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病理学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可分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类型。
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损伤及血容量、血液形状的改变所致,波及全身各器官组织。
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为某一局部或个别器官发生循环障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或表现为局部器官组织血液含量和流速的改变(如缺血性梗死、淤血),或表现为血液形状的改变(如血栓形成、栓塞),或表现为血管完整性的破坏和通透性的改变(如出血)等。
一、充血/淤血局部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
依据发生原因和机制不同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类。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也称为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动脉性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充血的组织器官体积轻度肿大,色泽鲜红,温度升高。
镜下变化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
静脉性充血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淤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颜色加深,呈暗红或紫红色,表面温度降低。
镜下变化为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
若淤血持续时间较长、侧枝循环不能建立时,可导致淤血性水肿、出血、组织坏死、间质结缔组织增生等,甚至发生淤血性硬变。
淤血组织易继发感染而发生炎症、坏死。
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竭和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时。
剖检,肺体积膨大,被膜紧张,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在水中呈半沉半浮状态。
切面上常有暗红色不易凝固的血液流出,支气管内流出灰白色或淡红色泡沫状液体。
肝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时,急性肝淤血时,肝体积肿大,质地较软,呈紫红色,切面流出多量暗红色液体。
肾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时。
剖检,肾体积稍肿大,呈暗红色。
切开时,从切面流出多量暗红色液体,皮质常呈红黄色,故皮质和髓质界线清晰。
二、出血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现象称为出血。
根据出血的发生原因可将出血分为破裂性出生和渗出性出血。
1、肉芽组织的功能主要有:抵抗感染、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保护创面、填补组织缺损。
2、炎症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过程包括:变质、渗出、增生。
3、纤维素性炎常发生于:粘膜、肺、浆膜。
4、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软骨瘤、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
5、单纯性淋巴结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淋巴结肿大、被膜紧张、质地柔软、呈粉红色或红色。
6、急性肾小球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体积轻度肿大、质地柔软、充血。
7、病毒性脑炎的病变特点是:血管性脑炎神经细胞变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结节、噬神经细胞现象、。
8、禽巴氏杆菌病急性病理变化是:心外膜尤其是冠状沟和纵状沟附近呈喷洒状出血、肝脏表面和切面有许多针尖大小坏死灶、肺高度淤血、水肿。
1、槟榔肝:肝淤血时,肝脏切面肝小叶中心淤血部呈暗红色,周边脂肪变性呈黄红色,似重要槟榔的花纹,故称之为槟榔肝。
2、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是指在间质细胞或细胞内出现的一种均质、无结构的物质,可被伊红或酸性复红染成鲜红色。
3、卡他性炎:粘膜或浆膜表层轻微的急性渗出性炎,叫卡他性炎。
10、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11、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使血浆、皮肤、黏膜、虹膜、等黄染的一种病理变化称为黄疸。
12、骨性骨痂:指纤维性骨痂中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积聚在细胞之间,并由梭形细胞变成多突起骨细胞的过程。
13、内生性致热原:产内生性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性致热原、14、发绀:瘀血时,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缓慢,血氧消耗,结果还原的血红蛋白增多,在可视粘膜和少毛浅色皮肤上所呈现的暗红或蓝颜色,临床上称为发绀。
14、坏死:坏死是指活体上局部组织细胞发生死亡,功能全部丧失,同时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
坏死的类型有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
其中凝固性坏死又包括蜡样坏死、干酪样坏死和脂肪坏死。
18、贫血性梗死:组织结构较致密的脏器发生动脉阻塞时,因侧支血管细而小,梗死形成时从侧支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少,梗死区呈灰白色,称为贫血性梗死。
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可分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类型。
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损伤及血容量、血液形状的改变所致,波及全身各器官组织。
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为某一局部或个别器官发生循环障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或表现为局部器官组织血液含量和流速的改变(如缺血性梗死、淤血),或表现为血液形状的改变(如血栓形成、栓塞),或表现为血管完整性的破坏和通透性的改变(如出血)等。
一、充血/淤血局部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
依据发生原因和机制不同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类。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也称为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动脉性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充血的组织器官体积轻度肿大,色泽鲜红,温度升高。
镜下变化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
静脉性充血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淤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颜色加深,呈暗红或紫红色,表面温度降低。
