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 乘除法混合运算中的巧算
- 格式:ppt
- 大小:306.50 KB
- 文档页数:1
第六讲简算与巧算(3)除法里的巧算在整数除法中,有许多题目我们可以利用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简便运算,提高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这儿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常见的速算方法。
一、除变连除。
当除数可以拆成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时,可以变除法为连除,达到口算的目的。
如:560÷35=560÷7÷5=80÷5=161476÷18=1476÷2÷9=738÷9=8213156÷26=13156÷13÷2=1012÷2=506二、带号移动。
没有括号的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通过带符号移动,改变运算顺序,实现速算的目的。
如:7500÷4÷15=7500÷15÷4=500÷4=1252107×12÷7=2107÷7×12=301×12=3612三、添去号变号。
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如果括号前面是除号,添、去括号,括号里的符号都要改变,从而达到局部凑整进行速算的目的。
如:4500÷25÷4=4500÷(25×4)=4500÷100=45(添括号)4500÷(9×4)=4500÷9÷4=500÷4=125(去括号)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乘除混合运算,如果括号前是乘号,添括号或者去括号都不需要改变运算符号。
如:324×36÷9=324×(36÷9)=324×4=1296(添括号)48×(2700÷12)=48×2700÷12=48÷12×2700=4×2700= 10800四、双扩或双缩。
也就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当除数是15、25、35、45、125等数时,我们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达到速算的效果。
第三讲乘除混合运算中的简算【专题简析】乘除法中的简便运算,要熟练地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与除法的运算运算性质,实际进行乘法除法以及乘除法混合运算时可以利用以下性质进行巧算:①乘法交换律:a×b=b×a②乘法结合律:a×b×c=a×(b×c)③乘法分配律:(a+ b)×c=a×c+b×c④除法的性质:a÷b÷c=a÷c÷b=a÷(b×c)利用乘法除法的这些性质,先凑整的整十、整百、整千…使计算更简便。
在乘法中出现0,运算就会比较简单。
例如:2×5=10;25×4=100;125×8=1000;125×4=500;625×8=5000。
【例题精选】例1、125×5×8×2思路点拨:因为:5×2=10;125×8=1000可以凑整原式=(125×8)×(5×2)=1000×10=10000【试一试】125×5×25×8×4×2例2、25×5×64×125思路点拨:在计算乘除法时,我们通常可以运用2×5、4×25、8×125凑整来进行巧算原式=25×5×2×4×8×125=(25×4)×(5×2)×(8×125)=100×10×1000=1000000【试一试】 125×32×25例3、76×99思路点拨:这里的99接近100,根据乘法的意义,可以看成100个76减去1个76即为99个76的和,也就是本题的目标。
乘除法巧算技巧1、两位数(三位数)×11方法: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注意在相加时,哪一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一。
例:23×11=253 78×11=858 358×11=39382、两位数×99方法:将与99相乘的两位数减1写在前边,后边写上这个乘数的补数.例:63×99=62373、二十以内的两位数乘法。
方法:尾乘尾(有进位的要向前一位进);所得的的数写在个位。
尾加尾(在计算中个位有进上来的数要一并加上,本位有进位再向前一位进)所得的的数写在十位头乘头(有前一位进上来的数要加上)所得的数写在百位例: 16×14=2244、个位都是1的两位数乘法。
方法:尾乘尾,所得的的数写在个位头加头(有进位的要向前一位进)所得的的数写在十位头乘头(有前一位进上来的数要加上)所得的数写在百位例:71×81=57515、任意两位数×101,三位数×1001方法:将这个两位数(三位数)直接排两遍写在结果上.例:26×101=2626 368×1001=3683686、个位数互为补数,十位数相同的两位数乘法。
方法:个位乘个位,所得的数写在结果的后边(不足两位的在十位上补“0”)十位其中一个数加1后十位乘十位,结果写在前边例:62×68=42167、个位数相同十位数互为补数的两位数乘法。
方法:个位乘个位,所得的数写在结果的后边(不足两位的在十位上补“0”)十位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一个个位数,结果写在前边。
例:26×86=22368、两位数乘两位数,其中一组数为相同数,另一组数互为补数。
方法:同6.例:66×37=2442。
本节课主要学习乘、除法的速算与巧算.要求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其关系,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验算乘除法;并且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商不变的性质,并能合理利用,解决相关问题.一、乘法凑整思想核心:先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几个乘数结合在一起,最后再与前面的数相乘,使得运算简便。
