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耐克公司的名人广告效应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20
巧借名人效应案例
以下是几个巧妙运用名人效应的案例:
1. 通过名人代言促进销售:许多品牌都选择以名人代言方式来推销他们的产品。
例如,耐克运动鞋选择众多体育明星代言,这些代言人因为身体素质和成功的事业而被视为榜样,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 使用名人图片提高信任度:商家为了提高网站或产品的信任度,常借用名人图片。
例如,一些保健品网站常用上名人的照片来作为产品使用的宣传图,使人们对于这个品牌和产品的信任度有所提升。
3. 利用用户生成的内容与名人关联:现在的营销活动更注重用户参与,这个过程中运用名人效应可以让品牌得到更广泛的曝光机会。
例如,某个化妆品牌可以让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传自己涂抹品牌化妆品的照片,并且设置明星妆容为标准,这样就能让消费者产生认同感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照片,从而扩大这个品牌的知名度。
总之,巧妙地运用名人效应可以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好的形象和信任,并让消费者更容易对这个品牌或产品做出消费选择。
名人广告案例名人广告一直是品牌推广中的一种常见方式,通过名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可以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名人广告案例,以期为广告创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第一个案例是Nike与迈克尔·乔丹的合作。
Nike是体育用品行业的知名品牌,而迈克尔·乔丹则是篮球界的传奇人物。
1992年,Nike与乔丹签约推出了Air Jordan系列篮球鞋,这一合作成为了体育用品行业中的经典案例。
通过与乔丹的合作,Nike成功地将自己与篮球这一热门运动和乔丹这一传奇人物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提升了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
第二个案例是Pepsi与碧昂丝的合作。
碧昂丝是全球知名的流行音乐天后,而Pepsi则是饮料行业的巨头品牌。
两者于2002年合作推出了一支广告,该广告以碧昂丝的音乐和形象为主题,展现了她的魅力和风采,成功地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Pepsi在年轻人群体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碧昂丝在商业领域中树立了更加成功的形象。
第三个案例是L'Oréal与茱莉亚·罗伯茨的合作。
L'Oréal是全球知名的化妆品品牌,而茱莉亚·罗伯茨则是好莱坞的当红女星。
两者合作的广告以茱莉亚·罗伯茨的美丽形象和自信风采为主题,强调了L'Oréal产品的高质量和适用性。
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L'Oréal在女性消费者中的形象和销量,也为茱莉亚·罗伯茨在时尚和美容领域中树立了更加成功的形象。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名人广告的成功离不开品牌和名人之间的契合度和共鸣,以及广告创作者对于名人形象和品牌定位的准确把握。
在进行名人广告创作时,需要充分了解名人的形象和特质,结合品牌的定位和目标受众,创作出能够引发共鸣和情感连接的广告内容,从而取得成功的推广效果。
耐克SWOT分析一、企业背景1963年,俄勒冈大学毕业生比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尔·奈特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的公司,主营体育用品。
1972年,蓝带公司更名为耐克公司,从此开始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公司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自1947年从俄勒冈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史蒂夫·普雷方丹。
比尔·鲍尔曼幼年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1959年,菲尔·奈特从俄勒冈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一年后,他又进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严格的管理教育使他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的素质。
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位校友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耐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六大洲,其员工总数达到了22000人,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托运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服务人员接近100万人.耐克公司一直将激励全世界的每一位运动员并为其献上最好的产品视为光荣的任务.耐克的语言就是运动的语言。
三十年过去了,公司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个人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
耐克深知:只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才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所以一直以来,耐克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耐克首创的气垫技术给体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
运用这项技术制造出的运动鞋可以很好地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尤其是脚踝与膝盖,防止其在作剧烈运动时扭伤,减少对膝盖的冲击与磨损。
