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387.01 KB
- 文档页数:6
综合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综合监控系统在多个领域都有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些案例:
1. 智能交通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对城市交通进行实时监控,包括路面交通情况、交通信号灯状态、车辆流量等,以实现交通疏导、交通流量优化、紧急救援等功能。
例如,在某城市的交通管理中,综合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路面交通情况,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
2. 智慧建筑: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对建筑内的环境、安全、能耗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以提高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和运营效率。
例如,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通过综合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建筑内的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能耗监测,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
3. 智慧城市: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对城市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包括城市环境、公共安全、城市基础设施等。
例如,在某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中,综合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城市的环境和公共场所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
4. 工业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某汽车制造企业中,综合监控系统对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综合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涵盖了智能交通、智慧建筑、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为了确保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生产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篇关于的文章,共计900字以上。
一、总则第一条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工业通信系统等。
第四条公司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组织机构第五条成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和改造工作。
第六条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运行部、维护部、技术部等部门,分别负责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工作。
三、运行管理第七条运行部负责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1. 制定并执行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计划和操作规程;2. 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异常情况;3. 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 组织系统运行考核和分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第八条维护部负责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1. 定期对系统设备进行巡检、保养和维修;2. 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实行设备管理制度;3. 及时处理系统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4. 参与系统改造和升级工作。
第九条技术部负责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支持工作,主要包括:1. 组织系统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2. 开展技术研究,推动系统技术创新和升级;3. 制定系统技术改造计划,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4. 参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
四、维护管理第十条维护部应加强对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根据责任区划分进行点检和定期维护。
综合监控系统概述ISCS的主要目的是将各分散孤立的自动化系统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地铁各专业相关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各相关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高效实现系统间的联动,提高地铁全线的整体自动化水平。
ISCS相关的系统包括:安全门系统(PSD)、门禁系统(IAS)(预留)、列车监控系统(ATS)、电力监控系统(PSCADA)、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传输系统(TS)、广播系统(PA)、闭路电视系统(CCTV)、通信集中告警系统、时钟系统(CLK)、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乘客信息系统(PIS)。
其中的电力监控系统(PSCADA)为深度集成系统,ISCS通过网络把各变电所的PSCADA集成起来,完成PSCADA的中央监控功能。
ISCS与各变电所内相对独立的PSCADA共同构成全线完整的PSCADA,负责监控10kV交流高中压系统、750V直流供电系统、0.4kV交流系统、杂散电流监视系统等。
常用网络设备及名词解释第一节:常用网络设备1、交换机: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集线器、路由器、网络打印机等网络设备。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OSI/RM(OSI参考模型)中的工作层次不同(2)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同(3)带宽占用方式不同(4)传输模式不同2、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设备,它可以将外部的光纤信号转换后通过电接口(RJ-45)输出到计算机或者相应的网络设备上。
3、光纤熔接盒:光纤熔接盒是将4芯的铠装光缆通过熔接后变成4根光纤尾纤,接入到光纤转换器中。
4芯光纤构成网络A和网络B。
每个网络用2根光纤,1根接收数据、1根发送数据。
4、局域网: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在小的区域范围内是各种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介绍一、概述我国小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居世界第一,全国近1/2地域、1/3县和1/4人口主要靠中小水电供电。
但多数小水电站沿袭几十年来的一贯模式,采用常规设备与技术,自动化程度低下,元器件繁多,体积庞大,操作复杂,维护困难,发挥不了应有的生产效益,也实现不了中小电网或地方电网的调度自动化。
发达国家小水电站技术和设备先进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实现无人值班。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等原因,小水电站很少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即使有也大多从美国或欧洲国家进口。
近几年,国内不少厂家开发了小水电站的自动控制系统,并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应用,但是,自动化这一先进的技术却无法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得到推广,主要原因还是自动控制系统价格偏高。
分析价格,在目前采用的集成型自动控制系统模式下,降价空间已非常小,必须从设计的理念上进行创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适合我国特点的小水电站新型监控设备,使性能和价格都可以满足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小水电站要求,并为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和农村水电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水电站自动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工作自1994年开展已有十年,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30多个大中型水电厂已通过原国电公司组织的无人值班验收,电厂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减人增效成果显著。
但对于国内已建和正在建设的大批中小型水电站由于资金原因以及缺乏可供选用的性能价格比合适的自动化设备,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实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水电站自动控制功能包括机组的数据采集和顺序控制、励磁、调速、自动准同期等,以及各设备的保护,再加上风、水、气、油、厂用电等辅设系统,中小水电站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无人值班有重大的意义。