镜下变化为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
若淤血持续时间较长、侧枝循环不能建立时,可导致淤血性水肿、出血、组织坏死、间质结缔组织增生等,甚至发生淤血性硬变。
淤血组织易继发感染而发生炎症、坏死。
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竭和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时。
剖检,肺体积膨大,被膜紧张,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在水中呈半沉半浮状态。
切面上常有暗红色不易凝固的血液流出,支气管内流出灰白色或淡红色泡沫状液体。
肝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时,急性肝淤血时,肝体积肿大,质地较软,呈紫红色,切面流出多量暗红色液体。
肾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时。
剖检,肾体积稍肿大,呈暗红色。
切开时,从切面流出多量暗红色液体,皮质常呈红黄色,故皮质和髓质界线清晰。
二、出血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现象称为出血。
根据出血的发生原因可将出血分为破裂性出生和渗出性出血。
自考家畜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家畜病理学是研究家畜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病理变化的科学,对于提高家畜健康水平、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自考家畜病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家畜病理学研究的内容?A. 家畜疾病的发生机制B. 家畜疾病的治疗C. 家畜疾病的预防措施D. 家畜疾病的病理变化答案:B2. 家畜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垂直传播D. 水源传播答案:C3. 家畜病理学中的“垂直传播”指的是什么?A. 通过食物链传播B. 通过直接接触传播C. 从母体到后代的传播D. 通过血液传播答案:C二、填空题4. 家畜病理学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诊断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5. 家畜疾病的症状包括临床表现和________。
答案:病理变化三、简答题6. 简述家畜病理学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
答案:家畜病理学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研究家畜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规律,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最后,家畜病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家畜的健康水平,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7. 描述家畜传染病的一般流行过程。
答案:家畜传染病的一般流行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传染源的出现、传播途径的建立、易感动物的感染、疾病的爆发和传播、以及最终的控制和消灭。
传染源通常是已经感染病原体的动物,它们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如空气、食物、接触等)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一旦感染,就会发病并成为新的传染源,如此循环,导致疾病的流行。
四、论述题8. 论述如何通过家畜病理学的研究来提高家畜的疾病抵抗力。
答案:通过家畜病理学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家畜的疾病抵抗力:首先,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了解病原体如何侵入家畜体内并引起疾病,从而找到阻止病原体侵入的方法。
《家畜病理学》部分试题及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疾病2、血栓3、萎缩4、变性5、脂肪变性6、坏死7、代偿 8、肿瘤9、应激 10、缺氧11、发热 12、休克13、脱水 14、槟榔肝15、虎斑心二、选择题1、疾病的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是:A 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B 机体的代尝过程C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过程2、一般疾病过程中,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是:A 损伤与抗损伤的对比关系B 外界致病因素C 机体内部因素3、关于疾病的概念,以下哪一条是正确的:A 疾病的民生需要内、外因的相互作用。
B 机体“自稳态”发生破坏C 疾病是机体感到不适4、具有下列脱水症,血液浓稠,血浆渗透压升高,细胞因脱水而皱缩,患畜呈现口渴,尿少,尿比重高者属于: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混合性脱水5、当机体受致病因素的损害,有全身性渗出性出血倾向时称为:A 出血性浸润B 出血性素质C 恶病质6、机体内物质代办谢发生障碍,在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细胞核被挤向一边是:A 脂肪变性B 颗粒变性C 水泡变性7、由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变性,因而携带氧能力下降造成的缺氧是属于:A 循环性缺氧B 等张性缺氧C 低张性缺氧8、缺盐性脱水的主要特点是:A 患畜尿少,尿的比重增加B患难与共畜尿多,尿的比重降低C 血浆渗透压升高9、引起循环性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 吸入空气中的氧分压降低B 血红蛋白变性C 机体内呼吸障碍10、急性炎时,从血管内渗出的炎性能细胞主要有:A 嗜酸性白细胞B 嗜中性白细胞C 嗜硷性白细胞11、坏死病灶,湿润,色污灰或污黑,腐败菌感染,严重有恶臭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的是:A 干性坏疽B 湿性坏疽C 液化性坏疽12、用性萎缩的原因为:A 器官组织受到机械性压迫B 肢体长期不能活动C 神经支配丧失13、组织、细胞损伤或死亡后,四细胞分裂增殖修补属于:A 改建B 化生C 再生14、变质性炎主要发生于:A 实质器官B 粘膜组织C 淋巴组织15、水肿按发生部位分为:A 心性水肿B 肺性水肿C 中毒性水肿三、简答题:1、组织器官萎缩时的病理变化?2、第一期愈合条件?3、肿瘤的生长与扩散方式?4、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5、应激原的种类?6、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理?7、发热经过及热型?8、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的病理变化?四、叙述题:1、纤维素性肺炎的特点?2、高渗性与低渗性脱水的主要原因?3、发热的发生机理?4、尸体部检的意义?5、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6、尸检时,怎样进行描述脏器的病理变化?家畜病理学试题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疾病:是机体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并表现生命活动障碍。
填空1、家畜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兽医学科和临床兽医学科之间的一门桥梁性学科。
2、疾病的转归主要分为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类。
