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制转换及编码习题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数制与编码专题教案第一章:数制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制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掌握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让学生理解数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1.2 教学内容数制的定义和分类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十进制与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数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实例(二进制与计算机硬件)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数制的定义和分类,以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数制的转换技巧利用多媒体演示数制在计算机硬件中的应用实例1.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练习题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数制转换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第二章:二进制与计算机硬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二进制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掌握二进制在计算机硬件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不同进制之间的优缺点比较2.2 教学内容二进制的概念和特点二进制在计算机硬件中的应用实例(如CPU的寄存器、内存地址等)不同进制之间的优缺点比较(如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二进制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在计算机硬件中的应用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不同进制之间的优缺点比较利用多媒体演示二进制在计算机硬件中的应用实例2.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二进制与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练习题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进制比较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第三章:字符编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字符编码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掌握常见字符编码方案(如ASCII、Uni)让学生了解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的应用3.2 教学内容字符编码的概念和分类常见字符编码方案(ASCII、Uni)的介绍和使用方法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实例(如文本文件的编码、网页内容的编码)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字符编码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常见字符编码方案的使用方法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实例利用多媒体演示字符编码的转换过程3.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字符编码的转换练习题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字符编码应用实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第四章:数据压缩与编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据压缩与编码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掌握常见数据压缩编码算法(如Huffman编码、LZ77)让学生了解数据压缩与编码在计算机中的应用4.2 教学内容数据压缩与编码的概念和分类常见数据压缩编码算法(Huffman编码、LZ77)的介绍和使用方法数据压缩与编码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实例(如文件压缩、图像压缩)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数据压缩与编码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常见数据压缩编码算法的使用方法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数据压缩与编码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实例利用多媒体演示数据压缩与编码的转换过程4.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数据压缩与编码的转换练习题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数据压缩与编码应用实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第五章:编码实践与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编码实践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掌握编码实践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编码实践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编码实践的意义和目的编码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如编码规范、编码优化)编码实践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如软件开发、数据通信)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编码实践的意义和目的,以及编码实践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编码实践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利用多媒体演示编码实践的实例和应用5.4 教学评估第六章:编码错误与校验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编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让学生掌握常见校验码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理解校验码在保证数据传输正确性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编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比特错误、位错误、字符错误等)常见校验码(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和)的原理和方法校验码在数据传输和存储中的应用实例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编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和校验码的原理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和使用校验码利用多媒体演示校验码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过程6.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校验码的和使用练习题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校验码应用实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第七章:生物特征编码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特征编码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常见生物特征编码技术(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让学生理解生物特征编码在身份验证和安防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生物特征编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常见生物特征编码技术(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虹膜识别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生物特征编码在身份验证和安防领域的应用实例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特征编码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编码技术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生物特征编码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利用多媒体演示生物特征编码在身份验证和安防中的应用过程7.