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以及施工技术要求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工艺一、前期准备1.1 地基处理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强,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处理主要包括地面整平、填筑土方、压实处理等。
1.2 材料准备施工前需要准备好各种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石子、沙子、钢筋等。
这些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1.3 设备准备施工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包括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剪切机等。
这些设备必须经过检验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二、基础施工2.1 基础标高测量在基础施工前,需要进行基础标高的测量。
测量人员应该具有相关的技能和证书,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2 基础模板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基础模板。
模板的材料应该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2.3 基础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制作完成后,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2.4 基础钢筋绑扎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将基础钢筋进行绑扎。
钢筋的直径、数量、间距等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主体结构施工3.1 主体结构施工顺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应该按照“先柱后梁,先下部后上部,先内部后外部”的原则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进行各种检查和验收。
3.2 柱的施工柱的施工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钢筋绑扎、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柱的垂直度和偏差控制。
3.3 梁的施工梁的施工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钢筋绑扎、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梁的水平度和偏差控制。
3.4 楼板的施工楼板的施工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钢筋绑扎、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楼板的平整度和偏差控制。
四、结构加固4.1 梁柱补强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柱或梁的承载能力不足,需要进行结构加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工艺一、前期准备1.1 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设计。
通过对工程的具体情况、施工条件、用料、设备、劳动力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同时,还需要进行施工计划的编制,明确施工过程的时间、工序、质量要求等。
1.2 施工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各种施工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砂、石、梁板等。
这些材料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检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同时,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分类、标记、存放,以便后续施工使用。
1.3 施工设备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各种施工设备,包括塔吊、升降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这些设备需要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分类、标记、存放,以便后续施工使用。
二、基础工程施工2.1 地基处理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首先需要对地基进行勘测和设计,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工程,包括挖土、填土、压实等。
2.2 基础施工在地基处理完成后,进行基础施工。
首先需要进行基础标高的标定、放线和基础开挖。
然后,进行基础钢筋的安装和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确保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三、框架结构施工3.1 梁柱施工在进行框架结构施工时,首先需要进行梁柱的施工。
首先需要进行钢筋的加工和安装。
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确保梁柱的强度和稳定性。
3.2 带筋墙施工在梁柱施工完成后,进行带筋墙的施工。
首先需要进行钢筋的加工和安装。
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确保带筋墙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屋面施工4.1 钢筋加工和安装在进行屋面施工时,首先需要进行钢筋的加工和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对屋面的钢筋进行加工和安装,确保屋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4.2 预制梁板安装在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预制梁板的安装。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以及施工技术要求解析作者:单洪海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5期摘要:框架结构建筑具有整体强度高和抗震性能优良、可任意分割空间、平面布置灵活等特点。
想要充分发挥其特点,必须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严格把守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建筑特点;技术要求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以铰接或者刚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柱和梁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房屋墙体的结构不承重,仅起到分隔和围护作用,一般使用预制的膨胀的珍珠岩、空心砖或者加气混凝土、蛭石、多孔砖、陶粒、浮石诸如此类的轻质板材作为材料装配或砌筑而成。
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
房屋框架按照跨数有单跨和多跨之分;按照层数有单层和多层之分;按照立面的构成情况有对称和不对称之分以及按照所用材料有混凝土框架、钢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的不同。
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
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在规模较大的工业化施工中运用较多,其具有高效率以及高质量的优点。
二、框架结构的建筑性能特点框架结构比砖混结构有较好的延性、较高的整体强度和结构整体性,因此它在抗震方面有很好的性能。
