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特色
- 格式:docx
- 大小:33.95 KB
- 文档页数:7
语言风格的类型及特色语言风格的类型及特色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
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5、绚丽飘逸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语言风格的类型及特色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拥有丰富多样的风格。
不同的语言风格在不同的情境和目的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展现出各自的魅力和特色。
首先,我们来谈谈简约风格。
这种风格以简洁明了为特点,用最精简的词汇表达核心思想。
它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力求直接、清晰地传达信息。
比如在新闻报道中,为了迅速传递关键信息,常常采用简约的语言风格。
“某地发生地震,造成_____人伤亡。
”这样的表述直截了当,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最重要的内容。
与简约风格相对的是繁复风格。
它注重细节的描绘和丰富的修饰,通过华丽的词汇、复杂的句式来营造一种丰富而多彩的语言氛围。
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一些经典的小说,常常运用繁复的风格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描绘细腻的情感。
“她那如丝般柔滑的长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宛如仙子降临人间,那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让人不禁为之沉醉。
”这样的描述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
幽默风格则是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和轻松的一种语言风格。
它运用巧妙的夸张、俏皮的双关语、诙谐的比喻等手法,让人在阅读或倾听时忍不住会心一笑。
例如一些幽默的脱口秀表演,通过幽默的语言来调侃生活中的琐事和现象,让观众在欢笑中释放压力。
“我最近减肥,朋友说我瘦得像根电线杆,我说那挺好啊,起码还能挂个广告牌赚点外快。
”庄重风格通常在正式、严肃的场合中使用,比如官方声明、学术论文、重要的演讲等。
它使用规范、严谨的语言,遵循严格的语法规则,避免口语化和随意性的表达。
“鉴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这种语言风格展现出严肃和权威。
朴实风格贴近日常生活,就像与朋友聊天一样亲切自然。
它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凡、实在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想法。
比如在一些个人博客或日记中,作者会以朴实的语言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和内心感受。
“今天早上起来,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脸上,感觉心情格外好。
”犀利风格以尖锐、直接的言辞著称,毫不留情地指出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一、记叙文语言特点记叙文的语言特点:精炼、含蓄、深刻有哲理性、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幽默风趣、具讽刺意味议论文写作特色——观点鲜明;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据典型;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议论文语言特点——准确、简明、概括性强、严谨二、小说赏析1 、视角独到,以小见大2 、人物形象,个性鲜明3、心灵刻画,入木三分 4 、情节安排,匠心独运5 、环境描写,烘云托月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
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
作者总是能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不可思议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三、诗词语言特色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
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含蓄。
指意在言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
李白豪放飘逸,热情奔放,气势磅礴;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清新空灵;李商隐的诗瑰丽含蓄。
诗歌所表现的流派所具有的语言特色。
现实主义诗歌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并按照生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的描写生活,表现生活。
真实地反映现实,针砭时弊。
浪漫主义的诗歌则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感情热烈奔放,语言绚丽多彩,想象瑰丽神奇,多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婉约派,其作品比较婉曲,比较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守音律。
豪放派,其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广阔,风格多样,旷达洒脱,慷慨激昂。
四、散文的语言特色有哪些先说内容。
作者不论是述说人生,还是描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无不从自我感悟出发。
这种感悟,既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美质的发现,也是作者感情激荡、神思飞扬的心灵体验过程。
语言特色赏析:
1、语言朴实的:
①朴实无华②言简意赅,清新淡雅③语言简洁,气势磅礴④文字洗练,意境深远⑤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朗朗上口⑥文辞畅达,沉静雅洁⑦平易洁净,飘逸流动,淡雅隽永……
2语言优美的:
⑴文笔凝练刻画传神⑵描绘细致传神,使行文摇曳多姿,如诗如画,富于变化,主题鲜明⑶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给人以不尽的余味⑷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有诗的韵味美⑸汹涌豪迈的气势,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⑹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⑺泼墨如云,尽情挥洒⑻说理深刻,内容厚重⑼语言气势波澜壮阔,激动人心(振聋发聩)⑽清丽婉约,格调高远⑾语言优美,富于诗意,撼人心扉⑿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远……
不同体裁不同风格
记叙文(散文)语言平实(朴素)语言华丽语言清新自然明快典雅细腻婉约
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含蓄隽永潇洒飘逸豪放具有鼓动性等
小说:口语化个性化等
诗歌:节奏感强音韵和谐热情奔放、清丽婉约等
议论文:幽默诙谐辛辣冷峻语言严谨工整等
说明文语言:具体准确严密清楚明白等
其他(铭,快板儿、数来宝、相声小品等曲艺形式):幽默诙谐讽刺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
