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实践砌墙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7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
砌墙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砌墙施工,现将施工情况进行总结。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提前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砖块、砂浆、水泥等原材料。
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2.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砌墙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和操作规程。
3.施工设备检查:对砌墙工具、模板、脚手架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三、施工过程1.施工测量: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砌墙位置进行测量放线,确保墙体位置准确。
2.基础处理:对墙体基础进行清理,确保基础平整、坚实。
3.砌筑施工:(1)砂浆搅拌:按照配合比要求,对砂浆进行搅拌,确保砂浆稠度适中。
(2)砖块排列: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合理排列砖块,确保墙体厚度、高度和宽度符合规范。
(3)砌筑过程:按照砌筑顺序,依次进行砖块摆放、砂浆涂抹、校正、压实等操作。
(4)勾缝处理:在砌筑完成后,对砖缝进行勾缝,确保砖缝平直、密实。
4.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确保砌墙质量。
四、施工亮点1.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墙体稳定性。
2.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3.注重细节处理,确保墙体外观整洁美观。
4.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问题:部分墙体存在砂浆饱满度不足、砖缝不均匀等问题。
改进措施: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加强质量检查,确保砂浆饱满度和砖缝均匀。
2.问题:施工过程中,部分部位出现裂缝。
改进措施:加强施工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优化施工方案,减少裂缝产生。
六、总结本工程砌墙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了施工质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施工水平,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贡献力量。
砌墙实训总结砌墙实训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
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砌墙实训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经过一周的实训我们组六人完成了两个高为1.2米的墙。
一周的实训经结束,回头想想实训这几天我确实是有很大收获的,学习到了很多课堂上没学好的知识。
实训给了我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巩固了砌墙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我进一步从实践中认识到建筑施工砌墙这门课程的实训的重要性,让我懂得了只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要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才行。
我们在实训中是第六组,我们组在这周实训中砌“L”型和“一”型墙,“L”型墙两边长分别为750mm和900mm,高为1200mm,“一”型墙长高都是1200mm。
实训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想不到的问题。
比如怎样砌才不能通缝,才能使墙的长度在允许的误差内,就是我们组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讨论了好久在指导老师的提示下才知道的。
在这周实训中我们主要出现的错误进行了一个总结:1、砖墙面上下砖层之间竖缝产生错位,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
2、同一条水平缝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层向外凸出,水平缝下垂,墙体中间凹凸不平。
3、砌墙过程中未掌握控制砖缝的标准,开始砌墙摆砖时,没有严格要要求自己,感觉差不不多就可以,导致后来墙砌高了,墙面凹凸不平,到了最后水平面整不平。
在这周实训中我们所收获的也进行了一个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1、灰缝要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多孔粘土砖墙体水平灰缝和竖面灰缝宽度应控制在10 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2、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要刮浆适宜,并加浆灌缝,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3、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法。
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砌墙工人个人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作为砌墙工人参与了多个项目,并在每个项目中尽力发挥了我的职责和技能。
通过这段经验,我从中学到了一些重要的教训和经验,并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技术和技能:作为一名砌墙工人,技术和技能是最重要的。
我努力提高了自己的砌墙技术,确保每一道墙都是坚固和平整的。
我熟练掌握了各种砌墙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例如搅拌水泥,调整水平和垂直度等。
2. 安全意识:在砌墙工作中,安全永远是首要任务。
我始终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己和周围工作人员的安全。
我经常检查和维护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的工作状态。
3. 团队合作:作为一名砌墙工人,与其他工人和项目团队的合作至关重要。
我积极参与团队会议和讨论,与其他工人紧密合作,确保工作按计划进行。
我还提供帮助和支持给其他工人,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4. 解决问题能力:在砌墙工作中,遇到问题是常态。
我学会了灵活地解决问题和应对突发情况。
我能够快速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我还学会了与其他工人和项目管理人员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 专业精神:作为一名砌墙工人,我时刻保持专业和敬业的态度。
我准时出勤,并努力完成任务。
