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 格式:ppt
- 大小:795.00 KB
- 文档页数:53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一、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1) q=Q/A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
式中Q,AQ=Q1+Q2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 (2) 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维护结构的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是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温度(℃)。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1,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进行修正。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2=×cp×ρwn×L×(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tn和twn与上同、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 ,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冬天可按250K时的值算。
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m×b (4) L=L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D),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
《供热工程》复习题第1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什么是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在设计室外温度t w下,为了维持室内恒温tn,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需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包括哪几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指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4.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包括哪几部分?朝向修正耗热量,风力附加耗热量,高度附加耗热量5.写出房间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公式,说明各项的意义。
6.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 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对供暖房间围护结构外侧不是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而中间隔着不供暖房间或空间的场合,在计算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时,为统一计算公式,要进行温度修正7.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当两个相邻供暖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
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应计算其传热量。
8.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是不保证天数法,即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超过5天的日平均温度。
9.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空间层中的空气导热系数比组成围护结构的其他材料导热系数小,增加了围护结构传热热阻,减少传热量思考:是否空气间层的厚度越厚越好?对流换热强度开始随间层的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间层达到一定厚度后,反而易于对流,间层热阻不再随间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10.地面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地带划分法:沿平行于外墙的方向2m一个把地面划分成四个地带。
平均传热系数法第一地带靠近墙角的地面面积需要计算两次11.高度修正是如何进行的?高度附加耗热量时考虑房屋高度对围护结构耗热量的影响而附加的耗热量,当房间高度大于4m时,高度增加1m,耗热量增加2%,总增量不超过15%,且应附加于房间各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的总和上12.在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时,太阳辐射得热是如何考虑的?太阳得热量可用减去一部分基本耗热量的方法列入。
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
采暖热负荷指标是设计和计算供暖系统时的重要参数,它指的是在规定的设计条件下,为保持室内温度达到舒适标准,单位建筑面积所需的热量。
在北方地区,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指标一般按照室内外温差、建筑物保温性能、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1.对于全天连续供暖的住宅建筑,一般可取50W/平方米作为基础热
指标。
2.考虑到间歇供暖、户间传热以及其他修正因素后,实际应用时可
能需要乘以1.2的间歇供暖修正系数和1.8的户间传热修正系数等,这样得到的结果可能接近100W/平方米左右。
3.在特定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例如室外-9°C,室内18°C),可
能会有更高的热负荷需求。
4.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节能建筑的要求,实际的采暖热负荷
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北京,针对节能建筑,在特定条件下(室外平均-1.6°C,室内保证16°C)的规定平米指标可以低至约20.6瓦/平方米(相当于每平方米20.6W)。
因此,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通常介于基本的50W/平方米到考虑多种修正因素后的100W/平方米或以上,具体数值需根据建筑设计、地域气候特征以及节能要求等多种因素来精确计算。
供暖系统热负荷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差值乘以单位面积的传热系数,一般用来评估供暖系统所需要提供的热量。
准确计算和评估热负荷对于设计合适的供暖系统和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供暖系统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优化供暖系统以提高热负荷的效率。
1. 热负荷计算方法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结构、外墙隔热性能、窗户的数量和材料、地板面积、室内外温度差异等。
常用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1 等温法等温法是一种常用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它基于建筑的平均导热系数和室内外温度差异来计算热负荷。
