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基本术语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8
triz期末总结一、TRIZ的概述TRIZ,全称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即发明问题解决的理论,是由苏联的发明家根宜·阿尔泰谢维奇·阿尔图什创立的一种问题解决方法和创新理论。
TRIZ以解决技术问题为基础,通过研究和总结过去的发明、创新实践,提出了一套系统和科学的问题解决原则和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和创新。
二、TRIZ的基本原理1. WOIS (Worth Of Innovative Solution)原则:通过判断创新解决方案的价值来决定其优先级。
2. 趋势预测原则:通过预测技术发展趋势,为问题解决和创新提供方向。
3. 矛盾矩阵原则:通过分析和解决矛盾,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
4. 创新原则:提供了一系列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5. 模型原则:通过建立模型和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TRIZ的应用案例1. 爆竹包装问题某公司生产的爆竹,包装后运输时容易因冲击力导致爆竹短路引发事故。
通过使用TRIZ的矛盾矩阵原则,找到了减小冲击力的解决方案,即增加包装的缓冲材料。
通过这一改进措施,成功解决了包装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2. 发明电子琴的故事电子琴创新的过程中,TRIZ的趋势预测原则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电子琴发明之前,各种乐器需要用大量的机械部件来实现音域的转换,给乐器制造和使用带来了许多问题。
通过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发明家成功预测到了电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使用电子元器件实现音域转换的创新方案,最终发明了电子琴。
3. 太阳能技术创新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受到了成本和效率的制约。
通过TRIZ的WOIS原则,判断出提高太阳能技术效率的解决方案更有价值。
通过对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材料进行创新,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使太阳能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四、TRIZ的优点与挑战1. 优点:a. 系统性和科学性:TRIZ提供了一套系统和科学的问题解决原则和方法,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和创新。
triz概述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一种创新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TRIZ由俄罗斯工程师阿尔泰夫·戈尔丹发明,
它基于对数百万个专利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一套通用的创新原则和模式。
TRIZ的基本观点是:每个创新问题都存在于一个技术系统中,而这些系统通
常都具有一些通用的特征。
通过识别和理解这些特征,人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TRIZ提供了一种将创新问题分解为更小、更具体的子问题的方法。
这些子问
题可以使用TRIZ提供的创新原则和解决方案模式进行解决。
TRIZ强调在解决问
题之前要进行系统分析,并将问题置于更广泛的技术和市场背景中。
TRIZ包含一系列工具和技术,用于推动创新和问题解决。
其中一种重要的工
具是矛盾矩阵,它可以帮助在解决矛盾时发现潜在的解决方案。
TRIZ还包括TRIZ 创新原理、资源分析、发现市场需求的方法等。
TRIZ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工程和技术领域的问题解决,还可以应
用于其他领域。
许多世界知名的公司和组织,如通用电气、三菱,以及NASA等,都在其创新流程中采用了TRIZ方法。
总之,TRIZ是一种基于系统分析、创新原则和模式的创新解决问题方法。
通
过TRIZ,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识别矛盾,并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TRIZ的应用有助于推动技术和市场进步,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TRIZ理论概述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由苏联工程师Genrich Altshuller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创新问题解决方法。
TRIZ的主要目标是改进现有技术并创造新技术。
它提供了一套结构化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解决技术问题,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TRIZ的核心原理TRIZ的核心原理基于以下基本概念:1. 矛盾存在TRIZ认为创新问题的核心是矛盾存在。
矛盾是指两个或多个相互依赖的需求或条件之间的冲突。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克服这些矛盾。
2. 趋同与分散规律TRIZ认为技术演化本质上是以相对适应和剩余问题解决为基础的。
在技术领域中,存在着“分散规律”和“趋同规律”,即技术的演化趋势可能会同时出现技术的分散和趋同。
3. 比较分析TRIZ鼓励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的产品、系统或过程来发现共性和差异。
这种分析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4. 资源利用TRIZ鼓励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