例如:425100⨯=,81251000⨯=,520100⨯=123456799111111111⨯= (去8数,重点记忆) 711131001⨯⨯=(三个常用质数的乘积,重点记忆) 理论依据:乘法交换率:a×b=b×a 乘法结合率:(a×b) ×c=a×(b×c) 乘法分配率:(a+b) ×c=a×c+b×c 积不变规律:a×b=(a×c) ×(b÷c)=(a÷c) ×(b×c)二、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性质⑴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其商不变.即: ()()()()0a b a n b n a m b m m ÷=⨯÷⨯=÷÷÷≠ ,0n ≠⑵在连除时,可以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即:a b c a c b ÷÷=÷÷⑶在乘、除混合运算中,被乘数、乘数或除数可以连同运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即带着符号搬家). 例如:a b c a c b b c a ⨯÷=÷⨯=÷⨯⑷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掉或添加括号的规则去括号情形:①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乘、除符号不变.即()()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②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变为“÷”,“÷”变为“×”.即()()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添加括号情形:加括号时,括号前是“×”时,原符号不变;括号前是“÷”时,原符号“×”变为“÷”,“÷”变为“×”.即()()()()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⑸两个数之积除以两个数之积,可以分别相除后再相乘.即 ()()()()()()a b c d a c b d a d b c ⨯÷⨯=÷⨯÷=÷⨯÷ 上面的三个性质都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情形.二、乘除法巧算与速算(1)凑整:2×5;4×25;8×125……;知识点拨教案目标整数乘除法速算与巧算(2)构造整数:99999......9101k =-k 个;(3)乘法分配律:()a b c a b a c ⨯+=⨯+⨯; (4)提取公因数:()a b a c a b c ⨯+⨯=⨯+; 注意:除法算式中公因数只能用为除数。
乘除法的巧算小学三年级奥数--乘除法的巧算(4)知识向导计算:12÷5+13÷532÷3-20÷3分析:观察题目的数字特征,根据四则运算法则直接计算较困难,但各题中,除数数字都相同,因而:12÷5+13÷5=(12+13)÷5=532÷3-20÷3=(32-20)÷3=4技巧:两个商的和(或差),在除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先算两个被除数的和(或差),再除以除数。
用字母表示:a÷c+b÷c=(a+b)÷ca÷c-b÷c=(a-b)÷c小学三年级奥数--乘除法的巧算(4)试试身手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63÷8+9÷8 52÷5-7÷59÷13+6÷13+11÷1337÷9-11÷9-8÷9小学三年级奥数--乘除法的巧算(4) 温故而知新1000000÷8÷125÷25÷8÷5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二)一、乘法中的巧算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5×2=1025×4=100125×8=1000例1 计算①123×4×25解:=123×(4×25)=123×100=12300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 2计算① 24×25③ 125×5×32×5=6×(4×25) =7×5×4×8×5=6×100 =7(125×8)×(5×5×4)=600=1000×100=100000② 125×2×8×25×(125×8)×(25×4)×100×② 56×125 ×8×125=7×(8×125) =125×1000 = =70003.应用乘法分配律。
乘除法中旳速算与巧算知识储藏整数乘除法旳速算与巧算,一条最基本旳原则就是“凑整”。
要达到“凑整”旳目旳,就要将某些数分解、变形,再运用乘法旳互换律、结合律、分派律以及四则运算中旳某些规则,把某些数组合到一起,使复杂旳计算过程简便化。
1、乘法旳运算定律乘法互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派律:(a+b)×c=ac+bc2、除法旳运算性质(1)a÷b=(a×c)÷(b×c)ﻩ(c≠0)(2)a÷b=(a÷c)÷(b÷c)(c≠0)(3)a÷b÷c=a÷(b×c)(4)a÷(b÷c)=a÷b×c3、乘除分派性质(1)(a+b)×c=a×c+b×c(2)(a-b)×c=a×c-b×c(3)(a+b)÷c=a÷c+b÷c(4)(a-b)÷c=a÷c-b÷c注意:除数不能为零。
4、两数之和乘以这两数之差旳积等于这两个数旳平方差。
(a+b)×(a-b)=a2-b25、乘法凑整法:这是运用特殊数旳乘积特性进行速算,如5×2=10,25×4=100,125×8=1000,625×8=5000,625×16=10000等等。
大伙要记住这些成果。
