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课程 第三章 旅游者
- 格式:ppt
- 大小:550.00 KB
- 文档页数:54
第三章旅游者讲授内容:第一节旅游者概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者的概念以及能够区分一个人是不是旅游者,了解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游客范围的划定与解释,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理解旅游者的常见分类标准以及不同类型旅游者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启发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思考,通过鼓励式教学使学生喜欢上所教的内容。
教学重点:1、旅游者的概念及其界定2、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教学难点:1、对旅游者概念性定义的理解,即如何区分一个人是不是旅游者。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启发、问题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学时分配:2学时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建议教材郭胜,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教学参考书田言付朱沁夫,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旅游学刊》;国家旅游局网站:教学过程:第三章旅游者第一节旅游者概述第一部分:导入新课问题引入:1)张先生离开家乡,受公司派遣去上海出差了一个月,张先生能算一个旅游者吗?2)李小姐受公司外派去离开家乡上海去北京工作,一年半后又被调回上海,在这期间李小姐是个旅游者吗?第二部分:讲授新课一、旅游者定义Ⅰ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简单讲,旅游者就是出于就业和移民以外的任何原因,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
这仅仅是个概念性的定义,对旅游者本质属性的概括。
但是,各国政府部门以及旅游界业界所关心的并不是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而是要准确了解旅游者的数量、规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整个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等,以便为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企业的经营进行更好的服务。
因此,仅仅知道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研究怎样统计旅游者的数量,那些人算是旅游者,那些人不包括其中。
这就涉及旅游者的技术性问题。
第一节旅游者的概述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者概念的主要说法,熟悉定义旅游者的基本原则,掌握旅游者的类型、特点及旅游者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并能运用所学原理对本地区旅游者的基本类型、形成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提问]:什么是旅游者?同学们大多都是从外地到江门来念书的,算不算旅游者?为什么?一、国际上关于旅游者的定义1.国家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的定义国际旅游者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到其它国家旅行至少24小时以上的人。
具体可包括以下人员: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为了出席国际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为了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停靠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以下人员不可统计在内:到某国就业任职者,不管其是否订有合同;到国外定居者;到国外学习,且膳宿在校的学生;凡属边境地区居民及落户定居而又越过边界去工作的人;临时过境而不停留的旅行者,即使其在该国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
2.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1950年,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对国际旅游者的定义进行了修正,具体包括:(1)在国外学习,且膳宿在校的学生同样被视为旅游者进行统计;(2)到他国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人员被视为国际短途旅游者;(3)途径他国,但不作法律意义上停留的人员被视为过境旅行者。
1963年,联合国在罗马召开了由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发起的国际旅行和旅游会议。
会议提出了“游客”(Visitor)的新概念,并将游客定义为“除了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其它一个不是自己常住国家访问的人员”。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游客在一个国家停留时间的长短对游客进行细分,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过夜旅游者(Tourist),简称旅游者,另一类是一日游游客(Excursionist)。
1976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举行第19次会议,通过《国际旅游统计暂行准则》,对国际旅游者的界定作了更为明确的表述。
第二节旅游者产生的条件新课导入一、播放《我想去桂林》此歌曲反应了哪些影响一个人成为旅游者的因素?如何解决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在开展旅游活动中的矛盾?二、你认为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因素有哪些?1.班上人平均分为三组2.一人只能写一个,不要跟别的小组重复,大家监督,如果写的时候没有发现的,评比时相同的都划掉。
3.如果有那个小组多写了,扣分4.请写的起来讲解。
一、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一)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影响着人们的旅游消费水平,当一个家庭的收入不足以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时,该家庭很少会外出旅游;然而一旦这个家庭的收入水平超过这一临界点,该家庭用于旅游的消费便会迅速增加,且增加比例会超过收入增加比例。