我勤于学习和接受新的砌墙技术和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作为砌墙工人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我的职责和能力。
同时,我也将继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砌墙技术和专业水平。
砌墙实训总结在我进行砌墙实训的过程中,通过师傅们的指导和自己的实践,我对砌墙技术和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本次实训让我受益匪浅,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技能。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
本次实训让我了解了墙体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在砌墙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布置砂浆,掌握了分析墙体承受力的能力。
通过按照规范要求正确使用材料和工具,我明白了墙体结构必须要有一定的抗压、抗剪、抗拉的能力,才能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对我未来的施工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实训对我的团队合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砌墙的过程中,墙砖需要一个个摆放,砂浆需要一个个涂抹,如果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就会出现墙体不平整、砂浆不均匀等问题。
通过大家的协作配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个墙体的砌筑,最终呈现出一道整齐、美观的墙体。
这让我意识到在施工中,团队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本次实训让我了解了砌墙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在砌墙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墙角、门窗洞口等特殊部位的处理问题。
通过师傅的指导,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特殊部位,使墙体的结构更加稳固,保证了墙体整体的美观。
我还学会了运用水平仪、墙规等测量工具,确保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要求。
本次实训让我体验到了工作的辛苦和细致。
砌墙的过程需要长时间地弯腰驼背、反复重复动作,对身体的耐力和力量要求较高。
墙砖的涂抹、整齐摆放也需要细致耐心,不能有一点马虎。
通过这次实训,我意识到了一个优秀的砌墙工人需要具备的耐心和细致,也更加珍惜和尊重每一位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
本次砌墙实训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砌墙技术和工艺。
通过实践锻炼,我磨练了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了墙体结构的构建原理和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法,以及砌墙工作的辛苦和细致。
这次实训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篇一、引言水泥砌墙是建筑施工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美观度。
为了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理解水泥砌墙的施工工艺,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水泥砌墙实训。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水泥砌墙的基本原理和施工工艺。
2. 掌握水泥砌墙的施工步骤和操作要点。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4. 理解水泥砌墙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三、实训内容1. 水泥砌墙的基本原理水泥砌墙是利用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砌体。
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与砂、石子等骨料混合后,经过加水搅拌、凝固硬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砌体。
2. 水泥砌墙的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无积水,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线。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水泥、砂、石子等材料,并按比例配制砂浆。
(3)施工步骤:a. 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在墙体上画出砖块排列线。
b. 砌筑墙体:按照砖块排列线,依次将砖块立起,用砂浆填充缝隙,确保砖块之间紧密连接。
c. 灌缝:在砖块砌筑完成后,用砂浆灌满缝隙,使其更加牢固。
d. 整修:对砌筑完成的墙体进行整修,确保墙体平整、垂直。
3. 水泥砌墙的操作要点(1)砖块摆放:砖块摆放要平整,确保砖块之间无空隙。
(2)砂浆配制:按照水泥、砂、石子的比例配制砂浆,保证砂浆的稠度适中。
(3)灌缝:灌缝时,要确保砂浆填充均匀,防止出现空隙。
(4)整修:整修时要保持墙体平整、垂直,避免出现倾斜或弯曲。
四、实训心得1. 通过实训,我深刻理解了水泥砌墙的基本原理和施工工艺,掌握了水泥砌墙的操作步骤和要点。
2. 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线,如何配制砂浆,以及如何进行砖块摆放、灌缝和整修等操作。
3. 实训让我认识到水泥砌墙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明白了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美观度有着直接影响。
施工工艺砌墙实训总结1000字在本次施工工艺砌墙的实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砌墙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理解了砌墙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首先,在实训的开始,我们需要进行墙面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墙面、检查墙体结构、修复墙面缺陷等。
这些步骤是确保墙体平整、牢固的基础,为后续的砌墙工作打好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清理墙面并检查墙体结构,避免出现后期砌墙过程中的问题。
其次,选择合适的砌墙材料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墙体的要求,选择不同的砌墙砖和砂浆。
砌墙砖的选择需要考虑其质量、尺寸和形状等因素。
而砂浆的选择则需要根据墙体的不同部位和用途来确定,以保证砌墙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砌墙材料,并掌握了砂浆的配制方法。
接下来就是砌墙的具体工艺了。
我们需要根据墙体的要求,确定砌墙的布局和砌筑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水平尺和垂直尺来保证墙体的水平和垂直,避免出现砌墙歪斜或不平整的情况。
同时,我也学会了使用镐子和铲子等工具进行砌筑,熟悉了砌墙的各个步骤和要点。