沈从文边城的语言特色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方言交融:小说中出现了许多地方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如使用四川方言、湖北方言等,使语言更加地道生动。
2. 描述细腻:沈从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景物和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他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描绘了山水、花草、人物等,使读者感受到了浓厚的情感。
3. 古朴精炼:沈从文的文字简练而精确,不啰嗦,使得故事更加紧凑。
他选用了许多古朴的词汇,使小说充满古老的韵味。
4. 文字游戏:沈从文在《边城》中运用了一些文字游戏,如押韵、错别字等,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沈从文在《边城》中运用了多种语言特色,使作品充满了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同时也让读者对故事产生了更深的感受。
分析语言特色几个角度语言特色是指一种语言独特的词汇、语法、发音和语用等方面的特点,是一些语言与其他语言相比较所具有的鲜明特点。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语言特色,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种语言的本质和特征。
下面从词汇、语法、发音和语用四个角度来分析语言特色。
首先,词汇是一种语言特色的重要方面。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思想和交流意义的基本工具。
每种语言拥有丰富多样的词汇体系,其中一部分词汇是独特的,只在特定语言中使用。
例如,汉语中的“孝顺”、“团圆”等词汇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而英语中的“freedom”、“equality”等词则体现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
此外,一些语言还有丰富的习语、俚语和成语等特殊的词汇,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和表意能力。
其次,语法是语言特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这些规则对于构建有效的句子和交流信息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中文是一种以词序为主的语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主要通过词的排列顺序来体现,而英语则是一种以词法为主的语言,语法结构主要通过词法变化和词的组合来表达。
此外,一些语言还具有特殊的语法现象,如德语的格变化、法语的动词时态和语气等,这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体现了这些语言的独特性。
第三,发音是语言特色中的重要一环。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系统,这些发音规则和音标体系对于正确理解和发出语言的声音非常重要。
例如,英语中的元音音位较多,而汉语中的音位较少,发音时不同的语音特征会影响到句子的意义和流利度。
此外,每种语言还有自己的发音难点和特殊的发音规则,如英语中的辅音集中和弱化现象、法语中的鼻音和元音咬合等,这些特殊的发音特点需要学习者特别注意和熟练掌握。
最后,语用是语言特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语用是指语言在实际使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特点。
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语用规则和交际方式,这直接影响到语言的表达效果和交流效果。
例如,英语注重直接表达和交际的效率,而中文注重含蓄和礼貌。
,语言特色的赏析1,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充满文雅的书卷气,特别是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画面,令人读后久久沉浸于这种美的享受之中。
2,本文句式灵活多变,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等等,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尽显华彩,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3,本文中的……,抓住了……的特点,运用……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把……写得惟妙惟肖,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图画,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所见之景如在目前。
4,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深沉隽永,感人至深,读者无不为那份真挚而浓烈的感情而动容,始知天下……之情与共。
5,本文语言极富夸张、讽刺的味道,特别是……几句,把……的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捧腹大笑之后又进入对……的深深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6,本文语言极富哲理,特别是……几句,告诉我们……,使我们读后懂得了……的道理,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二,写作手法的赏析1,小中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入题,抓住……的……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
(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
)例,《哨子》《帆》《萤火虫》。
2,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到……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
例,《范进中举》3,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
例,《白杨礼赞》4,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
例,《麦琪的礼物》5,抑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例,《白杨礼赞》6,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的……衬托……的……,使作者对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第4节:小说的语言
第4节:小说的语言
一、作品的语言特色
1、语言风格
(1)平实朴素——华丽典雅
(2)冷峻深沉——热烈热情
(3)端庄严谨——诙谐幽默辛辣
(4)简洁明快——委婉含蓄
(5)轻松愉快——沉重悲痛
2、遣词造句
(1)长短句的使用
(2)整散句的使用
3、语言的个性色彩
(1)地域色彩:方言俗语俚语的使用
(2)语体色彩:口头语和书面语的使用
二、人物的语言特色
1、语言具有丰富内涵
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
2、语言具有个性化
显示人物独特性格,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语言的表达形式
语言中多用……修辞
词语的选择呈现……特征
句式具有……特征
一、作品的语言特色
1、语言风格
(1)平实朴素——华丽典雅
(2)冷峻深沉——热烈热情
(3)端庄严谨——诙谐幽默辛辣
(4)简洁明快——委婉含蓄
(5)轻松愉快——沉重悲痛
2、遣词造句
(1)长短句的使用
(2)整散句的使用
3、语言的个性色彩
(1)地域色彩:方言俗语俚语的使用
(2)语体色彩:口头语和书面语的使用
二、人物的语言特色
1、语言具有丰富内涵