采用气垫技术的运动鞋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普通消费者和专业运动员都对它爱不释手.二、SWOT分析1、S(优势)(1)品牌标识—-简约而不简单在员工约翰逊的一场梦境中,希腊胜利l女神的形象浮观,因此,他们取了“Nike”(耐克)这个名字(古希腊胜利女神,即名为Nike).而当地的一个女学生凯洛琳·戴维森,只收取35美元的费用,为他们设计了一个胖胖的勾勾符号,成为耐克的新标志。
Nike 如何通过激励人们追求自我突破的品牌故事赢得全球年轻人的青睐Nike如何通过激励人们追求自我突破的品牌故事赢得全球年轻人的青睐从一个小小的鞋子厂到全球最大的运动品牌之一,Nike通过其扣人心弦的品牌故事,成功地激励着全球年轻人追求自我突破。
Nike品牌故事的背后蕴含着一种力量,能够打动人心,鼓舞人们超越自我。
本文将探讨Nike如何通过关键的品牌故事元素以及个人化的广告手法,赢得了全球年轻人的青睐。
一、创始故事:激励梦想的种子Nike的品牌故事始于1964年,当时菲尔·奈特和比尔·鲍尔曼创立了一家名为“蓝带体育用品”的小公司。
从最初只有几名员工的小小办公室开始,他们坚信自己能够通过研发优质的体育用品改变世界。
正是这种奋斗精神和对梦想的追求,使得Nike的创始故事激励着年轻人去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二、品牌口号:Just Do It的魅力Nike的标志性口号“Just Do It”无疑成为了品牌故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这个简洁而有力的口号精准地捕捉到了年轻人的心态,鼓励他们无惧困难,积极行动。
通过与口号相结合的广告宣传,Nike植入了年轻人的潜意识,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三、品牌代言人:英雄背后的故事除了创始故事和口号,Nike还通过聘请一些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运动员作为品牌代言人,进一步丰富了品牌故事。
这些代言人不仅仅是运动的英雄,更是背后有着打破常规和追求卓越故事的人物。
比如,著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他的故事向年轻人传递了不畏挑战并不断突破自我的信息。
这些代言人成为了Nike品牌故事的承载者,让年轻人能够更加亲近和信任这个品牌。
四、个性化广告:激发自我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品牌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化的产品和宣传方式。
Nike运用了个性化的广告手法来激发年轻人的自我表达。
他们的广告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激励人心的情节和创意,引发年轻人的共鸣。
Nike 如何通过运动明星的代言和激励人心的广告传递品牌的自信和积极态度品牌代言和激励广告在当今市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这些策略不仅可以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还可以传达品牌的自信和积极态度。
作为全球知名的体育用品公司,Nike依靠运动明星的代言和激励人心的广告成功地传递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一、运动明星代言Nike利用运动明星代言的策略,将明星的影响力与品牌形象相结合,从而打造了强大的品牌认知度。
比如,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作为Nike品牌的代言人,他在场上不仅展现出卓越的篮球技艺,也传递了自信、坚韧和积极的态度。
这种形象与Nike品牌的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使得消费者对Nike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并认为购买Nike产品能够拥有像明星一样的自信和积极态度。
二、激励人心的广告除了运动明星代言,Nike还通过激励人心的广告来传递品牌的自信和积极态度。
这些广告通常以激励人心的口号和引人注目的画面为特点,能够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购买Nike产品的欲望。
例如,Nike的"Just Do It"广告系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个口号简单明了,直接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态度。
这种口号加上一些激动人心的场景和故事,能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与Nike品牌建立起了情感联系。
同时,Nike的广告还常常把焦点放在普通人身上,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奋斗来传达品牌的自信和积极态度。
这种策略能够让消费者相信,只要拥有Nike的产品,他们也能够成为自信、积极的人,并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Nike还以“Find Your Greatness”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情感共鸣的广告。
这些广告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人们在不同场景下展现出的卓越表现,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普通人,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在追求卓越。
通过这些广告,Nike传达了品牌的自信和积极态度,并激励着消费者努力追求自己的卓越表现。
MBA:鞋王耐克的国际营销策略一、背景材料耐克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制鞋公司,创业者耐特白手起家,从进口日本虎牌运动鞋开始,到自力更生,刻意创新研究出耐克气垫鞋为止,经过十几年锲而不舍的奋斗,通过与“飞人乔丹”签约,与同行阿迪达斯、锐步等公司的激烈竞争,终于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运动鞋公司。
耐克公司总裁菲利普·耐特在斯坦福大学攻读他的MBA学位的时候,就设计出一个在日本生产低成本的跑鞋,然后在美国进行销售的计划.毕业之后,菲利普·耐特和他原来在俄勒冈大学的径赛教练比尔·保曼合作,把他的计划变成现实。
1964年保曼和耐特各出资500美元,成立了蓝带运动公司。
蓝带运动公司在美国销售日本的虎牌运动鞋,并很快获得了成功。
1971年蓝带运动公司以SWOOSH LOGO的名字注册了商标,同年开始起用耐克的品牌名称。
1972年蓝带运动公司和虎牌运动鞋生产商分道扬镳,又和另一家亚洲的公司合作。
1978年蓝带公司正式改名为耐克公司。
1984年,在经过连续五年每年以44%的速度增长之后,耐克公司错失了有氧运动鞋市场。
公司一直致力于一种不太成功的休闲鞋类型。
