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之法国史
- 格式:ppt
- 大小:472.50 KB
- 文档页数:19
高三历史:法、德、美、日本历史供稿:辛本玉一、法国历史第四分册第一单元:15世纪下半叶开始,法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意义:君主专制初期,打击大贵族势力,全力加强皇权,并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第四分册第二单元:1、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A2、爆发:巴黎人民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君主立宪派控制了国家政权A3、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B表达了启蒙家的政治主张,阐明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民主法治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特权等级制度,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4、帝国的建立(1804年)A:资产阶级帝国5、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B意义从法律上巩固了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对内维护和巩固了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对外在占领区推行《法国民法典》。
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成为欧美各国制定法典的蓝本第七分册:第34课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法国:1、地位:欧洲大陆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2、条件:技术——从英国引进新技术资金——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积累巨额资金政治——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扫荡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第三共和国时期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政策——拿破仑时期国家政策扶植,资本主义经济有很大发展3、进程:18C下半期启动:初步建立现代纺织业、冶金业等工业部门拿破仑时代发展: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和技术革新,有发展表现:新建工厂,纺织、冶金、化学部门产量成倍增长1815年后大发展:拿破仑战争结束,法国政局趋于平稳大力引进机器和新工艺,高薪聘请熟练技工(原因)各工业部门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19C五六十年代进入工业化完成阶段,建立以机器生产为主导的现代工业1870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机器大生产占据主导地位法国进入工业社会二、美国历史第四分册:第二单元——美国独立战争1、开端:列克星顿枪声(1775.4),打响了独立战争第一枪A2、建国: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1776.7 4)宣告美国独立B3、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性质)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2020年高三历史国别史专题复习之法国史2020年高三历史国别史专题复习之法国史()科技成为民族国家强化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16世纪,宗教改革,加尔文教形成。
17——18世纪初 1777年,美国萨拉托加战役后,法美共同对英作战。
1781年,美法联军取得约克镇大捷。
1783年,美英在巴黎签订条约。
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政治和军事活动:政治活动:1799年,雾月政变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10年,登上欧洲霸主宝座。
拿破仑改造法国:用人方面:用人唯贤,重用人才。
宗教方面: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政治方面: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剥夺人民民主权利。
经济方面: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发展。
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农民为主)。
法律方面:1804年,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
外交方面:1806年,实行“大陆封锁令”。
拿破仑的军事活动:1793年,土伦战役,崭露头角。
1795年,巴黎平叛,成为救星。
1796年,进军意大利,取得胜利。
(打败第一次反法联盟)1798年,远征埃及,以切断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交通线。
1801年,夺取在意大利失去的胜利成果,并迫使奥地利和英国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
(打败第二次反法联盟)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取得胜利。
(打败第三次反法联盟)1806年,打败反法联盟急先锋普鲁士。
(打败第四次反法联盟)1809年,粉碎第五次反法联盟,占领除英国俄国外的整个欧洲。
1810年,登上欧洲大陆霸主宝座。
1812年,远征俄国。
1813年莱比锡之战(民族之战,各附庸国及诸小邦趁机摆脱法国的控制),法军惨败。
(第六次反法联盟)1815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流放。
(第七次反法联盟)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
1756—1763年英法战争失败8世纪末初期间社会动荡,工业革命进程到影响17到18世纪,启蒙运动高潮:伏尔泰:《哲学通信》主张:提倡自然权利说,但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