但是框架结构往往由梁柱构成,构件的截面比较小,所以框架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比较低,其受力特点与竖向悬臂剪切梁有类似之处,水平位移随着楼层的增高变得越慢,而高层的框架在需要承载极大的水平拉力,此时,刚浇的楼面也类似于梁一起工作的,而整体式楼面装配的作用不需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多半是填充墙,这样会有很好的分隔和围护的功能,其特点是能帮助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三、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以及施工技术要求3.1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大致包括下列内容:①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绑扎、电渣压力焊及预埋件和管线埋设;②轴线定位放线和确定标高;③框架柱模板安装;④框架梁和现浇楼(屋)面板模安装;⑤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和振捣;⑥梁、板混凝土浇筑和振捣;⑦框架梁、楼(屋)面板钢筋绑扎及预埋件、管线埋设⑧浇水养护;⑨拆模;⑩填充墙砌筑。
框架结构施工流程框架结构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流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将从框架结构施工的准备工作、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封顶验收等方面,对框架结构施工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框架结构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和测量、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底等。
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 基础施工。
框架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直接依赖于基础的施工质量。
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开挖、基础浇筑等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主体结构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是框架结构施工的核心环节,也是最为复杂的部分。
在主体结构施工中,需要进行柱、梁、板的架设和连接,同时还需要考虑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拆除等工序。
这个阶段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严格遵守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4. 封顶验收。
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封顶验收。
封顶验收是对整个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最终确认,也是施工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封顶验收中,需要对结构的水平、垂直、尺寸、强度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结构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总结。
框架结构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技术。
只有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操作,做好每一个细节工作,才能保证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所述的框架结构施工流程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实际施工中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框架结构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要点一、概述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框架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案设计与实施是关键,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八个方面论述框架结构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要点,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二、基础设计在框架结构施工方案的设计中,基础设计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壤力学分析,确定桩基类型、数量及其布置方案,以确保基础承载力及稳定性。
同时,根据地基情况设计桩基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设备选择与布置等。
三、框架结构梁柱材料框架结构的设计与实施要点之一就是梁柱材料的选择。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因素,并进行适当的材料测试和实验。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材料的质量,进行合理的材料保护和储存,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四、结构连接与支撑框架结构中的连接与支撑是保证结构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由于连接和支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结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
合理选择连接方式、使用高强度螺栓和焊接等技术手段,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五、施工工艺控制框架结构施工工艺控制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各个工序的顺序和时间节点,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对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和修复施工中的问题,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六、施工设备与人员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案要点还包括对施工设备和人员的要求。
需要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施工设备,并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同时,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证书和经验,能够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和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质量控制与验收框架结构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还需要重视质量控制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过程监控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在工程完工后,还需要进行验收工作,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框架结构施工工艺流程一、引言框架结构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施工的工艺流程,以及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前期准备1. 框架结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施工图纸的准备、材料的采购等。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制定施工方案,并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
