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陶瓷的制备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29.73 KB
- 文档页数:9
11240氧化锆陶瓷编辑白色,含杂质时呈黄色或灰色,一般含有HfO2,不易分离。
在常压下纯ZrO2共有三种晶态。
氧化锆陶瓷的生产要求制备高纯、分散性能好、粒子超细、粒度分布窄的粉体,氧化锆超细粉末的制备方法很多,氧化锆的提纯主要有氯化和热分解法、碱金属氧化分解法、石灰熔融法、等离子弧法、沉淀法、胶体法、水解法、喷雾热解法等。
目录1简介2种类特点3粉体制备4生产工艺5应用6增韧方法1简介氧化锆陶瓷,ZrO2陶瓷,Zirconia Ceramic2种类特点纯ZrO2为白色,含杂质时呈黄色或灰色,一般含有HfO2,不易分离。
世界上已探明的锆资源约为1900万吨,氧化锆通常是由锆矿石提纯制得。
在常压下纯ZrO2共有三种晶态:单斜(Monoclinic)氧化锆(m-ZrO2)、四方(Tetragonal)氧化锆(t-ZrO2)和立方(Cubic)氧化锆(c-ZrO2),上述三种晶型存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并可以相互转化:温度密度单斜(Monoclinic)氧化锆(m-ZrO2) <950℃ 5.65g/cc四方(Tetragonal)氧化锆(t-ZrO2) 1200-2370℃ 6.10g/cc立方(Cubic)氧化锆(c-ZrO2) >2370℃ 6.27g/cc上述三种晶态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在实际应用为获得所需要的晶形和使用性能,通常加入不同类型的稳定剂制成不同类型的氧化锆陶瓷,如部分稳定氧化锆(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PSZ),当稳定剂为CaO、 MgO、Y2O3时,分别表示为Ca-PSZ、 Mg-PSZ、 Y-PSZ等。
由亚稳的t- ZrO2组成的四方氧化锆称之为四方氧化锆多晶体陶瓷(tetragonal zirconia polycrysta,TZP)。
当加入的稳定剂是Y2O3 、CeO2,则分别表示为Y-TZP、Ce-TZP等。
3粉体制备氧化锆陶瓷的生产要求制备高纯、分散性能好、粒子超细、粒度分布窄的粉体,氧化锆超细粉末的制备方法很多,氧化锆的提纯主要有氯化和热分解法、碱金属氧化分解法、石灰熔融法、等离子弧法、沉淀法、胶体法、水解法、喷雾热解法等。
氧化锆烧结工艺流程English Answer:Zirconia Sintering Process Flow.Zirconia sintering is a critical process in the production of zirconia ceramic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due to their exceptional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strength, fracture toughness, and chemical inertness. The sintering process involves heating the zirconia powder compact to a high temperature to promote densification and grain growth. The typical sintering process flow for zirconia ceramic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1. Powder Preparation:The zirconia powder is first prepared by grinding or milling to achieve the desire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surface area. The powder is then mixed with additives,such as binders and dispersants, to improve its flowability and prevent agglomeration.2. Compaction:The zirconia powder mixture is compacted into a desired shape using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uniaxial or isostatic pressing. The compaction process helps to densify the powder and create a strong green body.3. Debinding:The green body is subjected to a debinding process to remove the binders and dispersants used in the compaction step. This process is typically carried out by heating the green body in a controlled atmosphere to vaporize the organic materials.4. Sintering:The debindered zirconia compact is then sintered in a high-temperature furnace.