焚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液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可以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减少有害气体和废物的产生。
同时,堆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可以通过回收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减少排放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在传统的处理方式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造成负面影响。
而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可以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通过堆肥工艺可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以用于提供热能,达到能源的循环利用。
四、快速好氧堆肥工艺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快速好氧堆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资源化利用的优势。
通过合理控制温度、湿度、通气等因素,可以迅速降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同时,堆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回收利用,减少能源消耗。
沼渣堆肥简易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再利用餐厨垃圾发酵后的沼渣;2、初步确定适合餐厨垃圾沼渣堆肥的参数.二、实验原理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发酵过程.根据此原理,利用垃圾中土著微生物具有更好适应堆肥环境的特点, 直接堆肥培养来自餐厨垃圾中的微生物, 用好氧堆肥的模式使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协助作用增强,到达高效促进垃圾降解稳定的目的.三、实验原料、辅助器材及要求1、实验原料:厨余垃圾沼渣x kg2、实验辅助器材:地磅1台,温度计2支,PH试纸1本,铁铲2把, 记录本 1 本,笔一支四、实验步骤1 、取沼渣x kg ,挑去石块、铁片等微生物无法分解的物体,用铁铲沼渣进行初步切碎;2、可用锯木屑将沼渣水分调整含水率(MC)至约60%此种含水量近于以手紧握堆肥材料而水能沿指缝点滴成形, 或以木棒插入堆肥材料中,拔出时棒端湿润为了宜.水分过低,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水分过高,那么堵塞堆料中的空隙,影响通风,导致厌氧发酵.3、调节PH值为了6-9,可用石灰粉调节,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堆肥的效率;4、堆肥发酵,有顶棚的堆肥场地最理想的.将将调整好的沼渣堆成条垛状底宽2~6 m、高1~3 m,用铁铲轻拍堆体,使其不松塌,再用木棒在堆体上均匀打8〜10个洞,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堆肥;5、早、中、晚用温度计对堆体测定温度,并记录数据;6、根据 2 步骤测定水分,假设水分不够需适当添加同等温度的水;7、打量堆肥温度的改变,当堆肥温度由环境温度上升到最高温度(55 ~60C)时,进行翻堆,用铁铲把沼渣充分翻动;&稳定化判定:①无恶臭气味;②颜色到达茶褐色或黑色;③手感松软易碎.证明判定堆肥已达稳定化.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待定。
实验报告好氧堆肥作者: 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实验表特点:一般在55〜60C时比较好,有时可高达80〜90C,堆制周期短,也称为高温堆肥或高温快速堆肥。
2、厌氧堆肥:是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借助厌氧微生物发酵堆肥。
特点:堆制温度低,工艺较简单,成品堆肥中氮素保留比较多,但堆制周期过长,需3〜12 个月,异味浓烈,分解不够充分。
1、好氧堆肥过程(1)中温阶段(产热或起始阶段):堆制初期,15〜45C,嗜温性微生物利用堆肥中可溶性有机物进行旺盛繁殖。
温度不断上升,此阶段以中温、需氧型微生物为主,一些无芽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
在目前的堆肥化设备中,此阶段一般在12小时以内。
(2)高温阶段:45 C以上,嗜热性微生物为主,复杂的有机物如半纤维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开始被强烈分解。
50 C左右主要是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60 C时,几乎仅为嗜热性放线菌和细菌在活动;70 C以上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不适应,大批死亡、休眠。
大多数微生物在45〜65 C范围内最活跃,所以最佳温度一般为55C,最易分解有机物,病原菌和寄生虫大多数可被杀死。