在砌墙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细节。
例如,砌墙砖的砌接要紧密,尽量减少空隙,砂浆的填充要均匀,并及时清除多余的砂浆。
这些细节决定了砌墙的质量和外观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我注重这些细节,并通过多次实践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巧和注意力。
最后,在实训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一些团队合作的经验。
砌墙是一个需要多人协作的工作,团队合作十分重要。
我们需要相互配合、互相协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在实训中学会了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并意识到团队优势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这次施工工艺砌墙的实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砌墙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验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帮助。
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砌墙方面的不足,比如操作技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也有待加强。
施工实践砌墙总结第一篇:施工实践砌墙总结施工实践砌墙总结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三就快要结束了,剩下的几周时间学校组织了施工实践,这次实习是我们学习理论知识三年以来的第一接触现场,可以想象其意义的重要性,我们第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我也不例外来到了施工现场进行学习。
历时五周的实习让自己学习到很多,也让自己突破了书本上的限制,真正的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砌筑工程在施工中占很大一部分的重量,砌筑工艺也是很重要的,作为施工员必须懂得这方面的知识。
首先得懂得砌筑工程是什么,砌体工程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普通黏土砖、承重黏土空心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各种中小型砌块和石材等材料进行砌筑的工程。
包括砌砖、石、砌块及轻质墙板等内容。
砌砖、砌石、砌块砖砌体对砌筑材料的要求,组砌工艺,质量要求以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材料要求:在施工现场中要对材料进行审核才能施工,灰砂砖、混凝土砌块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取样送样检测)。
水泥的品种、标号和条件应一致。
砂宜采用中砂,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拉结筋、预埋件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
2、拌制砂浆:砌筑前应做好砂浆配合比技术交底及配料的计量准备。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配料秤量,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再加水。
拌和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1.5mm。
砂浆应随拌随用。
3、砌筑前准备工作:在砌筑前一~二天隔夜浇水湿润,湿润后烧结粘土砖的含水率宜为10~15%。
砌筑前要先在基面上弹出墙体线和门洞口位置等,用方木或铝合金尺画好皮数杆,并根据设计要求,按照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经有关技术部门进行技术复核,检查合格,方可施工。
墙体砌筑前,基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4、墙体砌筑:墙体砌筑时利用龙门吊将加气块等砌筑材料及时运至各楼层,及时组织劳动力进行砌筑,如砌筑第一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先用C10标号以上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填碎砖或用砂浆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侧砌碎砖中间填心找平法。
第1篇在这次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整个施工过程,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到施工后的质量验收,深刻体会到了砌体结构施工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心得体会。
一、实习背景本次实习是在某住宅小区的砌体结构施工现场进行的。
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实习过程中,我们跟随师傅们学习了砌体结构施工的全过程,包括材料准备、基础施工、墙体砌筑、楼板施工、屋面施工等。
二、实习过程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我们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了解地质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
同时,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阅读,明确施工要求。
在材料准备方面,要确保各种材料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如砖、水泥、砂等。
2.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砌体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线、挖槽、垫层、基础梁等工序。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基础垫层的平整度、基础梁的垂直度等质量要求。
3. 墙体砌筑墙体砌筑是砌体结构施工的核心环节。
在墙体砌筑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轴线控制:确保墙体轴线偏差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2)砌筑顺序:按照从下到上、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砌筑。
(3)砌筑方法:采用三一砌筑法,确保砌筑质量。
(4)砂浆饱满度:确保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 楼板施工楼板施工是砌体结构施工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楼板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钢筋绑扎:确保钢筋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2)模板支设:确保模板支设牢固、垂直、平整。
(3)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无蜂窝、麻面等现象。
5. 屋面施工屋面施工是砌体结构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屋面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防水层施工:确保防水层施工质量,防止屋面渗漏。
