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掌握了六年来所学的知识点后,学生就能够进入初中阶段。
下面是浙江美术版小学六年级的主要知识点。
一、美术常识与绘画素养
1.绘画的基本构图和画面结构;
2.各种线条的描绘方法;
3.用线条表现形体和物体的质感;
4.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5.色彩的表现手法和色彩的运用;
6.素描、设色和水彩等绘画基本技法;
7.运用感知、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进行美术创作;
8.学习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二、绘画创作
1.自然物体的形象创作;
2.人物形象的创作;
3.动物形象的创作;
4.人物动态形象的创作;
5.静物的形象创作;
6.空间构图的创作;
7.情绪表达的创作;
8.艺术构思与表达;
9.绘画中的题材创作。
三、美术常识
1.了解中国古代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流派和作品;
3.认识古代艺术名家及其作品;
4.了解西方绘画的主要流派和画家。
四、美术欣赏
1.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2.欣赏中国现代画派作品;
3.欣赏西方绘画作品;
4.欣赏具有地方特色的绘画作品。
五、造型能力训练
1.绘制自然界中的常见形象;
2.以观察的方式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
3.用想象的方式表现个人情感;
4.用感知和思维的方式解决造型问题。
六、色彩表现能力训练
1.掌握基本颜色和色彩的概念;
2.通过色彩的比较来加强感知和记忆;
3.通过感知和思维的方式解决色彩问题;
4.学会用色彩表现情感和表达主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总复
习资料大全
目录
- 美术概述
- 线条的绘制
- 色彩的运用
- 图案的表现
- 平面构成
- 空间感的表现
- 布置画面
- 美术常识
美术概述
- 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 美术作品的分类
- 美术中的表现形式
线条的绘制
- 直线、曲线、波浪线的绘制
- 线条的粗细和强弱表现
- 线的运用在人物、动物和物体的描绘中
色彩的运用
- 基本色彩的认识
- 调色和混色的方法
- 色彩的明暗和冷暖表现
图案的表现
- 图案的分类和特点
- 图案的创作和应用
- 图案在纸面和布面上的表现形式
平面构成
- 空白和实物的运用
- 图案和色彩在平面上的排列和组合
- 平面构成的对称和不对称形式
空间感的表现
- 画面深浅和远近的表现
- 透视和投影的认识和应用
- 空间感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布置画面
- 画面的大小和比例
- 元素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布局
- 画面的整体效果和平衡感
美术常识
- 名画的欣赏与分析
- 美术作品的保存与保护
- 美术常用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和使用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总复习资料大全的目录,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知识点梳理一、色彩知识点梳理1. 基本颜色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颜色概念。
我们可以介绍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二次颜色在学习了基本颜色后,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通过基本颜色的混合可以得到二次颜色。
例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可以得到橙色,让学生感受到颜色相互混合的变化。
3. 冷暖色调引导学生了解冷色和暖色的概念。
冷色给人一种清凉、安静的感觉,如蓝色;暖色则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的感觉,如红色和黄色。
二、线条知识点梳理1. 直线和曲线学生需要了解直线和曲线的区别和特点。
直线是由许多点按相等间隔连接而成,没有弯曲;曲线则可以形成弧线、波浪线等不同形态。
2. 直线和曲线的运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认识到直线和曲线广泛存在于物体的形态之中,如直线的建筑物、曲线的树叶等。
让学生明白线条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三、形状知识点梳理1. 基本几何形状介绍几个学生易于理解的基本几何形状,如圆、三角形、方形等。
让学生能够识别并简单描绘这些形状。
2. 几何形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观察绘画作品,并帮助他们发现作品中基本几何形状的运用。
例如,圆形可以表示太阳、花朵等;三角形可以表示山峰、帐篷等。
四、质感知识点梳理1. 光泽质感将具有光泽质感的物体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触摸并观察。
帮助他们理解光泽质感是由于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射而产生的。
2. 粗糙质感让学生触摸不同的材料,如粗糙的砂纸、木纹等,帮助他们感受到粗糙质感的特点。
3. 质感在绘画中的表现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如用刷子画出光泽效果、用手指画出粗糙质感等,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质感的表现方式。
五、创意表达知识点梳理1. 自由创作在学习了以上各个知识点后,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给予他们一定的主题或启发,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 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绘画并不仅限于纸上绘画,还可以运用织画、动画、雕塑等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
小学美术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称为“画圣”的古代画家是()。
A. 王维B. 吴道子C. 张择端D. 赵孟頫2. 下列哪项不是色彩的三原色()。
A. 红B. 蓝C. 黄D. 黑3. 以下哪种画法不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
