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史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7
法国史大事年表早期历史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征服高卢地区,将其纳入帝国版图。
5世纪:法兰克人占领高卢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843年:法兰克王国分裂为三个部分,其中西法兰克王国逐渐演变为现代法国。
中世纪987年:卡佩王朝开始统治法国,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巩固。
1307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镇压圣殿骑士团,导致该组织的解散。
1429年:圣女贞德带领法国军队在奥尔良战役中取得胜利,激励了法国抵抗英军的斗志。
近代史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国的独裁者。
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
现代史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给德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是协约国的一员,参与了战争。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被纳粹德国占领,维希政府成立。
1944年:盟军登陆诺曼底,解放了法国。
1958年:戴高乐建立第五共和国,结束了第四共和国的混乱局面。
1993年:法国加入欧洲联盟,成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
当代史2005年:法国通过全民公投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引发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停滞。
2015年:巴黎遭遇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引发全球对恐怖主义的关注。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法国采取了严格的封锁措施,以控制疫情的传播。
这份大事年表简要概述了法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展示了法国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
早期历史(续)公元3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高卢地区开始传播,逐渐成为主流宗教。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的重要势力。
中世纪(续)1066年:诺曼征服英格兰,诺曼底公爵威廉成为英格兰国王,加强了法国与英格兰的联系。
1302年:法国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标志着法国君主制的进一步发展。
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法国最终收复了诺曼底地区,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法国史第四章封建的法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封建制度者以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在法国—正如在欧洲绝大部分地区一样—逐渐建立了起来,它适与延续了千年之久、被称为中世纪(约5世纪至15世纪)的漫长时期相吻合。
1、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至公元1000年,封建制度已站稳了脚跟:军人的职责是作战,往往是骑马作战,所以人们称其为骑士。
神职人员为确保所有基督徒得救而祈祷,大家称其为教士。
无论骑士还是教士都无需靠亲手劳动而生活:前者把时间用于训练和打仗,后者则把时间用于祈祷和自修。
那么谁干活养活他们呢?农民:他们人数远比骑士和教士多,但却长期被迫忍受“打仗的人”和“有学问的人”的统治。
2、权利和义务并非所有骑士u同样强大。
最富的一些骑士拥有城堡,这在缺乏安全性的时代是弥足珍贵和受人羡慕的庇护所。
最弱的一些骑士寻找领主,以便置身于其保护之下;这些骑士便是附庸。
中世纪的法律逐渐明确了各自的职责:附庸应该以其武器、建议及所拥有的一切支持其领主;领主则应救济和庇护其附庸。
最常见的情况是,领主通过一种称为“封地”的仪式,向附庸提供履行义务的手段,同时允许他雇人耕种一片成为封地的土地。
3、封建的金字塔那些已经拥有附庸的领主很快发现,得到更强大的领主庇护是有利的;于是,他们自己也变成了附庸……不过依然是他们自己附庸的领主。
这样,社会慢慢与金字塔相像了。
只有国王在最高处御宇天下而不从属于任何人。
他是否因此而成了主宰呢?不。
因为人们给予他的尊敬既取决于他的实力,又取决于他的慷慨程度:由于土地又成了当时的唯一财产,因此,他若慷慨大方多给他人封地,他就会有很多附庸。
但他自己还剩什么?若把土地留给自己,他就鲜有附庸,因此在面对比他更富或防御的很好的敌手时就会缺乏力量。
找到平衡点是很难的。
中世纪经历了许多因封地而发起的战争。
在领主们眼里—因为农民若能对此表态的话,将是另一种看法了!--这些战争史最带劲的体育运动,甚至超过了同样被狂热的从事的狩猎活动。
法国史的读书心得(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法国史的读书心得6世纪的法学家博丹是专制的推崇者。
初中法国史知识点
1.法兰西王国的建立:公元5世纪时,法兰克人开始在今天的法国境内定居。
在8世纪,卡洛林王朝的皇帝查理曼将这些地区统一起来,建立了法兰西王国。
2. 百年战争:从1337年至1453年,法国与英格兰之间爆发了长达116年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法国最终获胜,英格兰撤出了法国。
3. 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起义,打破了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1792年法国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的处决等。
4. 拿破仑时期: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自封为法国皇帝,建立了拿破仑帝国。
他统一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但最终被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打败。
5. 二战期间法国的表现:在二战期间,法国被纳粹德国占领。
法国抵抗运动和自由法国军队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法国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6. 法国的五共和制:法国自1958年以来一直是五共和制国家。
这个政治制度由总统、议会和首相组成,实行半总统制和半议会制。
7. 欧盟和欧元:法国是欧盟的创始成员之一。
1999年,法国与其他欧盟国家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并在2002年采用了欧元作为法定货币。
- 1 -。
