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与直流充电桩通讯协议一致性测试VOL001
- 格式:pdf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40
国标充电桩通讯协议
国标充电桩通讯协议是指充电桩与车载 BMS 电池管理系统之间
的通信协议。
根据最新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GB/T 32185-2018) 规定,充电桩与车载 BMS 之间的通信采用CAN 通讯方式。
在充电桩与车载 BMS 之间的通信中,充电桩会发送一系列的帧ID,车载 BMS 会对这些帧 ID 进行识别,并根据国标协议对报文内
容进行解析。
具体来说,国标充电桩通讯协议包括以下帧 ID:
- 充电请求帧 ID:用于充电桩向车载 BMS 发送充电请求。
- 充电应答帧 ID:用于车载 BMS 向充电桩发送充电应答。
- 充电状态帧 ID:用于充电桩向车载 BMS 发送充电状态信息。
- 充电完成帧 ID:用于充电桩向车载 BMS 发送充电完成信息。
- 故障帧 ID:用于充电桩向车载 BMS 发送故障信息。
充电桩与车载 BMS 之间的通信协议采用 CAN 通讯方式,充电桩会发送一系列的 CAN 报文,车载 BMS 会对这些报文进行识别和解析,以实现充电桩与车载 BMS 之间的通信。
具体 CAN 报文格式可以参考国标协议。
汽车BMS与充电桩智能识别技术研究汽车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与充电桩智能识别技术是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BMS与充电桩的概念入手,探讨BMS与充电桩智能识别技术的相关研究,包括其作用、原理、发展现状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BMS和充电桩的基本概念。
BMS是安装在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上的一个系统,主要负责对电池组进行监控、管理和保护。
BMS可以实时检测电池组中每个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和控制策略,来实现对电池组的优化管理,从而提高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而充电桩是用来给电动汽车提供电能充电的设备,主要包括直流快充桩和交流慢充桩。
充电桩的智能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识别电动汽车的BMS特征来确定合适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从而实现智能化的充电过程。
基于这两个概念,BMS与充电桩智能识别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BMS与充电桩的通讯协议研究。
为了实现BMS与充电桩之间的数据交互和控制,需要研究制定一套统一的通讯协议。
目前,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协议被广泛应用于BMS与充电桩的通讯中,但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新的通讯协议如FlexRay和Ethernet等也正在被引入和研究。
2. BMS与充电桩的数据交互与控制策略研究。
BMS需要向充电桩提供电池组的状态信息,如SOC(State of Charge,电池剩余容量)、SOH(State of Health,电池健康状态)等,以便充电桩根据此信息制定合适的充电策略。
同时,充电桩也需要向BMS发送充电过程中的控制指令,如充电电流和充电功率等。
因此,研究BMS与充电桩之间的数据交互和控制策略,对于实现高效智能化的充电过程至关重要。
3. BMS与充电桩的安全性研究。
由于充电过程中涉及到高电压和大电流,BMS与充电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充电桩bms协议充电桩BMS协议是指充电桩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之间的通信协议。
BMS是电动汽车电池的核心部件,负责监测电池状态、控制充放电等功能。
而充电桩则是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充电桩BMS 协议的实现可以使充电桩与BMS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充电桩对电池的监测和控制。
充电桩BMS协议的实现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充电桩BMS协议,充电桩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包括电池的电量、电压、温度等信息,从而根据电池的状态进行智能充电,提高充电效率。
同时,充电桩BMS协议还可以实现对电池的保护,如过充、过放、过温等保护措施,提高充电的安全性。
目前,国内外充电桩BMS协议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如CAN总线、Modbus、TCP/IP等。
其中,CAN总线是一种常用的通信协议,具有通信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