A. 写意B. 工笔C. 素描D. 泼墨4. 以下哪位画家不是印象派画家()。
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雷诺阿5. 以下哪种材料不是油画的常用材料()。
A. 油画布B. 油画颜料C. 铅笔D. 调色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饱和度和_______。
2.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它主要通过_______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和质感。
3. 油画颜料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和油。
4. 中国画的分类主要包括人物画、_______和花鸟画。
5. 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的画家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什么是立体主义,并列举至少两位立体主义画家。
2. 描述一下什么是版画,并说明版画的制作流程。
3. 请解释什么是透视画法,并简述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4. 阐述一下什么是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并举例说明。
四、论述题(20分)1. 请论述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4. C5. C二、填空题1. 明度2. 线条3. 颜料4. 山水画5. 拉斐尔三、简答题1. 立体主义是一种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它打破了传统的透视法,强调从多个角度同时观察对象。
立体主义画家包括毕加索和布拉克。
2. 版画是一种通过在平面上刻制图案,然后通过印刷来复制图像的艺术形式。
制作流程包括设计图案、刻制版面、上墨、印刷和后期处理。
3. 透视画法是一种表现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和大小变化的绘画技巧,它通过模拟人眼观察物体时的透视效果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4. 色彩的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差异,如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等。
小学美术常识第一部分(课本上知识1-4年级)一年级上册1、油画棒的涂色方法有平涂法、接色法、重叠法、薄涂法、厚涂法、点彩法等。
2、油画棒的绘画方法有平涂、接色、点白、刀刮四种。
3、水彩笔的涂色方法有平涂法、接色法、接色、混色。
4、用彩纸贴画的步骤:1摆形状、2粘贴、3加细节。
5、剪贴画造型的基本方法有折、剪、撕、卷、贴、画等。
6、汽车从外形看主要由车身、车轮等几部分组成。
7、汽车的种类:交通代步工具车、生产工具车、体育比赛专用车。
8、北京天坛祈年殿有三层蓝色的圆顶,在圆顶的下面有红色的长方形门里窗,上面还画着花纹。
在大殿的四周,围着一圈白色的栏杆。
13、建筑作品创作步骤:1思考建筑外形和色彩。
2选择符合创意的色彩和纸材。
3选择适合的背景纸,组合拼摆、粘贴建筑。
4添画建筑作品细节,细门、窗、装饰等。
9、彩泥或胶泥的制作方法有揉、搓、压、捏、卷等。
10、用彩泥制作的步骤:1设计2选色3造型4组合5装饰。
11、勺子是由勺柄和勺体组成的。
12、突出图案与底色的深浅有关系。
13、折纸的两种方法:看图学折法、拆后复原法。
14、卡通明星比生活中的真实开解造型更夸张,色彩更鲜明。
15、卡通形象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创作出来的。
16、卡通明星的国家:《加菲猫》——美国、《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国、《西游记》——中国、《木偶奇遇记》——美国、《白雪公主》——美国、《兔八哥》——美国、《机器猫》——日本、大脸猫、虹猫。
柯南机智勇敢;维尼小熊善良;虹猫武艺高强;机器猫用神奇的宝贝口袋帮助别人;白雪公主美丽善良;巴斯光年勇敢;孙悟空神通广大、勇敢正义;大头儿子可爱调皮,它们不仅仅有可爱漂亮的外表,更有善良美丽的心灵。
17、穿串链的步骤:按设计留出穿线的长度——选珠子——按规律摆珠子——穿珠子——打结。
18、有知道有规律的变化可以产生美感。
19、拉花儿:一种彩色纸花,可以拉成长串,多在节日、喜庆时悬挂。
20、什么是画面主体?主体就是画面表现的主要内容。
小学美术笔试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基础知识1. 颜色的三原色:红、黄、蓝,可以混合形成其他颜色。
2. 颜色的对比:冷暖对比、明暗对比、对比色对比等。
3. 颜色的运用:颜料的调配和运用,色彩的明暗过渡。
4. 颜色的分类:原色、辅助色、中性色等。
二、造型基础知识1. 构图: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包括对称构图、黄金分割、透视构图等。
2. 素描:线条的运用、素描的基本技法、明暗关系的处理。
3. 组织形象:画面中的形象绘制和排布,包括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
4. 粘土造型:利用粘土进行造型的基本技法和方法。
5. 立体构成:平面到立体的表现形式,包括透视、立体感、空间感等。
三、绘画基础知识1. 临摹:对自然物或已有作品进行临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2. 涂鸦:在绘画中进行随意涂鸦,锻炼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3. 速写:快速捕捉景物或事物的形象,提高学生的绘画速度和表现力。
4. 水彩画:水彩画基本技法和运用,包括湿画法、干画法等。
5. 素描:基本的素描技法和表现形式。
四、手工基础知识1. 剪纸:纸的剪裁技法和造型手法,包括折纸和剪纸等。
2. 制作:利用纸张、布料、线绳等进行手工制作,包括折纸、剪纸、编织等。
3. 拼贴:将不同材料进行拼贴组合,形成新的作品,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粘土艺术:利用粘土进行造型和创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五、美术常识知识1. 经典作品:了解一些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和艺术大师。
2. 艺术家故事:了解一些著名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3. 美术史知识:了解一些美术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流派。
4. 美术院校:了解一些著名的美术院校和专业。