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duration are carefully controll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density, grain siz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During sintering, the zirconia particles bond together bydiffusion and grain growth, resulting in a dense and strong ceramic body.5. Post-Sintering Treatments:After sintering, the zirconia ceramic may undergo additional treatments such as anneal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to improve its surface finish or specific properties.Factors Affecting Zirconia Sintering:Several factors can influence the sintering process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sintered zirconia ceramic, including:Sintering Temperature: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densification and grain growth of zirconia. Higher sintering temperatures generally lead to higher densities and larger grain sizes.Sintering Duration: The duration of the sintering process also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nsification andgrain growth. Longer sintering times allow for more extensive diffusion and grain growth.Additives: The addition of sintering aids or dopants can modify the sintering behavior and improve theproperties of zirconia ceramics.Atmosphere: The sintering atmosphere can influence the surface chemistry and the oxidation state of zirconia,which can affect its properties.Powder Characteristics: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morphology, and purity of the zirconia powder can impactthe sintering process and the final properties of the ceramic.Applications of Sintered Zirconia:Sintered zirconia ceramics find numerous applicationsin various industries, including:Medical: Dental implants, surgical tools, biocompatible devices.Aerospace: Turbine blades, heat shields, refractory materials.Electronics: Fuel cells, sensors, capacitors.Automotive: Oxygen sensors, engine components.Jewelry: Cubic zirconia gemstones.Chinese Answer:氧化锆烧结工艺流程。
氧化锆陶瓷的制备工艺一氧化锆陶瓷的原料氧化锆工业原料是由含锆矿石提炼出来的。
斜锆石(ZrO2)自然界锆矿石锆英石(ZrO2·SiO2)二氧化锆陶瓷的提炼方法氯化和热分解碱金属氧化物分解法石灰溶解法等离子弧法提炼氧化锆的主要方法沉淀法胶体法水解法喷雾热分解法㈠氯化和热分解法ZrO2SiO2+4C+4Cl2ZrCl4+SiCl4+4CO其中ZrCl4和SiCl4以分馏法加以分离,在150–180℃下冷凝出ZrCl4然后加水水解形成氧氯化锆,冷却后结晶出氧氯化锆晶体,经焙烧就得到氧化锆。
㈡碱金属氧化物分解法ZrO2SiO2+NaOH→Na2ZrO3 +Na2SiO4+H2OZrO 2SiO 2+Na 2CO 3→Na 2ZrSiO 3+CO 2 ZrO 2SiO 2+Na 2C03→Na 2ZrO 3+Na 2Si03+CO 2①反应后用水溶解,滤去Na 2Si03;②Na 2Zr03→水合氢氧化物→用硫酸进行钝化→Zr 5O 8(SO 4)2·x H 20→氧化锆粉㈢石灰熔融法CaO+ZrO 2·SiO 2→ZrO 2+CaSiO 3 焙烧后用盐酸浸出除去CaSiO3 ㈣等离子弧法 锆英石砂(ZrO 2∙SiO 2) ㈤沉淀法沉淀法是在羧基氯化锆等水溶性锆盐与稳定剂盐的混合水溶液中加入氨水等碱性类物质,以获得氢氧化物共沉淀的方法。
将共沉淀物干焙烧氨 水 调整PH 值用水水解ZrO2SiO2注入高温等离子弧中熔化并离解凝固后SiO 2粘在ZrO 2结晶表面 用液体NaOH 煮沸可除SiO 2ZrO 2 和 硅酸铀 氧化锆 洗 涤燥后一般得到的是胶态非晶体,经500—700℃左右焙烧而制成ZrO 2粉末. ㈥胶体法胶体法是合成粉体中各种前驱体在溶胶状态下混合均匀,而后固体从溶胶中析出的方法。