这包括有效利用现有知识、经验和技术,以及利用现有的可用部件和技术解决方案。
TRIZ的解决问题工具TRIZ提供了一些工具和方法来帮助寻找解决技术问题的创新思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TRIZ工具:1. 分析矛盾矩阵分析矛盾矩阵是TRIZ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基于现有的技术矛盾模式,帮助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是TRIZ中的另一个重要工具。
它通过比较并识别相似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模式,帮助解决当前问题。
3. 发明原理发明原理是TRIZ中的基本原理,用于解决技术问题。
它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通常与不同的矛盾模式相关联。
4. 趋同和分散TRIZ鼓励应用趋同和分散规律来解决问题。
趋同规律用于寻找与已有技术类似的方案,而分散规律则用于创造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新方案。
5. 短路演化短路演化是一种通过跳过繁琐的演化过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找到更快、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triz方法及解释TRIZ,全称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创造性问题解决理论)是由前苏联工程师捷列奇基发展的一种创新方法论。
TRIZ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技术难题。
TRIZ已经在企业和创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TRIZ的方法和原则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和问题。
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框架,以帮助工程师和创新者在面对问题时进行思考和创新。
TRIZ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找到更好、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运用TRIZ方法,可以发现新的解决方案、改进产品和工艺,并提高创新能力。
TRIZ方法有五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TRIZ问题解决的基础。
1.矛盾原则:TRIZ认为,创新和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矛盾。
通过解决矛盾,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矛盾主要分为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2.系统化原则:TRIZ鼓励从系统的角度来看问题。
它认为问题往往是由于系统中的互相作用和关系引起的。
通过理解和优化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3.演化原则:TRIZ认为创新的过程是演化的过程。
它鼓励通过分析技术和产品的演化历史,寻找创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4.通用原则:TRIZ提供了一系列通用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和问题。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创新者在解决问题时提供指导和启发。
5.模型原则:TRIZ通过模型来描述和解决问题。
它运用了一系列的模型和方法,例如矛盾矩阵、发明原理、物质场分析等。
这些模型和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创新者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提供方向和解决思路。
除了这些基本原则,TRIZ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如矛盾矩阵、发明原理、弯曲空间等。
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创新者深入分析问题,提供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创新方案。
矛盾矩阵是TRIZ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通过横轴和纵轴的分类,将已有的技术和创新方案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
triz的名词解释创造性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TRIZ)是由俄罗斯工程师格奥尔基·阿尔图尔·阿尔图丢诺夫(Genrich Altshuller)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论。
TRIZ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旨在通过发现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矛盾,并提供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论。
在TRIZ理论中,有一系列核心概念和术语,这些概念和术语对于理解TRIZ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矛盾矛盾是TRIZ理论中的关键概念之一。
在创新过程中,各种矛盾经常出现,阻碍了问题的解决。
TRIZ将矛盾定义为“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要求或特性”。
矛盾分为技术矛盾和物质矛盾。
技术矛盾是指两个或多个技术要求之间的矛盾,例如,在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减少成本的要求。
物质矛盾是指两个或多个物质特性之间的矛盾,例如,需要同时提高产品的强度和降低其重量。
2. 矩阵TRIZ的发展和应用建立在矩阵理论的基础上。