微生物在高温阶段的生长过程细分为:对数生长期、减速生长期和内源呼吸期。
此后,堆积层内开始发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3)腐熟阶段(降温阶段):在内源呼吸后期, 只剩下部分较难分解的有机物和新形成的腐殖质,此时微生物的活性下降,发热量减少,产量的库房。
贮存方式可直接堆存在二次发酵仓中或袋装,要求干燥而透气。
(四)堆肥的过程控制1、关于堆肥中的有机物问题(1)有机物含量:最适为20%〜80%过低产热不足,过高则供氧不足。
(2)调整堆肥原料的有机物组分的方法①对堆肥原料进行预处理,将有机物含量提高至50%以上(含污泥的堆料的挥发性固体含量应大于50%)o②发酵前在堆肥原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稀粪、城市污水、污泥、畜粪等。
城市垃圾宀粪稀,农业秸秆T畜禽,城市污泥T草炭或锯末。
③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
有机废物好氧堆肥实验
实验材料:
1.有机废物(如厨余垃圾、落叶、割草、草木灰等)
2. 筛网
3. 木板或铁桶
4. 水桶
5. 水管
6. 液体肥料
实验步骤:
1. 将有机废物筛选干净,去掉多余的大块杂物。
2. 将有机废物放入木板或铁桶中,一次添加量不超过10厘米,依次堆叠成一个大堆,堆高不超过1.5米。
3. 在堆中间部位用水管穿孔,螺旋式挖一些小孔,以利于氧气进入。
4. 确保堆中的水分要有保障,不要太干也不要太湿。
5. 可以添加少量液体肥料,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
6. 每隔一段时间要将堆中的结构进行调整,以利于保证有机物的分解。
7. 经过2-3个月的分解,当堆中的废物逐渐变为黑褐色的细小颗粒时,即可取出成熟肥料,用于植物生长。
注意事项:
1. 堆肥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55-65℃之间,避免出现嗅味和腐烂现象。
2. 在堆放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添加油脂类和动物粪便等易于腐烂和滋生病菌的有机物。
3. 夏季堆肥过程有可能出现过度干燥,应适时加水。
4. 冬季堆肥温度偏低,可采用保温措施。
有机固体废物协同好氧堆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有机固体废物的性质和分类;
2. 掌握好氧堆肥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3. 探究不同比例有机固体废物协同好氧堆肥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
有机固体废物:是指含有机质较高的固体垃圾,如果皮、菜叶、餐厨废料等。
好氧堆肥:是利用氧气及其它适宜的环境因子(温度、湿度等)控制细菌在有机废物中进行分解而获得的热量,用于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
协同好氧堆肥:是指在好氧堆肥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机固体废物混合在一起进行堆肥的方式。
三、实验方法
1. 准备不同比例有机固体废物:分别为餐厨废料、果皮、餐厨废料和果皮混合1:1 的混合物、菜叶、餐厨废料和菜叶混合1:1 的混合物。
2. 将以上各种有机固体废物放置在不同的塑料桶中,并加入适量水分和好氧菌剂。
3. 在堆肥的过程中,每天需要进行翻堆和通风,以促进废物的分解和产生热量。
4. 堆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温度应该控制在50℃-60℃,湿度应该控制在50%-70%。
5. 堆肥过程中需要注意异味的排放,需要加入适量的生物酶以防止异味产生。
四、实验结果
经过30 天的协同好氧堆肥,我们对比了不同比例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效果,结果如下表所示:
经过分析,混合餐厨废料和果皮、混合餐厨废料和菜叶的比例为1:1时,堆肥效果最佳,成熟堆肥的产量最大。
五、实验结论
不同比例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效果存在差别。
厨房垃圾如何做肥料
厨余垃圾丢进垃圾桶?谁说的,人家不是垃圾啦,才不要进垃圾桶啦。
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今天教你私家妙招,看厨房中那些小垃圾如何变珍宝,发挥大用处。
厨房垃圾如何做肥料?且看以下分解。
厨余垃圾的肥料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两种。
好氧堆肥过程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将有机物固体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质,再渗入到细胞中,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实现整个堆肥过程。
同时,由好氧堆肥引申出一些类似的方法,如蚯蚓堆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利用蚯蚓吞食大量厨余垃圾,并将其与土壤混合,通过砂囊的机械研磨作用和肠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自身或其他生物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
厨房垃圾如何做肥料?
