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钢筋识图与计算共21页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21
钢筋识图入门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9-钢筋平法识图练习题(总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单项选择题1.当独立基础板底X、Y方向宽度满足什么要求时,X、Y方向钢筋长度=板底宽度*()A.≥2500 B.≥2600 C.≥2700 D.≥280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63页。
2.在基础内的第一根柱箍筋到基础顶面的距离是多少()A.50 B.100 C.3d(d为箍筋直径) D.5d(d为箍筋直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59页3.高板位筏型基础指:()。
A.筏板顶高出梁顶 B.梁顶高出筏板顶 C.梁顶平筏板顶 D.筏板在梁的中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30页4.基础主梁在高度变截面处,上下钢筋深入支座长要达到什么要求()A.深入支座长要满足La B.深入支座长要满足1000mmC.深入支座长要满足15d D.深入支座长要满足2倍的梁高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74页5.支座两侧筏板厚度有变化时,板上部筋深入支座应满足什么要求()A.深入支座不小于La B.深入支座≥12d且伸到支座中心线C.不小于500mm D.≥15d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80页6. 剪力墙中水平分布筋在距离基础梁或板顶面以上多大距离时,开始布置第一道()A.50mm B.水平分布筋间距/2 C.100mm D.5d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58页,06G901-1第3-97. 承台下部钢筋端部到桩里皮小于35d时,承台钢筋需向上弯折多少()A.15d B. 12d C.承台厚/2 D.10d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85页8. 条形基础底板一般在短向配置(),在长向配置( ) 。
A.分布筋 B.受力主筋正确答案:B ,A答案解析:11G101-3第25页9.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1,每跨的轴线跨度为5000,该方向的底部贯通筋为 14@150,两端的基础梁JZL1的截面尺寸为500*900,纵筋直径为25mm,基础梁的混凝土强度为C25。
梁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二、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三、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四、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五、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六、七、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八、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九、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十、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十一、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十二、三、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四、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五、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