该方法常用于住宅和办公楼等建筑的热负荷计算。
1.2 分区法分区法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根据每个区域的导热系数、面积和室内外温度差异来计算热负荷。
这种方法适用于建筑复杂、分区较多的情况,如商场、酒店等大型建筑。
1.3 动态热负荷法动态热负荷法结合建筑的热容量和导热系数,考虑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时刻的温度变化,计算建筑的瞬时热负荷。
该方法适用于对供暖系统响应速度和热负荷波动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医院、实验室等。
2. 优化供暖系统以提高热负荷效率为了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和性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2.1 提高供暖设备的效率选择高效的供暖设备是提高热负荷效率的关键。
例如,采用燃气锅炉代替传统的燃煤锅炉,使用高效的地源热泵系统等,可以显著降低供暖系统的能耗。
2.2 加强建筑隔热改善建筑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少热负荷损失。
通过使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优化建筑外墙的构造,可以降低建筑物的传热系数,减少热量的损失。
2.3 优化供热管道系统合理设计和布局供热管道系统,减少管道的长度和弯头的数量,可以降低管道传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另外,使用保温材料包裹供热管道,还可以减少散热损失,提高供热效率。
2.4 定期维护和清洁供暖设备定期维护和清洁供暖设备,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定期检查和更换过滤器、清洗换热器等,可以有效地提高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效率。
供热工程期末复习第一章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w t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n t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w t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n t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二、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n wq KF t t α''=- 三、匀质多层材料(平壁)的传热系数 P14四、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系数:朝向修正、风力附加、高度附加 P18五、冷风渗透耗热量:缝隙法、换气系数法、百分数法六、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在供暖房间中,非透明部分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达到不结露及满足人体卫生要求时的围护结构传热热阻。
经济传热阻:在一个规定年限内,使建筑物的建造费用的经营费用之和最小的围护结构传热阻。
第二章 室内供暖系统的末端装置一、对散热器的几点要求?答:1、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 值越高,说明其散热性能越好。
可以采用增大外壁散热面积(在外壁上加肋片)、提高散热器周围空气流速和增加散热器向外辐射强度等途径增大散热器传热系数。
2、经济方面的要求:散热器传给房间的单位热量所需金属耗量越少,成本越低,其经济型越好。
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q 是衡量散热器经济型的一个标志。
金属热强度是指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差为1℃时,每千克质量散热器单位时间所散出的热量。
q 值越大,说明散出同样的热量所耗的金属量越小。
3、安装、使用和生产工艺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散热器的结构形式应便于组合成所需要的散热面积,结构尺寸要小,少占房间面积和空间;散热器的生产工艺应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4、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外表光滑,不积灰和易于清扫,散热器的装设不应影响房间观感。
5、使用寿命的要求:散热器应不易于被腐蚀和破损,使用年限长。
二、钢制散热器与铸铁散热器的特点对比:答:1、金属耗量少。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使室内保持一定的舒适温度所需的热量。
它是设计室内供暖系统的重要参考指标,合理确定热负荷对于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供暖系统设计。
一、设计热负荷的计算方法1.1 传热热负荷的计算传热热负荷是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基础,它包括传导热负荷、对流热负荷和辐射热负荷三部分。
一般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热阻、热容和传热系数进行计算。
1.2 潜热热负荷的计算潜热热负荷是指室内环境中因水蒸气的存在而需要转移的热量。
潜热热负荷的计算主要基于室内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和水分传递速率。
1.3 合并计算和总负荷计算将传热热负荷和潜热热负荷合并计算,得到室内供暖系统的总热负荷。
总负荷计算不仅考虑了传热和潜热的贡献,还包括了其他因素如室内人员、照明设备等的热负荷。
二、影响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因素2.1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影响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重要因素。
墙壁、屋顶、窗户等构件的隔热性能决定了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传热量。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设计保温措施可以降低热负荷。
2.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季节、温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室内外温差和传热量。
在寒冷地区,热负荷相对较高,需要更大的供暖系统容量。
2.3 室内活动及设备室内活动和设备的热负荷也是影响供暖系统设计的因素之一。
人员的新陈代谢、电器设备的耗电量等均会产生热量,并增加室内的总热负荷。
合理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准确计算设计热负荷。
三、根据设计热负荷进行室内供暖系统设计3.1 供暖方式选择根据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供暖方式。
常见的供暖方式包括集中供暖、分户供暖、地板供暖等。
在选择供暖方式时,要综合考虑能源来源、供暖效果和成本等因素。
3.2 设备选择和布置根据设计热负荷,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如热水锅炉、暖气片等。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热负荷(Heat Load)是指供暖系统需要提供的热量,是设计和选择供暖设备以及规划供暖系统的关键参数。
准确计算和评估热负荷可以保证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舒适度。