TRIZ矩阵将创新问题归类,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TRIZ矩阵基于四个不同的维度:矛盾成分、技术效应、物理效应和失败模式。
通过将问题映射到矩阵中的特定位置,可以找到适用于解决该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3. 理想最终结果(Ideal Final Result, IFR)在TRIZ理论中,理想最终结果是指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完美、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TRIZ鼓励通过设想理想最终结果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设想理想最终结果,可以激发创新思维,找到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新解决方案。
4. 创新原则TRIZ理论提供了一系列创新原则,旨在帮助解决创新问题。
这些原则是从大量的专利和发明案例中总结出来的。
创新原则包括对抗、逆向思维、改变外观、减少、偏离标准等。
应用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克服技术和物质矛盾。
TRIZ——快来学习一下01.什么是TRIZ?TRIZ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1)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启发式方法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从全世界范围内的专利中抽象出来的,TRIZ仅采用为数不多的基于产品进化趋势的客观启发式方法;(2)TRIZ是大量采用自然科学及工程中的效应知识;(3)TRIZ是面向人的方法,即TRIZ中的启发式方法是面向设计者的,不是面向机器的。
TRIZ是系统化的方法:(1)在TRIZ中,问题的分析采用了通用及详细的模型,该模型中问题的系统化知识是重要的;(2) 解决问题的过程系统化,以方便的应用已有的知识。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1)为了取得创新解,需要解决设计中的冲突,但解决冲突的某些步骤是不知道的;(2)未知的解往往可以被虚构的理想解代替;(3) 通常理想解可通过环境或系统本身的资源获得;02.为什么要学TRIZ:1.降低尝试次数和错误迭代2.降低对共同的资源的需要3.使用演化的趋势打开历史,为新产品想法证明方向4.利用专利规避,突破竞争对手的防御你能等100 年得到启发,或者你能用TRIZ原则在15 分钟内解决问题。
TRIZ这个强而有力的工具消除在不同性能测量之间的冲突所引起对妥协和交换的需要,为创新带来了可执行的方法论 --Genrich AltshullerTRIZ是一套以人为导向的知识系统之系统化创新问题解决方法。
它有别于传统的脑力激荡,TRIZ强调发明或创新可依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而非仅是随机或天马行空的脑力刺激而已。
03.TRIZ的解决问题的工具:理论发明者阿利赫舒列尔的TRIZ,如冲突矩阵、76标准解答、ARIZ、AFD、物质--场分析、ISQ、 DE、8种演化类型、科学效应、40个创新原理,39个工程技术特性;物理学、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知识库等,常用的有基于宏观的矛盾矩阵法和基于微观的物场变换法。
看完这些是不是还是有点晕晕乎乎呢?没关系,TRIZ理论发展已久,当然不可能短时间了解明白!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学习Triz理论、结合理论多多实践!。
Triz专业术语介绍科学效应Costs 本钱;Harm危害。
公式可解释为:技术系统进化的抱负化水平与利益成正比,与本钱及危害之和成反比,即利益大,本钱及危害之和小,抱负化水平高。
可用资源分析是要确定可用物品、能源、信息及功能等。
这些可用资源与系统中的某些元件组合将改善系统的性能。
TRIZ创方法的软件支持一IWBInnovation WorkBench (IWB)于1992年由苏俄科学家研发产生,主要着重在制造业或工程方面的应用,经由Ideation团队进展汇整Altshu Iler先生所整理的TRIZ理论,筛选各国的专利后,完成的I-TRIZ软件—IWB,将TRIZ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完善的结合,依据TRIZ的解题规律,从立项、系统分解、建模、确定冲突、供给标准解到最终形成实际的解决方案。
IWB软件界面简洁而亲切、操作便利、易学易用、功能强大并供给在线学习TRIZ理论的模块,让使用者把TRIZ的力气发挥至极致。
IWB软件主要特性为:1.人性化的使用者接口;.以欧美设计为主的英文接口 /局部专利或说明以中英比照呈现;2.增加问题解决力气的TRIZ理论进展;.运用了与Off ice类似的功能键;3.独家专利的Function Modeling功能;.每一步骤皆供给专利为案例比照;4.供给冲突矩阵表便利初学者学习;.具备专利搜寻功能键;5.完成工程争论后的Word报告资料;.使用者免费在线学习TRIZ理论;6.供给使用者遇到问题时的在线学习与帮助;.电子化使用手册。
IWB软件架构:a)工程定义[Project Initiation);仓1J现况调查[Innovation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c)机能模型建置(Problem Formulation and Brainstormingj ;d)概念开放[Develop Concepts);e)评估结果[Evaluate Results)。
triz法的名词解释Triz法 - 发掘创新的途径与方法引言: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推动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Triz法应运而生,成为了一个通用的创新方法论,帮助人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对Triz法进行较为详细的名词解释。
一、Triz法的概述Triz法全称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中文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它是由俄罗斯科学家热尔吉·阿尔图谢维奇(Genrich Altshuller)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套创新方法论。