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
2、语言具有个性化
显示人物独特性格,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语言的表达形式
语言中多用……修辞
词语的选择呈现……特征
句式具有……特征。
语言是一种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人们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和意见。
在世界范围内,语言的种类和类型千差万别,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风格。
本文将详细介绍语言风格的类型及其特点,以便读者了解不同语言风格的特点和差异。
一、叙述风格叙述风格是指语言表达的方式和结构。
叙述风格包括直接陈述式、描述式和叙事式三种类型。
直接陈述式是最为基础的语言表达方式,简洁明了,常用于科技文献等领域。
描述式则更加复杂,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来传达更为具体的信息,常见于文学作品等领域。
叙事式则更为富有感情色彩,通过故事情节等手段来传达信息,常见于小说、影视等领域。
在叙述风格的应用中,不同类型语言的差异也非常明显,例如英语在叙述时更为直接,中文则更注重细节描述和情感表达。
二、修辞风格修辞风格是指通过修辞手法来加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复等技巧。
比喻是最为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事物来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受。
夸张则常常用来强调某个观点或者事物的重要性,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度。
反复则让语言更为生动,更易被人记忆。
在不同语言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也有所不同,例如英语更偏向于使用比喻和夸张手法,中文则更适合使用反复和排比手法。
三、语音风格语音风格是指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语音差异。
在不同的语言中,语音风格可以体现出不同的特色。
例如英语以发音准确、语调抑扬顿挫著称,法语则以发音优美流畅、韵律感强为特点。
在不同的语音风格中,语言的音节和音调也有所不同,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四、语法风格语法风格是指不同语言的文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不同的语言中,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英语中的主谓宾结构和句式简洁明了,而中文则更善于使用复杂的修辞和表达方式。
在具体应用时,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也影响着语言重点的强调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总结:语言风格是指不同语言的表达特点和差异,包括叙述风格、修辞风格、语音风格和语法风格四个方面。
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特色1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①语言特点:清新雅致、平实朴素、诙谐幽默、华丽、庄重、简洁凝练、生动形象、委婉含蓄、活泼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②语言风格类:豪放直率、飘逸洒脱、委婉含蓄(蕴藉)、婉约凄切、缠绵悱恻、风趣幽默、苍凉雄健、苍凉悲壮、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气势雄壮、气势磅礴、自然流畅、新鲜活泼、奇特新颖、清新典雅、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
2几类常见的语言风格①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哪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②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品茗》大胡子录入③清新雅致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
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④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⑤绚丽飘逸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⑥此外还有: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等。
3一些诗人的语言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
赏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一、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1.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2.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3.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4.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需简明扼要,不用太细致。
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
5.语言生动表现为: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表达方式:描写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二、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的题型: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加点词在句中是xx意思,删去后就变成xx意思,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A.动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准确(或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如果去掉,就……B.形容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如果去掉就……C.副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强调了(或突出了;或从范围上限定了)……;如果删去,就显得太绝对了(或根据语境分析)。
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准确性。
经常被考查到的几个副词:都,往往,非常、只有等。
真题解析1、“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答:(1)不能;(2)因为加点部分说明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只限于某种情况,如果删去,就变成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的,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2、“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够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答:(1)不能;(2)因为加点部分限制了他们的灵感不是容易得到的,如果删去,就变成什么情况之下都并非有灵感,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3、“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