法国史参考书目一、通史类1.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2. 陈文海:《法国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3. 采盖尔:《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4. 刘文立译注:《法国史纲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5. 科林•琼斯:《剑桥插图法国史》,杨保筠、刘雪红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6. 让-皮埃尔•里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法国文化史》(四卷本),中译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7. 李宏图主编:《法国史研究的新视野》,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二、各章参考书目导论1. 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性》,顾良,张泽乾译,商务印书馆,1994,1995,1997..2. Pierre Nora, Les Lieux de Mémoire : La République, La Nation, Les France (éditions Gallimard),3 vols, 1984-1992.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第一章法兰西的童年1. 理查德•利基著:《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2. C.沃伦•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陶松寿译,陶松云校,商务印书馆,1988年。
3. 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O.M.道尔顿英译,寿纪瑜戚国金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4. 戴尔•布朗主编:《凯尔特人:铁骑时代的欧洲》,任帅翻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5. 泰德•奥尔森:《活着的殉道者》,朱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 埃吕埃尔:《凯尔特人的欧洲》,邵明丁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第二章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1. 雅克•勒高夫:《圣路易》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2. Marc Bloch,The Royal Touch,translated by J. E. Anderson, Dorset Press,1989.3.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张绪山李增洪候树栋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高考法国史知识点总结法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历史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对于高考来说,了解法国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古代法兰克王国的崛起开始,逐步介绍法国的历史发展,并重点探讨近代法国革命、拿破仑时代和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时期。
一、古代法兰克王国的崛起法兰克王国是法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之一,其崛起可以追溯到5世纪。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个支系,他们以征服罗马帝国割据而成。
而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重要君主是克洛维一世,在其统治下,法兰克王国扩大了领土,并在6世纪末正式接受基督教。
二、近代法国革命近代法国革命是法国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它发生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这场革命的起因是法国社会的严重不平等和封建制度的压迫,而导火索则是法国的财政危机。
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人民起义、国民议会的成立和法国大革命。
三、拿破仑时代拿破仑一世是法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君主之一。
他在法国革命后迅速崛起,最终成为法国第一帝国的建立者。
拿破仑通过一系列军事战争征服了大片领土,并对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
他还颁布了《民法典》等一系列法律,对法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世界大战时期法国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于这两次战争的了解对于高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是协约国之一,与德国进行了长时间的残酷战斗。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在德国的入侵下沦为纳粹占领区,直到盟军登陆诺曼底后才恢复自由。
综上所述,法国的历史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古代法兰克王国的崛起、近代法国革命、拿破仑时代和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时期。
了解这些历史知识点对于高考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不仅仅是法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全球历史格局的演变。
希望考生们通过对法国史的深入了解和研究,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并在历史科目中取得好成绩。
法国历史部落时期428-447年克洛迪奥,撒利部落法兰克人第一任首领447-458年墨洛维斯,克洛迪奥之子458-481年希尔德里克一世,墨洛维斯之子1.481-751年墨洛温王朝481-511年克洛维,希尔德里克一世之子,统一高卢、臣服勃艮第等511-558年四子平分王国,第一次分裂558-561年克洛塔尔一世统一王国561-613 诸子三分王国,第二次分裂613-623年克洛塔尔/罗泰尔二世统一王国623-639年达戈贝尔特/达格伯特一世,罗泰尔二世之子639-687年王国第三次分裂,王权有名无实676-679年达格伯特二世,达格伯特一世之孙,被宫相所杀679-691年西奥多里克一世,宫相丕平傀儡,687年统一王国691-695年克洛维三世,西奥多里克一世之子,宫相傀儡695-711年奇尔德伯特二世,克洛维三世之子,宫相傀儡711-715年达格伯特三世,奇尔德伯特二世之子,宫相傀儡715-720年奇尔佩里克二世,奇尔德伯特二世之子,宫相傀儡720-737年西奥多里克二世,奇尔德伯特二世之子,宫相傀儡737-742年空位743-751年奇尔德里克三世,身世不明2.752-987年加洛林王朝752-768年宫相矮子丕平自立为王。
756年攻入意大利,推动形成教皇国。
死后两个儿子分领其地,查理一世更有作为。
768-814年查理一世,又称查理大帝,丕平之子,世界历史上伟大帝王之一,夺取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巴尔干大片土地。
800年在罗马加冕为罗马皇帝。
814-840年路易一世,查理一世之子。
把王国分封给多个儿子,引内战。
840-855年罗泰尔一世,路易一世之子。
841年《凡尔登条约》,加洛林帝国一分为三,预示近代西欧国家的形成。
843-877年查理二世(秃头国王),罗泰尔一世弟弟。
战胜后获得今法国、西班牙部分,西法兰克王国逐渐演变为法兰西王国。
877-879年路易二世(口吃者),查理二世之子。
879-882年路易三世,路易二世之子。
章士钊与法国史研究章士钊不是一个职业历史学家,没有专门的历史学著作,而他的历史思想都隐含在他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当中,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与所处时代的客观条件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观。