这套方法论是基于科技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存在的约束,研究如何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发现改进和创新的途径。
Triz法强调从问题的根源出发,通过创造性思维和系统性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二、Triz法的基本理念1. 矛盾与矛盾解决Triz法认为,问题的存在源于各种矛盾。
这些矛盾可能来自于不同目标之间的冲突,也可能是由资源限制或技术约束导致的。
解决这些矛盾是创新的起点。
Triz法提出了一系列的矛盾解决原则,帮助问题解决者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平衡不同目标之间的冲突。
2. 系统性思维Triz法要求人们以系统性的视角看待问题。
它强调将问题置于关联的系统中,这个系统可能是一个产品、一个工艺流程或者一个组织结构。
通过分析和理解问题所处的整体系统,可以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案。
3. 理论模型Triz法构建了一套理论模型,用来解释问题解决的基本原理。
这些模型包括了39个发明原则、76个发明模式和40个技术价值工程模型。
这些模型帮助问题解决者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并指导他们寻找创新的思路。
三、Triz法的基本过程1. 定义问题Triz法强调要准确定义问题,将模糊的问题描述具体化。
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找到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2. 分析矛盾通过分析问题,确定其中涉及的矛盾。
TRIZ术语
TRIZ(萃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是:
产品或技术系统的进化有规律可循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工程矛盾往复出现彻底解决工程矛盾的创新原理容易掌握其他领域的科学原理可解决本领域技术问题TRIZ的核心是消除矛盾及技术系统进化的原理并建立了基于知识消除矛盾的逻辑化方法,用系统化的解题流程来解决特殊问题或矛盾。
下图为TRIZ的理论体系。
TRIZ(萃智)的基本概念
STC算子:尺寸(S)-时间(T)-成本(C)算子,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它将物体的尺寸、完成功能的时间和成本因素进行一系列变化的思维试验。
S曲线:一个S形状的曲线,表达时间与主要功能参数的关系。
标准解:按照物场模型描述的问题的典型解决方案模型。
裁剪法:一种分析方法,通过裁剪系统的某个组件,然后把该功能重新分配到其他剩余的组件及超系统组件上,来改善技术系统。
参数:表明任何现象、设备或其工作过程中某一种重要性质的量。
如,汽轮机中蒸气的压力、温度等,是该汽轮机蒸汽的参数;电阻、电感和电容,就是电路的参数。
操作空间:矛盾需求必须得到满足的物理空间。
操作时间:矛盾需求必须得到满足的时间段。
产品:执行功能的目标组件。
场:两个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磁场、电场、热场等。
超系统:包含技术系统和与它有关的其它系统的更大的系统。
创新:即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独特的、新颖的且富于成效的见解与思维
创新原理:解决工程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多屏幕法: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由技术系统、子系统、超系统以及这三个系统的过去和未来组成九个屏幕,也称为“九屏幕法”。
发明级别:不同的发明可能会对系统、社会、人类等产生不同的影响,按照影响的程度可以把发明分为不同的等级,即发明的级别。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首字母转换为拉丁字母的缩写。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问题解决工具,把复杂的问题模型转换成标准问题模型,用TRIZ工具能够高效解决。
A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的俄语首字母的缩写。
辅助功能:为了更好执行一个基本功能所服务的功能,是支撑基本功能的功能。
根本原因:在因果链中导致结果出现的最初原因。
工程问题:在工程领域出现的技术问题。
工具:执行功能的组件。
功能:研究对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
功能对象/受体:功能承受者,由于执行功能导致其参数被改变。
功能分类:描述功能的特征。
如有用、有害、中性。
功能分析:是从技术系统抽象的“功能”角度来分析系统,分析系统执行或完成其功能的状况。
功能级别:有用功能的重要程度。
实际作用与所需要的功能参数值之间的比值。
如果实际值>需要值时,就是过度;如果实际值<需要值时,定义为不足;如果两个值相等,就定义为正常。
功能载体:实施功能的物体
功能再分配:将被裁剪组件的有用功能分配给系统其它组件。
化学效应:化学领域的科学原理、定律、法则等。
基本功能:与对象的主要目的直接有关的功能,是对象存在的主要理由。
几何效应:在几何学中使用的科学原理、定律、法则等。
技术矛盾:是两个参数之间的矛盾,改善系统的某一个参数,导致另一个参数的恶化。
技术系统:由系统组件组成,为满足人们(社会)的需求而实现某种功能的系统,该系统必须有一个功能是其子系统共同完成的。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技术系统与生物系统一样也有一个进化发展的过程,并且这个进化发展过程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这些技术系统进化发展的规律就是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进化趋势:技术系统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这些方向是对各种技术系统进行科学统计的结果。
技术预测:是对有关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发明、应用成果及经济前景、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预测。