而Modbus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具有简单易用、可扩展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TCP/IP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信协议,具有跨平台、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充电桩BMS协议的实现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通信协议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可以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其次,需要考虑通信接口的设计,通信接口的设计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的兼容性。
最后,需要考虑安全性问题,充电桩BMS协议的实现应该考虑到电池的保护和充电的安全性,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可靠。
总之,充电桩BMS协议的实现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和安全性,是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未来,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充电桩的建设,充电桩BMS协议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充电服务。
充电机协议一致性及互操作检测平台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充电设施的覆盖率也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不同厂商生产的充电机可能采用不同的协议和标准,导致充电设施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用户无法方便地在各个充电站进行充电。
因此,建立一个充电机协议一致性及互操作检测平台变得非常必要。
首先,充电机协议一致性及互操作检测平台可以保障用户的充电需求。
不同的充电机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标准,当用户需要在不同的充电站进行充电时,由于缺乏一致性和互操作性,可能无法顺利实现充电服务。
建立一个统一的检测平台可以对充电机进行协议一致性的检测,确保充电机具备与其他充电站兼容的能力,提高用户的充电体验。
其次,充电机协议一致性及互操作检测平台可以促进行业标准的制定。
通过对充电机的协议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进行检测和评估,可以发现不同充电机之间的差异和问题。
基于这些问题,相关的标准组织和政府机构可以制定更为统一的行业标准,以推动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充电机协议一致性及互操作检测平台可以提高充电设施的安全性。
采用统一的充电协议和标准可以减少系统中的安全隐患,防止恶意攻击和设备故障。
通过检测和认证充电机的互操作性,可以保证充电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充电服务。
最后,充电机协议一致性及互操作检测平台可以促进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通过对充电机的协议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进行检测和评估,可以发现现有充电机的不足之处,并为厂商提供改进的方向。
这将推动充电设施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充电机协议一致性及互操作检测平台对于智能充电设施的推广和用户体验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统一的检测平台,可以保障用户的充电需求,促进行业标准的制定,提高充电设施的安全性,并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
充电机协议一致性及互操作检测平台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构建绿色可持续的交通出行生态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电机—BMS通信协议测试方法本文主要针对GB/T2793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充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中规定的充电机与BMS交互报文的协议ID及通信速率的测试方法进行说明。
测试工具是金楚瀚BMS模拟器,这是一款按国标制作的标准BMS通信模块,主要模拟BMS报文发送机制。
用来测试充电机的报文是否符合国标。
一、操作界面:二、连接方式:模拟系统的CANH,CANL分别和充电枪的CANL,CANL连接。
模拟系统外加24V电源使人机界面能正常显示。
三、报文交互:此BMS系统以CHM或CRM报文检测为起始,可模拟SOC显示、BEM发送。
报文内容可填。
在此我们主要分析报文头部分,也即CAN ID。
报文ID报文内容(暂略)发送方0x1826f456充电机0x182756f4BMS0x1801f4560000000000000000充电机0x1801f456Aa00000000000000充电机0x1cec56f410290006ff000200BMS0x1cec56f40000000000000600BMS0x1807f456充电机0x1808f456充电机0x100956f4BMS0x100af456充电机0x181056f4BMS0x181156f4BMS0x1812f456充电机0x181356f4BMS0x1cec56f40000000000001500BMS0x1cec56f40000000000001600BMS0x181756f4BMS0x101956f4BMS0x101af456充电机0x181c56f4BMS0x181df456充电机四、参数设置五、显示及调试如上图所示,如通信不能正常进行,主页会显示错误具体原因,软件工程师即可从此定位具体哪条报文出错,并检查报文格式与通讯速率。