大家可以在垃圾桶内铺上6~7cm左右的泥土。
将厨余的水分沥干后,平铺在桶中。
在最上面用咖啡渣铺平压实,避免臭味逸出。
实验20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化处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堆肥化是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本实
验,使得学生了解影响堆肥化的因素。
知道如何准备堆肥材料、如何进行堆肥过
程控制和获取相关实验数据,以及如何判断堆肥的稳定化。
二、实验原理
堆肥化是指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促进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
堆肥化的产物称为
堆肥,但有时也把堆肥化简单地称作堆肥。
通过堆肥化处理,我们可以将有机物转变成有机肥料或土壤调节剂,实现废
弃物的资源化转化,且这些堆肥的最终产物已经稳定化,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
因此,堆肥化是有机废弃物稳定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实验材料、仪器与要求
1.实验材料
所用堆肥材料取自本校学生食堂的厨房垃圾,包括各种蔬菜、水果的根、茎、
叶、皮、核等,以及少量剩饭、剩菜。
此外,还需一些锯末,用于调节含水率和
C/N比。
2.堆肥反应器
直径200 mm,高500 mm,有效工作体积15.7 I,,由一台200 w气泵供气,
带温度和氧传感器,可自动测量堆肥温度、进气和排气中(五浓度,并与数据检测记
录仪和计算机相连,实现温度和Q浓度数据的自动记录分析。
3.测定内容
(1)初始和堆肥结束时,堆肥材料的含水率(MC)、总固体(TS)、挥发性固
体(VS)、碳氮比(C/N);
(2)堆肥过程中,堆肥材料的温度、进气和排气中0。
浓度。
4.分析和记录仪器
烘箱、马弗炉、天平、T()C和TN测定仪、数据检测记录仪、计算机、便携式
O:/C()。
测定仪。
5.分组安排
4人1组,每班8组。
6.实验时间
由于本实验需要延续较长的时间,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数据采集
和分析,故把整个实验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实验是垃圾的准备和装料;第二个
实验是过程中和结束时的数据采集、检测和结果分析。
四、实验步骤
1.准备材料
从本校学生食堂收集厨房垃圾,切碎成1~2 cm后,先测定其含水率(MC)、
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碳氮比(C/N);之后,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材料的
调理,主要调节材料的MC和C/N,通过填加锯末调节含水率(MC)至60%,C/
N比在20~30之间。
影响堆肥化过程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通风供氧量、含水率、温度、有机质含量、颗粒度、碳氮比、碳磷比、pH值等。
对厨房垃圾而言,本实验只对MC和C/N进行调节。
2.装料和通气
把经过调理准备好的堆肥材料装入反应器中,盖好上盖,开始启动气泵通
气。
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通风量在o.2 m3/(min·m{物料)左右,或控制排气
中O。
浓度在14%~17%之问。
3.温度和02采集记录
由温度和氧传感器测量堆肥温度、进气和排气中():浓度,由数据检测记录
仪记录数据,设定l h测定1次。
4.翻堆
观察堆肥温度的变化,当堆肥温度由环境温度上升到最高温度(60~
70℃),之后下降到接近环境温度不再变化时,终止通气,把堆肥材料取出,进
行第一次翻堆,把材料充分翻动、混合后再放回反应器中,盖好上盖,重新肩动
气泵通气。
5.稳定化判定
当堆肥温度再次上升到一定温度,之后又下降到接近环境温度时,并且
进气和排气中():浓度基本相同时,表明堆肥的好氧生物降解活动已基本结
束。
此时,用便携式O:/C()。
测定仪测定堆肥物料的相对耗氧速率(相对耗
氧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氧在气体中体积浓度的减少值,单位:△O。
%/min),
若相对耗氧速率基本稳定在o.02△():%/min左右时,说明堆肥已达稳
定化。
6.指标测定
从反应器中取出堆肥物料,测定含水率、总固体、挥发性固体、碳氮
比等。
7.结果分析
堆肥化的主要目的是使有机废弃物达到稳定化,不再对环境有污染危害,同
时生产有价值的产品。
因此,在堆肥结束后,需要对堆肥是否已达稳定化以及卫
生安全性进行判定。
堆肥稳定化常用堆肥“腐熟度”来判定。
堆肥腐熟度的判定
标准有多种,常见的有感观标准、挥发性固体、碳氮比、温度、化学需氧量、耗氧速率等。
研究表明,这些评定指标具有一致性,即当某一指标达到稳定值时,其他
指标均达自身的稳定值,因此,只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若干指标测定即可,而不
需对所有指标进行测定。
本实验依据感观标准和相对耗氧速率进行判定,而用
总固体、挥发性固体、碳氮比作为参考指标(见表4一1),考查在堆肥达到稳定
时,TS、VS和C/N的变化情况。
堆肥的安全性主要考虑其无害化卫生要求。
在此方面,我国对堆肥温度、蛔
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数有规定要求。
但一般情况下,通过监测堆肥过程中堆肥温度的变化,保证堆肥过程中大于55℃的堆温持续5 d以上,就可灭杀大部分有害病原菌,基本满足安全卫生要求。
因此,本实验通过监测堆温进行卫生安全性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