《口技》语言特色
1.简练:
文言, 尤其是古代文字, 简练是共同的特点。
……《口技》所记之事很新奇, 也相当繁杂, 可是仅仅用了三百多字, 这一点确是值得着重学习。
2.生动:
一般说, 生动由于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能够形象化。
这样的语言, 本文中可以找到不少, 如说宾客的“伸颈”“侧目”“变色离席”“奋抽出臂”, 妇人的“惊觉欠伸”, 老鼠的“作作索索”, 等等, 都能予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3.贴切:
选词恰当, 写什么像什么, 不管是记事, 还是写人物, 写风景。
都很重要。
在这方面, 《口技》也有不少语句值得借鉴, 如写小儿是“含乳啼”, 大儿是“絮絮不止”, 深巷中犬吠是“遥闻”, 老鼠作作索索是“微闻”, 等等, 都能够斤两适合, 恰如其分。
4、繁简得当:
一事有一事的发展变化, 其中有大小, 有轻重, 有顺逆, 有松紧, 所以不能平均主义地写。
就是大小、轻重等没有什么分别, 也未必宜于平均主义地写。
何处应繁, 何处应简, 很难具体规定。
总的原则是, 非详写不足以尽其情则详写, 否则可简则简, 可概括则概括。
《口技》一篇, 中间形容口
技之妙详写, 开头结尾简写;同是写火起, 由“忽一人大呼”到“抢夺声、泼水声”具体写, 由“凡所应有”到“不能名其一处也”概括写, 在繁简方面都处理得很恰当。
记叙文语言特点记叙文语言及表现手法一、语言特色:(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 、“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夏之绝句》)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附:A 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1)、朴实无华(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8)、平易省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B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二、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句子的语言特色有哪些句子,是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我们日常的交流中,几乎所有的话语都以句子的形式呈现。
句子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也反映了语言的文化特征、历史渊源和语言国情。
因此,在学习和理解句子时,需要对其语言特色有一定的认识。
一、句子的表达功能多样化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
因此,句子作为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其表达功能是多样的。
一个句子可以表达许多不同的意思,如陈述事实、表达情感、说明原因、提出问题等。
因此,一个好的句子应该能够达到其所具有的表达功能,蕴含者许多语言的特色。
例如: "一个人的生活拥挤得连悲哀都来不及表达,那么他就会悲伤、愤怒、疲惫和空虚。
"这是一句说明原因的句子。
作者的用词精准,情感真挚,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也让人们感到自己的不幸。
再如:"在这个喧闹的城市,我总是感到自己很渺小。
"这是一句表达情感的句子。
作者用了喧闹与渺小两个形象的词语,传达出自己的情感,最终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这种情绪所带来的痛苦。
二、句子的结构形式多样语言是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事物,它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创新和演变的历史,因此句子结构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一个句子可以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或有一些修饰语、补语等等。
不同的语境和情境下,句子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产生新的表达方式。
如:"我生气地说,"这种语境下,可以省略主语和宾语的部分,直接表达情感。
再如: "浏览一下这些图书,竖起了大拇指,头脑中突然一片空白。
"这是通过谓语、修饰语、并列句等形式,达到完整表达的目的。
这种多样化的句子结构形式,为语言表达带来了更大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三、句子的修辞手法丰富修辞是一种语言运用的技巧,通过修辞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一个好的句子应该不仅达到其所具有的表达功能,同时还应该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使其表达方式更加优美。
修辞手法有很多种,如比喻、拟人、借代、设问等等。
语言特色知识点总结大全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特点,这些特色和特点不仅体现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还体现在语言的文化背景、语境和使用习惯等方面。
以下是对语言特色知识点的总结分析。
一、语音特色知识点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语言的语音特色有着明显的差异。
其中包括语音的音素系统、音节结构、音调、语音连读等。
1. 音素系统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音素系统,即语音的基本单位。
例如,英语中有辅音和元音两类音素,而中文中连读音变现象比较常见,这些都是不同语言音素系统的特色。
2. 音节结构不同语言的音节结构也有所不同,如英语中的开音节和闭音节、中文中的轻声和重声音节等。
这些音节结构的特点影响了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3. 音调一些语言具有音调特色,如中文、泰语等。
这些语言中的音节在发音时有着不同的声调,声调的不同可以改变词义。
这是这些语言的独特特色之一。
4. 语音连读一些语言中存在语音连读的现象,即相邻的音素在发音时会产生连读的效果。
如法语中的liaison现象、英语中的连读现象等。
这些语音特色使得这些语言的语音流畅度更高。
二、语法特色知识点语法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规则有所差异。
其中包括句法结构、语法成分、时态和语态等。
1. 句法结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句法结构,例如英语中的SVO结构、日语中的SOV结构、德语中的SOV结构等。
这些句法结构的不同反映了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
2. 语法成分不同语言的语法成分也有所不同,如英语中的主谓宾结构、中文中的主谓宾、状结构等。
这些语法成分的差异决定了句子的组成和表达方式。
3. 时态和语态不同语言的时态和语态系统也存在差异,如英语中的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中文中的时态表达方式灵活、日语中的敬体、严谨语态等。
这些时态和语态的特点影响了句子的表达方式和人们的语言习惯。
三、词汇特色知识点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不同语言的词汇特色也有所不同。
鉴赏语言特色一、修辞比喻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爱心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效果: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比拟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
