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 格式:ppt
- 大小:649.50 KB
- 文档页数:4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一、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1) q=Q/A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
式中Q,AQ=Q1+Q2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 (2) 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维护结构的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是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温度(℃)。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1,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进行修正。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2=×cp×ρwn×L×(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tn和twn与上同、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 ,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冬天可按250K时的值算。
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m×b (4) L=L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D),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
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
采暖热负荷指标是设计和计算供暖系统时的重要参数,它指的是在规定的设计条件下,为保持室内温度达到舒适标准,单位建筑面积所需的热量。
在北方地区,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指标一般按照室内外温差、建筑物保温性能、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1.对于全天连续供暖的住宅建筑,一般可取50W/平方米作为基础热
指标。
2.考虑到间歇供暖、户间传热以及其他修正因素后,实际应用时可
能需要乘以1.2的间歇供暖修正系数和1.8的户间传热修正系数等,这样得到的结果可能接近100W/平方米左右。
3.在特定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例如室外-9°C,室内18°C),可
能会有更高的热负荷需求。
4.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节能建筑的要求,实际的采暖热负荷
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北京,针对节能建筑,在特定条件下(室外平均-1.6°C,室内保证16°C)的规定平米指标可以低至约20.6瓦/平方米(相当于每平方米20.6W)。
因此,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通常介于基本的50W/平方米到考虑多种修正因素后的100W/平方米或以上,具体数值需根据建筑设计、地域气候特征以及节能要求等多种因素来精确计算。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使室内保持一定的舒适温度所需的热量。
它是设计室内供暖系统的重要参考指标,合理确定热负荷对于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供暖系统设计。
一、设计热负荷的计算方法1.1 传热热负荷的计算传热热负荷是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基础,它包括传导热负荷、对流热负荷和辐射热负荷三部分。
一般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热阻、热容和传热系数进行计算。
1.2 潜热热负荷的计算潜热热负荷是指室内环境中因水蒸气的存在而需要转移的热量。
潜热热负荷的计算主要基于室内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和水分传递速率。
1.3 合并计算和总负荷计算将传热热负荷和潜热热负荷合并计算,得到室内供暖系统的总热负荷。
总负荷计算不仅考虑了传热和潜热的贡献,还包括了其他因素如室内人员、照明设备等的热负荷。
二、影响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因素2.1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影响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重要因素。
墙壁、屋顶、窗户等构件的隔热性能决定了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传热量。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设计保温措施可以降低热负荷。
2.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季节、温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室内外温差和传热量。
在寒冷地区,热负荷相对较高,需要更大的供暖系统容量。
2.3 室内活动及设备室内活动和设备的热负荷也是影响供暖系统设计的因素之一。
人员的新陈代谢、电器设备的耗电量等均会产生热量,并增加室内的总热负荷。
合理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准确计算设计热负荷。
三、根据设计热负荷进行室内供暖系统设计3.1 供暖方式选择根据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供暖方式。
常见的供暖方式包括集中供暖、分户供暖、地板供暖等。
在选择供暖方式时,要综合考虑能源来源、供暖效果和成本等因素。
3.2 设备选择和布置根据设计热负荷,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如热水锅炉、暖气片等。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热负荷(Heat Load)是指供暖系统需要提供的热量,是设计和选择供暖设备以及规划供暖系统的关键参数。
准确计算和评估热负荷可以保证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舒适度。
一、热负荷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热负荷的定义:热负荷是指在指定的供暖条件下,供暖系统需要提供的热量。
热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了供暖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效果。
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一般而言,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
1. 确定室内温度差:根据不同房间的室内温度要求和室外设计温度,计算出室内与室外之间的温度差。
2. 测量建筑物尺寸和材料:测量建筑物的总面积、体积以及墙体、屋顶和地面的热传导系数。
3. 考虑热损失:考虑各种热损失,如传导、对流和辐射等。
4. 考虑室内热负荷:计算家用设备、照明和人体代谢等产生的室内热负荷。
5. 综合计算:将以上数据综合计算得出整个建筑物的热负荷。
二、设计热负荷的影响因素设计热负荷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部条件:室外设计温度是影响设计热负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室外设计温度也不同。
2. 建筑物特性:建筑物的面积、朝向、保温性能以及窗户的类型和面积等都会影响热负荷的大小。
3. 室内条件:室内设计温度、相对湿度、人员密度等因素也会对设计热负荷产生影响。
4. 活动方式: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办公楼、商业场所等,其使用方式和负荷也不同,因此设计热负荷也会有所差异。
三、合理设计供暖系统在计算得出设计热负荷后,需要根据热负荷的大小来合理设计供暖系统,以确保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舒适度。
1. 选择供暖设备:根据设计热负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并考虑其热效率和能耗等性能指标。
2. 确定供暖系统参数:根据设计热负荷和建筑物特性,确定供暖系统的参数,包括供暖温度、供暖方式(如辐射供暖、空气供暖等)、管道布置等。
3. 考虑节能措施:在设计供暖系统时,应充分考虑节能措施,如保温材料的选择、建筑物隔热措施、节能调控设备的应用等,以降低能耗和维持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