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体制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1.00 KB
- 文档页数:5
教育行政概论课件一、教育行政概述教育行政的定义和职责:教育行政是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管理行为,旨在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进步。
教育行政的职责包括制定教育政策、管理教育经费、管理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质量、管理教育科研、管理教育设施与信息化、进行教育评估与督导等。
教育行政的特点:教育行政具有法定性、服务性、专业性、责任性和参与性等特点。
法定性指的是教育行政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服务性指的是教育行政的主要任务是为教育事业服务;专业性指的是教育行政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责任性指的是教育行政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参与性指的是教育行政必须与教育相关的各方参与,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体制的定义和类型:教育行政体制是教育行政机构和管理体系的总称。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体制各有不同,主要有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混合制三种类型。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我国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即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教育政策和法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负责本地区的教育管理工作。
这种体制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定义和作用:教育政策是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行动准则和指导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教育法规是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的法律依据,旨在规范教育行政行为和教育实施行为,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
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法规:我国的教育政策主要包括素质教育政策、义务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政策等;我国的教育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
四、教育经费管理教育经费的定义和来源:教育经费是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各种经费,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
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第四讲教育行政体制、组织及人员学习和研究本部分对于认识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方式、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教育行政人员配备、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的关系、教育行政的各种职能活动、教育行政的手段、方法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两种基本的教育行政体制一、含义和类型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事业管理体制,是指教育行政组织中上下级组织之间的权力分配方式,或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基本方式。
是国家各级政府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及有关教育行政制度。
教育行政体制既是国家行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以,国家教育行政体制既受国家行政体制的制约,又服从或服务于国家的教育体制。
同样,教育体制的改革不但应当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相一致,而且应当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萧宗六、贺乐凡)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陈孝彬)教育行政体制的含义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第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是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
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教育行政权力配置,教育行政机关与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管理权力的划分,以及教育行政机关内部各种权力分配关系。
第二,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是国家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组织形态。
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隐含于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之中。
第三,教育行政制度是维系教育行政机构正常运转、发挥职能的基本保证。
教育行政制度除包括一般的国家行政法规外,还包括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条例、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之间的报告与协调制度、教育行政机构内部的工作责任制度、教育行政机关对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与管理制度等。
第四,教育行政体制的形成是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