至茂·电源·负载制造
直流充电桩测试仪器(BMS)
至茂充电桩测试仪简介:
EVD1000系列直流充电桩测试装置完全依据国标标准所设计制造,装置集BMS 通讯老化以及自带负载为一体,主要应用于直流充电桩产品的在线调试、下线检测、老化试验、功能验证。
该测试系统真实模拟充电过程和各种故障,避免采用电动汽车实车作为检测装置带来的测试使用不方便、测试内容不全面、无法模拟真实故障、辅助电源系统无法验证、车辆动力电池充放电耗时耗力、频繁充放电导致电池寿命缩短等问题,同时可避免充电桩故障导致测试车辆损坏。
直流充电桩测试系统通过内部BMS模拟器与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对电池充电过程的实时模拟,当直流充电机充电枪接入测试设备接口时,测试设备按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信协议国标(GB/T27930-2015)完成连接检测、充电握手、配置和充电,检测充电电压和电流、辅助电源电压和电流。
客户还可以通过外部负载接口外扩负载。
产品功能:
▇充电电压检测;▇充电电流检测;▇BMS通信测试;▇自动充电测试;▇充电故障保护测试;▇充电机老化测试;▇辅助电源测试;
▇带载测试(外扩容60KW+N负载或120KW负载)
工作电源:220VAC±10%
通信接口:CAN2.0B
充电电压使用范围:0V~450V DC或0V~750V DC
辅助电源电压适用范围:0V~30V DC
测试项目:物理连接、充电电压监测、充电电流监测、辅助电源电压监测、故障响应、充电状态、通信状态、自动充电响应等
设备图片:。
一文读懂充电桩新国标之协议一致性测试新国标,就是国家拟颁布的两个测试标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和《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
充电桩市场有着怎样的“充电隐患”?新国标如何将其“绳之于法”?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新国标之一——协议一致性测试标准。
1.1 为何要颁布新国标早期,国家出台GBT 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规定了充电机与BMS之间的通信协议。
但是,由于标准制定过于宽泛,桩企、车企对标准的理解存在误差。
如下图所示,BMS向充电机发送“蓄电池异常”的报文,但是充电机依旧向BMS回复“依旧允许充电”的报文。
不顾蓄电池异常而继续正常充电,蒙混过关,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国家27930只是充电桩标准,但是没有规定具体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国家拟颁布的《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目的在于根据相关协议标准规定的要求,增加每一个实现的协议标准的可信度,检查每一个实现与协议标准的符合性,消除每一个实现与标准的理解歧义,达到充电“唯一”的目的。
那繁杂的通信协议,新国标如何进行测试呢?1.2 新国标测什么车桩充电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协议一致性测试规定了在四个阶段中分别检测充电机以及BMS的技术规范,分析BMS和充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1.2.1 低压辅助上电及充电握手阶段测试系统分别发送握手报文、辨识报文等,测试充电机是否进行绝缘检测,以及测试充电机和BMS是否都反馈正常握手及辨识报文,并在进行错误报文检验中能准确判断并输出错误报文。
1.2.2 充电参数配置阶段测试系统分别模拟充电机和BMS充电就绪状态,分别测试BMS和充电机是否做出相对应的正常反馈,完成充电参数配置,进入正常充电阶段。
1.2.3 充电阶段测试系统发送模拟报文,考察BMS和充电机是否反馈发送充电需求、充电状态、蓄电池需求、蓄电池状态以及电压温度等信息,并检验两者对于中止充电是否准确判断,进入充电结束阶段。
充电桩BMS协议引言充电桩BMS协议(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Protocol)是用于管理和控制电动车充电桩中电池系统的通信协议。
BMS协议涉及了电池参数监测、充电控制、故障诊断等多个方面,是充电桩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对充电桩BMS协议进行全面详细的探讨。
BMS协议的意义与作用BMS协议的出现为电动车充电桩的安全性和充电效率提供了保障。
它可以帮助充电桩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进行恰当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此外,BMS协议还能与其他充电桩交互,从而实现快速充电、充电桩状态显示等功能。
BMS 协议的基本结构充电桩BMS协议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通信接口充电桩BMS协议通常使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作为数据传输的接口。
CAN总线具有高可靠性和实时性,能够满足充电桩中电池系统的数据传输需求。
2. 数据帧格式BMS协议的数据帧格式通常包含了以下几个字段: - 报文ID:用于识别数据帧的类型和发送方。
- 数据长度:表示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长度。
- 数据字节:具体的数据内容,包括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