溶胶法①溶胶-凝胶技术②溶胶-沉淀法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溶胶胶体沉淀剂(在锆盐溶液中加有机化合物)凝胶氧化物㈦水解法①醇盐水解法:将有机溶液中混合着锆和稳定剂的醇盐,进行加水分解的方法。
氧化锆陶瓷一.简介1.氧化锆的性质:(1)含锆的矿石:斜锆石(ZrO2),锆英石(ZrO2 ·SiO2);(2)颜色:白色(高纯ZrO2);黄色或灰色(含少量杂质的ZrO2),常含二氧化铪杂质;(3)密度:5.65~6.27g/cm3;(4)熔点:2715℃。
(5)氧化锆具有熔点和沸点高、硬度大、常温下为绝缘体、而高温下则具有导电性等优良性质。
2.氧化锆晶型转化和稳定化处理:在常压下纯ZrO2共有三种晶态:单斜(Monoclinic)氧化锆(m-ZrO2)、四方(Tetragonal)氧化锆(t-ZrO2)和立方(Cubic)氧化锆(c-ZrO2),上述三种晶型存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并可以相互转化,如表1。
ZrO2四方相与单斜相之间的转变是马氏体相变,由于四方相转变为单斜相时有3~5%的体积膨胀和7~8%的切应变。
因此,纯ZrO2制品往往在生产过程(从高温到室温的冷却过程)中会发生t-ZrO2 转变为m-ZrO2的相变并伴随着体积变化而产生裂纹,甚至碎裂,因此无多大的工程价值。
但是,当加入适当的稳定剂(如Y2O3,MgO2,CaO,CeO2等)后,可以降低c-ZrO2 t-ZrO2→m-ZrO2的相变温度,使高温稳定的c-ZrO2 和t-ZrO2相也能在室温下稳定或亚稳定存在。
当加入的稳定剂足够多时,高温稳定的c-ZrO2可以一直保持到室温不发生相变。
进一步研究发现氧化锆发生马氏体相变时伴随着体积和形状的变化,能吸收能量,减缓裂纹尖端应力集中,阻止裂纹的扩展,提高陶瓷韧性。
因此氧化锆相变增韧陶瓷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氧化锆相变增韧陶瓷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四方氧化锆多晶体陶瓷及氧化锆增韧陶瓷。
表1 在常压下纯ZrO2三种晶态(1)当ZrO2中稳定剂加入量在某一范围时,高温稳定的c-ZrO2通过适当温度下时效处理使c-ZrO2大晶粒(c相)中析出许多细小纺锤状的t-ZrO2(t相)晶粒,形成c相和t 相组成的双相组织结构。
氧化锆陶瓷生产工艺目录一、概述 (2)二、氧化锆陶瓷的特征 (2)三、氧化锆陶瓷的应用 (3)四、普通氧化锆陶瓷产品制备工艺 (4)五、氧化锆陶瓷产品注塑件制备工艺 (10)六、氧化锆陶瓷优势 (12)一、概述氧化锆陶瓷呈白色,含杂质时呈黄色或灰色,一般含有HfO2,不易分离。
在常压下纯ZrO2共有三种晶态。
■ 低温型单斜晶(m-ZrO2)■ 中温型四方晶(t-ZrO2)■ 高温型立方晶(c-ZrO2)上述三种晶型存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并存在如下相互转化关系:二、氧化锆陶瓷的特征高熔点氧化锆的熔点为:2715℃,可作为高温耐火材料硬度大、耐磨性好按莫氏硬度:蓝宝石>氧化锆陶瓷>康宁玻璃>铝镁合金>钢化玻璃>聚碳酸酯强度、韧性大氧化锆的强度可达:1500MPa热导率和膨胀系数低在常见陶瓷材料中,其热导率最低(1.6-2.03W/(m.k)),热膨胀系数与金属接近。
电学性能好氧化锆的介电常数是蓝宝石的3倍,信号更灵敏。
三、氧化锆陶瓷的应用氧化锆陶瓷广泛运用于3C电子、光通讯、智能穿戴、生物医用、珠宝首饰、日常生活、耐火材料等领域。
四、普通氧化锆陶瓷产品制备工艺一般生产制备流程(一)、氧化锆陶瓷粉体的制备微晶陶瓷是一种通过加热玻璃晶化能得到一种含有大量微晶相和少量玻璃相的复合固体材料。
微晶锆系陶瓷简称为微晶锆,具有耐磨、耐腐蚀、高强高韧等性质。
微晶锆陶瓷粉体的质量要求如下:1、粒度分布是正态分布,分级精度要高;2、颗粒形状接近圆形,颗粒强度高,应力均匀;3、分散性要好,无团聚或很少团聚;4、纯度要高有害杂质的含量要尽可能低。
(二)、将氧化锆陶瓷粉体加工成型:目前工艺上主要有下面四种加工成型方法:1、注射成型注射成型是通过在粉体中添加流动助剂,充模得到所需形状胚体。
主要生产外形复杂,尺寸精确或带嵌件的小型精密陶瓷件。
2、模压成型模压成型是将经过造粒、流动性好、粒配合适的粉料,装入磨具内,通过压机的柱塞施加外力使粉料制成一定形状的胚体。
氧化锆粉体生产工艺氧化锆(ZrO2)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电子、光学、医疗和陶瓷制品等。
氧化锆粉体作为制备这些应用材料的基础原料,其生产工艺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氧化锆粉体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烧结工艺、筛分工艺和粉体表面处理等。
一、原料制备氧化锆粉体的制备首先需要合适的原料,一般选用氧化锆矿石作为主要原料。
原料的选择要考虑矿石的纯度、颗粒大小和化学成分等因素。
矿石经过破碎、磨矿等工艺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矿石颗粒。
二、烧结工艺1. 矿石预处理:将原料矿石送入预处理设备中进行干燥和除杂处理,以提高矿石的可烧结性。
2. 烧结:将经过预处理的矿石放入烧结炉中,通过高温和压力作用下,使矿石颗粒发生烧结反应,形成粉体颗粒。
烧结温度一般为1500℃-1700℃。
三、筛分工艺烧结后得到的粉体颗粒粒径较大,需要经过筛分工艺进行分级处理,以得到所需颗粒大小范围的氧化锆粉体。
筛分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筛网孔径和振动频率等参数,控制粉体颗粒的粒径分布。