六、现代美术知识1. 当代艺术家:了解一些当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2. 当代展览:参观当代艺术展览,了解当代美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3. 当代艺术作品:了解一些当代艺术作品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以上就是小学美术笔试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掌握,相信学生们在美术笔试中将会有很好的发挥。
《小学美术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小学美术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一、选择题1. 《卧龙伏虎图》是出自以下哪位画家之手?- A. 李白- B. 李清照- C. 南宋黄筌、黄草图- D. 王羲之- 答案:C2. 《双色球》是以下哪个国家的彩票游戏?- A. 日本- B. 韩国- C. 中国- D. 美国- 答案:C3. 以下哪种颜色属于暖色调?- A. 蓝色- B. 绿色- C. 红色- D. 黑色- 答案:C4. 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A. 鲁迅- B. 杨绛- C. 曹雪芹- D. 郭敬明- 答案:C5. 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节日?- A. 圣诞节- B. 愚人节- C. 元旦节- D. 中秋节- 答案:D......二、判断题1. 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
- 正确2.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写的奇幻小说。
- 错误3. 小说《哈利·波特》是J.K.罗琳所写。
- 正确4. 《李白集》是由唐代诗人李白所编写的诗集。
- 错误5. 《三国演义》是著名的中国古代战争小说。
- 正确......三、填空题1. 《红楼梦》是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
2. 《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是孙悟空。
3. 《水浒传》是由明代作家施耐庵所写。
4.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所著的小说。
5.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写的著作。
......四、简答题1. 解释一下水彩画的特点。
- 水彩画是一种以水溶性颜料为主要材料的绘画形式。
它的特点是色彩纯净、透明度高,可以表现出柔和、清新的效果。
由于水彩画颜料的特点,绘画时可以采用湿润的技法,使颜色在纸上流淌和融合,可以表达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2. 举例说明中国传统绘画的几种表现手法。
- 刻画手法:通过线条勾勒和用墨渲染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景物特征,如轮廓线、勾线、洗染等。
- 叠彩手法:通过重叠、堆砌不同颜色、不同层次的颜料,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如花鸟画、山水画等。
【人教版】小学美术知识要点归纳汇总
(精选大全)
本文档是对小学美术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汇总的精选大全,旨在帮助小学生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绪论
美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通过绘画和造型艺术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2. 颜色的基本知识
- 颜色是由三原色(红、黄、蓝)和其它中间色混合而成的。
- 颜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感觉。
- 使用颜色要注意色彩搭配和对比。
3. 线条与造型
- 线条有直线、曲线、斜线等形式,可以传达不同的感觉和表达方式。
- 造型是对事物形状的表现,可以使用简单和复杂的造型来表达不同的形象。
4. 色彩的绘制和表现
- 色彩的绘制需要掌握调色、晕染、叠加等技巧。
- 色彩的表现可以通过色调、明暗、对比等手法来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
5.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 欣赏美术作品需要注意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
- 评价美术作品要结合作品的主题和表达,注重客观、细致的分析和评论。
6. 美术常识
- 美术常识包括艺术家、艺术品和艺术流派等方面的知识。
- 理解美术常识有助于深入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文化。
通过研究以上知识点,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美术知识,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欣赏和理解美的魅力。
请注意:本文档所归纳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材内容为准。
小学美术全部知识点总结美术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各种材料和技法的掌握,以及对色彩、构图、绘画风格等方面的理解和运用,来表现艺术家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手工活动,了解和掌握美术的一些基本常识。
接下来我们将对小学美术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色彩知识1.颜色的基本概念色彩是指可见的物体或光线散射后形成的视觉效果。
色彩由三原色(红、黄、蓝)、三次色(紫、绿、橙)和六次色(黄绿、青绿、青紫、洋红、橙红、橙黄)组成。
2.色彩的搭配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是主次分明、冷暖搭配、对比色搭配、三原色搭配和临近色搭配等。
3.色彩对情绪的影响不同的颜色会对人的感情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代表冷静和清新等。
二、绘画技法1.素描素描是以铅笔、炭笔、淡彩、粉笔等工具在白色纸张上表现形象的绘画方法。
主要包括线描、虚实、明暗、透视和构图等方面的绘画技巧。
2.水彩画水彩画是以水溶性颜料为主要材料进行绘画,可以用刷子、画笔进行表现。
水彩画主要注重色彩的渗透和透明感,以及水墨的表现。
3.油画油画是以油性颜料和涂料为主要材料进行绘画,可以用刷子、画笔进行表现。
