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1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60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本章要注意语言是符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级体系三大要点。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什么是符号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
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
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是说的和听的。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同一般符号一样,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一样,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的成员共同约定的,大家共同遵守。
2.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3.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其中重点理解任意性特点。
(1)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
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这也只能从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联系的任意性角度来解释。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质语言和说话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都属于语言现象。
语言学研究的“语言”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语言又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
语言与符号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在这一点上符号和隐含某种信息的自然征候不同。
一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它的符号功能的取得以及具有什么样的符号意义,全在于符号使用者的约定,不在于符号形式载体的自然属性。
符号是社会的产物,它要经过人们的约定,赋予一定的价值,才能起到符号的作用。
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
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这首先设计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关系,其次涉及语言符号意义的概括性。
客观现实是指四维空间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
历史上所有的人和物、事物、现象、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及变化。
心理现实是指客观现实经过人的认知储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
(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①人对客观现实的直接感知,被大脑接受储存起来。
②人对语言文字的接收处理。
(间接获得。
)心理现实要受到生理心理机制、生存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制约。
人的直接感知和大脑的接收处理而获得的直觉性心理现实为语言符号的最初编码提供了初步的材料。
这些心理现实再经过大脑进一步的“概括”、并经过社会的约定与特定的语音形式相联系,归类切分为一个个离散的意义。
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人们通过感知而接收到的具体多样的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符号的意义是认识活动的成果,代表一个一般的概念。
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一般的,概括的东西;既能指代任何具体的个体(“我家的房子”:村头那所新盖的房子”),也能指概括程度不同的类(“所有的房子”“北京的房子”“北京的旧房子”)语言符号由音和义结合而成。
语言符号的音和义是社会约定的关系,叫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与语言符号(一)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1)我们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①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常常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这代表乙事物的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例如:箭头(甲)方向(乙)马路上的红灯(甲)停止前进(乙)在以上两个例子中,箭头、红灯都是符号,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从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符号包括两个方面:用来当代表(标记)的事物,如箭头、红灯,所代表的事物,如方向、停止前进。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把前者称为“能指”,把后者称“所指”。
语言也一样,也包括这两个方面,因此,也是一种符号。
如,“黑板”,hēibǎn这个声音就是能指,“一块表面光滑的坚硬材料制成的板,常涂黑色”。
语言符号和我们刚才举的那两个例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视觉符号,语言符号是听觉符号。
符号是用作传递信息和意义的,符号本身是一种代替关系,用一定的可以感知的东西来代替另一种东西或一定的意思。
所以,代替关系包含着代替者与被代替者两个方面。
这种代替与被代替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人为的,约定俗成的。
根据需要,人们可以改变符号。
符号的这种代替性、任意性和人为性表示了符号的本质特点。
请大家思考:看到冒烟,我们知道有火,听到别人咳嗽的厉害,我们就会判断,这个人可能感冒了,那么,冒烟、咳嗽是不是着火、感冒的符号呢?对于符号,我们要注意,就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两者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而着火后冒烟,感冒后咳嗽这是事物的特征,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冒烟、咳嗽不是符号,这些一般被称做征候,或叫征兆。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符号都是人们事先用语言约定的,否则就不能被人所理解,所以实际上都是语言的符号。
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符号,而且要比其他任何符号都要重要的多和复杂的一种符号。
语言的符号性一般是指词的语音形式及其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词的这种语音形式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具有符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