思维引导例1、计算:ﻩ(1)999+999×999 (2)1111×9999(3)125×25×32ﻩ(4)576×422+576+577×576跟踪练习:计算:(1)9999+9999×9999ﻩ(2)140×299(3)808×125ﻩﻩ (4)461+5×4610+461×49例2、计算:34×172-17×71×2-34跟踪练习:计算:42×68+61×2×34-3×68例3、用简便措施计算:8700÷25÷4跟踪练习:9600÷25÷4例4、用简便措施计算:625÷25跟踪练习:42800÷25例5、简算:29×31跟踪练习:简算:68×72例6、计算:11111×11111跟踪练习:计算:22222×22222例7、计算:63×275÷7÷11跟踪练习:计算:123×456÷789÷456×789÷123例8、计算:1÷(2÷3)÷(3÷4)÷(4÷5)÷(5÷6)跟踪练习:计算:15÷(9÷11)÷(11÷34)÷(34÷63)例9、计算:99999×22222+33333×33334跟踪练习:计算:9999×7778+3333×6666例10、计算:98989898×99999999÷10101010÷11111111跟踪练习:计算:×22÷18÷例11、计算: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跟踪练习:计算:1997×1999-1996×例12、 末尾有几种零?跟踪练习:计算:能力对接1、 将相应旳序号填入括号中。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 2. 乘除法巧算教学目标:掌握巧算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运算定律,如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分配律等变式定律与性质。
1. 乘法中常用的几个重要式子2×5=10;4×25=100;8×125=1000;4×75=300;4×125=500; 2. 乘法的几个重要法则⑴去括号和添括号原则在只有乘除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即“×”号变“÷”,“÷”变“×”;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不改变。
例题. ① a ×(b ÷c) =a ×b ÷c ②a ÷(b ÷c) =a ÷b ×c ⑵带符号“搬家”在只有乘除运算的算式里,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是这个数的符号。
2. 乘除法巧算教学目标:掌握巧算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运算定律,如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分配律等变式定律与性质。
1. 乘法中常用的几个重要式子2×5=10;4×25=100;8×125=1000;4×75=300;4×125=500;2. 乘法的几个重要法则⑴去括号和添括号原则在只有乘除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即“×”号变“÷”,“÷”变“×”;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不改变。
例题. ① a×(b÷c) =a×b÷c ②a÷(b÷c) =a÷b×c⑵带符号“搬家”在只有乘除运算的算式里,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是这个数的符号。
不论数移动到哪个位置,它前面的运算符号不变。
⑶乘法交换律 a×b=b×a⑷乘法结合律 a×(b×c)=(a×b) ×c⑸乘法分配律a×(b+c)=a×b+a×c;a×(b-c)=a×b-a×c⑹逆用乘法分配律a×b+a×c =a×(b+c);a×b-a×c=a×(b-c)3. 除法的几个重要法则⑴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商不变,即a÷b=(a×n)÷(b×n) (n≠0)a÷b=(a÷m)÷(b÷m) (m≠0)⑵当n个数都除以同一个数后再加减时,可以将它们先加减之后再除以这个数;反之也成立(也可称为除法分配律)。
混合运算巧算混合运算巧算指的是在进行复杂的混合运算时,通过巧妙的方法快速地求解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合运算巧算技巧:1. 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进行多个乘法运算时,可以通过改变乘法的顺序和分组方式,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计算2 × 3 × 4 × 5,可以先进行2 × 5 = 10,再计算10 × 3 = 30,最后计算30 × 4 = 120。
这样可以减少中间步骤的乘法运算次数。
2. 利用除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可以利用除法的性质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12 ÷ 4 ÷ 2,可以先进行12 ÷ 4 = 3,再计算3 ÷ 2 = 1.5。
这样可以避免多次除法运算。
3. 利用加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多个加法运算时,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1 + 2 + 3 + 4 + 5,可以将相邻的数两两相加,再将结果与剩下的数相加。
即,(1 + 2) + (3 + 4) + 5 = 3 + 7 + 5 = 15。
4. 利用减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可以利用减法的性质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100 - 49 - 48,可以先进行100 - 49 = 51,再计算51 - 48 = 3。