其中,法国史是章士钊研究最多的世界史部分,这一方面固然与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史发展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因为法国启蒙运动的火山爆发出的智慧之光点亮了世界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火焰,章士钊对先贤们构筑的民主社会图景心向往之;更重要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历史背景与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有相当的相似之处,比如说:大革命前中法皆为封建专制集权历史较长且较稳固的国家;都有资产阶级发动暴力革命推翻封建制度;革命初步成功之后国内都是党派林立竞相争权,政坛思想混乱,各种政治派别各抒己见、纷争扰扰,且各不相融、甚或好同恶异,排挤异己;甚至都在相同的政制问题上发生争执(如:地方分权还是中央集权、代议制还是总统制等等);而且都有复辟和掌握大权的军事领导人称帝的情况发生。
而最终结果是法国在拿破仑三世倒台后,迅速整合了社会力量走上了稳定繁荣的民主政治道路,而中国在当时的章士钊看来要走上这条路还是遥遥无期,这必然引起章士钊的极大关注和反复思索,希冀从中找到中国民主富强之路的答案。
在这样的认识之下章士钊对法国史的解读和总结表达了他这样的几种思想:(一)政治体制应该“尚异”——反专制“尚异”,即尊重差异、容纳差异、保持差异。
章士钊调和论的核心理念就是提倡尚异。
他认为大凡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相异的利益、思想、情感等,这些相异之处,是事物的本来属性,是不能加以抹杀和消灭的。
他说:“盖社会上之情感、利害、嗜欲、希望,决难同一。
所谓物之不齐,乃物之情,必勉强以齐之,必且横决而不可收拾。
庄生著齐物论,意在以不齐为齐,诚为笃见。
故调和之为物,乃天理人情之至。
’”由此,他一再强调,在社会生活中尤其要提倡尚异。
他不仅把尚异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而且视为社会进步的原因,说:“所见不同者,人之情也;士论不一者,国之华者”。
法国的音乐史也是非常悠久的,下面我们从以下四个时期来了解法国音乐史:一、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二、拿破仑专政时期三、浪漫主义时期四、 20世纪的音乐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16世纪,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法国音乐得到繁荣发展。
代表法国人文主义精神的音乐体裁是世俗的歌谣曲。
歌谣曲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好,确立了法国音乐的民族性,有意识地不再模仿后期尼德兰乐派的繁琐的复调技法,向主调音乐演变,并恢复了法国式的简洁流畅和描绘性。
它的代表人物是C.雅内坎。
他的著名作品有《马里昂战役》、《狩猎》、《鸟之歌》、《巴黎的喧哗声》等。
歌谣曲流行全欧,后来意大利以它改编的器乐曲称作“法国坎佐纳”,是巴罗克时代飞跃发展的器乐的萌芽。
这时的主要乐器是琉特、六弦维奥尔琴等,当时小提琴还是纯民间乐器,它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成为主要乐器,这过程反映了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的尖锐斗争。
17~18世纪上半叶,法国史学家称为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史上称为巴罗克风格时期,此时盛行代表法国宫廷审美趣味的洛可可风格。
在路易王朝的君主专制下,宫廷音乐兴盛起来。
同时,由于与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数次联姻,也带来强大的意大利影响。
1659年,上演了R.康贝尔(约1627~1677)的宫廷歌剧──田园剧《伊西》。
1671年他的5幕田园剧《波莫娜》,在第1座法国宫廷歌剧院的开幕式上演出佛罗伦萨人J.-B.吕利是法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
他的歌剧《阿尔米达》、《忒修斯》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和历史英雄故事,具有抒情悲剧的特色。
有许多舞蹈与合唱场面,戏剧性的独白──朗诵调吸收了法国古典悲剧的朗诵特点,从而表现出法语诗歌的韵律。
吕利还设计了由慢、快、慢 3部分组成的“法国序曲”形式,对欧洲器乐发展有很大影响。
吕利以后,法国歌剧向娱乐方向发展,抒情悲剧变成了嬉游演出。
拿破仑专政时期1797~1814,法国音乐处于停滞状态。
表面上慷慨激昂、富丽堂皇,实质上装腔作势、华而不实的所谓“帝国风格”的作品充斥歌剧舞台。
国别史专题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英国史二、英国史整理一、工业革命前(16世纪—18世纪中期)政治:1640-1688年通过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经济:新航路开辟后,奉行重商主义,成立东印度公司、参与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开展圈地运动,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对外: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打败荷兰。
18世纪下半叶打败法国,1763年最终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科技文化: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莎士比亚。
二、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政治:1832年议会改革;宪章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
经济:1765年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中期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对外:1763年打败法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与拿破仑争霸。
科技文化: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确立进化论冲击了神创论;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拜伦、雪莱。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70年代—1917年)政治: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
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缓慢,丧失世界工业垄断地位。
(殖民帝国主义)对外: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1917年—二战政治:1919年巴黎和会;1920年国联成立。
1939-1945年,二战。
经济:1929-1933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出现严重衰退;20世纪30年代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诞生。
科技文化:1926年贝尔德发明机械扫描电视。
五、二战后到今政治:地位衰落,追随美国,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冷战序幕),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联对抗。
经济: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73年加入欧共体,融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潮流。
一法国政治史1.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创立共和)1804—1815 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1830 波旁王朝复辟1830—1848 七月王朝1848—1852 第二共和国1852—1870 第二帝国1870—1940 第三共和国(确立巩固)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确立(权利制约图)确立原因:㈠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㈡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的结果(根本原因);人民长期追求民主的斗争。
