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图像专题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130.16 KB
- 文档页数:3
1.5图像一、s-t图像:(涉及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斜率)1、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5、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末甲乙相遇;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3m;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近;B、0-3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取向右为正方向,4s末甲在乙的左边;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提前2s出发;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甲比乙物体的速度大;D、3s后乙还能追上甲;7、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乙一直在甲的前面;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E、3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一汽车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了3s,位移为10m,然后停下休息了2s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位移为10m,然后立即返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回到出发点,画出该汽车运动的x-t图象。
【题型一】单个运动物体的v-t图像1.(2024·河北·三模)某游泳运动员在0~6s时间内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该运动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6s内所受的合力一直不为0B.在0~6s内的位移大小为24mt=A.00.5sC.汽车3s内的平均速度为【答案】D【详解】A.汽车的初速度为A .复兴号高铁追上和谐号动车前,70s t =时两车相距最远B .复兴号高铁经过95s 加速达到最大速度C .140s t =时,复兴号高铁追上和谐号动车D .复兴号高铁追上和谐号动车前,两车最远相距4900m 【答案】B【详解】ACD .由v t -图像可知,0140s t ≤≤时,和谐号动车速度大于复兴号高铁,车速度小于复兴号高铁,故复兴号高铁追上和谐号动车前,140s t =A.图中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近B.图中t1等于4s 3C.图中的v2与v1之差等于D.乙车比甲车的加速度大【答案】BD【详解】A.t1时刻前,甲速度大于乙速度,A .加速度逐渐增加B .速度最大值为22x t C .10t 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为A.在3s末的速度大小大于在7s末的速度大小B.在3s末的速度与在7s末的速度相同C.在5s末速度最小D.在10s末速度最小【答案】CA.t=6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C.0~6s时间内物体速度方向不变【答案】ABD【详解】AB.由图像可知,选项AB正确;A.在0~3s内,歼-15舰载机的平均速度大于B.在N点对应的时刻,歼C.在M点对应的时刻,歼D.歼-15舰载机在甲板上做非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CDA.4.5m B 【答案】A【详解】由题图可知,大小相等,为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s t-图象中1t时刻1的速度大于2的速度C.v t-图象中0至3t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象中,2t、4t时刻都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答案】B【详解】A.无论是速度—时间图像,还是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而不能表示物体做曲A.甲车加速度大小为22m/st=时,两车速度大小相等B.当7sd=,两车恰好没有相撞C.若28mD.若没有相撞,两车相距最近时乙车的位移为48m 【答案】C【详解】A.根据动力学公式1A.在0~1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2~3s内,物体所受合力不断减小C.在第2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速率最大D.在第4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且离出发点最远【答案】D【详解】A.由图可得,在0~1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在增大,所以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B.由图可得,在2~3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在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 .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0=t 到t t =0时间内做加速运动B .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02t t =时刻速度方向改变C .若纵坐标表示加速度,则物体在02t t =时刻速度方向改变D .若纵坐标表示加速度,则物体在04t t =时刻回到出发点【答案】B【详解】A .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此可知物体在0=t 到t t =0时间内做减速运动,故A 错误;B .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图像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由此可知物体在02t t =时刻速度方向改变,故B 正确;CD .若纵坐标表示加速度,则图像与横轴围成得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由此可知物体在02t t =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物体在04t t =时刻速度减为零,位移达到最大值,没有回到出发点,故CD 错误。
专题一 运动学中的图像问题知识点一、运动学中的图像问题1.v -t 图象的应用技巧(1)图象意义:在v -t 图象中,图象上某点的斜率表示对应时刻的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2)注意:加速度沿正方向不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做加速运动. 2.x -t 图象的应用技巧(1)图象意义:在x -t 图象上,图象上某点的斜率表示对应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注意:在x -t 图象中,斜率绝对值的变化反映加速度的方向.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则物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知识点二、其他图像问题1.基本思路(1)解读图象的坐标轴,理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坐标点的意义. (2)解读图象的形状、斜率、截距和面积信息. 2.解题技巧(1)应用解析法和排除法,两者结合提高选择题图象类题型的解题准确率和速度. (2)分析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与坐标轴交点等特殊点和该点前后两段图线. (3)分析图象的形状变化、斜率变化、相关性等.类型1 xt 图的应用解题1.(2023秋•惠山区校级月考)小明带着相机游玩鼓浪屿,边游玩边取景拍照,全程步行2万步。
如图为某段时间内的x ﹣t 图像,由图可知( ) A .在0~t 0时间内,小明的行走轨迹为一条曲线B .在0~t 0时间内,小明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行走的平均速度小于x 1−x 0t 0C .t 0时刻以后,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D .游玩过程中,为实时监测相机的大致位置,可以将小明与相机视为一个质点2.(2023秋•安徽月考)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像如图所示,图像上的a 点对应6s 末的时刻,图像过a 点的切线与x 轴交于36m 处,质点在10s 末的瞬时速度为零,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前6s 内的平均速度为8m/sB .第6s 末的瞬时速度为14m/sC .第8s 未的瞬时速度为12m/sD .第8s 末的瞬时速度为4m/s类型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下xt 图问题3.(2023秋•福州期中)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1.(2023·全国甲卷·16)一小车沿直线运动,从t =0开始由静止匀加速至t =t 1时刻,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到t =t 2时刻速度降为零,在下列小车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2.