油画因其色彩鲜艳、艺术感强烈,深受欢迎。
4.手工技法手工技法包括剪纸、折纸、唐纸艺术、剪贴、刺绣等多种形式,主要注重对材料的处理和技巧的掌握。
5.立体构图立体构图是以实物或画面中的形体、颜色、纹理等元素来进行构图的一种表现方法,主要注重对形体的表现和处理。
三、美术史、名作欣赏和书法知识1.名作欣赏通过欣赏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绘画风格、题材和技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2.书法知识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的美感,对汉字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范的了解。
3.美术史知识美术史知识主要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绘画风格、题材和技法的了解,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小学美术知识点大全一、色彩知识在美术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我们的创意和感受。
1. 主要色彩主要色彩指的是红、黄、蓝三个基本色。
这三个颜色无法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而得到。
2. 二次色彩二次色彩指的是通过混合两个主要色彩而得到的颜色。
例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得到橙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紫色。
3. 中间色彩中间色彩指的是通过混合一个主要色彩和一个二次色彩而得到的颜色。
例如橙色和紫色混合得到棕色。
4. 冷暖色调冷色调包括蓝色和绿色,给人以寒冷、冷静的感觉。
暖色调包括红色和黄色,给人以温暖、活跃的感觉。
二、画笔知识画笔是绘画中使用的工具,不同类型的画笔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1. 毛笔毛笔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用于绘制墨汁画。
其特点是柔软且富有弹性。
2. 水彩笔水彩笔是透明水彩绘画常用的工具,既可以直接绘画,也可以用水稀释后绘画。
3. 油画笔油画笔是使用油画颜料绘画时的常用工具,其毛发较硬且富有弹性。
4. 彩色铅笔彩色铅笔是使用彩色颜料绘画的主要工具,其便于携带和使用。
三、绘画技巧绘画技巧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操作来实现绘画目的的技巧。
1. 线条的运用线条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通过运用不同的线条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形状和质感。
2. 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和创造氛围。
可以通过混合、叠加、层次等方式来运用色彩。
3. 透视的运用透视是画面空间的表现方式,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和逼真。
通过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可以更好地表现物体之间的远近关系。
4. 光影的运用光影是绘画中模拟光线照射和物体阴影的技巧。
通过合理运用光影,可以增加画作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四、美术常识除了具体的绘画技巧和知识,了解一些美术常识也是非常有益的。
1. 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一些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欣赏和学习经典的艺术作品。
2. 著名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艺术风格或者思潮,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流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
美术分册基础知识三年级上册⒈三原色是红、黄、蓝。
三间色是橙、绿、紫。
⒉大与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看出来的。
⒊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三年级下册⒈中国画的墨色可以分为五种:焦、浓、重、淡、清。
⒉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重复有规律地排列,就会形成一个图案。
⒊优美的曲线条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挺拔的直线条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
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处处可见,对称与均衡往往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⒌中心线两边或中心点周围的图形、色彩相同就称为对称;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就称为均衡。
四年级上册⒈色彩会使人产生冷暖的联想。
红、橙、黄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等热烈温暖的物象,而蓝、绿、紫色又会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水、冰雪这些宁静、寒冷的场面。
⒉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
平等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
⒊节奏原是音乐术语,指音响的轻重缓急和节拍的强弱长短交替出现而形成的规律。
节奏同样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画面中两种或多种不同要素重复出现就产生了节奏感。
如曲与直、大与小、粗与细、疏与密、长与短等。
⒋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
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⒌校徽设计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形来表示。
校徽设计既要简洁,又要把所设计学校的特色表现出来。