3、中作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是厩苑律4、中国最早的兽医学教科书是唐代李石著的《司马安骥集》5.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发明了复合式显微镜,为组织病理学的创建做出巨大贡献。
6.DIC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7、充血是指小动脉扩张,使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
、淤血是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
缺血是指动脉官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局部组织或器官血液供应不足或完全断绝的病理现象。
4、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分别是(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2)血流状态的改变主要指血流缓慢和血流不规则。
(3)血液凝固性增高5、梗死是指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发生坏死的病理过程。
6、梗死根据颜色变化,可分为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
7、栓塞是指血环血液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8、出血是指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现象。
9、出血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
10.休克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心跳加速、脉搏细弱、可视粘膜苍白、尿量减少、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四)1、只在细胞内部出现的变性是指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
2、在细胞内或间质均可出现的变性是透明变性。
3、仅在细胞外出现的变性是淀粉样变性。
4、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死亡。
5、坏死细胞核的病变主要是核浓缩、核破碎、核溶解。
6、坏死可分为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坏疽四种类型。
7、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基因调控的调控下的自主而有序的死亡过程。
8、细胞凋亡的重要形态学特征是形成凋亡小体。
9、颗粒变性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
10、脂肪变性多发生于肝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肾脏细胞。
(五)1、适应是、、和对于内外环境持续性的有害刺激所作出的应答反应。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填空1、传染病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四个时期。
2、疾病的原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外因包括为生物性致病、化学性致病、物理性致病、营养性致病;内因包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充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类型。
4、引起充血的原因有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等。
5、引起郁血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6、出血按血管的损伤程度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尿中带血称________,粪中带血称为____________,组织间隙中带血称____________。
7、全身性贫血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血栓形成的原因有血液中血小板析出、黏集和血液凝固。
且只有同时具备_______个及其以上原因才能形成血栓。
9、栓塞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10、血栓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血栓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11、休克按其发生发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阶段。
12、水肿的发生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水肿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家畜病理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名词解释1.家畜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变规律及患病动物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和形态结构变化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充血:组织或器官内含血量增多称为充血。
(动脉性充血或主动性充血)3.淤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静脉血充血(淤血或被动性淤血)4.肝淤血:右心衰竭时,因肝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常引起肝淤血。
眼观急性肝淤血时,肝脏肿大,呈暗紫色,切开时从切面流出多量暗红色血液。
镜检见肝小叶中央静脉、窦状隙以及叶下静脉扩张,充满血液。
5.槟榔肝:肝脏由于慢性淤血发生脂肪变性时,淤血明显处呈暗红色,而变性部位呈灰黄色,其表面和切面形成红黄相间的纹理,形似槟榔花纹,故称此变化的肝脏为“槟榔肝”。
6.心力衰竭细胞:当左心衰竭引起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中出现了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7.血栓: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
8.梗死:由于动脉血液断流,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
9.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
10.出血:血液流出心血管之外,称为出血。
11.休克: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时所发生的,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为特征,并由此而导致的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12.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死亡。
创伤愈合:组织器官受机械性损害所造成的组织伤损,由其周围的健康组织进行增生、修复的过程,称为创伤愈合。
13.西米脾: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白髓,切面上脾小体如高粱米大小,灰白色,半透明,与煮过的西米相似。
14.火腿脾: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红髓,切面上红褐色的脾组织与黄色的淀粉样物质相间混杂,似火腿样花纹。
15.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病理性的死亡称为坏死。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填空1、传染病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四个时期。