(2024·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一架无人机竖直升空,其一段时间内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从起飞时开始计时,AB 段的斜率绝对值为重力加速度大小g ,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无人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人机在t 2时刻上升至最高点B .t 3~t 4时间内无人机做自由落体运动C .无人机在t 5时刻回到出发点D .0~t 1时间内无人机的平均速度小于v 123.(多选)(2021·广东卷·8)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下列v -t 和s -t 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4.(2024·江苏省扬州中学开学考)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该质点的x-t关系图像可大致表示为选项图中的()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0~t2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后向正方向运动B.t1时刻二者相距最远C.t2时刻二者速度相等并再次处于同一位置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6.(2024·江苏盐城市检测)跳板跳水是我国的奥运强项,从运动员离开跳板开始计时,其v-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仅0~t2段为直线,不计空气阻力,则由图可知()A.0~t1段运动员做加速运动B.0~t2段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 .t 3时刻运动员刚好接触到水面D .t 3~t 4段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增大7.(2023·福建省三明一中期中)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质点所受的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
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在图示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速度最大?A.t1B.t2C.t3D.t42.一质点沿x示,则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C.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0.75m/sD.质点在1s末速度为1.5m/s3.如图所示, 图中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 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4.在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的珠海航展中,中国展出了国产运-20和歼-31等最先进飞机。
假设航展中有两飞机甲、乙在平直跑道上同向行驶,0-t2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乙在0-t2B.飞机甲在0-t2内的平均速度比乙大C.两飞机在t1时刻一定相遇D.两飞机在0-t2内不可能相遇5.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 .t=20s 时,乙追上了甲C .t=10s 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D .在t=20s 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20s 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6.如图所示t x -图象和t v -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tx -图象中1t 时刻v 1=v 2 C. t v -图象中0至3t 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D. 两图象中,2t 、4t 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7.A 、B 、C 三质点运动的x -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0~t 0这段时间内,三质点位移关系为x A >x c >x BB .在t 0时刻A 、B 、C 运动方向相同C .在0~t 0这段时间内,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D .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C 加速度方向相反8.受水平外力F 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 图线如图所示,则( )A .在0~t 1秒内,外力F 大小不断增大B .在t 1时刻,外力F 为零C .在t 1~t 2秒内,外力F 大小可能不断减小D .在t 1~t 2秒内,外力F 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9.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 .0-4s 内质点的位移为零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10.如图所示是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 .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地出发,但兔子让乌龟先爬行一段时间C .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先到达终点D .乌龟中途虽然被兔子超过,但最终还是比兔子先到达终点11.如下图所示表示甲、乙两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的t s 图象,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和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2sC .乙运动的速度大于甲运动的速度D .甲比乙早出发1t 时间12.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x ﹣t )图象中的一段,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1-1。
专题4 运动学图像问题一、x-t图像1.(202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折线是表示物体甲从A地向B地运动的x t-图像,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地向A地运动的位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是同向运动B.甲和乙在前8s内都一直是匀速运动C.在距甲的出发点100m处相遇D.在前8秒内,甲停止了4sD【详解】A.根据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知甲、乙两物体是反向运动,故A错误;B.甲在前8s内一直是匀速运动;乙在0~2s内做匀速运动,2~6s内静止,6~8s内做匀速运动,故B错误;x=处甲乙相遇,相遇处距甲的出发点60m,故C错误;C.两图像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知60mD.甲在2~6s内静止,停止了4s,故D正确。
故选D。
2.(2022·湖北·广水市一中高一阶段练习)甲和乙两个物体同地同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s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A.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B.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甲始终在乙的前面,直到t1时刻相遇D .0~t 0时间内,甲在乙的前面,t 0~t 1时间内,乙在甲的前面 C【详解】A .在s -t 图像中,斜率绝对值代表速度大小,故在0~t 0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在t 0~t 1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A 错误;B .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在0~t 1时间内甲乙位移相同,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相同,故B 错误; CD .由图像可知,0~t 1时间内,同一时刻甲的位移始终大于乙的位移,t 1时刻甲乙在同一位置,故甲始终在乙的前面,直到t 1时刻相遇,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3.若将一物体从某星球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气体阻力)时的x t - 图像如图所示,则( )A .该物体上升的时间为10sB .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10mC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1.6mD .该物体落到该星球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16mC【详解】A .由图可知,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离该星球表面的距离为20 m h =物体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5 s t =A 错误;B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知002v h t +=即 0020m 5s 2v +=⨯解得 08m v =B 错误;C .对于下落过程,由212h at =得()2222220m 1.6m s 5s h a t ⨯===C 正确; D .该物体落到该星球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1.6m 5s 8m s v at ==⨯=D 错误。