然后,根据施工计划确定材料需求,并进行采购和储存。
三、基础施工1. 框架结构的基础施工是保证建筑物稳定的基础。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开挖和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然后,在地基上进行基础的浇筑和加固,使用混凝土作为基础材料。
四、钢筋预埋1. 在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钢筋预埋。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和钢筋工程师的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和预埋。
然后,将预埋钢筋与基础钢筋进行连接,保证钢筋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五、柱子施工1. 柱子是框架结构的承重构件,它直接支撑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
柱子施工的关键是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建立柱子的模板,并进行钢筋绑扎。
然后,将混凝土进行浇筑,并进行养护,保证柱子的质量和强度。
六、梁和楼板施工1. 梁和楼板是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连接着柱子和墙体,承受着整个建筑物的荷载。
梁和楼板的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搭建,并进行钢筋绑扎。
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确保梁和楼板的强度和平整度。
七、墙体施工1. 墙体是框架结构的围护结构,它承受着风力和地震力的作用。
墙体的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搭建,并进行钢筋绑扎。
然后,进行砌筑或浇筑墙体材料,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八、封顶和收尾工作1. 框架结构的封顶工作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封顶工作的关键是梁和柱子的连接和固定。
在封顶之后,需要进行收尾工作,包括清理工地、检查工程质量等。
九、总结框架结构施工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框架结构施工工序一、引言框架结构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部分,施工工序严谨的安排与操作对于工程进展和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施工的工序安排及注意事项。
二、框架结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 设计与规划在框架结构施工前,施工团队需要仔细阅读建筑设计图纸,了解结构设计的要求和施工工艺规范。
同时,进行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材料准备与采购根据建筑设计要求,施工团队需要准备好所需的钢材、混凝土等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材料采购时要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确保供货及时,并进行必要的验收工作。
三、框架结构施工工序1. 地基基础施工在框架结构施工前,需要进行地基基础施工。
这包括地面的清理、测量定位、基坑的开挖、基础搅拌浇筑等工序。
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柱、梁施工柱、梁是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柱、梁施工前,需要先进行支模、检修开裂处理、预埋件安装等工作。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柱、梁的布置和浇筑。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混凝土的浇筑均匀性和振捣密实度,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3. 楼板施工楼板是框架结构的承重部分,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安全性。
在楼板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支模、钢筋制作、模板安装等工序。
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作。
施工人员要注意楼板的平整度和抗震性能。
4. 外墙施工外墙施工是框架结构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外观装饰的重要环节。
外墙施工包括外墙砌块或板材的安装、外墙保温层的施工等。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质量和外墙的细节处理,确保建筑外观美观。
四、框架结构施工注意事项1. 安全施工在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穿戴好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
同时,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标识,确保施工安全。
2. 质量控制框架结构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
施工团队要根据施工计划和设计要求,不断加强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要进行验收和检测,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框架结构施工方案一、引言本文将对框架结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论述。
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它具有承重能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框架结构的施工流程、材料选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正式进行框架结构施工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结构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确保施工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2.设备调配:根据施工方案确定需要使用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并进行调配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施工人员组织: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施工人数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人员组织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4.材料选型与采购:根据施工方案确定需要使用的材料种类和规格,进行材料的选型和采购,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需求。
三、框架结构施工过程1.基础施工:首先进行框架结构的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坑槽开挖、基础浇筑等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土质情况、基础标高、土壤承载能力等因素,确保基础的稳固和安全。
2.立柱安装:根据施工方案,先进行柱脚标定、预埋件安装等工作,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柱子的吊装和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柱子的垂直度和位置准确。
3.梁的安装:根据施工方案,进行梁的吊装和安装,确保梁的位置准确,并且与柱子之间的连接牢固。
4.屋面施工:进行屋面的施工,包括搭设脚手架、安装屋面结构等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和质量检查,确保屋面的平整和牢固。
5.楼板施工:进行楼板的施工,包括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查,确保楼板的承重能力和安全性能。