技术预测还可以根据技术发展阶段分为基础研究预测、应用研究预测、开发研究预测、生产需求预测等。
价值: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成本之比。
价值分析:分析技术系统的价值的方法。
金鱼法:金鱼法是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它从幻想式解决构想中区分现实和幻想的部分,再从幻想的部分继续分出现实与幻想两部分,反复进行这样的划分,直到问题的解决构想能够实现时为止。
科学效应:科学原理、定律、法则等。
效应是在特定条件下,在技术系统中自然规律体现的结果,是场(能量)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体现。
效应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功能,它使用物质、场或二者的组合,将输入作用转换成所需的输出作用。
控制系统:是技术系统的一部分,用来控制技术系统其他部分的功能,如空调系统的恒温调节器。
理想度:有用功能/(有害功能+成本消耗)
理想方法:就是不消耗能量及时间,但通过自身调节,能够获得所需的功能。
理想过程:就是只有过程的结果,而无过程本身,突然就获得了结果。
理想机器:就是没有质量、体积、但能完成所需的工作。
理想物质:就是没有物质,功能得以实现。
理想系统:就是没有实体,没有物质,也不消耗能量,但能实现所有需要的功能。
理想资源:就是存在无穷无尽的资源,供随意使用,而且不必付费。
流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由一系列顺序动作组成的活动序列
矛盾:在事物中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现象。
矛盾矩阵:是一种问题解决工具,由39个通用工程参数构成的39×39矩阵表格,用来查找创新原理编号以解决技术矛盾。
能量源:是技术系统的超系统的组成部分,产生系统运行的能量,比如汽车发动机。
生物效应:生物领域使用的科学原理、定律、法则等。
思维惯性:在过去获得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认识,逐渐沉淀成为一种特定的认知模式。
问题情境分析:识别系统以外的环境、情况等限制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物场分析:利用物质和场来描述系统问题的方法叫做物场分析方法,有时也称为物场理论。
物场模型:由两种物质和一种场组成的系统模型。
物场破坏:现有的物场模型存在有害作用,为了消除这种有害作用,而必须采取的动作。
物理矛盾:是针对物体的同一个参数产生两种完全相反的要求而产生的矛盾。
物理效应:物理学领域的科学原理、定律、法则等。
物质:一切物体,如水、空气、人等。
相互作用分析:功能分析的一部分,明确组件模型中各个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系统与超系统中组件之间相互作用的表格。
小人法: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当系统内的某些组件不能完成其必要的功能,并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作用时,用一组小人来代表这些不能完成特定功能的部件。
通过能动的小人实现预期的功能,然后根据小人模型对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因果链:根本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因果关系,构成一条或多条的因果关系链。
因果链分析:通过构建因果链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的分析方法。
有害功能:伴随有用功能的产生而出现的,对系统其它组件或超系统组件产生有害作用的功能。
预测: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事物发展的历史资料,利用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手段,对客观事物的未来发展状况或趋势进行事前分析和推断的方法
元件:是构成技术系统的不能够被继续分割的组成部分
知识库:以科学效应库为基础,包括了多个领域专利产生的解决方案的知识集合。
中性功能:伴随有用功能的产生而出现的,没有对系统其它组件或超系统组件产生有害或者有用作用的功能。
主要功能:与对象的主要目的直接有关的功能,是对象存在的主要理由。
主要功能价值参数:是决定MSPV的客观的技术参数(如物理、化学、几何、生物参数等)。
主要价值参数:对产品价值起主要作用的参数。
主要战略价值参数:反映市场上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属性。
属性:是指事物(对象)的特质、特征、性质等。
专利: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权益
专利规避:以他人专利发明思想的基础,设法经过一定的技术或法律手段的转化应用,从而避开别人的专利束缚。
资源:就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
组件: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称为子系统。
组件功能:在系统执行功能过程中组件的贡献。
组件价值:组件的功能与其成本的比值。
组件价值分析:分析技术系统及其组件的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的方法。
组件模型:用规范化的功能描述,建立的技术系统所有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如何实现系统功能的图形。
最终理想结果:在最小程度地改变系统的条件下实现技术系统最大程度的自服务。
系统级别分离原理
A将同类或异类系统与超系统结合。
B将系统转换为相反的系统,或将系统与相反的系统相结合。
C系统具有一种特性,其子系统有其相反的特性。
D将系统转换到微观级系统。
(4)条件分离
在同一种物质中相反的特性共存
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为唯一的特性在另一种条件下表现为另一种特性。
包括以下子原理:
A系统中的状态交替变化。
B系统由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
C利用系统状态变化所伴随的现象。
D以具有两种状态的物质代替具有一种状态的物质。
E通过物理和化学的转换使物质状态转换。
TRIZ40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