运动学图像1.在中国,每年由于交通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
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
对比某驾驶员正常驾驶和酒后驾驶过程,记录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v-t图线如图甲、乙所示。
则()A.图乙对应于正常驾车B.全过程酒后驾车的时间比较短C.全过程酒后驾车的位移比较小D.全过程酒后驾车的平均速度比较大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车和乙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和曲线所示,图中t1对应x1,则()A.t1到t3时间内,乙车的运动方向始终不变B.B.在t1时刻,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C.t1到t2时间内,某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D.t1到t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3.李大妈买完菜后乘电梯上楼回家,其乘坐的电梯运行情况如图所示,可知()A.李大妈家所在楼层离地高度约40 mB.0~3 s内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C.0~17 s内电梯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D.电梯加速运动的距离等于减速运动的距离4.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小B.在x=0.5 m处甲、乙两车的速度均为2 m/sC.在t=2 s末甲、乙两车相遇D.在x=4 m处甲、乙两车不相遇5.一伞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2 s时开启降落伞,其跳伞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伞兵()A.在0~2 s内做自由落体运动B.B.在2~6 s内加速度方向先向上后向下C.在0~14 s内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D.在0~24 s内先匀加速再匀减速最终匀速直线运动6.受沿线焚烧秸杆产生烟雾影响,高速公路上发生多起多车辆追尾事故。
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 m/s,距离s0=100 m。
1运动学图像问题处理方法一.对常规x--t 、v--t 图象的理解及应用例题1.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11,P t x 为图像上一点。PQ 为过P 点的切线,与t 轴交于点()2,0Q 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t 时刻,质点的速率为11x t B .1t 时刻,质点的速率为12x t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212x t D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221122x t t t t - 【答案】D【分析】由题可知本题考查x t -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详解】AB .x t -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则1t 时刻,质点的速率为1112x v t t =- 选项AB 错误; CD .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12t时刻的速度为121x v t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有()1212211122/2v v x ta t t t t -==- 所以选项D 正确,C 错误。 故选D 。
例题2.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甲、乙运动的v t -图象如下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甲车的运动图像,虚线表示乙车的运动图象。
已知0=t 时,甲车领先乙车5km ,关于两车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h 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3次 B .0~4h 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2次 C .1h t =时,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 D .4h t =时,乙车领先甲车5km 2.【答案】AD【详解】ABC .甲、乙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2040k m /h 10km /h 4v a t ===甲,226020k m /h 40km /h 1a -==乙,甲、乙两车开始运动时,由于v v >乙甲,乙车在后追击甲车,当221154010604022t t t t +-⨯=-⨯,时,解得:11h 3t =,21h t =,甲、乙相遇。
图像专题:在运动学中的图像,主要是 S-T 图像和 V-T 图像。
题目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首先要看这个图像是描述什么物理量跟什么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这一步错了,那接下来所有你做的判断很有可能都是错的!我们一定要学会从图像中尽可能多的读取到多一点信息。
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除了要看横纵坐标外,还要看什么呢?1、看变化趋势,看走势。
比如 S-T 图像中,S 是随时间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还是先变大后变小,等等。
2、看起点,也就是看截距。
比如 S-T 图像中 T=0 时的位移,就代表物体的出发点离 O 点多远。
再比如,V-T 图像 中 T=0 时的速度就代表物体的初速度。
3. 看斜率,弄懂图像中斜率代表的物理含义。
一般的,纵轴的单位除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图像中曲线的切线斜率,它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
比如,从 S-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速度的大小,越倾斜,速度就越大。
这里,还要注意速度的正负。
同样,V-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加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越倾斜,加速度就越大。
这里,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
4. 看面积,弄清图像中横纵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的物理含义。
一般的,纵轴的单位乘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 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面积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
比如,V-T 图像中的面积就代表位移。
在这里,试卷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我们还要定量算出位移的大小。
追及、相遇问题常有以图像题出现的。
5.看交点。
如果时间为 t1 时,两曲线有交点,那就说明,这时候两物体有相同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纵轴。
比如,S-T 图中如果图像有交点,那就说明那个时刻有相同的位移。
【练习题】1 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 s-t 图像应是图应是()2. 图为 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 s-t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t 1 前,P 在 Q 的前面B. 0~t 1,Q 的路程比 P 的大C. 0~t 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3. 物体 A 、B 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右图可知 ()A.从第 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 vA>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 3s 才开始运动C.在 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 A 、B 相遇D.5s 内 A 、B 的加速度相等4.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 s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 0~t 0 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SA .质点 A 的位移最大B .质点C 的平均速度最小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不相等t第 1 页 共 3 页tABC第 2 页 共 3 页5. 