3. 数据内容BMS协议的数据内容包括了电池系统的各种参数信息,如电池单体电压、总电流、SOC(State of Charge,电池荷电状态)等。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充电桩了解电池的充电状态、健康状况等,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
4. 控制命令BMS协议还包括了充电桩向电池系统发送的控制命令,如充电开始、充电停止、充电电流调整等。
通过这些命令,充电桩能够精确控制电池系统的充电过程,保证充电的安全和高效。
BMS协议的实现流程充电桩BMS协议的实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充电桩初始化在充电桩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BMS协议进行初始化设置。
这包括设置通信参数、设定充电桩与BMS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等。
2. 监测电池参数一旦初始化设置完成,充电桩会持续监测电池的各项参数,如电池单体电压、温度、SOC等。
充电桩BMS通讯协议详解充电桩BMS通讯协议详解1. 引言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重要设备之一,而其中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作为充电桩的核心部件,负责管理和保护电动汽车的电池组。
而充电桩BMS通讯协议则是实现充电桩与电动汽车BMS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关键。
2. 充电桩BMS通讯协议的重要性充电桩BMS通讯协议的存在是为了确保充电桩和电动汽车BMS之间的数据传输准确可靠。
通过通讯协议,充电桩可以实时获取到电动汽车的电池状态、充电需求等信息,而电动汽车的BMS也可以通过通讯协议告知充电桩其充电需求和电池的状态。
3. 充电桩BMS通讯协议的分类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充电桩BMS通讯协议可以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形式。
3.1 有线通信有线通信是指通过物理线缆来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常见的有线通信协议包括CAN总线、LIN总线、RS485等。
其中,CAN总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通讯协议,能够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3.2 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不同,无线通信是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ZigBee等。
无线通信相比于有线通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便携性,但在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
4. 充电桩BMS通讯协议的实现方式充电桩BMS通讯协议的实现方式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4.1 硬件实现硬件实现是指通讯协议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和接口。
在充电桩中,常见的通讯接口有CAN、RS485等,通讯模块可以通过这些接口连接到BMS,并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4.2 软件实现软件实现是指通讯协议所需要的软件编程和算法。
充电桩通讯协议的设计和实现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通讯协议有ISO 15118、GB/T 18487等,不同的通讯协议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和要求。
5. 充电桩BMS通讯协议的应用和发展充电桩BMS通讯协议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直流充电桩与 BMS 通信一致性测试用例报文时间误差要求:各个阶段 报文代号 报文周期 报文 ID 报文功能 充电握手阶CHM250ms1826f456下发协议版本号段BHM 250ms 182756f4 车辆端电池最大允许充电电压CRM 250ms 1801f456 充电机辨识BRM 250ms 多包传输数据 多包数据之间间隔时间 10ms 充电参数配 BCP500ms多包传输协议给充电桩发送电池参数, 超过 5s 为超时置阶段CTS 500ms 1807f456 时间同步(可选项CML250ms1808f456充电桩最大输出能力报文,以便估算剩余充电时间BRO 250ms 100956f4 BMS 发送给充电机表示准备充电就绪CRO250ms101AF456充电机发送给 BMS 表示输出准备就绪充电阶段BCL 50ms 181056f4 电池充电需求报文 BCS 250ms 多包传输 电池充电总状态报文CCS 50ms 1812f456 充电桩当前输出电压,电流等信息 BSM 250ms 181356f4 充电阶段 BMS 发送的电池信息BMV 10s 多包传输 单体电池电压BMT10s多包传输动力蓄电池温度报文参数 标称值 1s误差范围 +0.2s 报文超时时间5s≥10s+0.5s+3s 报文周期时间10ms±3ms81FF456电机错误报文CH MB H MC R M B R M报文 ID1826f456182756F41801F4561CEC56F41CECF4561CEB56F41CEB56F41CEB56F41CEB56F401D2 