四、粉体表面处理为了提高氧化锆粉体的分散性和流动性,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处理。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干法处理和湿法处理。
干法处理包括干法粉体改性和干法润湿剂处理,通过表面吸附或表面反应的方式改善粉体的性能。
湿法处理则是在粉体表面添加润湿剂,提高粉体与溶剂之间的相容性。
氧化锆粉体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烧结工艺、筛分工艺和粉体表面处理等环节。
逐步完成这些工艺可以获得具有所需颗粒大小和性能的氧化锆粉体。
这些粉体可作为制备陶瓷、电子器件和医疗器械等材料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参数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氧化锆粉体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机加工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案例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机加工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们为企业的生产操作提供了具体指导,确保产品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加工。
氧化锆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 选择高纯度氧化锆粉末作为主要原料
- 添加适量的助剂和稳定剂,如氧化钇、氧化铈等
2. 球磨混合
- 将原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适量溶剂(水或有机溶剂) - 使用氧化锆或锆英砂球磨混合原料,获得均匀的浆料
3. 成型
- 常用成型方法有压片、注浆铸型、挤塑等
- 压片成型适用于制作简单形状的氧化锆陶瓷
- 注浆铸型适用于制作复杂形状的氧化锆陶瓷
4. 干燥
- 将成型后的氧化锆坯体在适当温度下干燥
- 去除残留溶剂,避免后续烧结时气孔形成
5. 预烧结
- 在800-1200℃温度范围内进行预烧结
- 提高氧化锆坯体的机械强度,便于后续操作
6. 机加工(可选)
- 对预烧结后的氧化锆陶瓷进行机械加工
- 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7. 终烧结
- 在1400-1700℃高温下进行终烧结
- 氧化锆陶瓷致密化,获得高强度和耐磨性
8. 检测和后处理
- 检测氧化锆陶瓷的密度、强度、韧性等性能
- 根据需要进行抛光、镶嵌等后处理
以上是氧化锆陶瓷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实际生产中可能会根据具体产品要求对工艺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一种氧化锆陶瓷的注射成型制备方法注射成型是一种常用的陶瓷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复杂形状和高精度的陶瓷产品。
下面是一种氧化锆陶瓷的注射成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50条步骤,并附有详细描述:1. 准备原料:氧化锆陶瓷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锆粉末,需要准备高纯度的氧化锆粉末材料。
2. 通过研磨和筛分处理氧化锆粉末,以确保粒径均一。
3. 往氧化锆粉末中添加适量的有机增塑剂,以增加其可塑性和流动性。
4. 在加入增塑剂的氧化锆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使用超声或机械搅拌的方法将其混合均匀,形成可注射的糊状物料。
5. 放置混合后的糊状物料静置,以使其中的泡沫自行消除,提高糊状物料的流动性。
6. 将糊状物料装入注射机的料筒中。
7. 在注射机的注射头中装配适当的模具,以便注射成型时可以形成所需形状的陶瓷产品。
8. 将注射机的料筒与模具连接,确保糊状物料能够流入模具中。
9. 启动注射机,并调整注射速度和注射压力,以确保糊状物料能够均匀地填充整个模具。
10. 注射完成后,等待糊状物料在模具中发生固化反应。
11. 取出固化后的陶瓷产品,可选择进行表面处理和调整尺寸。
12. 将固化后的陶瓷产品进行烘烤,以去除其中的有机成分。
13. 烘烤完成后,将陶瓷产品进行烧结处理,以提高其密度和力学性能。
14.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陶瓷产品的磨削、抛光和涂层处理,以提高其表面光滑度和耐磨性。
15. 进一步测试和检验陶瓷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16. 针对不合格的陶瓷产品,可以选择进行返工或重新制备。
17. 对合格的陶瓷产品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便运输和使用。
18.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陶瓷产品的装配和组装,以形成成品。
19.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可以添加一定量的增塑剂,以提高糊状物料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20. 同样,也可以加入适量的抗结团剂,以防止糊状物料在注射成型过程中过度固化和凝胶化。