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生物特征编码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练习题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生物特征编码应用实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第八章:编码与隐私保护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编码与隐私保护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常见编码技术在隐私保护中的应用(如加密算法)让学生理解编码技术在保障信息安全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编码与隐私保护的关系和重要性常见编码技术(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算法等)在隐私保护中的应用编码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实例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编码与隐私保护的关系和编码技术在隐私保护中的应用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编码技术来保护隐私利用多媒体演示编码技术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过程8.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编码技术在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应用的练习题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编码技术应用实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第九章:编码发展趋势与未来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编码领域的发展趋势让学生掌握前沿编码技术(如辅助编码、量子编码)让学生理解编码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9.2 教学内容编码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前沿编码技术(辅助编码、量子编码、边缘计算编码等)的原理和应用编码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实例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编码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编码技术通过示例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编码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利用多媒体演示前沿编码技术的应用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讨论编码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编码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作业,巩固所学知识第十章:综合实践与案例分析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编码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掌握实际项目中编码实践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理解编码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10.2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的目的和要求实际项目中编码实践的方法和技巧编码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实际项目中编码技术的应用和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项目模拟,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编码实践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际项目中编码技术的应用过程10.4 教学评估小组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数制转换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对于后续学习计算机硬件、字符编码等章节有重要影响。
数制与编码——进制转换【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已经初步知道了人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通常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经历了三个阶段: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是机器指令序列,是一串0 和 1 组成的二进制编码,是唯一能被计算机识别的语言。
那么要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将我们发出的信息转换成数字编码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掌握各种数制及相互间的转换。
这节课内容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特点,既要让学生有信心、热情地学习新知识,又要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课时安排】 2 课时【授课形式】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问答法、演示法【教学用具】计算机、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数制、基、基数及位权的概念;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3、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制转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涵养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认真的学习态度,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 、进制、基数、位权的概念。
2 、二进制与十进制间相互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二进制与十进制间相互转换【教学程】一、生好,考勤二、复旧,入新(以下教的言、活称“ ” ,学生的活称“生” )前引入:师:我想大家做一道算:110+110=?(学生几乎都回答等于220)。
师:那么 220 个答案是不呢?可以,也可以不。
在学本之前,回答220 是正确的,但是,在我学完今天的知后,答案就不一是220了。
什么呢?( 设疑,学生思考,教师点名个别学生回答)师:到数字,有很多同学可能会的很可笑,不就是1234 ⋯⋯是的,在生活中,我用的一般都是十制。
那么大家想一下,我的生活中,用到了哪些的制?(学生思考回答:十二进制、60 进制等)师:我的一年有12 个月,是十二制。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教学过程1.逻辑关系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2.基本的逻辑关系与逻辑、或逻辑、非逻辑3.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4.正逻辑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5.负逻辑0表示高电平1表示低电平二、基本逻辑门电路1.与门图形符号函数表达式 Y=A·B或Y=AB逻辑功能有0出0全1出12.或门图形符号函数表达式Y=A+B逻辑功能有1出1全0出03.非门图形符号函数表达式Y=A逻辑功能入0出1入1出0三、复合逻辑门电路1.与非门图形符号函数表达式BAY•=逻辑门电路包括基本逻辑门电路和复合逻辑门电路和集成逻辑门电路,而基本门电路是其它逻辑门电路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组合逻辑门电路和时序逻辑门电路的基础,所以学生对于基本逻辑门电路复合逻辑门电路的图形符嘱、函数表达式、真值表和逻辑功能的记忆是至关重要的。
逻辑功能有0出0全1出12.或非门图形符号函数表达式BAY+=逻辑功能有1出0全0出13.与或非门图形符号函数表达式CDABY+=逻辑功能一组全1出0 各组有0出1 4.异或门图形符号函数表达式BABAY+=其表达式还可写成BAY⊕=逻辑功能同出0,异出15.同或门图形符号函数表达式BAABY+=其表达式还可写成逻辑功能异出0,同出1 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习的基本逻辑门电路来写出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和同或门这些复合逻辑门的逻辑表达式、真值表和逻辑功能。
同学们在记忆其逻辑功能的时候要根据其真值表进行总结。
同或门和异或门两个逻辑门电路有一个特例:(11011)B=1×24+1×23+0×22+1×21+1×20=24+23+0+21+1=(27)D2.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可将十进制数逐次用2除取余数,一直到商为零。
然后把全数余数按相反的次序排列起来,就是等值的二进制数。