001011010203040 1 0F0 0 2 90 6 0 1 1 3 F FF FF FF FF报文数据0 00 0 F FF F 0 3 F F F FF F FF F F FF F F 00 1 0 00 0 8 8 F FF FF FF FF0 1 0 20 2 1 3 F FF FF FF FF0 1 0 00 0 8 8 FFFFFFFFFF报文解析通信协议版本号最高允许充电电压: 405V ;0.1V/位, 0V 偏移量00: 请求辨识确认码, 00 00 00 00:充电机编号 01 01 01:充电站编号(可选项)10: 协议控制字 (16, 表示请求发送多包数 据, 29: 全部数据 41 字节 00:与第二字节 联合06:表示要发 6 包数据 FF :保留给 SAE 00 02 00:参数群编号 11:协议控制字 (17,表示允许发送多包数据 06: 数据包总数 01: 下一个要 发送的数据包编号 FF FF :保留给 SAETPCM_DT (TPCM:传输协议— 连接管理) (DT : 数据包01:第一包数据 01 00 01:通信协议版本号03: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88 13 :电池额定容量 500AH,低字节先发 88 与第二包的 13 组成电池额定电压 500V, 同样低字节先发详 见 : SEA-J1939-21: 传输 协议连接管理第三包数据 不用字节 FF 填充第四包数据第五包数据第六包数据老国标程序的充电桩 不发 1826 这条报文, 老国标的车也不会回 1827 报文,直接是从TPCM_CTS (响应者TPCM_RTS (发送者充电握 手 阶 段参 数 配C RMBC P 1CEB56F41CEB56F41CEB56F41CECF4561801F4561CEC56F41CECF4556713AA111F31D1FFFFFFFFFFFF6FF1FFFFFFFFFFFF7FFFFFFFFFFF2FF6FFFF第七包数据13:协议控制字 (19,表示发送完毕 31:全部数据 49 字节 07:发送 7 包数据AA:表明充电桩已和 BMS 握手辨识完成10:协议控制字 16 表示请求发送多包数据 0D:全部数据字节数 1302:一共发送两包数据11:协议控制字 17 表示允许发送多包数据 02:两包数据01:下一条发送的数据编号TPCM_EMEM:消息结束应答0 2FFCT SCM LBR OCR OBC LBC S61CEB56F4 1CEB56F4 1CECF456 1807F4561808F456100956F4100AF456181056F41CEC56F41CECF45010213404 C AA AA 4E10112D 0 0F0 D2 8 1D F F0 C 0 9 02 9 A 58 0 9110 7 1 E 0 0 1 5 C 4F F3 C 0 0 0 1 1 6 0 2 0 0 A 0 00 0 2 C 0 2 2 5 0 9 F F0F0 2 F FA 0 F FF0 0 0 1 F F 0 7 2 8 F F0 1 F F FF 0 F F FF F 0 0 1 87 0 E 80 0 1 7 0 A F FF F 0 0 0 0 7D F F61 7 0 3 0 62 0 14 F FF F1 1 1 1 5 1F F1 1 0D 2 FF0 00FFFFF0 0 0 0 3 2 FF01:表示这是第一包数据 D0 07 :单体蓄电池最高允许充电电压 20V00 00:最高允许充电电流 400A(-400 的偏移 70 17:电池标称容量: 600KWh D2 与第二包数据的 0F :最高允许充电电压: 405V1E:最高允许温度 80 ( -50 的偏移 2C 01:电池荷电状态 30% E8 03 :整车电池总电压: 100V13:协议控制字表示发送完毕时间同步,可选项报文 2017 年 7 月 25 日 15 点 28 分 40 秒4C 1D:最高输出电压: 750V (0.1V/位) C4 09 :最低输出电压: 250V28 0A:最高输出电流: 140A(先 0.1A/位,再-400 的偏移) 14 0F: 最小输出电流AA:表明电动汽车已准备好充电 00:未准备好AA:充电桩已准备好充电 00:未准备好4E 0C:电池电压需求 315V 3C 0F:电流需求 10A(-400 的偏移 01:恒压模式 02:恒流模式10:请求发送多包数据 09:发送的数据字节数和为 9 02:需要发送 2 包数据11:允许发送 02: 2 包数据 01:第一包数据编号01:第一包数据 9A 16:充电电压测量值 A0 0F:充充电阶 段置 阶段BC SCC SBS MB M V61CEB56F41CEB56F41CECF4561812F456181356F41CEC56F41213DC112FF922FFF2FFFD115FF电电流值7D 51:参照标准(位计算 32:当前 SOC 值02:第二包数据58 02 :剩余充电时间: 600minDC 12:充电机电压输出值 AO OF:电流值 00 00:充电时间FD: 充电允许 7.1 两位 00:暂停 01:允许其他位填充 FF01:单体电池编号 FF:电池温度 02:温度检测点编号 FF:最低温度18:参照标准10:提示发送多包数据 09:共发送 9 字节数据 02:发 2 包B MT BST 1CECF4561CEB56F41CEB56F41CECF4561CEC56F41CECF4561CEB56F41CEB56F41CECF456101956F41112131111213129A589929A5898C11621162F41FFAFF22FFAFF2FF8DFFFFFFFFFFFFFFFF117DFF7DFF481551FF15161651FF164B32FF32FF11:允许发送01:这是第一包02:第二包 #1 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 .13:发送完BMV 为可选项,可发可不发。
BMS和电力系统通讯协议
甲方(电力系统管理方):
名称: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
乙方(BMS系统管理方):
名称: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