评价: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的确立;推动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工人起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其余两次为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意义:打击了资产阶级,显示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力量,从而为马克思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
同时,他也证明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只有用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才能取得胜利。
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和傅里叶,英国的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各种设想。
4.巴黎公社背景: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军全线溃退,普军攻入法国领土。
9月的色当战役中,法军大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缴械投降。
消息传到巴黎,群情激愤。
9.4,巴黎爆发革命,建立了第三共和国。
人民革命果实本资产阶级窃取,成立了临时政府,后改为国防政府。
在普军压境的情况下,国防政府不是设法抵御外敌,而是要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过程:导火线——1871.3.18凌晨,反动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停放大炮的蒙马特尔高地时被发现,人民怒,发动起义。
① 3.18 革命成功,巴黎升起红旗。
② 3.26 巴黎公社选举。
③ 3.28 在市政厅广场举行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马赛曲》,巴黎公社诞生了。
④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⑤梯也尔军队趁机反击,5.21日,在奸细策应下,军队攻入巴黎市区,巴黎公社保卫战即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开始了。
5.27日,在拉雪兹公墓公社战士全部就义。
28日,巴黎全部被凡尔赛军队占领,巴黎公社结束。
失败原因:①.在19C70Y,生产力水平和无产阶级的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这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根本)②公社缺乏统一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③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没有乘胜打击敌人;军备不足,领导失误;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
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经济史1.文明的链接: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等国建立起特权贸易公司。
2.殖民角逐:①从17c中期开始,英法迅速崛起,对荷兰的霸主地位提出挑战,三国矛盾日益尖锐。
②法国在17c初插足印度,同时向美洲和非洲扩张,17c下半叶,英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英国队法国发动战争,夺取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和西班牙向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
③1763,英国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法国失去北美殖民地。
3. 第一次工业革命:1690年,法国巴本发明活塞。
4.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①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在国际贸易中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
②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的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③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此后,法国还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5.第二次工业革命:1875年法国巴黎北火车站电厂建成,是世界第一座发电厂。
6.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实现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的目标。
1946年,法国三党联合政府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
在经济发展中,法国逐渐形成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20c80Y中期后,受经济自由主义影响,法国也开始了私有化浪潮。
三思想史1.启蒙运动:①发生地: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和法国开始,后传入他国。
②启蒙思想家共同点:他们都把理想作为思想武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为推翻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力图把人类生活世俗化,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关注社会,希望有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
③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是启蒙运动的领袖,著有《哲学通信》。
主张:⑴自然权利,自然赋予人类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但是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
⑵反对君主专制,但同时赞成实行“开明专制”。
反映了他思想上的局限性。
◆孟德斯鸠(1689—1755),是资产阶级国家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
著有《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代表,行政权应集中于那些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临时机构,而不是集中于常设的委员会。
司法权则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三者相会独立而又相互监督。
意义: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卢梭(1712—1778)是18C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浪漫主义之父。
主张:ⅰ自然权利,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但现实却给人们套上了枷锁。
ⅱ主权在民,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运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革命和法论)ⅲ社会契约(知识链接)ⅳ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
