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理想信念的定义和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对理想涵义的理解,应当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
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不同,人们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
第二,理想是人类特有的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规划。
人能够对自我实践行为的价值取向进行选择,从而来规划自己的生命活动、决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是一种由客观的物质现象所决定的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也就是人生理想的确立和追求。
第三,理想是以客观现实发展的可能性来展示明天的现实,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科学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以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来展示明天的现实。
理想与空想、幻想不同。
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
幻想虽然反映人们的一定需要和愿望,但一般离现实比较远,不表现为确定的努力追求的目标。
理想是真的,又是善的,也是美的。
第四,理想植根于主体需要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
人类是一个充满需要的特殊群体,而人类对需要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现实世界只能在相对意义上满足人的需要,而不能从绝对意义上满足所有人的全部需要。
人始终存在着一种不断要求超越现实和自身不完善的强烈愿望,它激发着主体力求超越现实的时间和空间,跨越历史的界限,去探索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2、理想的特征:第一,理想具有现实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人生观等影响着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
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它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要想使理想真正变成现实,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
在有些情况下,人们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理想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往往是由于人们的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当。
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进方向和力量源泉。
一、理想信念的内涵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理想信念具有以下特点:1. 目标性:理想信念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它所向往和追求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可行的目标。
2. 现实性:理想信念不是空中楼阁,它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是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3. 超越性: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超越了现实,是一种超越性的精神力量。
4. 稳定性: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的思想中稳定下来,不会轻易改变。
二、理想信念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理想信念分为不同的类型:1. 根据理想信念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
个人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个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对职业、家庭、生活的追求;社会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如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和平的追求。
2. 根据理想信念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短期理想信念和长期理想信念。
短期理想信念是指人们短期内想要实现的目标;长期理想信念是指人们长期内想要实现的目标。
3. 根据理想信念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积极理想信念和消极理想信念。
积极理想信念是指能够促进人们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信念;消极理想信念是指能够引导人们走向消极、颓废的信念。
三、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具有以下作用:1. 指引方向:理想信念能够为人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使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2. 激发动力:理想信念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3. 强化意志:理想信念能够强化人们的意志力,使人们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和社会需要追求的高尚目标和价值观念。
它们是人
们对于事物本质和真理的认识,以及对于美好生活和社会的期望。
理想信念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高尚追求:理想信念通常是对于道德、真理和善的追求,它们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崇
高愿望,代表了对于美好生活和社会的向往。
2. 指导行为:理想信念是人们行为与决策的重要指导,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的作用。
3. 崇高价值观:理想信念代表了人们对于价值的承诺和关注,它们包括了对于人权、
平等、正义、自由、和谐、善良等价值观念的追求。
4. 持久性: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信念,它们是对于人生和社会长期追求的结果,因此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5. 社会价值:理想信念不仅是个体的内心追求,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它们在
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引领和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总之,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对于高尚目标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它们具有崇高、指
导行为、持久、社会价值等特征。
理想信念的存在和实践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
有重要意义。
请分别阐释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内心中深处最深邃的思想,它们驱动着我们继续追求,与梦想不期而遇。
理想是人们心中追求的内外表象,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实现的过程。
它代表了一种彼此
包容而充满激情的大胆想法,可以激发我们追求美好更高的生活,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
信念是人们价值观念的总结,它将理想转化为深厚的情感,由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而成。
信念具有坚定的方向性、集体性、唯一性和一致性,可以为人们提供怎样行动的具体指导,从而引导他们实现真正的价值。
那么,理想和信念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呢?