(2)保温层施工:确保保温层施工质量,提高屋面保温性能。
(3)屋面找平层施工:确保找平层平整度,为屋面面层施工提供良好基础。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本次砌体砌墙实训是在我国某建筑工程学院进行的,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砖砌体施工的基本技能,理解砌体结构设计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砖砌体的基本构造、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安全规范等。
二、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砖砌体施工基本知识:砖的种类、规格、强度等级;砂浆的种类、配比、性能;砌体构造设计等。
(2)砖砌体施工工艺:砖的摆砖、铺灰、立砖、砌筑、勾缝等。
(3)砖砌体质量控制:垂直度、水平度、灰缝厚度、墙体稳定性等。
(4)砖砌体施工安全规范:高空作业、电气设备、防护用品等。
2. 实训过程(1)分组:我们将实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6人,分别负责不同部位的砌筑。
(2)施工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准备好砖、砂浆、工具等材料。
(3)施工过程:按照砖砌体施工工艺,进行砖的摆砖、铺灰、立砖、砌筑、勾缝等操作。
(4)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砖砌体进行垂直度、水平度、灰缝厚度、墙体稳定性等质量控制。
(5)安全规范: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施工安全。
三、实训收获与体会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掌握了砖砌体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分组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砌体砌筑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深刻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四、实训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问题(1)部分同学对砖砌体施工工艺掌握不熟练,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
(2)部分同学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规范重视不够,存在安全隐患。
2. 改进措施(1)加强对施工工艺的培训,提高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砌墙实习报告4篇砌墙实习报告篇1砌筑施工实训转瞬就完毕了,我感受很深,虽然在实训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但经过我们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忙下都顺当地解决了。
这也让我感觉到一个团队之间合作的重要性,还有理论必需与实践相结合的真理。
在这次实训中我遇到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如砌砖、放线等。
这些在我上次暑假实习中虽然都见过,但由于种种缘由都未能亲身尝试,在这次实训中,我最终自己参加其中,和同学们一起动手从最根本的放线,拌浆开头,从到砌砖再到混泥土浇筑,我们都亲身亲为。
通过实训使我们了解建筑工程中砌筑工种的根本内涵、根本作用及目的,根本操作流程稳固课堂理论学问,增加感性熟悉。
通过实训,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力量,培育我们喜爱劳动的思想。
为今后参与工作打下良好根底。
第一天教师带我们到施工的场地,经过了短暂的叙述就由两个施工的师傅亲自教我们如何拌浆,如何砌砖,还有砌墙的根本流程:基层清理、放线→排砖撂底→挂线→砌砖墙。
大家都仔细的学习师傅的每一个的动作和方法,迫不及待想自己动手去动手实践。
经过了一个颇为深刻的学习后我们以组为单位开头了我们的任务。
砌一堵两米长,九非常高,二十四分的宽,中间还有一个构造柱。
首先我们将基层清理洁净,然后开头砌砖,但是在砌筑的过程之中我们遇到了种种问题,比方说不平坦,砂浆不饱满等一系列的问题~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团队渐渐的摸索出师傅教我们的方法,顺当的完成了砌墙的任务。
这次实训我们受益匪浅,我总结一下这次实训所学到的东西。
一、砌筑工程选砖:砌清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匀称,规格根本全都的砖。
敲击时声音洪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根底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基层清理、放线砌筑前应将基层外表的灰砂、泥土、杂物等清扫洁净。
弹好轴线、墙身线,依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
240mm厚砖墙的组砌形式 ; 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砖砌体的组砌要求: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同时组砌要有规律,少砍砖,以提高砌筑效率,节省材料。
砌筑实训总结根据学校安排,我们这一周在学校建筑实训场地进行实训。
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实训对于我们将要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熟悉社会,通过几次实训的认识性,我初步的的了解了房屋墙体的组砌方法。
进一步提高对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实训是教学计划规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训期间的各种工种训练,达到如下目的:1.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验证、巩固、柠梅瘦身怎么样深化已学的有关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智能力,做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并重。
2.使学生获得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的实际知识,了解书本知识和实际情况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砌体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内容、砌筑方法及验收内容。
3.开阔学生的工程技术眼界,了解我国目前砌体结构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状况。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主动学习和全面学习的观念,培养学生工作中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训前我们已经分好组了,实训是按组进行的,每个班共有三组。
在砌筑前也有工人师傅教“盘角”,砌筑时先由师傅讲解、示范。
后我们自己砌筑,有老师和师傅点评,纠正。
人人都动手,亲身体会。
砖的砌筑:砖的砌筑形式有五种,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两平一侧、全顺式。
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和二三八一砌砖法。