2、疾病因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外因涉及为生物性致病、化学性致病、物理性致病、营养性致病;内因涉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充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类型。
4、引起充血因素有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等。
5、引起郁血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出血按血管损伤限度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尿中带血称________,粪中带血称为____________,组织间隙中带血称____________。
7、全身性贫血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血栓形成因素有血液中血小板析出、黏集和血液凝固。
且只有同步具备_______个及其以上因素才干形成血栓。
9、栓塞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10、血栓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血栓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休克按其发生发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阶段。
12、水肿发生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水肿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家畜病理学试题1、疾病的发展经过有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怎样?答:疾病的发展经过有潜伏期、前躯期、临床明显期和转归期。
潜伏期:从出现因素作用于机体,到疾病的一般症状开始出现。
前躯期:从出现疾病最初的一般症状,到主要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临床明显期:紧接前躯期之后,就某一具体疾病而言,该疾病的典型症状已充分暴露出来。
转归期:是疾病的最后阶段,或是向康复方向发展,或是引起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2、创伤愈合的概念是什么?创伤过程中的第一期愈合与第二期愈合的主要特点有什么区别?答:组织器官受机械性损害所造成的组织伤损,由其周围的健康组织进行增生、修复的过程,称为创伤愈合。
第一期愈合的组织破坏少,创面边缘整齐,失血量少,感染轻微。
第二愈合期的组织破坏严重,创面边缘不整齐,出血往往较多,创腔内发生明显的感染,并有多量的坏死组织,异物和炎性渗出物。
3、充血、瘀血的概念各是什么?各自的形态变化怎样?答:充血指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局部组织的小动脉及其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入量增加,血含量增多。
瘀血是由于静脉回流障碍,血液瘀稳中有降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中静脉血液含量的增多。
组织充血时表现为局部体积增大,色泽鲜红,触摸温度增高,组织瘀血时表现为局部色泽暗红,触摸温度降低,体积增大,甚至引起水肿。
4、出血的概念是什么?常见出血的类型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出血。
血液流出体外的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或体腔内的称为内出血。
出血的类型主要有破裂性出血和渗出性出血两种。
破裂性出血的特点是血管壁的完整性有明显的破坏,渗出性出血的特点是血管壁的完整性没有明显的破坏,仅表现为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
5、萎缩的概念是什么?三种局部萎缩的特点是什么?答:生长发育完全的组织和器官,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体积缩小和机能减退称为萎缩。
局部萎缩主要有三种表现方式,即神经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和压迫性萎缩。
绪论1、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和动物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程度程度上妨碍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自稳调节发生紊乱.动物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患病动物经济价值和使役能力降低.2、基本病理过程:指各种疾病中,不同的器官、系统出现的共同病理变化,如水肿脱水等。
3、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的科学。
4、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基本规律的学科。
二、填空1、家畜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兽医学科和临床兽医学科之间的一门桥梁性学科。
2、疾病的转归主要分为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类。
3、中作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是厩苑律4、中国最早的兽医学教科书是唐代李石著的《司马安骥集》5、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发明了复合式显微镜,为组织病理学的创建做出巨大贡献。
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1、充血: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也称为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2、淤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3、出血: 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现象称为出血。
4、贫血:由于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局部组织或器官血液供应不足或完全断绝称缺血,又称局部贫血5 、血栓形成: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而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6、梗死: 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7、发绀:淤血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呈暗红色或蓝紫色这种颜色变化再动物的可视黏膜及无毛皮肤上特别明显二、单项选择1、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称为(B )A.外出血B.出血C.内出血D.贫血2、局部组织血管中血液含量增多是(A )A.充血B.出血C.内出血D.血栓形成3、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器官内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病理现象是(B )A.充血B.淤血C.血肿D.血栓形成4、由于动脉血输入减少,造成局部组织器官含血量减少是(A )A.贫血B.淤血C.出血D.梗死5、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是(C )A.血栓B.梗死形成C.血栓形成D.梗死6、当组织器官因动脉血断流,组织缺血而发生的坏死过程是(D )A.血栓B.梗死形成C.血栓形成D.梗死三、填空题1、充血是指小动脉扩张,使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填空1、传染病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四个时期。
