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写作《学写故事》
- 格式:pptx
- 大小:174.44 KB
- 文档页数:28
第一单元:初识诗词1. 在这一单元里,我学会了如何欣赏诗词,了解了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2.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我对古代诗词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兴趣。
3. 在这个单元,我最喜欢的诗是《登鹳雀楼》,它的意境深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4. 我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对诗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欣赏诗词的美妙。
第二单元:祖国的大好河山1. 在这个单元,我学习了祖国的地理知识,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2. 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外阅读,我对我国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懂得了珍惜祖国的美丽。
3. 这个单元里,我最喜欢的课文是《长江之歌》,它让我对长江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对我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更深刻的感触。
4.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对祖国的地理环境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懂得了珍惜生活在这片美丽土地上的幸福。
第三单元:大自然的美妙1. 在这个单元,我学习了大自然的美妙,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奇妙。
2.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亲自去大自然中观察,我对大自然的美好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懂得了珍惜大自然的伟大。
3. 在这个单元,我最喜欢的课文是《荷塘月色》,它描述了荷塘中的美景,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美好无处不在。
4.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欣赏大自然的美妙。
第四单元:人与动物1. 在这个单元里,我学习了人与动物的关系,了解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2. 通过课堂讲解和学校参观动物园,我对人与动物的关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懂得了尊重和保护动物。
3. 这个单元里,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大象甲》,它让我了解了大象的生活和习性,也让我对动物有了更多的关注。
4.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保护动物,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第五单元:精彩的故事1. 在这个单元,我学习了各种精彩的故事,了解了故事的魅力和教育意义。
2.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外阅读,我对各种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懂得了通过故事学习和成长。
《续写故事》教案【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续写故事。
这次习作是对本单元故事预测的延伸,从整个单元设计来看,这样的安排体现了“看、想、说、写”的思路,要求学生能根据故事的前半部分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但想象要基于观察,基于生活,因此观察与联系生活实际是写好本次习作的关键。
编写情节完整、合理的故事是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乐于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简单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教学目标】1.能看懂图画,想象接下去的故事情节,能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做好语句通顺,故事完整,意思明白。
(重点)2.能用修改符号把自己习作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初步懂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道理。
(重点)3.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并能说说自己更喜欢谁的故事。
4.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课前准备】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导回忆,激发兴趣1.教师富有激情地导入:同学们,每一年中都有一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过了这天,也就表示我们又长了一岁。
大家知道这是哪一天吗?(生日)2.每年的生日,你是怎么过的?3.引出话题:同学们的生日过得很快乐,也很有意义。
关于生日,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设计意图:习作源于生活,联系生活,运用生日话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畅所欲言,为学生续编故事做铺垫。
二、审清题意,指导看图1.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读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习作要我们做什么。
3.引导学生交流明确:(1)看图,了解图上的故事。
想象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能把故事续写完整。
(2)写完后,把故事连起来读一读,能把其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出来。
(3)和同学互相交流故事,说说自己更喜欢谁写的故事。
4.指导看图:请大家按顺序看看图画,想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说说。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习作例文班别:姓名: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写作指导一、审题介绍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二、选材教材提供的词语让你想到了谁,只要是和身边人有关的都可以写。