四、安全管理在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程,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以及施工技术要求解析
摘要:框架结构建筑具有整体强度高和抗震性能优良、可任意分割空间、平面布置灵活等特点。
想要充分发挥其特点,必须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严格把守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建筑特点;技术要求
一、引言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以铰接或者刚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柱和梁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房屋墙体的结构不承重,仅起到分隔和围护作用,一般使用预制的膨胀的珍珠岩、空心砖或者加气混凝土、蛭石、多孔砖、陶粒、浮石诸如此类的轻质板材作为材料装配或砌筑而成。
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
房屋框架按照跨数有单跨和多跨之分;按照层数有单层和多层之分;按照立面的构成情况有对称和不对称之分以及按照所用材料有混凝土框架、钢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的不同。
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
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在规模较大的工业化施工中运用较多,其具有高效率以及高质量的优点。
二、框架结构的建筑性能特点
框架结构比砖混结构有较好的延性、较高的整体强度和结构整体性,因此它在抗震方面有很好的性能。
但是框架结构往往由梁柱构成,构件的截面比较小,所以框架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比较低,其受力特点与竖向悬臂剪切梁有类似之处,水平位移随着楼层的增高变得越慢,而高层的框架在需要承载极大的水平拉力,此时,刚浇的楼面也类似于梁一起工作的,而整体式楼面装配的作用不需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多半是填充墙,这样会有很好的分隔和围护的功能,其特点是能帮助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三、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以及施工技术要求
3.1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大致包括下列内容:①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绑扎、电渣压力焊及预埋件和管线埋设;②轴线定位放线和确定标高;③框架柱模板安装;④框架梁和现浇楼(屋)面板模安装;⑤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和振捣;⑥梁、板混凝土浇筑和振捣;⑦框架梁、楼(屋)面板钢筋绑扎及预埋件、管线埋设⑧浇水养护;⑨拆模;⑩填充墙砌筑。
3.2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3.2.1施工工艺流程图
3.2.2 施工技术要求
(1)定位放线。
严格遵循基础表面轴线原则,定位放线结束之后,则需要复核,同时需要经监理或者业主的核对,填写好相应的轴线复核记录表。
复测工作必须要求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仪器、保管等方面都是专人负责;标识和设置以标高控制线以及主控轴线标桩。
(2)钢筋方面。
钢筋的选制:经过试验合格的钢筋方可使用,钢筋规格的代换依照等量代换的原则,需通过设计院的认可。
钢筋的弯钩和弯折、钢筋、箍筋末端的弯钩的调直要规范。
钢筋的焊接以及机械连接:进行钢筋的焊接的焊工需拥有有效证书。
在焊接之前,需试验可焊性,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成批的焊接,同时也要进行抽样检查。
焊接途中需要明确接头的错开距离,在长度为35d并且不小于500mm范围之内的连接区段,接头的面积百分率要达标。
机械连接操作的工人也要拥有效操作证书,先试验再抽样复检。
钢筋的绑扎:此施工必须按照规定的准则进行。
绑扎必须牢固,缺扣、松扣以及漏扎是不允许出现的,其接头的搭接长度、位置及方式也要达到一定的规程及设计要求。
(3)模板方面。
模板和其支架的设计需要结合结构形式、地基土类别、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及材料供应等条件,在相关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要达标。
翻样工作应在模板制作之前结束,尤其是梁、柱交接点处的翻样。
支撑系统需运用钢管排架,按照模板在施工过程中变形量的控制要求进行设置,确保在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构造简单和安拆方便,模板和支撑两个系统需通过计算。
在基础框架柱周边弹好柱边控制线之后方可进行柱模板的安装,同时钢筋限位需设在其根部,从而使得柱根部位置的精确。
安装之前需对柱筋或预埋件进行检查。
在对钢管排架及底模横楞的标高进行复核并确保正确后方可安装梁底模板。
若梁的跨度大于4mm时需要起拱并且规范。
当梁、柱模板平面接槎时,柱模应该支设到梁模板底而梁模板头竖向并接平柱模。
(4)混凝土工程。
调整好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之后方可施工。
砂、石的投放严格遵循施工配合比,投料的先后次序为:石子、砂、水泥、。
混凝土中的原材料的偏差度不能超过以下要求:水泥小于等于±2%,粗细骨料小于等于±3%,水、外加剂小于等于±2%。
在钢筋马凳支撑上用脚手板铺平的两条跑道是混凝土的浇筑最宜采用的通道,每条跑道宽约 1.2m,这样可确保混凝土施工时已绑扎成型的钢筋不易变形。
混凝土的浇筑不能间断,尽量避免出现施工缝。
若有些部位必须留施工缝,需符合规范标准,施工缝需保持平直。
接缝之前,需先用水湿润施工缝表面,然后在接缝处铺设水泥砂浆,此砂浆需与原混凝土标号相同的。
混凝土振捣需密实,振动棒遵循快插慢拔原则,当混凝土不出气泡也不下陷并且表面泛浆时即可。
柱混凝土应浇至梁底50至100mm处或梁端弯筋底,必须一次连续浇筑完梁板,避免施工缝。
有关肋形梁板的浇筑,应顺次梁方向,若遇必需留施工缝的情况,只能留在剪力最小的部位上。
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下料和振捣,下料的厚度应该保持在300mm。
振捣时候,振动棒插
入下一层的100mm时,使上下结合密实,切忌碰触钢筋,否则会使模板跑模。
振动棒应遵循快插慢拔原则,可依照交错式或行列式进行,振动棒移动范围一般在300至500mm之间,每次振捣时间不得低于在20也不得超过30s,当混凝土表面呈现水泥浆和混凝土不再沉陷时方可。
楼面的混凝土在初凝之前需用平板振动器复振,然后运用木抹子搓平以及紧光机施工。
对于防水部分必须严格按规程进行。
(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在12h之内进行养护,确保其表面的湿润度,并且需专人进行养护,养护的时间至少在7天以上;对于有抗渗要求或者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的时间至少在14天以上。
如果平均气温低于5OC,需采用冬季施工的养护处理。
四、结束语
虽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但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在施工中时而会发生,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则会对构件及结构的质量及安全周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有些会导致严重的安全威胁。
因此针对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我们要熟练掌握其施工技术要求,要不断的探索和积累相关的解决方法与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应用。
五、参考文献
[1] 阴杰,曹京华,陈克勤.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理念[J].山西建筑,2007(4).
[2] 范二安.框架结构初步设计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4).
[3] 宋益斌.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力学问题解析[J].新疆化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