2、疾病的原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外因包括为生物性致病、化学性致病、物理性致病、营养性致病;内因包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充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类型。
4、引起充血的原因有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等。
5、引起郁血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6、出血按血管的损伤程度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尿中带血称________,粪中带血称为____________,组织间隙中带血称____________。
7、全身性贫血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血栓形成的原因有血液中血小板析出、黏集和血液凝固。
且只有同时具备_______个及其以上原因才能形成血栓。
9、栓塞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10、血栓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血栓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11、休克按其发生发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阶段。
12、水肿的发生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水肿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家畜病理学复习题一、家畜病理学实验习题1.显示了各种器官颗粒变性的共同形态特征。
2.如何诊断脂肪变性、水泡变性和糖原沉积。
3、如何眼观诊断类淀粉沉着?如何在切片中鉴别铁色素胆色素和脂褐素?4、血栓和梗死是怎样形成的?5.结果表明,肉芽组织、组织和囊肿的形成本质上是由形态学引起的。
6.简述炎性细胞成分和液体成分的主要功能。
7、根据那些组织学变化来诊断变质性、渗出性和增生性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的组织学特征是什么?8.通过实践观察,您认为诊断良性和恶性肿瘤应该使用哪些特征?9.贫血的原因和病原体的形态变化(红细胞、造血器官和实质器官的变化)。
10.描述心内膜炎{瓣膜病}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11.描述各种类型肺炎的形态学(眼部和显微镜)特征。
12.描述肝炎和肝硬化的形态学特征。
13.描述各种类型肾炎的形态学特征。
14.描述非化脓性脑炎的组织学特征。
15、试述维生素a缺乏时上皮组织、维生素d缺乏和缺钙时骨组织、硒和维生素e缺乏时肌肉组织、缺铜时神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16.描述了仔猪败血症和败血症、巴氏杆菌病、副伤寒、绵羊肠毒血症和绵羊链球菌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17、结核(肺、浆膜、淋巴结)、马鼻疽(肺、鼻中膈淋巴结)、牛放线菌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18.描述了猪支原体肺炎、猪瘟、新城疫和鸡白血病(淋巴细胞性)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19、试述鸡马立克氏病、各型马传染性贫血、绵羊肺腺瘤病与慢性进行肺炎的病理学特征。
二、家畜病理学理论练习绪论一、简述1.学习家畜病理学的正确学习方法?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名词解释1.疾病2。
诱因3。
外因4。
身体反应性5。
遗传因子6。
最严重的疾病7。
急性8型。
慢性病9。
传染病10。
寄生虫病11。
常见病12。
遗传病13.免疫性疾病14.潜伏期15.临床明显期16.转归期17.康复(recovery)18.完全康复19..不完全康复20.死亡(dead)21.濒死期22.生物学死亡期23.亚急性型24.前驱期二、简述1.该病的特点是什么?2.疾病的外因和内因是什么?分类是什么?3.机械性致病因素及其致病作用的特点?4.什么是物理性致病因素及其主要致病特点?5.什么是化学性致病因素及其主要特点?6.什么是生物性致病因素及其主要致病特点?7.什么是疾病的潜伏期及其特点?8.疾病的前驱期及其特点?9.临床明显期及其特点?10.简要描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章水代谢障碍一、名词释义1.水肿2.有效滤过压3.脱水4.高渗性脱水5.低渗性脱水6.等渗性脱水二、简述题1.导致组织液循环障碍的常见因素有哪些?2.*为什么我们会在体内保留水分和钠?3.渗出液和渗出液的区别是什么?4.高渗性脱水的原因是什么?5.高渗性脱水的治疗原则?6.低渗性脱水的治疗原则?7.等渗性脱水发病原因及其治疗原则?三、综述题1.皮肤病理变化、粘膜水肿和浆膜腔积液?2.实质器官水肿的微观变化?3.水肿对身体有何影响?第四章酸碱平衡失调一、名词释义1、酸碱平衡失调,2、呼吸性酸中毒3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二、问答1.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什么?2.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代谢性酸中毒对身体的影响?第五章缺氧一、名词释义1、缺氧2、血氧饱和度3、血氧含量4、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氧离曲线)5、乏氧性缺氧二、问答1.根据缺氧的原因,可以分为哪四种类型?2.缺氧引起的功能变化是什么?3、什么是氧离曲线,并解释它的含义?3、乏氧性缺氧的特点是什么?第六章热门试题一、名词解释1.供暖2。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填空1、传染病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四个时期。
2、疾病的原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外因包括为生物性致病、化学性致病、物理性致病、营养性致病;内因包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充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类型。
4、引起充血的原因有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等。
5、引起郁血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出血按血管的损伤程度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尿中带血称________,粪中带血称为____________,组织间隙中带血称____________。
7、全身性贫血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血栓形成的原因有血液中血小板析出、黏集和血液凝固。
且只有同时具备_______个及其以上原因才能形成血栓。
9、栓塞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10、血栓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血栓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休克按其发生发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阶段。
12、水肿的发生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水肿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