水电站微机综合发电控制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开发的,它是集计算机监控、数据采集与处理、顺序控制、励磁、调速、自动准同期、测速、功率调节、水机及电气保护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发电控制装置。
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的概况,分析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应用于地铁交通系统中的效果和好处,以期可以为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进步提供借鉴。
标签: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形成;发展一、前百目前,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被广泛运用在我国各大城市的地铁交通系统中,拥有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之后,地铁的运行显得更加有保证,所以,探讨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形成与发展非常有意义。
二、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混合半自动化监控系统、分立半自动化监控系统和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1、混合半自动化监控系统最早期的地铁运营管理,是以人工为主的监控系统。
由于特定时代的技术局限性,供电、通信、信号等专业的监控管理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操作者与管理者之间的通信联系,多以电话方式进行。
早期地铁的运营管理起点水平较低,效率较差,运营、站务和s⅛备运转还没有实现自动化。
2、分立自动化监控系统该系统的出现,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发展到一个全新水平的标志。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时期的自动化监控系统,一般都按照系统的控制功能、控制对象、控制范围、控制特点或根据操作管理上的分界,将全线系统划分为若干专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按照自身的技术特点,程度不同的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建立了各自独立的计算机自动化系统。
3、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的本质是轨道交通各专业自动化系统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平台。
无论是电力监控还是机电设备监控,无论是行车调度监控还是通信监控,都建立在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上,由一个统一的软件体系结构支撑。
综合监控系统遵循两级调度和三级控制的机制。
整个综合监控系统分为中央综合监控系统、骨干网、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和前置接口。
这样就可以实现轨道交通全线各专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目前使用的这些监控系统,由于受到当时技术发展水平、企业管理及固有观念和就业政策等多方面的限制,大都采用独立设置的系统设备,通过本系统纵向的控制链路,各系统独立监控,完成本系统的监控功能。
论述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优化措施摘要:地铁的综合监控系统是一门多学科多领域交融的复杂性的工程系统,同时也是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
本文主要阐述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构成,以及其特点,分析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难点和相应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运营;综合监控;难点;措施;1地铁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所谓地铁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也称主控系统(Main ControlSystem,MCS),指的是地铁各专业自动化系统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平台,电力监控、设备监控、行车调度监控和通信监控等子系统都建立在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上,由统一的软件平台支持。
改进了分立监控系统在功能上的不足,实现全线子系统资源共享和功能联动,是轨道交通监控系统自动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是以数据服务为核心的监控系统,处理和传递的多为实时的系统信息。
综合监控系统的结构取决于其数据服务模式,主要有两种基本的结构:一是基于集中数据服务模式的结构,称之为集中式综合监控系统;另一种是基于分布式数据服务模式的结构,称为分布式综合监控系统。
集中式综合监控系统采用的是集中数据服务模式,是以中央级为核心的数据服务方式;其海量数据的处理主要由中央服务器负责;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直接与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联系,信息资源由各子系统监控中心和车站级监控平台提供;数据粒度比较粗,信息一般为比较高层的决策信息,而细节信息主要由车站级系统来存储和处理。
分布式综合监控系统采用的是分布式数据服务模式,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数据服务方式;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分布式数据库是该系统的数据核心,网络是这些数据进行传递的重要载体;其车站级系统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当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时,向车站级系统提取相关的实时数据,然后发送命令给车站级监控系统。
2综合监控系统两种构成方案的对比集中式综合监控系统有利于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能最优化地共享中央级的各类资源,在数据处理和数据同步上比较简单。
简述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将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对变电所的全面监控和控制。
其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和测量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测量变电所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以及各种设备的状态,如开关、变压器、电容器等。
通过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保证变电所的正常运行。
2. 控制和保护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对各种设备进行控制和保护,如开关的合闸和分闸、变压器的调节、电容器的投切等。
同时,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各种故障的自动检测和处理,如过电流、过电压、短路等,保证变电所的安全运行。
3. 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如存储、查询、统计、分析等。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变电所的运行情况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4. 通信和联网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通信和联网,如与电力调度中心、其他变电所、智能电网等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
通过这些通信和联网,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实现对变电所的全面监控和控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也将不断扩展和深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为了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和自动化程
度而设计的一种系统,其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控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开关、变压器、保护装置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 控制功能:系统可以对变电站各个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如控制开关的合闸、分闸,调节变压器的电压等,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和作业,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3. 保护功能:系统可以对变电站的各个设备进行保护,包括过流、过压、欠压等多种保护措施,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4. 记录功能:系统可以对变电站的各个参数进行记录,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以便于后续分析和故障排查。
5. 通信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如与调度中心进行通信,以便于实现远程控制和作业。
6. 报警功能:系统可以通过声音或灯光等方式进行报警,以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处理,防止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监控、控制、保护、记录、通信和报警等多个方面,这些功能可以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效率,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