例:将十进制数39转化为二进制数。
所以 (39)D=(100111)B3.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可将二进制整数自右向左每3位分为一组,最后不足3位的,高位用零补足,再把每3位二进制数对应的八进制数写出即可。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中的数制,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2.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中的码制,包括ASCII码、Uni码和GBK码等。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制和码制进行计算机编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转换方法。
2. 码制:ASCII码、Uni码和GBK码的基本概念、编码方式和应用场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制和码制的概念、运算规则、转换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数制之间的转换、码制的编码原理和兼容性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数制和码制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制和码制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案例。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数制和码制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实例。
2.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和教学软件。
3. 教学案例:准备一些数制和码制的实际应用案例,如ASCII码表、Uni码表和GBK码表。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数制概念:讲解数制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2. 讲解二进制:介绍二进制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转换方法,举例说明二进制的应用。
3. 讲解八进制:介绍八进制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转换方法,举例说明八进制的应用。
4. 讲解十进制:介绍十进制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转换方法,举例说明十进制的应用。
5. 讲解十六进制:介绍十六进制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转换方法,举例说明十六进制的应用。
七、教学步骤1. 引入码制概念:讲解码制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ASCII码、Uni码和GBK码。
2. 讲解ASCII码:介绍ASCII码的基本概念、编码方式和应用场景,举例说明ASCII码的应用。
3. 讲解Uni码:介绍Uni码的基本概念、编码方式和应用场景,举例说明Uni 码的应用。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
2. 使学生掌握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3.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如ASCII码、Uni码等。
4. 培养学生运用数制和码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制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数制的定义:数制是一种表示数值的方法,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有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
不同数制的表示方法及转换关系。
2.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练习题: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3. 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十六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练习题:进行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4. 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ASCII码:字符与二进制之间的对应关系。
Uni码:字符集的扩展与多语言支持。
练习题:根据字符写出对应的ASCII码或Uni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制的概念、转换方法及编码方式。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数制的概念,讲解不同数制的表示方法及转换关系。
2. 讲解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进行练习。
3. 讲解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进行练习。
4. 介绍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讲解ASCII码和Uni码的概念及应用。
5. 根据字符写出对应的ASCII码或Uni码,进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制和码制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数制和码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6. 数制转换的实际应用讲解在计算机系统中如何使用不同数制进行数据表示和处理。
分析实际案例,展示不同数制转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练习题: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机存储、数据传输中的数制转换。
7. 计算机中的高级编码技术介绍计算机中除ASCII码和Uni码外的其他编码方式,如UTF-8、UTF-16等。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制的概念,掌握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2. 理解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学会二进制的表示方法。
3. 掌握不同编码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了解计算机中常见的码制。
二、教学内容1. 数制的基本概念: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
2. 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十进制与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
3. 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位、字节、字等。
4. 常见的码制:ASCII码、Uni码、汉字编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2. 难点:不同码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数制的基本概念、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以及码制的特点和应用。
2. 利用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码制的具体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讲解数制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数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讲解:详细讲解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以及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3. 拓展:介绍常见的码制,如ASCII码、Uni码、汉字编码等,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熟练进行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以及理解和应用不同码制。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制和码制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以了解学生对数制和码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题解答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包括准确性、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检验学生对数制转换和码制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数制转换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如计算机存储容量的表示,让学生理解数制转换的重要性。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或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数制转换教案教案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数制转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