⒍邮票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邮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邮票上表现的人、物、事,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诸方面。
因此邮票被称作是“国家的名片”。
⒎邮票由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国家组成;外形边缘还有整齐的齿孔。
⒏邮票的种类有三种:纪念邮票、普通邮票、特种邮票。
1878年7月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40年5月1日英国发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
⒐天上的星星会按时间顺序出现。
如果把同时期出现比较亮的星星如意边在一起就开成了不同的星座。
人闪还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命名成了不同名称的星座,它们依次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⒑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用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⒒拉伸、扭曲和翻转都是电脑变形的基本方法。
四年级下册⒈聚聚散散是艺术表现常用的手法之一。
⒉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有不同的感觉。
在中间有稳定感,在上边有下落感,在下边有安定感,两个点在中间有相互吸引感,整齐地排列给人以线的感觉,从大到小,有移动感。
⒊黑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⒋一幅作品,总有主次之分,一般以人或物作为主体,而背景就成了陪衬。
⒌当我们听音乐时,音乐的节拍由强而逐渐变弱,或由弱而逐渐变强,这就是渐变;色彩由淡而逐渐变浓,或由浓而逐渐变淡,这也是渐变。
①一种颜色加黑或加白,就会产生色彩的渐变。
②红橙黄或蓝绿紫等颜色的排列,也会产生色彩的渐变。
⒍对称是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
自然界中不少植物,动物都有自己的对称形式。
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
⒎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
它通常采用木刻、石刻等版画形式设计各种美术图案,署上××藏书、××之书、××珍藏等字样,并刻有国际通用的藏书票标志exlibris藏书票源于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
《刺猬》(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克那贝斯贝尔格)(德国)《英伟藏书》是1935年发表的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之一,作者是唐英伟。
⒏光有自然光,如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的制作也要依靠光,在光的映衬下,你的作品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
⒐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丰富的艺术遗产。
秦始皇兵马俑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城东出土,内有陶马、陶俑、陶车,其中陶俑又分为将军俑、士卒俑和军吏俑。
集中体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较高成就。
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秦始皇兵马俑属于圆雕。
五年级上册⒈对比色配合,可使画面显得鲜艳、明亮。
在配色时只要改变其中一方的面积大小,变会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就说明了这一道理。
有时在一方颜色中加入黑或白色,使色彩的明度、纯度发生变化,也会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如果对比色面积相似,也可用黑、白、金、银等色线把色块分离开来,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⒉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或是红紫、紫、蓝紫等。
邻近色的配合,会使人产生舒适、和谐的感觉。
⒊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一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圆形、方形、菱形)范围之内,使之达到某种装饰作用,叫做适合纹样。
⒋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
从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陶瓷艺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个部分。
瓷器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外形上,也体现在纹饰上,还体现在釉色上。
五年级下册⒈形一般指平面的形状,它可分为几何形和不规则形。
几何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规则的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不规则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自由形式的形状,如我们徒手随意表现的各种形状。
⒉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一些物体是由立方体、球体、柱体、锥体等形体组成。
形体是指具有长宽高三维的立体实物。
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
几何形体是指人工制成的一些立体形态。
⒊多样与统一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规律。
⒋我国古代画诀: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画人怒,立眉瞪眼牙紧咬;画人愁,皱眉缩眼嘴角掉。
概括的道出人物不同表情时五官之间的不同变化。
⒌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
经过夸张的艺术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也更突出。