1.关于个人可自由支配的实际收入2.可自由支配收入内涵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的收人中扣除全部纳税和社会性消费(如健康和人寿保险、老年退休金和失业补贴的预支等)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余下的收入部分。
3.可自由支配收入对旅游的影响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活动范围的选择。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行方式、旅游活动内容的选择。
影响到旅游者外出逗留的时间长短。
影响到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引入] 恩格尔系数概念恩格尔系数概念: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越高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旅游的关系800至1000美元——国内旅游的动机;超过1000美元——跨国旅游动机;超过3000美元——洲际旅游动机;超过10000美元——环球旅游动机。
第一节旅游者的概述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者概念的主要说法,熟悉定义旅游者的基本原则,掌握旅游者的类型、特点及旅游者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并能运用所学原理对本地区旅游者的基本类型、形成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提问]:什么是旅游者?同学们大多都是从外地到江门来念书的,算不算旅游者?为什么?一、国际上关于旅游者的定义1.国家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的定义国际旅游者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到其它国家旅行至少24小时以上的人。
具体可包括以下人员: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为了出席国际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为了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停靠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以下人员不可统计在内:到某国就业任职者,不管其是否订有合同;到国外定居者;到国外学习,且膳宿在校的学生;凡属边境地区居民及落户定居而又越过边界去工作的人;临时过境而不停留的旅行者,即使其在该国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
2.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1950年,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对国际旅游者的定义进行了修正,具体包括:(1)在国外学习,且膳宿在校的学生同样被视为旅游者进行统计;(2)到他国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人员被视为国际短途旅游者;(3)途径他国,但不作法律意义上停留的人员被视为过境旅行者。
1963年,联合国在罗马召开了由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发起的国际旅行和旅游会议。
会议提出了“游客”(Visitor)的新概念,并将游客定义为“除了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其它一个不是自己常住国家访问的人员”。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游客在一个国家停留时间的长短对游客进行细分,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过夜旅游者(Tourist),简称旅游者,另一类是一日游游客(Excursionist)。
1976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举行第19次会议,通过《国际旅游统计暂行准则》,对国际旅游者的界定作了更为明确的表述。
第三节旅游者类型及需求特点一、旅游者类型划分按照不同的标准,旅游者有不同的分类一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年龄划分:少年(6~16岁)、青年旅游者(16~40)、中年旅游者(40~60)、老年旅游者(60岁以上)。
据调查,中青年旅游者在旅游者总数的50%以上。
2.按性别划分:男性旅游者、女性旅游者根据调查,男性旅游者出行的概率要大于女性。
中国男性旅游者可占整个国内旅游者总数的70%。
3.按收入划分:豪华型、大众型、经济型4.按职业划分:商人、学生、公司员工。
5.按照旅游目的划分:可分为观光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公务型(差旅型)旅游者、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宗教朝圣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
6.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洲际旅游者、环球旅游者;7.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团体旅游者、散客旅游者;8.按照计价方式划分:可分为全包价旅游者、半包价旅游者、非包价旅游者;9.按照费用来源划分:可分为自费旅游者、公费旅游者、社会旅游者、奖励旅游者;10.按照旅游交通方式划分:可分为航空旅游者、铁路旅游者、公路旅游者、水上旅游者、徒步旅游者;11.按照旅行距离划分:可分为短程旅游者、远程旅游者;12.按照旅游活动内容划分:可分为文化旅游者、人文旅游者、观光旅游者、访古旅游者、会议旅游者、疗养旅游者以及形形色色的专项旅游者等。
13.按受教育程度划分,可将旅游者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学历的旅游者。
一般来说,学历越高,旅游者出行的概率越大。
二、旅游者消费的特点(一)观光型旅游者其消费特点主要有:1.历史最悠久,最普遍的类型该类型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为普及、最基本的旅游者类型,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和价值取向,几乎所有的旅游者都不会排斥这种旅游活动。
2.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自由度较大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既要看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大小,又要看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要考虑旅游活动中的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