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 格式:docx
- 大小:10.25 KB
- 文档页数:1
理想信念的定义和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对理想涵义的理解,应当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
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不同,人们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
第二,理想是人类特有的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规划。
人能够对自我实践行为的价值取向进行选择,从而来规划自己的生命活动、决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是一种由客观的物质现象所决定的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也就是人生理想的确立和追求。
第三,理想是以客观现实发展的可能性来展示明天的现实,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科学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以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来展示明天的现实。
理想与空想、幻想不同。
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
幻想虽然反映人们的一定需要和愿望,但一般离现实比较远,不表现为确定的努力追求的目标。
理想是真的,又是善的,也是美的。
第四,理想植根于主体需要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
人类是一个充满需要的特殊群体,而人类对需要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现实世界只能在相对意义上满足人的需要,而不能从绝对意义上满足所有人的全部需要。
人始终存在着一种不断要求超越现实和自身不完善的强烈愿望,它激发着主体力求超越现实的时间和空间,跨越历史的界限,去探索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2、理想的特征:第一,理想具有现实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人生观等影响着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
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它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要想使理想真正变成现实,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
在有些情况下,人们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理想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往往是由于人们的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当。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3)理想和空想的比较:科学的理想不同于人们头脑中的空想。
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理想的分类: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5)理想的重大作用:理想是现实性和预见性的统一。
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然而,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坚强。
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进方向和力量源泉。
一、理想信念的内涵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理想信念具有以下特点:1. 目标性:理想信念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它所向往和追求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可行的目标。
2. 现实性:理想信念不是空中楼阁,它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是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3. 超越性: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超越了现实,是一种超越性的精神力量。
4. 稳定性: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的思想中稳定下来,不会轻易改变。
二、理想信念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理想信念分为不同的类型:1. 根据理想信念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
个人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个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对职业、家庭、生活的追求;社会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如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和平的追求。
2. 根据理想信念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短期理想信念和长期理想信念。
短期理想信念是指人们短期内想要实现的目标;长期理想信念是指人们长期内想要实现的目标。
3. 根据理想信念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积极理想信念和消极理想信念。
积极理想信念是指能够促进人们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信念;消极理想信念是指能够引导人们走向消极、颓废的信念。
三、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具有以下作用:1. 指引方向:理想信念能够为人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使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2. 激发动力:理想信念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3. 强化意志:理想信念能够强化人们的意志力,使人们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请分别阐释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内心中深处最深邃的思想,它们驱动着我们继续追求,与梦想不期而遇。
理想是人们心中追求的内外表象,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实现的过程。
它代表了一种彼此
包容而充满激情的大胆想法,可以激发我们追求美好更高的生活,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
信念是人们价值观念的总结,它将理想转化为深厚的情感,由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而成。
信念具有坚定的方向性、集体性、唯一性和一致性,可以为人们提供怎样行动的具体指导,从而引导他们实现真正的价值。
那么,理想和信念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呢?
理想的内涵是梦想、追求,它给人们以力量、希望和激情,引领我们向梦想的远方奔跑。
同时,理想具有可见性、可实现性和可持续性,它能让人们将今天的实现延伸到明天,为
未来做准备。
而信念的内涵则是人们价值观的总结,主导着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信念在持久的过程中形成,能够传播一种与价值共生的文化,是人们心意的阐释和激励。
它也是你把自己包裹在
其中,无论贫穷、痛苦和失意,不畏惧,继续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
总之,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心中深层的情感,它们驱动着我们对人生发自内心的追求。
理想具有可见性、可实现性和可持续性,给人们以力量、希望和激情,而信念则是价值观的具
体指导,能够传播文化与价值共生的信仰,集体性和唯一性坚定地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
引领前行的方向。
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是什么?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是什么?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知基础上对某种思想或事物的坚定不移和身体力行的态度。
理想和信念在人生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是人的精神向导,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
2.是人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能给人一种推进的力量,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3.是人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的支撑作用往往是在困难时,在严酷的考验中得到体现。
•人生,就是人类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在这当中我们必将经历波折坎坷,经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人生。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从稚嫩到成熟到老练的一种过程。
因其拥有的哲理性、深邃性,使之成为文学、影视等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
•人生中有些东西难以忘记。
尤其是爱情(广义,亲情、爱情等)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是什么?理想信念贯穿于人的精神生活之中,它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如果把社会历史比作大海,把个体人生比作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领航向的灯塔,信念则是催舟奋进的风帆。
对于“人生”,历来强调的是人生理想,强调的是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一)理想信念是引领人生前进的灯塔由于理想信念来自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因此,理想信念比现实更美好,更令人向往和更值得追求。
科学的理想信念犹如照亮人生道路的火炬,就像航行茫茫大海的指南,对人的行为有着指导和定向作用,能够使人们透过层层阴霾而不迷失方向、克服重重困难而不放弃努力。
人们在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信念时,往往把“成功”看得很重,把“优秀”看得较轻。
追求成功,无可厚非,但把成功置于首选,却是值得商榷的。
这里当然涉及对“成功”和“优秀”的理解。
一个人的人生目标首先应该是优秀,其次才是成功。
一个优秀的人,即使名利方面不成功,由于拥有高尚而充实的心灵生活,其人生仍然是充满意义的(二)理想信念是促进人生奋斗的动力理想信念在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过程中具有十分强大的能动作用。
理想、信念的特征
理想与信念都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信仰,它们的特征如下:
一、理想的特征
1. 方向性: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期许和追求,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方向性的信仰。
2. 指导性:理想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地行动,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
3. 情感性: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4. 长期性:理想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的信仰之一,具有长期的、持续的性质。
5. 实践性:理想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是需要不断努力和奋斗的。
