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德育教育关爱他人,奉献爱心 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4
《关爱他人》课件图文教案:《关爱他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关爱他人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方式、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关爱他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明白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关爱他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关爱他人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关注和思考。
2. 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关于关爱他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式。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爱他人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和感受,互相学习和借鉴。
5. 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将关爱他人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关爱他人意义:传递正能量、增进人际关系、提升自身价值方式:言语关心、行动帮助、心理支持重要性: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个人品质、实现人生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五个你曾经关爱他人的经历,并描述一下当时的感受。
2. 作业答案:(1)给同学解答问题,感到快乐和满足。
(2)帮助老人过马路,感到自豪和善良。
(3)安慰失恋的朋友,感到温暖和关爱。
(4)参加志愿者活动,感到有意义和充实。
(5)关心生病的长辈,感到责任感和关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式,并引导他们将关爱他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需求,主动去关爱他人,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教案中提到了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关爱他人的短视频来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关注和思考。
《关爱他人》课件图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章《关爱他人》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关爱他人的意义、如何关爱他人、关爱他人的实践方法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认识到关爱他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使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的行为。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方法和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关爱他人的实践案例视频。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爱他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① 关爱他人的意义:播放关爱他人的实践案例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② 如何关爱他人:讲解关爱他人的方法,如倾听、关心、帮助等。
③ 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分析关爱他人与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关爱他人,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关爱他人1. 关爱他人的意义2. 如何关爱他人倾听关心帮助3. 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并列举出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三个实例。
答案示例:(1)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
(3)给生病的朋友送药。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身边的关爱他人的事迹,进行分享,将关爱他人的精神发扬光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方法讲解;2. 教学目标的第二条,关爱他人情感的培养;3. 教学难点,即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的行为;4. 教学过程中的新课内容展示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特别是作业题目的设置;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
7.1 关爱他人课件(幻灯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七章第一节“关爱他人”,内容主要包括: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方式、如何营造关爱他人的氛围。
具体涉及教材第七章第一节第13小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2. 使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自觉关爱他人,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式。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营造关爱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关爱他人的公益广告,引导学生关注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他人。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关爱他人的意义2. 关爱他人的方式a. 语言关爱b. 行动关爱c. 心理关爱3. 营造关爱他人的氛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第13小节内容,谈谈你对关爱他人的理解和体会。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身边的关爱他人事迹,进行分享和交流,将关爱他人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爱他人情感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营造关爱氛围。
3.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和互动环节。
4. 作业设计中的思考和体会。
一、关爱他人情感的培养1. 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2. 通过公益广告、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内在情感。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关爱他人,将关爱他人融入自己的行为习惯。
二、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营造关爱氛围1. 教师应以身作则,关爱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
2024年7.1 关爱他人标准课件(幻灯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七章第一节“关爱他人”,围绕教材第34页至36页内容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关爱定义、关爱他人意义、如何体现关爱、关爱在不同场合实践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含义,认识到关爱他人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关爱,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关爱他人意义,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重点:关爱定义、关爱他人方法和途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道德与法治》学习笔记、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关爱他人实例,如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意义。
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第34页例题,讲解关爱定义、关爱他人方法和途径。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关爱,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 案例分析(15分钟)分析教材第36页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关爱定义2. 关爱他人方法与途径3. 关爱在不同场合实践4. 关爱他人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关爱定义。
(2)举例说明关爱在不同场合实践。
(3)谈谈你对关爱他人重要性认识。
答案:(1)关爱是指用行动、语言、情感等表达对他人关心、照顾、帮助心理和行为。
(2)如:在家庭中,关心父母、照顾兄弟姐妹;在学校中,帮助同学、尊重师长;在社会中,助人为乐、关爱弱势群体等。
(3)关爱他人能增进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个人道德素养。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关爱实例,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反思教学效果,解学生对关爱他人知识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