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合并财务报表——集团内部交易的会计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432.00 KB
- 文档页数:72
合并财务报表内部交易形成固定资产的合并处理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概述三种类型:(1)库存商品—>固定资产☆(2)固定资产—>固定资产(3)固定资产—>库存商品二、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当期的合并处理(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处理1.集团内部固定资产变卖交易的处理抵消分录:借:营业外收入贷:固定资产【例题1·计算分析题】A公司和B公司为甲公司控制下的两个子公司。
A公司将其净值为1 280万元的某厂房,以1 500万元的价格变卖给B公司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A公司因该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实现收益220万元,并列示于其个别利润表之中。
B公司以1 500万元的金额将该厂房作为固定资产的原价入账,并列示其个别资产负债表之中。
『正确答案』借:营业外收入220 ①贷:固定资产原价220通过上述抵消处理后,该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所实现的损益予以抵消,该厂房的原价通过抵消处理后调整为1 280万元。
原理:A公司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1280货:固定资产1280借:银行存款1500贷:固定资产清理1280营业外收入220B公司分录:借:固定资产1500贷:银行存款1500甲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A的分录和B的分录借方和货方抵消后就会得到分录借:固定资产220贷:营业处收入220那么做相反分录就得到分录①。
2.集团内部产品销售给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处理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固定资产【例题2·计算分析题】A公司和B公司为甲公司控制下的两个子公司。
A公司于20X1年12月,将自己生产的产品销售给B公司作为固定资产使用,A公司销售该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 680万元,销售成本为1 200万元,B公司以1 680万元的价格作为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入账。
『正确答案』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进行如下抵消处理:借:营业收入 1 680 ①贷:营业成本 1 200固定资产480原理,分录分析如下:A公司销售产品的分录:借:银行存款1680贷:主营业务收入1680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贷:库存商品1200B公司分录:借:固定资产1680贷:银行存款1680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上述A公司分录和B公司的分录借方和贷方相互抵消(其中固定资产借方1680与库存商品贷方1200抵消),得到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固定资产480贷:主营业务收入1680做相反分录就得到分录①。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母公司,是指控制一个或一个以上主体(含企业、被投资单位中可分割的部分,以及企业所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等,下同)的主体。
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主体。
第三条合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一)合并资产负债表;(二)合并利润表;(三)合并现金流量表;(四)合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五)附注。
企业集团中期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至少应当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第四条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且不存在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则不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该母公司按照本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对所有子公司的投资,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第五条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
第六条关于在子公司权益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第二章合并范围第七条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本准则所称相关活动,是指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
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通常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资产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臵、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融资活动等。
第八条投资方应当在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基础上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进行判断。
一旦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变化导致对控制定义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发生变化的,投资方应当进行重新评估。
关于合并报表中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摘要】内部商品交易是公司内部单位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易活动。
合并报表中内部商品交易的正确认定和处理对于公司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商品交易的概念,并阐述了合并报表中内部商品交易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讨论了内部商品交易的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披露要求,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利弊分析。
结论指出规范化处理内部商品交易有助于提高报表透明度,公司应当遵循相关法规和准则进行处理,同时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措施以规范内部商品交易。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了解合并报表中内部商品交易的处理方法和重要性,从而提升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和信誉度。
【关键词】内部商品交易、合并报表、会计处理、披露要求、影响、利弊分析、规范化处理、透明度、法规、内部控制措施。
1. 引言1.1 介绍内部商品交易的概念内部商品交易是指在同一实体内部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即一个企业的不同部门或子公司之间进行的买卖商品的行为。
这种交易在企业内部往往很常见,比如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商品买卖、不同子公司之间的商品交易等。
内部商品交易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调节资源配置、优化企业业务结构、满足各个部门或子公司之间的需求,或者实现财务管理上的某种战略目标。
通过内部商品交易,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整体经营效率。
内部商品交易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比如定价可能存在不公平性,会计处理可能存在风险,披露不足可能导致信息不透明等。
在合并报表中,内部商品交易的处理尤为重要。
因为合并报表要求将集团内部各个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合并,如果不正确处理内部商品交易,就会影响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合并报表中内部商品交易的处理需要遵循相关规定,规范化进行。
1.2 说明合并报表中内部商品交易的重要性合并报表中的内部商品交易是指在同一经济实体内部发生的商品买卖活动。
这类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一、内部交易合并报表概述内部交易是指公司内部不同部门或子公司之间进行的买卖、借贷、转让等经济活动。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将这些内部交易进行适当调整,以消除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确保合并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二、内部交易合并报表会计分录为了更清晰地说明内部交易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以下将举例说明常见的内部交易合并报表会计分录。