如这个人的外貌、语言、性格特征、精神品质,以及关于他的典型事例等都可以写。
爸爸:球迷、小书虫妈妈:勤劳、热心肠班长:故事大王、昆虫谜外婆:慈祥、善良……三、构思我们先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所写人物—班长。
(略)中间:列举符合班长特点的事例,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使之丰满。
(详)结尾:总结班长的特点。
(略)四、表达构思出提纲后,我们就开始考虑如何让文章吸引人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为习作起一个别致的名字;②用上本单元所学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③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
习作素材题目《“辣子”班长》、《吝啬的奶奶》、《我的弟弟是个小书虫》、《家有小问号》、《故事大王》好词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白净柔嫩满面红光满头银发目光炯炯双目如潭火眼金睛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2.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满面春风洋洋得意和颜悦色悠然自得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气势汹汹神情沮丧3.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心花怒放满心欢喜归心似箭心旷神怡心潮起伏心悦诚服心事重重忧心忡忡心如刀绞悲痛欲绝怒火中烧心惊胆战4.描写人物的句子(1)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2)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3)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4)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
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三年级怎样编写童话故事(6篇)第一部分:小马[300字]周_星期天,阳光明媚,蓝天上漂浮着像棉花一样的白云。
小马的大米大丰收,马妈就让小马背一袋大米去外婆家。
小马高兴地出发了,一边跑一边欣赏风景,跑着跑着感觉更放松了。
突然,后面传来兔子焦急的叫声:“小马小马,快停下来,你的米袋破了一个洞,米洒了,后面有一条‘米路’!”小马赶紧转过头看了看。
“哦,我的上帝,我的米饭!这可怎么办?”小马急得快要哭了。
兔子安慰道:“放心吧,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这时,兔子摸了摸口袋。
“有办法!我有块手帕,可以当绳子绑洞。
”小马小心地蹲下身子。
兔子来扎米袋,就像在米袋上扎猪尾巴一样。
看起来很可爱。
小马赶紧谢过兔子:“谢谢你,兔子,没有你的提醒和帮助,米会漏出来的!”兔子高兴地说:“不客气。
再见。
我要去田里帮妈妈收白菜。
”“好吧,我送你一程吧!”小马真诚地问。
兔子们骑在马背上,开始有说有笑。
好朋友互相帮助是多么幸福啊!第二部分:值班小马[300字]邹新艳_在森林学校,猪、鹿、兔子、小马、松鼠都是同学。
有一天,轮到小马值日,但刚放学,小马就胃疼得厉害。
我看到他的手放在肚子上,脸色苍白,像个球,在地上打滚,尖叫着:“好痛,好痛!”猪见了,三步两步走到小马跟前说:“小马,你怎么了?你怎么了?我们送你去医院吧!”小马无力地说:“可是我今天值班。
我该怎么办?”兔子说:“没关系。
让我们帮你值日!”于是小猪抱起小马就往医院跑。
一路上,太阳发出数千道光芒,烤焦了大地。
走了没多久,猪累得满头大汗,汗流浃背,整个衣服都能拧出一桶水来。
教室里,我看到鹿手里拿着抹布擦窗台,兔子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拿着簸箕扫地...过了一会儿,教室一尘不染。
第二天,小马康复了。
他回到教室,对同学们说:“谢谢你们昨天帮助了我。
”大家异口同声:“我们同学要互相帮助!”第三条:小猪糖果店[300字]王_多么漫长的一夜!小猪睡得很沉。
他做了一个甜美的梦。
他梦见自己长出了由糖丝制成的翅膀。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习作指导和范文第一部分:写作指导01、明确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是故事性的题材,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环境、人物展开想象,想象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写下来。
02、确定习作内容首先参考课本提供的三组环境和人物,想一想哪一组是自己熟悉的,能让自己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
然后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创编故事。
03、习作注意事项创编故事时,注意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清楚故事发生的环境,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力求将故事,写得具体生动。
04、素材来源于生活本单元学习的几个故事都是虚构的,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因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有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读来比较吸弓|人。
下面提供了三组环境和人物,从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开满丁香花的校园里,淘气包同学,雷厉风行的班长,再遇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呢?黄昏的街头,充满爱心的少年,志愿者,他们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月光下的村庄,铁蛋,铁蛋远道而来的表哥,有什么故事在他们身上上演呢?第二部分:范文五瓣丁香五月的校园,柳树和杨树枝叶茂盛,泛着翠绿。
校园的花坛里丁香怒放,一丛丛,一团团,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校园里,连同学们的笑颜中也仿佛溢满花香。
最近,淘气包张明不知从哪里听了一个传说,说谁能在丁香花里找到五瓣丁香,就会成为最幸福的人,对着五瓣丁香许一个愿,就会实现。
张明把这个传说告诉了同学们。
于是,下课后,很多同学都跑到花坛里,一朵朵丁香花扒拉着看。
“报,报告!”号称“小辣椒”的班长王寒冰火急火燎地跑进了班主任李军的办公室,话音还没落,人已经蹿到李军面前了。
“怎么了,有啥军情,如此慌张?”李军笑着问。
“咱班负责的花坛卫生区里到处是人,大家都在找五瓣丁香,把卫生区弄得乱七八糟,丁香花落了一地。
小学三年级第六单元作文我们班的小书虫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小学三年级第六单元作文我们班的小书虫篇1如果你要问我们班的小书虫是谁?全班同学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她就是我们班的——莉莉。