砌筑时做到“三皮一吊、五皮一靠”,注意在留马牙槎时(五退五进)砖的砌筑。
(1)砖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不能即浇即用(2)纵横墙应同时砌筑,纵横交错搭接。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并应填满砂浆,缝的厚度一般为10mm,不应小于8mm(3)砌体施工缝处砌成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
通过本周的实训,我不但掌握了一些不懂的具体环节,而且也巩固了我在学校期间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
建筑工程砌筑实训报告总结一、实训的基本情况建筑工程砌筑实训可真是一次超有趣又超有收获的经历呢。
在实训期间,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实训场地,那场地特别大,各种砌筑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
一开始看到那些工具,我还挺懵的,像砖刀、灰斗之类的,虽然在书上见过,但是真到自己上手的时候,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按照要求砌筑一堵墙。
这可不容易呀,从选砖开始就有讲究,那些砖得挑选形状规整、没有裂缝的。
然后就是拌砂浆,这砂浆的比例可得调配好,水多了太稀,水少了又太干,就像做饭一样,得拿捏得刚刚好。
二、我在实训中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好多技能。
我学会了如何用砖刀把砂浆均匀地抹在砖上,这可是个技术活。
刚开始的时候,我抹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不是太厚就是太薄,厚的地方砂浆都要滴下来了,薄的地方又粘不住砖。
但是经过不断地练习,我终于能抹得比较均匀了。
我还学会了如何把砖砌得又平又直。
这得用线坠来检查,眼睛得一直盯着线坠,一旦发现砖歪了,就得赶紧调整。
而且每砌几层砖就得检查一下,不然等砌得高了才发现歪了,那就麻烦大了。
三、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当然,实训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比如说,有时候砖和砖之间的灰缝总是宽窄不一。
我就很苦恼,后来我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我说,在砌砖的时候要控制好砖的摆放位置,每块砖之间的距离要心里有数。
我按照老师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灰缝就变得均匀多了。
还有一次,我砌的墙在中间部分出现了一点倾斜。
这可把我急坏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研究,发现是因为我们在砌墙的时候基础没有打平。
于是我们只好把那部分拆了重新砌,从那以后,我们每次砌墙之前都会仔细检查基础是否平整。
四、实训的收获和感悟这次实训让我对建筑工程砌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砌筑不仅仅是把砖堆起来那么简单,它需要耐心、细心和技巧。
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影响到整个墙体的质量。
我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实训中,我和小伙伴们互相帮助,遇到问题一起讨论解决。
第1篇一、前言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与使用寿命。
本总结以某建筑工程砌体施工为例,对砌体施工过程中的要点、质量控制及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二、施工要点1. 施工准备(1)材料验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2)施工方案编制: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安全措施。
2. 施工工艺(1)砌筑前,先进行放线定位,确保轴线、标高准确。
(2)砌筑过程中,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确保砂浆强度及和易性。
(3)砌筑时,注意砖块排列整齐,灰缝饱满,墙面垂直度、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4)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3.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确保砌体质量。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对关键工序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安全(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三、心得体会1. 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进行施工,提高施工质量。
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施工质量。
4. 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5. 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施工效率。
四、总结本次砌体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了砌体工程的质量。
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砌体施工是基础性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与美观。
以下是我对本次工程砌体施工的总结,希望能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借鉴。
一、施工准备1. 材料验收:对进场砌块、水泥、砂等材料进行严格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砌墙实习报告5篇砌墙实习报告篇1经过一周的实训我们组六人完成了两个高为1.2米的墙。
一周的实训经结束,回头想想实训这几天我确实是有很大收获的,学习到了很多课堂上没学好的知识。
实训给了我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巩固了砌墙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我进一步从实践中认识到建筑施工砌墙这门课程的实训的重要性,让我懂得了只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要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才行。
我们在实训中是第六组,我们组在这周实训中砌“L”型和“一”型墙,“L”型墙两边长分别为750mm和900mm,高为1200mm,“一”型墙长高都是1200mm。
实训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想不到的问题。
比如怎样砌才不能通缝,才能使墙的长度在允许的误差内,就是我们组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讨论了好久在指导老师的提示下才知道的。
在这周实训中我们主要出现的错误进行了一个总结:1、砖墙面上下砖层之间竖缝产生错位,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
2、同一条水平缝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层向外凸出,水平缝下垂,墙体中间凹凸不平。