理想的内涵是梦想、追求,它给人们以力量、希望和激情,引领我们向梦想的远方奔跑。
同时,理想具有可见性、可实现性和可持续性,它能让人们将今天的实现延伸到明天,为
未来做准备。
而信念的内涵则是人们价值观的总结,主导着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信念在持久的过程中形成,能够传播一种与价值共生的文化,是人们心意的阐释和激励。
它也是你把自己包裹在
其中,无论贫穷、痛苦和失意,不畏惧,继续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
总之,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心中深层的情感,它们驱动着我们对人生发自内心的追求。
理想具有可见性、可实现性和可持续性,给人们以力量、希望和激情,而信念则是价值观的具
体指导,能够传播文化与价值共生的信仰,集体性和唯一性坚定地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
引领前行的方向。
理想、信念的特征
理想与信念都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信仰,它们的特征如下:
一、理想的特征
1. 方向性: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期许和追求,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方向性的信仰。
2. 指导性:理想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地行动,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
3. 情感性: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4. 长期性:理想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的信仰之一,具有长期的、持续的性质。
5. 实践性:理想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是需要不断努力和奋斗的。
二、信念的特征
1. 必然性:信念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坚定信仰,是一种必然的认知。
2. 定向性:信念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是人们意志和行动的指导。
3. 影响性:信念对个人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影响。
4. 长久性: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形成的信仰之一,具有长期的、持续的性质。
5. 坚定性:信念是人们在深刻认识和思考后形成的,具有坚定不移的特点。
总之,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信仰,具有强烈的方向性、情感性、实践性、必然性、定向性、影响性、长久性和坚定性等特征。
它们能够引导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坚定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
理想信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
理想是指人们所追求的未来的美好愿景,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则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信仰的理念、原则、价值等坚定不移的信仰和追求。
理想信念的本质是人们对于最高价值目标的信奉和追求,它不仅是支撑人们行动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人们不断前进、奋斗的动力源泉。
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理想信念特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以及对共产主义的向往等。
理想信念是具有高度稳定性、执着性的精神状态,它具有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具体来说,理想信念的认知层面是人们对所信仰的理念、原则、价值等的理性认识;情感层面是人们对所信仰的理念、原则、价值等产生的情感体验;意志层面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定的决心和行动。
理想信念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前进、奋斗,为着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拼搏;同时,它也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信仰力量,帮助人们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在当代社会中,理想信念更是成为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动力。
对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解和认识【知识】对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解与认识导语:在现代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追求。
它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和人生轨迹。
然而,理解和认识坚定理想信念是一项深入而广泛的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讨论这一主题,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坚定理想信念。
一、坚定理想信念的内涵与概念1.1 理想的定义与特征1.2 信念的定义与作用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与意义2.1 理想信念的指导作用2.2 理想信念的心理支持2.3 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三、坚定理想信念的方法和途径3.1 确立明确的目标与方向3.2 丰富知识与提升素养3.3 独立思考与反思3.4 正视困难与挑战3.5 培养勇气与毅力四、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与效应4.1 成就个人发展与成长4.2 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4.3 塑造个人品格与价值观五、对坚定理想信念的个人理解与观点5.1 自我认知与目标设定5.2 热爱事业与追求进步5.3 心怀感恩与回报社会六、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坚定理想信念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它无论在个人发展还是社会进步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坚定理想信念不仅指导着我们的思考和行为,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只有通过不断培养和坚守理想信念,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我的个人观点是坚定理想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看来,坚定理想信念首先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有助于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抵御各种诱惑和困难。
丰富知识和提升素养也是培养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理想,并为实现它们不懈努力。
独立思考和反思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信念,并在逆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坚定理想信念不仅是为了个人发展,更是为了回报社会。
只有在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我们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探讨,相信读者对坚定理想信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无论是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还是在社会的进步事业中,坚定理想信念都是一种强大而宝贵的力量。
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理想各不相同,同一阶级、同一时代人的理想也不尽相同。
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
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1)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
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人的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
(2)理想具有时代性。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1)信念具有稳定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地,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
(2)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不同方面的信念和相应不同的信念。
二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理想各不相同,同一阶级、同一时代人的理想也不尽相同。
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
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现在已经是2019年考研的冲刺复习阶段,考生们的重心应该都转移到了政治上。
下面考研小编整理了一篇“2019考研政治冲刺思修高频考点: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文章,把零碎的知识点总结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1.理想的的内涵与特征内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特征:(1)超越性。
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
科学的理想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
(2)实践性。
作为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
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以实践为桥梁,化理想为现实。
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3)时代性。
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有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2.信念的内涵与特征内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地精神动力。
特征:(1)执着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2)多样性。
具体表现:①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信念;②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在信念体系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信仰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对未来的追求和目标,它反映了个人对生活和社会的看法和价值观。
对于理想信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理想信念的意义:理想信念是人们行动的内在动力,它能够激励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可以让人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屈不挠,持续前行。
2. 理想信念与个人成长: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伴随着对未来的规划和追求。
理想信念不仅是个人的目标和方向,也是个人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它能够引导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3. 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个人的理想信念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
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从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
4. 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理想信念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看法和态度。
正确的理想信念应该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帮助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5. 理想信念的调整与坚持: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理想信念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理想信念,使其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符合。
同时,我们也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
总之,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和目标,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的动力和源泉。
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3)理想和空想的比较:科学的理想不同于人们头脑中的空想。
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理想的分类: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
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5)理想的重大作用:理想是现实性和预见性的统一。
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然而,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坚强。
(3)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
后者就是我们所主张的信仰。
(4)理想和信念的对立统一: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