莉莉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书,每当她得到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时,就会如获至宝,除了上课时间,她都会捧着书,废寝忘食地看。
有一次下课了,我想和她一起到操场上玩,回头一看,她在很认真的看着书。
于是,我走过去拍了拍桌子,大声说:“都下课了,一起去玩吧,还看什么书呀?”谁知她拿着书,慢慢地抬头对我笑了笑,小声说:“稍等一会儿,我把最精彩的一段看完了就去找你们。
”说完又要低下头继续看。
看到她没有反应,我一把抓起小书虫手里的书就往外跑,莉莉楞了几秒就迅速的`像风一样的追了出去,一把抓住我,嘴里大声喊:“还给我!快把书还给我!”看着她那气势汹汹的样子,我只好把书还给她。
书一拿到手,她立马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还有一个周末,我打电话让莉莉到我家里来玩,电话里听见她高兴的说:“好的,这本书还有几页就看完了,看完我就过去。
”撂下电话我就开始等。
“怎么还没来?该不会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吧?”我有些心急了。
于是又给她家里打电话,电话始终没人接,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莉莉才来。
我看到她安然无恙,悬在心里的一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无奈的笑了笑,问:“你干嘛去了?我都等你好长时间了。
”她低下头,歉意地说:“对不起呀!你打电话的时候,我的那本书刚看到一半,直到看完了我才来。
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看到她如此窘迫的样子,我还能说什么呢!因为她爱看书,所以她懂的知识也特别多。
平时,我们遇到不懂的题目都喜欢去问她。
大家都说她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她还常常利用课间活动,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书中的故事。
瞧,这就是我们班的小书虫莉莉。
小学三年级第六单元作文我们班的小书虫篇2我们班里有一个小书虫,他就是小明。
小明个子不高,长得很可爱,一头黑亮的短发,大大的眼睛,圆圆的小脸蛋,看起来就像一只调皮的小松鼠。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学方案习作指导【教学目标】1.能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人物的心理。
【教学重点】能根据选定的环境和人物创编完整的故事,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教学过程】一、习作导入1.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课文,谁来说一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预设1:《桥》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临危不乱,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的指挥,将村民们安全疏散,而自己和儿子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文章歌颂了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
预设2:《穷人》记述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刚刚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在自身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本能地向别人伸出援手的可贵品质。
预设3:《金色的鱼钩》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故事。
文章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引导:想一想,这三篇课文有哪些共同之处?预设1:三篇文章的文体都是小说,虽然都是虚构的,但都取材于生活,所以读起来就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
预设2:三篇文章的情节都很曲折。
预设3:三篇文章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明。
3.今天我们也试着创编一些生活中的故事,让这些故事在我们的笔尖流淌。
(板书课题——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设计意图:从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入手,再次强调小说这种文体的特征,让学生懂得,小说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所以这些故事读起来就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
从读到写,自然过渡。
二、习作要求1.引导学生默读教材第68页,思考:本次习作内容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2.学生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明确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
习作内容:从提供的三组环境和人物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推荐9篇)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第1篇第一次尝试星期天,我看见一本书上写着有关于“大气压力”的实验————“纸能托住水”,心中已动心了,准备马上做一下。
我从酒柜上拿出一个玻璃杯,一张纸。
我在杯子里放了半杯水,又取了半张纸,把纸盖在玻璃杯上,马上倒了过来,“哗”一声,水全流了出来,实验失败,我有一点灰心丧气了,心中想“为什么别人一下就能成功而我却一次成功不了呢?”我决心再做一次,把杯子装满水,用纸片盖好,左手按住纸片,右手将杯子小心地举起,快速地倒转,当杯口朝下时,又小心地放下左手。
嘿!“我成功了”我手舞足蹈起来。
我心中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纸片能托住一大杯水呢?”于是我去请教“电脑老师”原来,纸可能托住水是因为有大气压力,纸下方的大气压力支撑住了纸。
空气对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有压力作用就产生了大气压。
只要不让水流动,空气可能支撑住大约10米高的水柱。
每一个实验都充满着许多科学道理,而且简单又有趣,身边有许多我们感觉不到的东西,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细细品味就能发现。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第2篇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我们可以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题目解析:题目要求写一份建议书,写建议书要注意格式,要有称谓、建议的目的、自己的看法。