当REEBOK开始向进行有氧健身运动的女士们销售大量时髦的有氧运动鞋时,它开始成为行业中的领头公司.1984年耐克的股票价格下降了60%,在1983-1985年间利润下降了80%.1985年2200万双鞋的库存迫使耐克降价来清理存货。
这种存货过剩也使得耐克放弃了在远东的生产,而这些生产量大部分都被REEBOK拿走了。
在耐克失去了行业领头的地位之后,在1986年耐克不得不裁员350人。
到1993年,耐克在欧洲的销售超过了10亿美元的销售线,但是1994年又下降了15%,仅达到9.273亿美元。
而1993年在亚太地区的销售达到了1.78亿美元,1994年增长了59%,达到了2.834亿美元.耐克在不同的地区总共经营着33个销售中心,它们分布在亚洲、加拿大、拉丁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
分类号密级UDC毕业论文浅析耐克公司的名人广告效应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系、中心管理系专业工商管理(辅)年级2009级论文答辩日期 2012 年 6 月 2 日**浅析耐克公司的名人广告效应完成日期:指导教师签字:答辩小组成员签字:青岛工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浅析耐克公司的名人广告效应系、中心管理系专业年级工商管理(辅修)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务处制表2012年3月1日一、选题依据二、文献综述三、研究内容2、审核小组意见由开题领导小组填写。
浅析耐克公司的名人广告效应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运动服装也成为服装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耐克(Nike)是占据全世界市场份额最多的体育运动品牌,它通过与世界上最顶尖的运动员合作创造出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拉近了体育运动与大众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创造出时尚与运动融合的生活理念。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阐述了广告的概念和耐克的发展,然后分析了耐克在中国的发展和耐克的广告现状,发现了耐克目前名人广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耐克怎样提高名人广告效应的对策,希望对耐克在世界上继续占据体育品牌的榜首有所借鉴。
关键词:耐克;名人广告;名人效应Analysis on celebrity advertising effect of NikeAbstractWith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awareness, sports apparel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arment industry. Nike occupies the largest market share worldwide sports brand it with the world's top athletes cooperation to create a great influence, and it shorten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ports and general consumers to create a fusion of fashion and sports life philosophy.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advertising and Nike, and then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Nike in China and Nike advertising status quo, and found a Nike celebrity ads Finally, the Nike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elebrity advertising countermeasures, and reference for Nike continue to dominate the sports brand in the world top.Key words:Nike; Celebrity advertising; Celebrity effect目录1 广告概述1.1广告的概念 (1)1.2名人广告的概念 (1)2 耐克简介2.1耐克公司的简介 (2)2.2耐克的主要产品 (3)2.3耐克的商标 (3)3 耐克名人广告现状分析3.1耐克的名人广告现状 (4)3.2耐克的名人广告产生的效果 (5)3.2.1耐克名人广告的作用 (5)3.2.2耐克名人广告存在的问题 (6)4 提高耐克名人广告效应的对策4.1做好名人定位 (7)4.2选择名人时,避免当地文化冲突 (7)4.3对名人的突发事件要多样化的处理 (7)4.4明星选择要慎重 (8)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如今复杂的市场营销环境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品牌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创新越来越不容易,企业取得成功越来越困难。
耐克广告语分析
1987年耐克公司把流行音乐和运动营销相结合,将披头士(Bea tles)的音乐注入耐克运动鞋的广告中,造成轰动。
其"JUST DO IT "(尽管去做)的广告语所倡导的叛逆和我行我素的文化风行全世界。
配上诸多体育明星,给青年人营造一种痛快淋漓的酷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翻译成中文,一直没有给出标准的答案,有一段的解释是“想做就做”而最心的演绎叫做“放胆做”。
自身的英语研究专家却告诫我们“JUST DO IT”要慎用,他的本意其实是一句粗口,文雅一点就是“干他”的意思,“JUST DO IT”实则脱胎于美国。
粗口之所以有代代相传的顽强的生命力,其实是符合广告语的创作原则的:简短、有力、指向明确、一语床波。
假设一句广告语能够达到粗口般的张力,那它十有八九是成功的。
“I CAN”已成中文毫无疑问是“我行”“我可以”的意思,这时一种自信,一种展示自我能力的象征。
运动员是活力,洋气,力量的代表‘I CAN’用简短的文字,充分表示了这种力量。
传扬了运动的力量,使运动服的意义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你是如此美丽,对我而言。
——伤疤、伤痛。
残缺的门牙、脚趾、假眼球、花椰菜般的耳朵”毫无疑问,运动员是辛苦的,意外伤害总是免不了。
运动员身上满是伤疤、伤痛。
这句广告语运用汗水,疼痛,沉思等最为普通的细节表现内心挣扎。
表现出耐克产品对伤痛的理解和包容。
对运动的崇尚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