这样可以避免多次减法运算。
5. 利用数的分解:在进行复杂的混合运算时,可以将数分解成更简单的因子,从而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24 + 36 ÷ 4 × (8 - 2),可以将36 ÷ 4 和8 - 2先进行计算,得到9 和6。
然后再计算24 + 9 × 6 = 24 + 54 = 78。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混合运算巧算技巧,通过巧妙地运用运算规则和数的性质,可以简化复杂运算的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第十九讲速算与巧算(除法与乘除混合运算)【知识梳理】计算方法:1.在除法计算中利用商不变性质,使除数变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除。
2.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掉括号与添上括号的方法:括号前面是乘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运算符号不变,括号前面是除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运算符号要变化;添括号的方法与去括号类似。
用字母表示:a×(b÷c)= a×b÷c; a÷(b×c)= a÷b÷c; a÷(b÷c)= a÷b×c3. 在乘除混合运算中,乘数与除数移动位置时,要与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移动。
【典例精讲1】330÷5思路分析:本题可以利用商不变性质,把330与5同时乘2,把除数5变成10,然后再相除,从而使计算简便。
解答:330÷5=(330×2)÷(5×2)=660÷10=66【举一反三】1. 6600÷252. 2200÷1253. 4400÷50【典例精讲2】320×500÷250思路分析:500是250的2倍,因此可以加上括号先计算除法,然后再计算乘法。
解答:320×500÷250=320×(500÷250)=320×2=640小结: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首先看哪些数有倍数关系还是可以凑整,再确定是否加括号。
【举一反三】4. 4000×600÷3005. 2000÷125÷86. 372÷324×108答案及解析:1.【解析】除数是25,25乘4可以使除数变成100,因此除数与被除数要同时乘4,再计算可以使计算简便。
【答案】:6600÷25=(6600×4)÷(25×4)=26400÷100=2642.【解析】:除数是125,25乘8可以使除数变成1000,因此除数与被除数要同时乘8,再计算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除混合运算综合运用乘法和除法的技巧乘法和除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学运算符号,它们有着广泛的应用。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而除法是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商。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乘法和除法同时出现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综合运用乘法和除法的技巧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乘除混合运算的综合应用技巧。
一、整数间的乘除混合运算1. 乘法运算的运用乘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运算方式,它可以快速计算出两个或多个数的积。
在乘除混合运算中,我们可以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
例如,解决以下问题:有一箱苹果,每箱有15个,共有3箱,问总共有多少个苹果?解题思路:首先,我们可以将每箱的苹果数量15和箱数3进行乘法运算:15 × 3 = 45。
因此,总共有45个苹果。
2. 除法运算的运用除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运算方式,它可以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
在乘除混合运算中,除法运算常常用于解决整数间的关系问题。
例如,解决以下问题:某学校有120个学生,按班级均分,每班有30个学生,问共有多少个班级?解题思路:我们可以将学生总数120和每班学生数30进行除法运算:120 ÷ 30 = 4。
因此,共有4个班级。
二、小数与整数的乘除混合运算1. 小数与整数的乘法运算当小数与整数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可以先将小数转换为分数,然后再进行相乘计算。
例如,解决以下问题:小明身高1.5米,将身高转换为厘米时,应该乘以多少?解题思路:我们将身高1.5米转换为分数:1.5 = 1 + 0.5 = 1 + 1/2 = 3/2。
1米等于100厘米,因此,我们将分数3/2乘以100厘米:3/2 ×100 = 150(cm)。
因此,小明的身高为150厘米。
2. 小数与整数的除法运算当小数与整数进行除法运算时,我们可以先将小数转换为分数,然后进行相除计算。
例如,解决以下问题:某物品的价格是120元,小明要用30元去购买这个物品,他可以购买多少个?解题思路:我们将价格120元转换为分数:120 =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