鉴于甲乙双方希望实现BMS(楼宇管理系统)与电力系统之间的有效通讯,确保数据交换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通讯内容
1. 数据类型:能耗数据、设备状态等
2. 通讯频率:每__分钟一次
第二条通讯标准
1. 采用标准协议:__________
2. 数据格式:__________
第三条双方权利义务
1. 甲方提供稳定的电力系统接口
2. 乙方确保BMS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双方共同维护通讯安全
第四条违约责任
1. 违反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2. 通讯故障,双方共同排查解决
第五条争议解决
1. 双方协商解决
2. 协商不成,提交甲方所在地法院
第六条其他
1. 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2.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月__日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月__日。
2019年第22期信息与电脑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软件开发与应用直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BMS协议测试工具的设计韦浩睿1 胡小东1 李 鑫2 靳绍许1 吴 昊1(1.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软件测试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0;2.许昌隆源电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许昌 461000)摘 要:直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BMS协议测试工具能够实现场内无实车的单边模拟测试,不仅能提高测试效率,更能提高测试覆盖度,保证设计阶段直流充电设备协议实现的正确性。
关键词:BMS;直流充电桩;测试工具中图分类号:TM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9)22-047-02Design of BMS Protocol Test Tool for DC Charging Pile and Electric Vehicle Wei Haorui1, Hu Xiaodong1, Li Xin2, Jin Shaoxu1, Wu Hao1(1. XJ Power Corporation, Software Testing Department, Xuchang Henan 461000, China;2. Xuchang Longyuan Power Industry (Group) Co., Ltd., Xuchang Henan 461000, China)Abstract: The DC charging pile and the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 protocol test tool can realize the single-side simulation test without real vehicle in the field, 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test efficiency, but also improve the test coverage and ensur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DC charging device protocol in the design stage.Key words: DC charging pil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 test tool0 引言传导式的充电需要充电桩和电动车首先完成接口的物理连接,然后双方依照协议,配合相应的控制动作,完成整个充电过程。
67本文针对充电桩与电动汽车间匹配性检测无法直观判断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日常运维车桩协议一致性判断的方法,设计内置式匹配性判断工具,建立车桩协议一致性判断数据模型,采集充电匹配性结果和协议遵循程度数据提供给充电桩相关应用单位,为后续充电桩及车辆维护改造和产品迭代升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0 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碳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动汽车逐渐收到大家的认可,电动汽车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带动充电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1]。
然而,针对目前充电技术尚不完善,充电桩的应用和检测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人力进行管理和维护,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2]。
本文基于车桩协议一致性判断的充电桩状态实时监测技术研究,以《GB/T 27930-2015》《GB/T 18487.1-2015》《GB/T 34657.1-2017》等国家标准为依据,以保障充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出发点,研究建立基于车桩协议一致判断的知识管理系统,最终达到电动汽车充电成功率的逐步提升改善,从而推动了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同时降低电动汽车失效起火频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而造福全社会。