ⅴ理性是不可靠的。
ⅵ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是美好的,知识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革命合法论(主权在民)的影响: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他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浪漫主义的影响:★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于人们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凸显了人的感情和个性。
★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中解放出来,让人重新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密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类重新确立了对自然的尊重态度。
★让人们对不同文明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
★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使个人主义膨胀,为张扬个性而造成混乱和无序,并且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
★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
著有《百科全书》主张: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认为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人民是主权的所有者。
影响:体现了科学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2.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提出物质波理论,认为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将量子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19c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1744—1829)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生物不断进化的思想,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
拉马克的学说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19c以来的文学艺术①浪漫主义★法国以雨果为主要代表,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将美与丑融为一体,生动刻画了美丽纯洁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中相貌奇丑但内心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以及卑劣罪恶的圣母院副教主克罗德·弗洛罗等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悲惨世界》则是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小说以19c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为背景,但其中的故事情节、语言、人物形象等都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
小说的主人公冉阿让善良正直,却由于社会现实而终生生活在“悲惨世界”中。
作品评价:雨果的作品热情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同时也深刻揭露了复辟后的法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堕落。
②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公认的经典作家。
★1830年,法国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也使他成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红与黑》的情节围绕着出生低微却颇有才干的青年于连的生活经历展开,通过对于连人生经历的描述,司汤达猛烈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与卑劣,真实地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真实状况。
★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c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师。
他善于揭露金钱社会中的罪恶和丑陋。
他的许多著作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等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他把自己的作品合成了《人间喜剧》,其中包含了九十多部小说,作品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的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③世界的文学: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凭借其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被誉为20c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他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立体派是进入20c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
立体派绘画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讲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个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
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随意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④年轻的艺术:1895.12.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
法国赛列克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电视”这一名称的人。
四法国世界大战史1.一战①三大矛盾之一:法德矛盾由来已久,法国的普法战争中的战败,被迫割地被款,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法国视德国为最大的敌人。
德国深怕法国崛起和复仇,拼命扩充军队,以压制法国。
②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法国与英国在1904年也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③1914年8月,德军攻入法国,法军总司令霞飞抓住机会,趁德军立足未稳,及时调动英法联军展开大规模反击。
④1916年德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凡尔登是法国的著名要塞,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防线的中枢,德军准备把凡尔登战役作为“碾碎法军的磨盘”,迫使法国退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