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必修一1.1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一经济生活全套教案【篇一:(政治精品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全套教案】第 1 页共 149 页第 2 页共 149 页第 3 页共 149 页第 4 页共 149 页第 5 页共 149 页【篇二:经济生活全套教案】经济生活全套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内容标准(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
(1)商品和货币的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物;(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若不是一切商品,就不是货币,只是商品的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这样货币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出来的时候就是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种基本职能。
应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手段的区别。
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要懂得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必须由国家发行并且强制使用的。
纸币与铸币相比较,它有自己的优点。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是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要注意正确使用纸币,对制造假币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
信用工具(1)信用卡①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信用卡的优点:信用卡及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约交易费用,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③信用卡的使用。
(2)支票①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是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增城区中新中学政治科教案自编号G1-1.1.1.1 年级高一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参与人授课人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三段参与,四环导学
学与教的过程二次
备课
自学检查内容(填空)(选择)
导学(案例)
探究一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二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三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四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巩固
训练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补充笔记、完成学案并自评。
2、温习功课。
教学
反思
备课组长审核签名科组长审核签名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增城区中新中学政治科教案自编号G1-1.1.1.1 年级高一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参与人授课人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三段参与,四环导学
学与教的过程二次
备课自学
检查
(填空)
内容(选择)
导学
(案
例)
探究一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二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三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四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巩固训练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补充笔记、完成学案并自评。
2、温习功课。
教学
反思
备课组长审核签名科组长审核签名。
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学案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刘锋【考核内容要求】[一、货币](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货币的基本职能;4、金属货币与纸币;(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1、货币与财富;2、结算与信用工具;3、外汇和汇率[二、价格](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价值与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4、供给与需求;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3、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三、消费](一)、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2、消费的类型;3、消费结构(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2、消费行为【知识结构图】【基础知识归纳】一、货币(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3)两者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思想政治《经济生活》高一年段政治备课组【讲授新课】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含义及其属性教师活动1:我们都知道,购买物品就得付钱,譬方说,我上课记笔记就需要笔记本,当我去买这笔记本的时候,老板总不会说“你喜欢呀?拿去,拿去”,我们买东西总得付钱,那为什么要付钱呢?[讲解]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教师活动2: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这是为什么?请看课本。
教师小结:偶然的物物交换到扩大的物物交换,再到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换,然后出现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产生。
可见,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讲解]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1)含义: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学生活动1:(以学生的笔记本为例)厂商生产出来不是自己用的,而是用来卖的,是用于交换的,从而导出商品的含义)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
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讲授新课】教师活动3:教材P5“这里含有单位的数量表现的是什么?” 教师活动4:同学们看P4的插图,思考一下,这里的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仍是价值尺度职能吗?2、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其公式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式:W—G—W[提问]同学们看P6的材料,回答: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只能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第一章神奇的货币全章概述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
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案全集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学目的:(见考点导航)重点;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难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教法:教具:一、考点导航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4.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6.了解外汇与汇率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产生、含义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基本职能流通手段揭开货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贮藏手段神秘面纱其他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纸币的含义神奇的货币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信用卡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工具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支票的含义转帐支票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种类外汇现金支票外汇的含义外汇汇率(汇价)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三、考点疏理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
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含义与本质(1)货币的含义。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职能、纸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本质2、能力目标: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待货币以及认识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
2.纸币本质和优点三、教学过程探究点一、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的作用。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探究:价值尺度活动:说说钱的单位: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
古时候在纸币没出现之前,货币的单位有哪些?黄金万两。
“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纸币出现以后,货币单位就更多了。
注意:“货币名称”不等于“货币单位”(比如,一美元,美元是货币名称,元才是货币单位)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比如,一台电脑价值5000元,商家卖电脑的时候不需要将5000元的现金放在电脑旁边,只需用数字表明即可)2探究:流通手段。
活动:同学演示教材第6页图片,另一组演示原始人直接的物物交换,思考①这种商品交换活动有什么不同?②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③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总结: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职能、纸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本质2、能力目标: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待货币以及认识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
2.纸币本质和优点三、教学过程探究点一、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的作用。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探究:价值尺度活动:说说钱的单位: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
古时候在纸币没出现之前,货币的单位有哪些?黄金万两。
“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纸币出现以后,货币单位就更多了。
注意:“货币名称”不等于“货币单位”(比如,一美元,美元是货币名称,元才是货币单位)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备课札记备课札记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备课札记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比如,一台电脑价值5000元,商家卖电脑的时候不需要将5000元的现金放在电脑旁边,只需用数字表明即可)2探究:流通手段。
活动:同学演示教材第6页图片,另一组演示原始人直接的物物交换,思考①这种商品交换活动有什么不同?②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③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总结: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