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 )A .往复运动B .匀变速直线运动C .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6.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0-t 1 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t 1-t 2 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B. 在 0-t 2 时间内火箭上升,t 2-t 3 时间内火箭下落C. t 2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t 3 时刻火箭回到地面7. 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A. 2s 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 4s 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C. 3s 末与 5s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8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8.一台先进的升降机被安装在某建筑工地上,升降机的运动情况由电脑控制,一次竖直向上运送重物时,电脑屏幕上显示出重物运动的 v —t 图线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 )A. 重物先向上运动而后又向下运动B .重物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 .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重物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9. 如图所示为初速度 v0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 v , O在时间 t 内,下列关于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 a 说法正确的是 ( )vA.v + v ,a 随时间减小 vv > 0B. v 2+ v v >0 2C. v < v 0+ v 2 D.v = v 0 + v 2,a 随时间增大,a 随时间减小,a 随时间减小v 0Ott10. a 和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 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 a 和 b 所示. 在 t1 时刻: ()A .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a 的速度比 b 的速度大D. b 的速度比 a 的速度大11.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 ( )A.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 5 m/sB. 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3 mC. 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都为 10 m/s2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第 3 页共3 页参考答案:图像专题:1.C 2.AC 3.AC 4.C 5.C 6.A 7.CD 8.C 9.C 10.BD 11.AC第 4 页共3 页“”“”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高一物理【运动学、动力学图像问题】专项训练题1.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从零时刻起,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3 s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 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A.F的最大值为12 NB.0~1 s和2~3 s内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反C.3 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8 m/sD.在0~1 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2~3 s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解析:由图像可知,物体在1~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4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故F=ma+μmg>12 N,故A错误;由a-t图像的特点知加速度一直为正,故B错误;a-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图形的面积为Δv,而初速度为零,故3 s末速度最大为8 m/s,故C正确;整个过程中,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答案:C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且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量),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正确的是()解析:在木块与木板相对滑动前,木块与木板以共同加速度运动,F=kt=(m1+m2)a,则木块与木板的a-t关系图线的斜率均为km1+m2,当木块与木板相对滑动后,对木板有F f1=μm2g=m1a1,得a1=μm2gm1,为一定值,对木块有F-μm2g=m2a2,得a2=ktm2-μg,对应图线的斜率为km2>km1+m2,选项A正确,B、C、D错误。
答案:A3.质量为60 kg的消防队员,从一根竖直的长直轻绳上由静止滑下,经2.5 s落地。
轻绳上端有一力传感器,它记录的轻绳受到的拉力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g 取10 m/s2,则:(1)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最大速度和落地速度大小各是多少?(2)在图乙中画出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的v-t图像。
运动学图像专题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
【图像要点】
运动图像x-t图像v-t图像a-t图像
物理意义质点的位置坐标随时
间的变化规律
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
质点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
图线斜率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表示加速度的变化率
面积无意义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
面积表示位移大小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
示速度的变化量
纵轴截距初始位置初始速度初始加速度
两线交点两个质点相遇两质点速度相同两质点加速度相同1.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第2 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在0~2 s内,质点做直线运动,在2~4 s内,
质点做曲线运动
C.在0~2 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2 m
D.在2~4 s内,质点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方向发生了改变
2. 如图为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0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B.在0~2t0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增大
D.在0~2t0时间内,甲、乙发生的位移不相同
3. (多选)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由图像可
知()
A.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B.质点第3 s内的位移是2 m
C.质点前4 s内位移是2 m
D.质点前6 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
4.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A.前5 s内质点静止
B.5~15 s内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²
C.15~20 s内质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²
D.15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质点回到出发点
5. 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A.0~1 s内做加速运动,1~3 s内做减速运动,
第3 s末回到出发点
B.0~3 s内位移是12 m
C.0~1 s内与1~3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2 s时的速度方向与0.5 s时的速度方向相反
6. (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