3、砌墙过程中未掌握控制砖缝的标准,开始砌墙摆砖时,没有严格要要求自己,感觉差不不多就可以,导致后来墙砌高了,墙面凹凸不平,到了最后水平面整不平。
在这周实训中我们所收获的也进行了一个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1、灰缝要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多孔粘土砖墙体水平灰缝和竖面灰缝宽度应控制在10 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2、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要刮浆适宜,并加浆灌缝,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3、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法。
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上下皮间的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
4、砖砌体必须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同时组砌要有规律,少砍砖,以提高砌筑效率,节省材料。
5、清水墙砌完后,要进行墙面修正及勾缝。
墙面勾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整,不得有丢缝,开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
通过本次砌筑工程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与反思。
一、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砌筑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如砖墙的构造、砌筑工艺、材料选用等,还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如拌浆、砌砖、放线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砌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
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相互配合、协调,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在与老师和同学沟通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了沟通能力。
3. 安全意识的增强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如穿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等。
通过实训,我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安全意识。
4. 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砖墙的垂直度、灰缝的均匀度等。
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创新能力。
二、实训反思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不平衡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时,不能迅速找到解决办法。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操作技能的不足在实训过程中,我的操作技能与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例如,在砌筑过程中,砖墙的垂直度、灰缝的均匀度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实践操作,积累经验。
3.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空间在实训过程中,虽然我们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有所提高,但仍有提升空间。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发挥团队优势,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4. 安全意识的加强在实训过程中,虽然我们时刻注意安全,但仍有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一、前言在2023年的这个学期的建筑实训课程中,我有幸参与了砌墙的实训项目。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砖砌体的施工过程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技能。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详细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砖砌体的施工工艺,熟悉施工流程,提高施工质量,同时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砌墙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美观,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三、实训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1. 材料准备:我们准备了各种规格的砖块、水泥、砂子、石灰等材料,并确保所有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工具准备:准备了砖刀、水平尺、线坠、小锤、皮数杆、扫帚等施工工具。
3. 场地准备:完成了室外及放心土的回填,安装了沟盖板,并完成了楼板结构施工。
4. 施工准备:办理了地基、基础工程隐蔽验收手续,按标高抹好了水泥砂浆防潮层,并弹好了轴线、墙身线及检查线。
四、实训过程1. 施工准备:根据设计图纸,我们首先弹定了墙身线,并立好了皮数杆,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2. 材料准备:检查了砖块、水泥、砂子等材料的规格和强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砂浆制备:按照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制备了符合要求的砂浆,并准备了砂浆试模。
4. 砌筑施工:- 底层砌筑:从墙角开始,逐层砌筑,每层砖块之间留有适当的灰缝,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 中间层砌筑:继续按照底层砌筑的方法进行,注意砖块的排列整齐,灰缝均匀。
- 顶层砌筑:在顶层砌筑时,特别注意墙顶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确保墙体的整体美观。
5. 检查验收:在砌筑过程中,我们不断检查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灰缝宽度等,确保施工质量。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砌墙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方面: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我对砖砌体的施工工艺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团队协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砌墙任务。
