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模具加工工艺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3.10 MB
- 文档页数:63
1:模具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模具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2: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工艺过程是(非生产过程)3:模具加工工艺过程是由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4:工件在加工之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占据一个正确的位置,这就是定位;工件定位后再予以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工件在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称为工位。
5:工艺规程的作用:是记述由毛坯加工成为零件的一种工艺文件。
具有指导生产和组织工艺准备的作用。
6: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有良好的劳动条件7: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包括毛坯、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适用单件小批生产;工艺卡片:(工序内容、顺序、工步内容、工位及必要的加工简图或加工说明。
)适用成批生产;工序卡片:如定位基准、安装方法、机床、工艺装备、工序尺寸及公差、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等;适用中小批生产。
8:零件结构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9:按照零件结构和加工工艺过程的相似性将各种零件分为:轴类零件、套类零件、板类零件和腔类零件。
10:零件的技术要求包括: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主要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零件表面质量;零件材料、热处理要求及其他要求11:模具零件的毛坯形式主要分为:原型材、锻造件、铸造件和半成品件。
12:基准按其作用不同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
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3:在各种不同的机床上安装方法分为: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和采用夹具安装法等三种。
14:粗基准的选择考虑的原则:1)对于具有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一般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如有几个不加工的表面,粗基准应选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者2)对于具有较多加工表面的工件:粗基准应选择毛坯上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对于某些重要的表面,应尽可能使其加工余量均匀对滑道的加工余量尽可能小;使工件上各加工表面金属切除余量最小3)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没有浇口、冒口或飞边等其他表面缺陷。
模具设计知识总结模具设计知识总结一、模具加工工艺流程1.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2.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3.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4.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5.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6.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7.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8.钻孔、针孔、顶针;9.行位、行位压极;10.斜顶11.复顶针、配顶针;12.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13.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14.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15.淬火、行位表面氮化;16.修模刻字。
二、模具设计知识(一)设计依据1.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2.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寸属于哪一种:3.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4.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5.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6.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7.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8.脱模斜度有足够;9.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10.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1.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a、制品的几何形状;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c、技术要求;d、塑料名称、牌号e、表面要求2.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d、制品精度、颜色;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f、制品的生产批量;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
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加工工艺介绍模具加工工艺是制造行业中的重要工艺之一,是制作各种零部件、工件和成型体的重要工具。
模具加工工艺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成形工艺制造出所需的模具,以便后续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
一、模具加工的设备和工艺模具加工设备的种类和数目与模具加工的类型有关。
其中比较典型的设备有数控加工机床、数控激光切割机、线切割机、车床、钻床、铣床、磨床、牙轮加工机等。
对于模具加工过程,主要的工艺包含数控编程、抛光、电火花加工、线切割、投影仪、测量工具等。
其中,数控编程是通过CAD和CAE软件完善数控加工机床程序,精确控制整个加工过程。
二、模具加工的流程为了获得最佳的效果和生产效率,模具加工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
一般而言,模具加工的流程应包括:设计、制造、调试和安装四个步骤。
设计工作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和相关的技术标准来完成。
如果是高难度的模具产品,可能需要多次交流、反复修改和优化设计方案。
制造主要完成模具的铣削、钻孔、车削和抛光等工作。
这些工序是模具加工中最重要的部分,需要高度关注质量、尺寸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调试过程则主要涉及数控编程、退火和尺寸调整等。
通过换用不同的刀头、改变刀具路径和加工参数,不断调整模具的尺寸,使其达到满足设计和生产要求。
安装工作则完成模具安装、调试和测试等工作。
安装完毕后,需要经过多次测试才能确保模具的精度,以满足客户生产的需要。
三、模具加工的应用领域模具加工工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所有制造行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制造、模具制造等等。
模具加工产品的品质和精度对于这些领域的生产过程和成本控制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领域,模具加工常常用于制作发动机零件、传动系统、连接器和多级离合器等关键零件。
在航空制造领域,模具加工则常用于制作飞机整体构造、机翼和机身等关键部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模具制造领域,模具加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模具生产,包括注塑模具、压铸模具、挤压模具、塑料挤出模具等等。
引言概述:模具加工是指利用专门设计制作的金属模具对工件进行成形加工的一种工艺。
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灵活性的特点,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模具加工的基本流程、模具加工中常用的工艺、模具加工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模具加工中的常用设备及其操作要点以及模具加工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大点1:模具加工的基本流程小点1.1:模具加工的准备工作小点1.2:模具加工的设计和制造小点1.3:模具加工的装夹和定位小点1.4:模具加工的加工工序小点1.5:模具加工的检验和调试大点2:模具加工中常用的工艺小点2.1:铣削工艺小点2.2:钻削工艺小点2.3:镗削工艺小点2.4:磨削工艺小点2.5:电火花加工大点3:模具加工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小点3.1:模具加工中的尺寸偏差问题及解决办法小点3.2:模具加工中的表面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小点3.3:模具加工中的断刀问题及解决办法小点3.4:模具加工中的变形问题及解决办法小点3.5:模具加工中的工艺顺序问题及解决办法大点4:模具加工中的常用设备及其操作要点小点4.1:数控机床的操作要点小点4.2:电火花机床的操作要点小点4.3:车床的操作要点小点4.4:铣床的操作要点小点4.5:磨床的操作要点大点5:模具加工发展趋势小点5.1:模具加工技术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发展趋势小点5.2:模具材料的发展趋势小点5.3:模具加工设备的发展趋势小点5.4: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集成化发展趋势小点5.5:模具加工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总结:模具加工工艺是一门需要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技术,它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模具加工的基本流程、常用工艺、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常用设备及操作要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希望本文能够为模具加工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知识和参考,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引言:模具加工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
模具制造工艺学生产过程:从原始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和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生产纲领: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编制的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计算公式:N=Qn(1+α)(1+β)N:零件的年产量 Q:产品年产量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α:备品百分率β:次品百分率生产批量计算:n=NA/Fn:每批的零件个数 N:年生产纲领规定的零件个数A:零件应该储备的天数 F:一年工作日天数成产类型:单间生产、成批成产、大量生产工艺规程: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已最合理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书写成的工艺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作用:1)一切生产活动的依据,2)组织生产的指导性文件,3)建(改)工厂的原始资料,4)便于积累生产经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原则:1)确保质量、满足技术要求,2)提高生产率,按时完成降低成本,3)保证工人良好的工作条件重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步骤一、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零件图1、零件尺寸合理性分析:1)零件尺寸合理(圆整、标注合理、考虑刀具尺寸、合理的精度)2)零件尺寸标注合理2、零件结构合理性分析零件结构合理:结构便于加工;结构便于度量;结构刚性足够二、选毛坯1、毛坯的种类: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2、考虑因素:1)零件的材料及力学性能:铸铁、青铜用铸件;性能较高用锻件;一般情况用型材;2)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3)生产类型4)车间的生产能力5)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三、拟定工艺路线1、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2、工步: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3、进给:在一个工步中,若被加工的表面需切除的金属很厚,要分几次切削,每进行一次切削就叫一次进给。
一个工步包含一次进给或多次进给4、安装:一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一个安装5、工位:工件在一次夹紧后在机床上占有的位置6、基准定义: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或面7、基准分类1)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2)工艺基准: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中,用于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定位基准:在加工中,用于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测量基准:在加工或加工后,用于测量工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所采用的基准装备基准:在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8、工件的装夹1)工件的装夹:使工件在加工前相对于刀具和机床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并且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加工位置的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