脸部的夸张,只要突出表现脸上某部分的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或是额头、颧骨、下巴等,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⒍十二生肖也称十二属相,由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组成,是我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
十二生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⒎中国画中,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称为山水画。
我国山水画的历史非常悠久,隋唐时代山水画已经成熟。
宋元以后,山水画成为中国画中主要的画科。
古代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了表现山水画的各种技法,主要有勾、皴、点、染四种方法。
⒏画山水时先画近景、再画远景,先画树叶,后画树干。
⒐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
自然旅游资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风光。
人文旅游资源有各种民俗风情、文化遗迹、工艺品等。
⒑在舞台上,用绘画立体造型灯光等制成的布景,为剧情发展创设环境,为渲染舞台气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舞台是指观众席前面的演出场所,舞台通常正对着观众席,但也有供观众从三面观看或四观看的。
⒒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
商代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欣赏青铜艺术首先可以从造型上来观赏,其次可以从纹样上来观赏。
再次可以从文字上来观赏。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
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六年级上册⒈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视平线是天与地之间产生的水平线。
当我们的视线慢慢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透视有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等。
⒉皮影戏是集美术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皮影是选用驴皮、牛皮或羊皮等材料,经雕刻而成。
我国农村的许多地方至今还有皮影戏的演出。
⒊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进行了宇宙之旅,实现了中国人千来的飞天梦。
⒋文物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收藏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东西,一般包括文献类、建筑类、工艺品和一些代表性实物。
⒌绘画从材料工具来分,主要有:中国画、油画、版画等。
从表现的内容来分则有人物画、风景画、风俗画、历史画、年画等。
中国画和油画是绘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⒍中国画的表现内容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
中国画有工笔与写意画法。
中国画画家常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扩展了画面的艺术境界。
中国画的壮实形式多样,有册页、立轴、长卷等。
⒎油画是重要的画种,它是一种用油质颜料描绘在而厚纸或木板等材料上的绘画。
油画起源开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
油画具有色彩丰富表现力强、便于修改和长期积存等优点。
油画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油画颜料、画笔、画刀、画布、画框等。
⒏不同时期的油画由于受艺术观念和技法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古典时期的油画,以写实性的表现方法为主;19世纪中叶,欧洲的一些画家开始对油画色彩进行深入研究,使油画色彩发生了变革,出现了如印象派;19世纪末叶开始,西方油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形式呈现多样化倾向,出现了抽象派、现代派、立体派等。
中国的油画是在欧洲油画技法传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著名油画家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梁等,为中国油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⒐用windows画图板,能制作出富有版画效果的图画。
“反色处理”像一块可以刻制的木板,而“橡皮工具”又像一把刻刀,任你在木板上精细缜密地“运刀”挥洒。
六年级下册⒈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与暗。
如果我们用笔把这种深浅不同的明与暗表现出来,就能画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出现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和投影。
⒉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用照相机可寻找和记录我们身边美术的的踪迹。
⒊在一块底板上,雕塑凸起的形象就称为浮雕。
按照表面凸起的又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
泥浮雕在制作时主要有五处步骤:揉泥、拍泥板、割边、沾花、刻痕。
⒋扇子是用来消暑送凉的工具,其形式多样。
古代的文人艺术家往往在遍布上画画,写字,既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又可抒发自己的情感。
扇子的形制一般有团扇、折扇之分。
画在扇子上的面称为扇面。
⒌服装既可以防寒、保暖,又可美化人们的生活。
服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服装三要素是:色彩、样式、材料。
⒍由蓝、黄、黑、绿、红组成的五环,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
五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也象征着全世界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