砌体工程施工实训日记和总结[精选多篇]第一篇:砌体工程施工实训日记和总结砌体施工实训日记××年×月×日星期一天气晴今天是我们砌体施工实训的第一天,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进行分组根据实训任务分组,每组六人,做实训任务计划,识读砖砌体工程施工图,在施工图中选出一部分砖墙(如转角、门窗、基础等),抄绘图纸(CAD),技术交底。
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制定实训任务计划,小组讨论本组所要做砌筑的墙体的形式,以及解决在砌筑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一切的准备。
今天的任务看起来有些轻松,可实际上今天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只有在今天把所有要准备的资料准备好,制定好详细的施工计划在今后今天的实训中才能很轻松的完成实训任务。
×年×月×日星期二天气晴上午九点我们准时来到体育馆旁边集合领工具,这也是这次实训第一次点名。
领完工具后我们就到实训场地进行墙体的砌筑了,首先在砌筑之前要清理出一块空地,还要进行场地平整。
其次,我们就是对前面几个班做的墙进行残酷的摧残,其目的是为了给后面做墙准备砖。
然后我们要对基础进行处理还要铺一层砖作为我们砌筑墙体的基础。
最后,我们就开始砌筑。
当然,在我们否定了第一种“工”墙体的砌筑后,就选择了较为简单的“T”形墙体进行砌筑。
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可当我拿起砌刀时还是有些小兴奋。
看别人砌筑总是觉得很简单,到自己动手的时候就遇到困难了。
一上午的时间我们只砌筑了一个基础垫层,下午也没有多大的进展。
一下午的时间只砌筑了三皮砖,而且在砌筑的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灰缝的不平整,砌筑的砖不平整也不平其。
看着其他组砌筑的很快,对自己有点失望。
今天的实训就这样的结束了,我们没有太多的收获。
砌筑的墙体很不好。
看来还要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年×月×日星期三天气晴今天的任务还是接着砌筑我们的墙体,经过昨天的熟悉我渐渐的掌握了砌筑方法,可以熟练的砌筑了,可是还是达不到砌筑的标准只能是保证墙体的不倒就好了。
施工实践砌墙总结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三就快要结束了,剩下的几周时间学校组织了施工实践,这次实习是我们学习理论知识三年以来的第一接触现场,可以想象其意义的重要性,我们第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我也不例外来到了施工现场进行学习。
历时五周的实习让自己学习到很多,也让自己突破了书本上的限制,真正的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砌筑工程在施工中占很大一部分的重量,砌筑工艺也是很重要的,作为施工员必须懂得这方面的知识。
首先得懂得砌筑工程是什么,砌体工程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普通黏土砖、承重黏土空心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各种中小型砌块和石材等材料进行砌筑的工程。
包括砌砖、石、砌块及轻质墙板等内容。
砌砖、砌石、砌块砖砌体对砌筑材料的要求,组砌工艺,质量要求以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材料要求:在施工现场中要对材料进行审核才能施工,灰砂砖、混凝土砌块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取样送样检测)。
水泥的品种、标号和条件应一致。
砂宜采用中砂,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拉结筋、预埋件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
2、拌制砂浆:砌筑前应做好砂浆配合比技术交底及配料的计量准备。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配料秤量,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再加水。
拌和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1.5mm。
砂浆应随拌随用。
3、砌筑前准备工作:在砌筑前一~二天隔夜浇水湿润,湿润后烧结粘土砖的含水率宜为10~15%。
砌筑前要先在基面上弹出墙体线和门洞口位置等,用方木或铝合金尺画好皮数杆,并根据设计要求,按照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经有关技术部门进行技术复核,检查合格,方可施工。
墙体砌筑前,基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4、墙体砌筑:墙体砌筑时利用龙门吊将加气块等砌筑材料及时运至各楼层,及时组织劳动力进行砌筑,如砌筑第一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先用C10标号以上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填碎砖或用砂浆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侧砌碎砖中间填心找平法。
框架结构填充墙砌筑过程中应将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中预留的拉结筋埋设在水平缝内。
墙体砌筑时应保持墙面平整垂直,灰缝厚度控制在~1.2cm之间,砌体应上下错缝,头缝饱满,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砌筑时与墙体连接的门窗洞口尺寸应按照弹线和皮数杆位置留置准确,在砌筑过程中,应用托线板和线锤经常检查墙面,并及时清扫墙面。
砌筑时应及时按规范规定位置正确放置水泥砖和木砖。
木砖应经防腐处理。
5、砌筑要点a.按各种砖块每皮高度制作皮数杆,并竖立于墙两端,两相对皮数杆之间拉准线。
在砌筑位置放出墙身边线。
b.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多孔粘土砖墙体水平灰缝和竖面灰缝宽度应控制在10mm。
但应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c.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要刮浆适宜,并加浆灌缝,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d.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应不小于其高度的2/3。
e.门窗洞口的预埋水泥砖、木砖等应按要求位置和数量设置。
f.混凝土砌块砖墙体中不够整块的部位,应用定制或切割砖块来补砌,不得用其他品种的砖填补。
机具的准备砌筑前,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织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砂浆搅拌机进场,安装,调试等工作。
同时,还应准备脚手架,砌筑工具(如皮数杆,托线板)等。
组砌形式:(1)240mm厚砖墙的组砌形式组砌一顺一丁:这种砌法是一皮中全部顺砖与一皮中全部丁砖相互间隔砌成,上下皮间的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
三顺一丁:这种砌法是三皮中全部顺砖与一皮中全部丁砖间隔砌成,上下皮顺砖与丁砖间竖缝错开1/4砖长,上下皮顺砖间竖缝错开1/2砖长。
(梅花丁:这种砌法是每皮中丁砖与顺砖相隔,上皮丁砖坐中于下皮顺砖,上下皮间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
砖砌体的组砌要求: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同时组砌要有规律,少砍砖,以提高砌筑效率,节约材料。