(2)学会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数制转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制转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制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数制?(2)常用的数制有哪些?2.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1)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
(2)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方法。
(3)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方法。
3.数制转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1)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与表示。
(2)计算机中运算器的运算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制的概念。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讲授新课:(1)讲解数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制的含义。
(2)介绍常用的数制,让学生掌握各种数制的特点。
(3)通过实例,讲解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让学生学会转换技巧。
(4)引导学生探讨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3.实践操作:(1)让学生动手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练习。
(2)让学生尝试进行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4.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数制转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数制转换的实际意义。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数制转换的方法。
2.思考数制转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论文。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第1章《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第1章数制转换与编码本章介绍二进制数的基本概念、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数运算与补码,以及常用编码。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1 二进制数1.1.1 为什么使用二进制数我们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中任何一位数,需要10个状态才能表示,因此用电的方法表示非常困难。
例如,用电压表示十进制数,需要10个电压值,常用如图11所示的简单分压电路实现。
可以看出,若获得表示任何数字的电压值,都需要单刀开关动作多次。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同样实现1位二进制信号要简单得多,若用两个分离的电压值(又称为逻辑电平)表示二进制数,例如,实现1位二进制信号,可以用图1-2所示的开关电路实现,开关闭合时,输出电压0 V表示二进制数字0;开关断开时,输出电压 5 V表示二进制数字1,可见实现二进制数的开关动作要简单得多,因此二进制数很容易用开关电路实现。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在实际中具有开关功能的电子器件很多,《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1.2 二进制数的组成、转换与算术运算1.有权数十进制数是有权数,数的位置不同,数具有的权不同,例如,十进制数33,虽然两个数都是3,但由于位置不同,所以右边的3代表3, 左边的3代表30,所以33=3×101+3。
对于有小数的十进制数,例如,123.4,可以表示为1×102+2×101+3×100+4×10-1=123.4。
十进制数的权结构可以表示为:。
105 104 103 102 101 100.10-1 10-2 10-3。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一样也是有权数,其权结构可以表示为:2n 1。
25 24 23 22 21 20 .2 1 2 2 2 3。
2 n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2 1 2 2 2 3 24 2 50.5 256 128 64 32 16 8 4 2 1 1/20.250.1250.06250.031251/41/81/161/32《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2.二进制数转十进制数将各位二进制数乘以相应的权后相加就可以转成十进制数。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教案第一章:数制的基本概念1.1 数制的定义和分类了解数制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数制及其特点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1.2 数制的转换方法掌握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包括逢十进一、借一当二等练习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题目第二章:二进制与计算机2.1 二进制的基本概念了解二进制的定义,掌握二进制的表示方法掌握二进制的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等2.2 二进制与计算机的关系了解计算机为什么使用二进制,掌握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练习二进制运算题目,加深对二进制的理解第三章:十六进制与计算机3.1 十六进制的基本概念了解十六进制的定义,掌握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掌握十六进制的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等3.2 十六进制与计算机的关系了解计算机中十六进制的作用,掌握十六进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练习十六进制运算题目,加深对十六进制的理解第四章:字符编码4.1 字符编码的基本概念了解字符编码的定义,掌握字符编码的作用掌握常见的字符编码方式,如ASCII码、Uni码等4.2 字符编码的转换方法掌握字符编码之间的转换方法,包括编码与解码等练习字符编码的转换题目,加深对字符编码的理解第五章: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5.1 数据表示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表示的定义,掌握数据表示的方法掌握不同数据类型的表示方式,如整数、浮点数、字符等5.2 数据表示的转换方法掌握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方法,包括数据压缩、数据扩展等练习数据表示的转换题目,加深对数据表示的理解第六章:计算机中的逻辑运算6.1 逻辑运算的基本概念了解逻辑运算的定义,掌握逻辑运算的类型,如与、或、非等掌握逻辑运算的规则和真值表6.2 逻辑运算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了解逻辑运算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掌握逻辑运算在计算机电路和算法中的应用练习逻辑运算题目,加深对逻辑运算的理解第七章:计算机中的算术运算7.1 算术运算的基本概念了解算术运算的定义,掌握算术运算的类型,如加、减、乘、除等掌握算术运算的规则和优先级7.2 算术运算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了解算术运算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掌握算术运算在计算机中的实现方法练习算术运算题目,加深对算术运算的理解第八章: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8.1 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存储的定义,掌握数据存储的方式,如内存、硬盘等掌握数据存储的原理和存储单元的概念8.2 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了解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掌握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的管理方法练习数据存储相关题目,加深对数据存储的理解第九章:计算机中的数据传输9.1 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传输的定义,掌握数据传输的方式,如并行传输、串行传输等掌握数据传输的速率和传输协议的概念9.2 数据传输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了解数据传输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掌握数据传输在计算机中的实现方法练习数据传输相关题目,加深对数据传输的理解回顾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10.2 拓展探索数制、码制和数据表示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推荐相关学习资源,鼓励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数制的转换方法数制转换是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处理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规则。