21. 注射成型的糊状物料常常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处理,以保持其流动性和可塑性。
氧化锆陶瓷生产工艺氧化锆陶瓷是一种优质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性好、抗腐蚀性强等特点,在医疗、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氧化锆陶瓷的生产工艺。
首先,氧化锆陶瓷的原料主要是锆砂。
锆砂经过石英磨擦炉的煅烧、氯化锆还原、水洗等工艺处理后,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氧化锆瓷粉。
这个过程是整个氧化锆陶瓷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步骤,对瓷粉质量的稳定性和纯度要求非常高。
然后,瓷粉经过球磨机的球磨处理,可以得到细腻、均匀的氧化锆瓷浆料。
球磨的过程需要控制好球磨时间、球磨介质的材质和比例,以及球磨料与瓷料的质量等参数,以保证得到高质量的瓷浆料。
接下来,将瓷浆料进行浆料调制,包括粘结剂的添加、分散剂的加入、调整浆料的粘度等。
这样可以使得瓷浆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流动性,方便后续的成型工艺。
然后,将调制好的瓷浆料进行成型。
氧化锆陶瓷的成型包括常见的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压制成型等多种方法。
其中,注塑成型是一种常用的成型工艺,通过注塑机将瓷浆注入到模具中,再经过模具的挤压、分离等步骤,可以得到所需形状的瓷胚。
成型后的瓷胚需要进行干燥和烧结。
干燥的过程中,瓷胚需要在逐渐升高的温度下,逐渐将水分蒸发掉,以免在烧结过程中产生裂纹或变形。
烧结是整个氧化锆陶瓷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它可以使瓷体的致密度进一步增加,提高陶瓷的硬度和强度。
烧结的温度、温度升速、保温时间等参数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最后,经过烧结后的氧化锆陶瓷还需要进行抛光和检验。
抛光可以提高氧化锆陶瓷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检验可以对产品的尺寸、表面缺陷进行检查,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以上就是氧化锆陶瓷的生产工艺。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氧化锆陶瓷制品,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高性能的材料。
彩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我们肉眼所能看的光线称为可见光,在380~780纳米之间,在视觉系统中能产生明亮的颜色感觉,经可见光照射,物质会选择性吸收某些波段的光,而呈现其余波长的光的颜色。
在可见光的范围内,波长不同,产生不同的色觉。
物质所显示的颜色是它吸收最少的那一部分可见光的颜色。
陶瓷的颜色由于光照射后经过选择性吸收后发生反射面造成的,对于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化合物具有4S1-23d X型电子结构,它们最外层的S层、次外层的d层、甚至外数第三层的f层上均未充满电子,这些电子是不稳定,容易在次亚层轨道间发生跃迁,由于电子自身能量较高,因此需要较少能量即可激发,此时跃迁所需能量刚好是可见光区域内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不同元素各次亚层间的能量差是不相等的,即表现出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由于这个特性,陶瓷颜料中常常利用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化合物作为着色剂或助色剂。
大多数过渡金属和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显色与元素的自身结构并与应用晶体场理论有关。
氧化锆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韧性好,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由于氧化锆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如果制成多彩的半透明的多晶氧化锆材料,可以像天然宝石一样。
随着人们对装饰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彩色氧化锆陶瓷以其优异的机械性能、鲜艳的颜色,金属光泽和无过敏作用等特点,成为高档装饰的新材料。
但目前生产的彩色氧化锆陶瓷色彩较为单调,多为黑色和白色,因此彩色氧化锆陶瓷的研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普通彩色陶瓷的制备一般是将色料或着色剂加入到陶瓷坯体或釉料中,通过高温烧成(一般低于1300 ℃)而获得。
而氧化锆陶瓷的烧结温度较高,一般在1550~1650 ℃。
在此温度下,大多数的色料或着色剂会分解、挥发而不再至色或色彩减弱。
因此,采用简单添加色料或着色剂的方法,难以制得呈色鲜艳的彩色氧化锆陶瓷。
要解决此问题,一方面需通过适当的措施降低烧结温度,另一方面要添加合适的着色剂及助剂抑制着色剂的分解、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