从生活、社会、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做到真正反应事实,并提出自己有建设性的意见。
提纲:建议书1、正文中间写上“建议书”三字,并提行写好向哪个部门反应情况的称谓。
2、从搜集的资料中提炼精华,用精炼而有说服力的语言把目前环境、资源的现状交待清楚。
3、写清楚环境污染的以及资源逐年减少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
4、针对以上所反映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办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5、呼吁大家节约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6、落款、日期。
作文技法:1、十大主题中的环保主题,把环保问题写清楚。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学写故事范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学写故事范文一重耳在外流亡了20xx年后,终于回国作了国君。
他给当年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提醒重耳,重耳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
春秋时代,有人要杀害晋国国君的大儿子重耳。
重耳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
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几天几夜找不到吃的东西。
重耳坐在地上叹着气说:“我死了是小事,晋国的百姓又有谁会关心他们呢?”介子推一听这话,想到重耳在苦难中还不忘百姓,心中十分感动。
他咬咬牙,偷偷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
当重耳知道这件事时,感动得流着泪说:“你这样待我,我将来怎么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报答,只希望你将来作个好国君,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重耳在外流亡了20xx年后,终于回国作了国君。
他给当年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提醒重耳,重耳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
谁知,介子推早已带着老母亲躲进绵山里去了。
重耳带人搜山,没有找到介子推母子。
有人出主意说:“从三面放火烧山,逼他们从没有火的一面逃出来。
”重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下令烧山,但始终不见介子推走出绵山。
大火熄灭以后,重耳才发现,他要报答的人,已经被烧死在一棵老柳树下了。
重耳非常后悔,他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的老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重耳带领群臣去绵山祭奠,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身穿素服,登山致哀。
重耳来到坟前,发现那棵柳树复活了。
重耳望着这棵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
他恭敬地折下一根柳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还把那棵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
从此,重耳始终怀念着介子推,他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使老百姓们安居乐业。
为此,寒食节、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过节之时,人们喜欢用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还把柳枝插在门前、沟边的泥土里。
名人故事作文名人故事作文500字(通用17篇)成功的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双肩,承受了多少压力;荣耀的背后,付出了多少代价;伟大的成就,奉献了多少牺牲。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名人故事作文500字(通用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名人故事作文篇1我读过许多名人的故事,但有一个总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
说的是,孔子30岁时,已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并不自满,仍觉得自己的学问并不渊博,于是,便从家乡曲阜赶到了洛阳,去拜访老子。
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但从未放弃,终于走到洛阳见到了期盼已久的老子,急忙拜他为师。
老子见他很有诚意,便收他为徒,孔子也在老子身边随时请教。
读了这篇故事,我感受很深,孔子为了拜师,不远千里,不辞辛苦,可见他毫不骄做傲自满、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而老子呢,也为孔子的一片至诚之心所打动,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也为后人所乐道。
是啊,我们应该象孔子那样谦虚好学,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宁愿受苦受累也不在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业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名人故事作文篇2今天,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许多许多名人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其中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和启发。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汉朝时,一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但他十分热爱读书,白天做工,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家里买不起蜡烛,只好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后来,匡衡成了学识丰富的名人。
这篇寓言故事,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优越,我们和匡衡相比,要幸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