教案设计姓名:包婷婷学号:20090512124班级:2009级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日期:2011年12月26日科目:微型计算机基础课名: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授课班级:--授课者:包婷婷课时: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习题课与讲授课教学目标、要求:一知识及技能目标:通过本堂课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制间的转换、补码运算、溢出判断二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计算机数制和码制,在传统的思维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扩展创新型思维和开拓性眼界。
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制之间的转换级码制概念的理解难点:补码的运算溢出判断教学方法:启发、演示和讲练结合参考资料:《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张荣标机械工业出版社《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4版)》周明德清华大学出版社《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辅导》李伯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教学过程:1导入课程:同学们,人生来就是不断地学习着,从最开始模仿我们周为人的说话方式和行动。
那么,同学们在我们正式进入学校开始学习之前,想必大家最开始学习的是数数。
从0——9,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样读和表示呢?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创造一种自己的表示和计算方式呢。
计算机就为我们提供的这样一个途径。
2:数制的概念数制是人们按某种进位规则进行计数的科学方法。
数的位置表示(其中包括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N=其中,X为基数,a i为系数(0<=a i<=X-1),m为小数位数,n为整数位数十进制:由0、1、2、3、4、5、6、7、8、9十个系数组成,其中基数为10二进制:由0、1二个系数组成,其中基数为2八进制:由0、1、2、3、4、5、6、7八个系数组成,其中基数为8十六进制:由0、1、2、3、4、5、6、7、8、9、A、B、C、D、E、F组成,其中基数为16例题:以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表示数的结果(111)D=1*102+1*101+1*100其中D表示十进制(10011.11)B=1*24+0*23+0*22+1*21+1*20+1*2-1+1*2-2=19.75,其中B表示二进制(45.2)Q=4*81+5*80+2*8-1=37.25,其中Q表示八进制同学们这里十六进制就举例了。
数制与编码——进制转换【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已经初步知道了人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通常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经历了三个阶段: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是机器指令序列,是一串0和1组成的二进制编码,是唯一能被计算机识别的语言。
那么要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将我们发出的信息转换成数字编码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掌握各种数制及相互间的转换。
这节课内容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特点,既要让学生有信心、热情地学习新知识,又要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形式】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问答法、演示法【教学用具】计算机、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数制、基、基数及位权的概念;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3、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制转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涵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认真的学习态度,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进制、基数、位权的概念。
2、二进制与十进制间相互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二进制与十进制间相互转换【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考勤二、复习旧识,导入新课(以下教师的语言、活动简称“师”,学生的活动简称“生”)课前引入:师:我想请大家做一道算术题:110+110= ?(学生几乎都回答等于220)。
师:那么220这个答案对还是不对呢?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在学习本课之前,回答220是正确的,但是,在我们学完今天的知识后,答案就不一是220了。
为什么呢?(设疑,学生思考,教师点名个别学生回答)师:谈到数字,有很多同学可能会觉的很可笑,这不就是1234……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用的一般都是十进制。
数制转换及编码习题
一、数制转换专项练习题
1)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1011011.01)2 =( )10
2)八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123)8 =( )10
3)十六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A6H=____________________D
4)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123)10 =( )2=( )8=( )10=( )16
(97)10 = ( )2=( )8=( )16
(89.375)10=( )2
5)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175O=____________________B
6)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
(1100101)2=( )8 (11011. 01)2=( )8 7)十六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AC)16 =( )2 (9E)16 =( )2
8)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
1101000110B=____________________H 010*******B=____________________H
二、综合练习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8)16等于(8)10B.(483)10小于(484)8 C.(1011)2大于(1011)16 D.(1001001101)2小于(FF)16
2.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6 B.F C.e
D.空格
3.汉字“中”的国标码是5650H,其机内码是
A.5650H B.D6D0H C.8080H
D.B6B0H
4.已知英文字母H的ASCII码为(72)10,英文字母j的
ASCII码是
A.(48)10 B.(106)10
C. (100)10
D. (108)10
5.下列采用4种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小
..的一个是
A. (101001.11)2
B.
(52.7)8
C.(44.9)10
D.(2B.F)16
6.设汉字点阵为32×32,那100个汉字的字模信息所占用
的字节数是
A.32×32 B.32×3200
C. 12800
D.3200
7.某种进制的数值152与(6A)16相等,则该数值是
A. 二进制数
B. 六进制数
C. 八进制数
D. 十六进制数
8.在计算机内部,传送、存储的数据或指令都是
A.二进制编码 B. 八
进制编码
C.十进制编码 D. 十
六进制编码
9.已知小写字母m的ASCⅡ码值为109,则小写字母p的
ASCⅡ码值为
A. 111
B. 112
C. 113
D. 114
10.8位无符号二进制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
是。
11.已知某汉字的机内码为(CDF5)16,其国标码的十六进
制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