1、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2、拟物。
拟物有时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1]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是人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
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把动物拟人:(1)……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
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②(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简析】列文处在失恋的苦闷中,可是,春风给他带来了安慰,希望和信心。
上述文字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
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
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
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
各类事物无不具有自己的"个性"。
如鸟会飞,虫会鸣,树会开花,水会奔流,太阳会发出光和热,真理会被传播……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把人当做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人拟为动物:(5)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而是认得上乘法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简析】翅膀是属于鸟类的.作者却赋予维吾尔族姑娘以翅膀,并热情地讴歌:维吾尔族女拖拉机手驾驶铁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飞驰.人拟为植物:(6)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孙犁《荷花淀》)【简析】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美丽,可爱.二是将物拟为物.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拟无生物为动物:(7)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简析】"衔"与"吞"都是动词,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根据文意,作者是将"洞庭一湖"拟为动物.巍巍群山,能"衔"住,滚滚长江,能吞吐,可见八百进里洞庭之阔大,气垫之宏伟.拟抽象事理为物:(8)三百年过去了,台伯河还像当年一样淙淙地流着,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也像当年一样和煦.罗马经历过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郑文光《火刑》)【简析】"翱翔"是鸟特有的本领."思想"不是鸟,是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传播.作者抓住这一点,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布鲁诺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力量.借代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
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臧克家《有的人》)例①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夸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又如宋·范仲淹《御街行》中的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这个意思。
作用: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对偶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
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岳坟对联)排比(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再看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为人民服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谚语)(四)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看刘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母亲。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形式多样的排比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深化中心。
反复就是通过一遍一遍地重复个别词语或句子,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1、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
【例】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2、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例】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必要了。
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纪念刘和珍君》)作用:言为心声,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反复: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
反问种类:问而无答的反问。
包括用肯定句表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
例如: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运用反问,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作用。
设问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
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
)例子(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例子(2):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例子(3):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二、用词特点叠词、关联词和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叠词叠词的作用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
徐ニ担骸笆拙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
“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
三者用“情”贯穿一起。
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