1 现状分析目前国网电动汽车服务(福建)有限公司已完成省级及各地市智能视频监控设备的部署工作,具有智能地锁、远程咨询和报警、快充站全景监控等功能,对整体快充网络日常的运营和安全管理有较好的提升意义。
但是,直流充电桩在给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会出现失败的情况,有的在充电过程中失败,有的是在充电流程刚建立的时候就失败,G BT27930-2015规定了充电机与BMS之间的通信协议,但是由于标准过于宽泛,桩企、车企对标准的理解都存在误差,使得充电过程由于车桩协议不一致,导致出现充电桩通讯中断、死机、延迟、错误帧较多等问题。
同时直流充电桩显示的故障代码也不完全反映真实的充电失败原因,主要原因是目前车联网平台从TCU (计费控制系统)获取信息,充电桩控制板通过CAN总线将数据传输给TCU,多节点的数据传输,很难保证车联网数据的准确和完整性。
直流充电桩通信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郭昊; 李小鹏; 徐征; 李艺超; 王春晖【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9(000)021【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电动汽车; 直流充电桩; 通信一致性测试【作者】郭昊; 李小鹏; 徐征; 李艺超; 王春晖【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天津动核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近年来,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大力发展,作为电动汽车基础配套设施的直流充电桩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建设。
2015年12月,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新修订的5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1]-[6]。
2017年推出了2项关于直流充电桩的互操作性和通信一致性标准[7]-[8]。
国标的推出,对直流充电桩的互操作性和通信一致性做出了明确规范,进一步促进了充电基础设施的规范和统一。
与交流充电相比,直流充电过程中采用高电压、大电流的供电方式,直流充电桩需确保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实时控制充电状态,保证直流充电安全。
直流充电桩测试装置可用于检验直流充电桩是否满足国家标准。
在电动汽车与直流充电过程中,二者之间的报文交互,使得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不同充电阶段、不同充电状态可实时控制,因此,本文分析了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一致性检测方法,以直流充电桩为测试对象设计开发了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一致性测试系统,可实现直流充电桩的通信一致性测试并生成测试报告。
直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充电过程主要包括6个阶段,包括物理连接、低压辅助上电、充电握手、充电参数配置、充电阶段、充电结束阶段[9]。
其中二者主要在充电握手阶段、充电参数配置阶段、充电阶段、充电结束阶段进行CAN报文交互,双方通过报文确定对方的充电状态,实现对充电过程的控制。
完整的直流充电报文如表1所示。
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可以理解为对直流充电过程中的报文交互进行测试,重点对充电过程中的通信报文逻辑和报文内容进行监测,主要包括肯定测试和否定测试。
电动汽车bms与直流充电桩通信协议中的身份认证
在电动汽车BMS与直流充电桩通信协议中,身份认证用于确保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通信安全和数据的可信性。
身份认证过程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充电桩向BMS发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通常会包含充电桩的身份信息和认证要求。
2. BMS接收到认证请求后,会对请求进行解析,并验证充电桩的身份信息的合法性,例如充电桩的唯一标识符、证书等。
3. BMS使用预共享密钥或者其他加密算法对认证请求进行加密处理,并返回加密后的认证响应给充电桩。
4. 充电桩接收到认证响应后,会进行解密处理,并验证BMS 返回的认证结果的合法性。
如果认证成功,充电桩会继续进行充电操作;如果认证失败,则充电桩可能会拒绝提供充电服务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身份认证的目的是确保充电桩和BMS之间的通信仅限于双方信任的设备,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充电桩系统,保护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身份认证也可以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篡改,确保充电过程中的数据交换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