二、信念的特征
1. 必然性:信念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坚定信仰,是一种必然的认知。
2. 定向性:信念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是人们意志和行动的指导。
3. 影响性:信念对个人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影响。
4. 长久性: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形成的信仰之一,具有长期的、持续的性质。
5. 坚定性:信念是人们在深刻认识和思考后形成的,具有坚定不移的特点。
总之,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信仰,具有强烈的方向性、情感性、实践性、必然性、定向性、影响性、长久性和坚定性等特征。
它们能够引导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坚定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及作用
理想信念是个体或群体在思想层面上对于理想和信仰的基本信念,是对于目标、追求、信仰体系或价值观的坚定信仰和追求。
它体现了个体或群体对于人生意义、社会价值以及个人责任的一种深刻认识和信仰。
理想信念的含义:
指导方向: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或群体前行的道路标志,它为行为提供了方向,使个体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能够有所依归。
价值观体系:理想信念构建了一个人或群体的价值观体系,包括对善恶、公正、真理等道德原则的坚守和信仰。
内在动力:理想信念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能够激发个体或群体积极向前发展、进取、奋斗的欲望,使其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塑造人格:理想信念对于个体的人格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为人处世原则以及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态度。
理想信念的作用:
提供动力:理想信念为个体提供了不断前进的动力,使其在面对压力和艰难时能够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引导行为:理想信念是行为的指南,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准则,使其在各种情境下能够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道路。
增强抵抗力:当个体面临逆境和挑战时,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增强其抵抗力,帮助其战胜困难。
建立团队凝聚力:在群体层面,共同的理想信念能够构建团队的凝聚力,使成员共同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培养责任感:理想信念常常伴随着一种责任感,使个体更加注重对社会、家庭、他人的责任和贡献。
总体而言,理想信念在塑造个体品格、引导行为、提供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个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深刻的意义。
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意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
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
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人的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
理想具有时代性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1)信念具有稳定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地,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
(2)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不同方面的信念和相应不同的信念。
二.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意义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需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理想各不相同,同一阶级、同一时代人的理想也不尽相同。
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
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1)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
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人的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
(2)理想具有时代性。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1)信念具有稳定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地,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
(2)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不同方面的信念和相应不同的信念。
二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理想各不相同,同一阶级、同一时代人的理想也不尽相同。
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
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现在已经是2019年考研的冲刺复习阶段,考生们的重心应该都转移到了政治上。
下面考研小编整理了一篇“2019考研政治冲刺思修高频考点: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文章,把零碎的知识点总结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1.理想的的内涵与特征内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特征:(1)超越性。
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
科学的理想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
(2)实践性。
作为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
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以实践为桥梁,化理想为现实。
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3)时代性。
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有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2.信念的内涵与特征内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地精神动力。
特征:(1)执着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2)多样性。
具体表现:①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信念;②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在信念体系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信仰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一)什么是理想信念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从理想的概念上看,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理想一定有实现的可能性,也就意味着行为人通过自己的艰苦的努力,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如果违背客观规律,没有实现可能性,一定不是理想。
理想一定要有现实的、实现的可能性。
没有实现可能性,违背客观规律的,是空想,而不是理想。
另外,理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所以,理想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理想是信念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信念不仅是人们内心坚定的、坚信不疑的一种思想,信念还会外露为人们的行为和实践的意志。
所以,信念是内外的结合。
另外,信念和人格密切相关,稳定信念是人格可靠的一个表现。
没有坚定的信念,则该人格是不可靠的。
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联系的。
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
任何信仰都包含着信念和理想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是这一信仰的基本信条和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对于自身所处的世界,对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总是有所把握和相信、有所期望和追求的,这其实就是人类的信仰现象。
其中,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关系的把握和相信,就是信念,而他们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想象,就是理想。
理想与信念是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常说,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那么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人的信念,就是人们所相信的观念和秉持的理念。
追求一种理想,就意味着相信这种理想是正义的并且能够实现,而这种相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二)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
理想和信念首先作为人们的一种精神的追求,作为人的意志精神的产物存在。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和社会需要追求的高尚目标和价值观念。
它们是人
们对于事物本质和真理的认识,以及对于美好生活和社会的期望。
理想信念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高尚追求:理想信念通常是对于道德、真理和善的追求,它们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崇
高愿望,代表了对于美好生活和社会的向往。
2. 指导行为:理想信念是人们行为与决策的重要指导,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的作用。
3. 崇高价值观:理想信念代表了人们对于价值的承诺和关注,它们包括了对于人权、
平等、正义、自由、和谐、善良等价值观念的追求。
4. 持久性: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信念,它们是对于人生和社会长期追求的结果,因此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5. 社会价值:理想信念不仅是个体的内心追求,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它们在
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引领和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总之,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对于高尚目标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它们具有崇高、指
导行为、持久、社会价值等特征。
理想信念的存在和实践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
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