当采用一顺一丁组砌时,七分头的顺面方向依次砌顺砖,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
砖墙的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内角相交处的竖缝应错开1/4砖长,并在横墙端头处加砌七分头砖。
砖墙的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立角处的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
(2)砖基组砌砖基础有带形基础和独立基础,基础下部扩大部分称为大放脚。
大放脚有等高式和不等高式两种。
等高式大放脚是两皮一收,两边各收进1/4砖长;不等高大放脚是两皮一收和一皮一收相间隔,两边各收进1/4砖长。
大放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法,竖缝要错开,要注意十字及丁字接头处砖块的搭接;在这些交接处,纵横墙要隔皮砌通;大放脚的最下一皮及每层的最上一皮应以丁砌为主。
墙体工程质量标准施工工艺砖砌体的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
其中,"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最为常用三一"砌砖法:即是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
这种砌法的优点:灰缝容易饱满,粘结性好,墙面整洁。
故实心砖砌体宜采用"三一"砌砖法。
挤浆法:即用灰勺,大铲或铺灰器在墙顶上铺一段砂浆,然后双手拿砖或单手拿砖,用砖挤入砂浆中一定厚度之后把砖放平,达到下齐边,上齐线,横平竖直的要求。
这种砌法的优点:可以连续挤砌几块砖,减少烦琐的动作;平推平挤可使灰缝饱满;效率高;保证砌筑质量。
砖砌体的施工过程有抄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挂线,砌砖,勾缝等工序。
?抄平砌墙前应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定出各层标高,并用M7。
5水泥砂浆或C10细石混凝土找平,使各段砖墙底部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放线根据龙门板上给定的轴线及图纸上标注的墙体尺寸,在基础顶面上用墨线弹出墙的轴线和墙的宽度线,并定出门洞口位置线。
摆砖摆砖是指在放线的基面上按选定的组砌方式用干砖试摆。
摆砖的目的是为了核对所放的墨线在门窗洞口,附墙垛等处是否符合砖的模数,以尽可能减少砍砖。
立皮数杆皮数杆是指在其上画有每皮砖和砖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楼板,梁底,预埋件等标高位置的一种木制标杆,如图所示。
;挂线为保证砌体垂直平整,砌筑时必须挂线,一般二四墙可单面挂线,三七墙及以上的墙则应双面挂线。
砌砖砌砖的操作方法很多,常用的是"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
砌砖时,先挂上通线,按所排的干砖位置把第一皮砖砌好,然后盘角。
盘角又称立头角,指在砌墙时先砌墙角,然后从墙角处拉准线,再按准线砌中间的墙。
砌筑过程中应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保证墙面垂直平整。
勾缝、清理清水墙砌完后,要进行墙面修正及勾缝。
墙面勾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整,不得有丢缝,开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
砖墙勾缝宜采用凹缝或平缝,凹缝深度一般为4~5mm。
勾缝完毕后,应进行墙面,柱面和落地灰的清理。
质量要求质量要求是: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厚薄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
砖砌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防治措施砂浆强度不稳定现象:砂浆强度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有时砂浆强度波动较大,匀质性差。
主要原因:材料计量不准确;砂浆中塑化材料或微沫剂掺量过多;砂浆搅拌不均;砂浆使用时间超过规定;水泥分布不均匀等。
预防措施: 建立材料的计量制度和计量工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减少计量误差,对塑化材料(石灰膏等)宜调成标准稠度(120mm)进行称量,再折算成标准容积;砂浆尽量采用机械搅拌,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拌匀后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进行搅拌),保证搅拌均匀;砂浆应按需要搅拌,宜在当班用完。
砖墙墙面游丁走缝现象:砖墙面上下砖层之间竖缝产生错位,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
清水墙窗台部位与窗间墙部位的上下竖缝错位。
主要原因:砖的规格不统一,每块砖长,宽尺寸误差大;操作中未掌握控制砖缝的标准,开始砌墙摆砖时,没有考虑窗口位置对砖竖缝的影响,当砌至窗台处分窗口尺寸时,窗的边线不在竖缝位置上。
预防措施:,砌墙时用同一规格的砖,如规格不一,则应弄清现场用砖情况,统一摆砖确定组砌方法,调整竖缝宽度;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强调丁压中即丁砖的中线与下层条砖的中线重合;摆砖时应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窗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如果窗口宽度不符合砖的模数,砌砖时要打好七分头,排匀立缝,保持窗间墙处上下竖缝不错位。
清水墙面水平缝不直,墙面凹凸不平现象:同一条水平缝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层冒线砌筑;水平缝下垂;墙体中部(两步脚手架交接处)凹凸不平。
主要原因:砖的两个条面大小不等,使灰缝的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大条面偏大较多,不易将灰缝砂浆压薄,从而出现冒线砌筑;所砌墙体长度超过20m,挂线不紧,挂线产生下垂,灰缝就出现下垂现象;由于第一步架墙体出现垂直偏差,接砌第二步架时进行了调整,两步架交接处出现凹凸不平。
预防措施:砌砖应采取小面跟线;挂线长度超过15~20m时,应加垫线;墙面砌至脚手架排木搭设部位时,预留脚手眼,并继续砌至高出脚手架板面一层砖;挂立线应由下面一步架墙面引伸,以立线延至下部墙面至少500mm,挂立线吊直后,拉紧平线,用线锤吊平线和立线,当线锤与平线,立线相重,则可认为立线正确无误。
"螺丝"墙现象:砌完一个层高的墙体时,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而不能咬圈。
主要原因: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层数;每当砌至基础面和预制混凝土楼板上接砌砖墙时,由于标高偏差大,皮数杆往往不能与砖层吻合,需要在砌筑中用灰缝厚度逐步调整;如果砌同一层砖时,误将负偏差当作正偏差,砌砖时反而压薄灰缝,在砌至层高赶上皮数时,与相邻位置正好差一皮砖。
预防措施:。
砌筑前应先测定所砌部位基面标高误差,通过调整灰缝厚度来调整墙体标高;标高误差宜分配在一步架的各层砖缝中,逐层调整;操作时挂线两端应相互呼应,并经常检查与皮数杆的砌层号是否相符。
安全技术砌筑操作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砌基础时,应检查和经常注意基槽(坑)土质的变化情况。
不准站在墙顶上做画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砍砖时应面向墙体,避免碎砖飞出伤人。
不准在超过胸部的墙上进行砌筑,以免将墙体碰撞倒塌造成安全事故。
不准在墙顶或架子上整修石材,以免振动墙体影响质量或石片掉下伤人。
不准起吊有部分破裂和脱落危险的砌块。
墙体施工必须符合《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