一、热负荷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热负荷的定义:热负荷是指在指定的供暖条件下,供暖系统需要提供的热量。
热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了供暖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效果。
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一般而言,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
1. 确定室内温度差:根据不同房间的室内温度要求和室外设计温度,计算出室内与室外之间的温度差。
2. 测量建筑物尺寸和材料:测量建筑物的总面积、体积以及墙体、屋顶和地面的热传导系数。
3. 考虑热损失:考虑各种热损失,如传导、对流和辐射等。
4. 考虑室内热负荷:计算家用设备、照明和人体代谢等产生的室内热负荷。
5. 综合计算:将以上数据综合计算得出整个建筑物的热负荷。
二、设计热负荷的影响因素设计热负荷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部条件:室外设计温度是影响设计热负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室外设计温度也不同。
2. 建筑物特性:建筑物的面积、朝向、保温性能以及窗户的类型和面积等都会影响热负荷的大小。
3. 室内条件:室内设计温度、相对湿度、人员密度等因素也会对设计热负荷产生影响。
4. 活动方式: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办公楼、商业场所等,其使用方式和负荷也不同,因此设计热负荷也会有所差异。
三、合理设计供暖系统在计算得出设计热负荷后,需要根据热负荷的大小来合理设计供暖系统,以确保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舒适度。
1. 选择供暖设备:根据设计热负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并考虑其热效率和能耗等性能指标。
2. 确定供暖系统参数:根据设计热负荷和建筑物特性,确定供暖系统的参数,包括供暖温度、供暖方式(如辐射供暖、空气供暖等)、管道布置等。
3. 考虑节能措施:在设计供暖系统时,应充分考虑节能措施,如保温材料的选择、建筑物隔热措施、节能调控设备的应用等,以降低能耗和维持舒适度。
热负荷的计算一、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影响房间内空气温度升降的因素是房间得热量与失热量。
在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中,通常涉及到的房间得失热量有:1.失热量:(1).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耗热量,称为冷风侵入耗热量。
2.得热量: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人体散热量、炊事和照明散热量,一般散发量不大,且不稳定,通常可不计入)。
二、通过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是按一维稳定传热过程进行计算的,即假设在计算时间内,室内外空气温度和其他传热过程参数都不随时间变化。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Q’=KF(tn-tw’)a·(1+β)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查询表二及“2005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F —围护结构的面积,㎡;t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查询表三;t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查表一;a—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通常情况下取值为1;β—朝向修正系数,由于太阳辐射对耗热量的修正。
《暖通规范》规定,β宜按下列规定数值,选用不同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 0—10﹪;东南、西南 -10﹪—-15﹪;东、西 -5﹪;南 -15﹪—-30﹪。
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情况。
整个建筑物或房间的传热耗热量等于他的围护结构各个部分传热耗热量的总和。
表一常见城市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w t表 二 非节能建筑常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 值(C m W ︒∙2/)表三 室内计算温度n t (推荐值)2005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注:建筑物体型系数S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供热工程习题及答案(总2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供热工程》试题第一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何为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2.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如何确定4.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是一回事吗5.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有何特点6.什么是值班供暖温度7.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8.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9.试确定外墙传热系数,其构造尺寸如图1所示。
δ1=(重浆砖砌体)δ2=(水泥砂浆内抹灰)若在δ1和δ2之间加一层厚4厘米的矿渣棉(λ3=m·h·C),再重新确定该外墙的传热系数,并说明其相当于多厚的砖墙(内抹砂浆2厘米)。
图 110.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11.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为什么要按稳定传热计算12.试确定图5所示,外墙的传热系数(利用两种方法计算),其构造尺寸及材料热工性能按表1选用。
表1代号材料名称厚度δ导热系数λmm kcal/m·h·ºC 123456外抹灰砖砌体泡沫混凝土砖砌体内抹灰砖砌体1512012012015370图 213.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14.高度修正是如何进行的15.地面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16.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17.我国建筑气候分区分为哪几个区对各分区在热工设计上分别有何要求18.试分析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特点。
19.已知西安市区内某24层商住楼的周围均为4~7层的建筑,计算该商住楼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如何处理风力附加率。
20.已知宁夏固原市某公共建筑体形系数为。
屋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0mm δ=, 1.28W (m K)λ=⋅;(2)挤塑聚苯板保温层100mm δ=,0.03W (m K)λ=⋅,λ的修正系数为;(3)水泥砂浆找平(找坡)层30mm δ=(最薄位置),0.93W (m K)λ=⋅;(4)通风架空层200mm δ=,212W (m K)n α=⋅;(5)混凝土板30mm δ=, 1.3W (m K)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