1. 子公司向母公司销售产品当子公司向母公司销售产品时,需要做出以下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母公司)贷:销售收入贷:存货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子公司销售给母公司的产品计入母公司的应收账款,并同时确认销售收入和存货的变动。
2. 子公司向母公司借款当子公司向母公司借款时,需要做出以下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母公司)贷:短期借款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子公司所欠母公司的借款计入母公司的应付账款,并确认子公司的短期借款。
3. 母公司向子公司支付管理费用当母公司向子公司支付管理费用时,需要做出以下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账款(子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确认母公司向子公司支付的管理费用,并将其计入子公司的应付账款。
4. 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利息当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利息时,需要做出以下会计分录:借:利息支出贷:应付账款(母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确认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的利息支出,并将其计入母公司的应付账款。
三、内部交易合并报表会计分录的影响上述内部交易合并报表会计分录的做法,能够在合并报表中准确地反映出各项内部交易对母公司和子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通过适当调整和记录,能够排除内部交易对合并报表的影响,确保其真实性和公允性。
内部交易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需要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进行合理分录和调整,以确保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也需要不断优化内部交易的管理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内部交易,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四、内部交易合并报表的管理和控制针对内部交易对合并报表的影响,公司需要加强内部交易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内部交易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集团会计与内部交易处理技巧在现代商业运作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多样化,许多企业会形成集团结构。
在这样的结构下,集团内部的交易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集团会计是管理内部交易的重要工具,正确处理内部交易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集团会计与内部交易处理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集团会计概述1.1 定义和目的集团会计指的是对集团内部的各个成员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过程。
其目的是维护集团整体的财务健康,并为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
1.2 内部交易的分类内部交易是指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各种经济交易活动,包括销售、采购、资金借贷等。
根据涉及的资产类型,内部交易可以分为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种。
二、内部交易处理的技巧2.1 内部交易定价原则内部交易的定价原则是影响内部交易处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市场原则,内部交易应以公允市场价格进行定价,确保交易公正、公平。
同时,考虑到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也可以基于成本和协商定价原则进行定价。
2.2 内部交易审查和披露为了确保内部交易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集团会计需要进行内部交易的审查和披露工作。
审查包括对内部交易的合规性进行审查,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披露则是通过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披露,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对内部交易的清晰理解。
2.3 内部交易会计处理方法内部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应基于相关的会计原则和规范。
根据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
同时,要确保交易的正确记录和分类,避免对利润做出不当影响。
2.4 内部交易的税务处理内部交易的税务处理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税务规定。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框架下,集团会计需要合理规划内部交易的税务处理方式,避免税务风险和纠纷。
同时,还应密切关注税法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内部交易的税务策略。
三、集团会计与内部交易处理的挑战和应对3.1 多元化业务结构带来的复杂性随着集团的发展,业务的多元化使得内部交易处理变得更加复杂。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合并财务报表之内部商品交易抵销
;;;内部商品交易的抵销
例:母公司将成本为800万元的商品以10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子公司,子公司期末未能实现对外销售,款项未支付(假设不考虑税收)。
试作期末抵销处理。
该笔交易,母公司做销售业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10000000
贷:营业收入10000000
借:营业成本8000000
贷:库存商品8000000
该笔交易中子公司做采购处理:
借:库存商品8000000
贷:应付账款8000000
从集团合并主体角度来看该项业务只是存货的移库,不应该作销售和采购处理,因此确认的收入、结转的成本以及存货高估的成本均应该冲回。
借:营业收入10000000
贷:营业成本8000000
存货2000000
借:应付账款10000000
贷:应收账款10000000
1。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母公司,是指控制一个或一个以上主体(含企业、被投资单位中可分割的部分,以及企业所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等,下同)的主体。
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主体。
第三条合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一)合并资产负债表;(二)合并利润表;(三)合并现金流量表;(四)合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五)附注。
企业集团中期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至少应当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第四条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且不存在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则不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该母公司按照本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对所有子公司的投资,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第五条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
第六条关于在子公司权益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第二章合并范围第七条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本准则所称相关活动,是指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
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通常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资产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置、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融资活动等。
第八条投资方应当在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基础上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进行判断。
一旦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变化导致对控制定义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发生变化的,投资方应当进行重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