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巧妙的图文诗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7
20首充满趣味的古诗词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赏析:骆宾王小朋友啊,那可真是个观察小能手。
你看他把鹅叫的声音“鹅,鹅,鹅”,写得就像鹅在我们耳边嘎嘎叫一样。
这鹅呢,伸着弯弯的脖子朝着天空唱歌,那画面感一下子就有了。
再看它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上,红色的脚掌在水里划动,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小画儿。
感觉骆宾王就是站在池塘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鹅,然后把看到的、听到的都写下来给我们看呢。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解析:小牧童骑着黄牛,那小嗓子一亮,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可带劲儿了。
他正高兴地唱着呢,突然听到了蝉叫,这小娃子就动了心思,想要捉那蝉。
你瞧,他马上就不唱歌了,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这袁枚把小牧童的机灵劲儿写得活灵活现的,从欢歌到突然安静,就像我们看小短剧一样有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赏析:贺知章老爷爷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等老了才回来。
他的口音还是家乡的口音,可是头发都已经稀疏变白了。
那些小孩子看见他,不认识这个老爷爷,还笑嘻嘻地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客人呢。
这就很有意思了,贺知章心里肯定是又觉得好笑又有点感慨,本来是回家乡,却被小孩子当成了客人,有一种岁月变迁带来的奇妙反差。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解析:杨万里笔下的这个小村子可真有画面感。
篱笆稀稀拉拉的,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树上的花刚落,还没形成浓密的树荫。
重点是那些小娃娃们,看到黄蝴蝶就着急忙慌地去追,结果蝴蝶飞进了油菜花地里就找不到了。
小娃娃们肯定在那儿干瞪眼,我们读者却能感受到那种童真童趣,就像自己也回到了小时候在田野里追蝴蝶的时光。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辛弃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超级温馨的农村家庭画面。
房子的茅檐低低的,溪边长满了青草。
31 这样写诗太有趣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状来表达不同的意义。
比如,用小圆圈代表鱼儿吹泡泡,就像下面这首诗一样。
●张玲芳童诗手拉手朵朵、拉拉,你们写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把诗变成一幅图案呢?把诗的文字和图画进行结合,就会创作出一种有趣的“图像诗”。
朵朵:如果诗的题目是伞,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文字排列成—伞。
拉拉:如果诗的题目是鱼,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文字排列成—鱼。
朵朵:如果诗的题目是花,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文字排列成—花。
拉拉:如果诗的题目是电线杆,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文字排列成—电线杆。
钓 鱼林武宪鱼○很快乐○在水里○唱歌○在水里○捉迷藏○在水里○吹泡泡儿○○○○○○○○○○把鱼钓起来钓鱼的人很快乐他不知道水里有鱼的眼泪……朵朵:这首诗里有好多○,原来是代表鱼儿的泡泡啊,一串串泡泡代表鱼儿的快乐。
拉拉:可是把鱼儿钓起来,鱼儿就不会吐泡泡了。
鱼儿和我们一样有生命,大自然的小动物都是我们的朋友,呵护它们的生命,就是呵护我们自己。
伞林世仁哇下雨了雨伞开花啦黄雨伞有柠檬香绿雨伞结伴跳西瓜舞蓝雨伞齐声高唱蓝色乐章红雨伞一抬头满街都变夕阳红雨珠滴滴答抢着在格子伞上写填空水花淅沥手牵手看花花伞表演服装秀听大雨小雨雨声叮咚大伞小伞伞花哗啦啦哗啦啦叮叮咚雨伞大会要开始快来快来雨中大会就差你这把小伞黑图像诗既是一首诗,又是一幅画。
像这样有趣又有创意的图像诗,该怎么样写呢?写图像诗的奥秘,就是利用词语、诗行的排列,创造出与诗歌内容大致相当的某种图案或形状。
33刚才我们发现了图像诗的排列要和所写对象的图案或形状一致,是不是有点难度呢?要动动小脑筋哟!夏天的中午,你有没有困得打瞌睡的经历?读这首诗,你一定会哈哈大笑起来。
朵朵:这首《伞》好漂亮,诗写的是伞,诗的排列像极了一把伞,我的眼前好像浮现了一把把漂亮的伞。
拉拉:黄雨伞、绿雨伞、蓝雨伞、红雨伞、格子伞、花花伞……各种雨伞五彩缤纷,正在举行雨中大会呢! 这首图像诗不仅好看,而且好玩,这么有趣的图像诗,让人眼睛一亮。
趣味奇诗:苏轼反覆体诗-十字形诗-拆字连环贯通回文诗-四季回旋诗历代不少有才之士纷纷想模仿“璇玑图”创作诗歌,以与苏蕙平分秋色,但最终除了作出一些“回文诗”外,仅有宋代大学士苏轼创造的一种“反复诗”,尚有一些“璇玑图”的意韵.“反复诗”的字排成一菱形,外圈任取一字开始,左旋右旋,读之皆可,能得五言绝句三十首;圈内十字交叉的十三个字,顺读、横读、逆读,可得七言绝句四首;以中间的“老”字为枢纽,左右上下旋读,又可得诗若干首;若将所有二十九字任取一字随意回旋,取其压韵,还能得诗若干首。
据说以这二十九字反复变化,可读出七、八十首诗来,可以说是神奇巧妙,与“璇玑图”异曲同工,然而,从气势上,变化的花样和难度上,它仍与“璇玑图”难以相提并论。
苏蕙用一腔幽情创制的“璇玑图”真能称得上千古之绝唱!外圈从右往左: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
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
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
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
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
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
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
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
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
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
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
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
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
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
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
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
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
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
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
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
从左往右: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
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
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
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
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
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
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
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
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
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
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
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
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
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
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
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
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
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
妙趣横生回文诗唐宋以来,以回文体入诗之风很盛。
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织锦图回文》诗云: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此诗不见回复文字,回文尚待读者倒读而成,这种回文诗属待回型。
倒读则诗曰: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
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这同样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中心一个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宋朝另一位著名诗人秦观则留有一首别具一格的回文七绝诗《赏花》,那是因为苏轼访他不遇,留字问他何去?原来他外出春游赏花归来晚了,见了苏轼的留字,便将“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等14个字写成圆圈状做答。
苏轼将秦观所写的14个字仔细观察,随即念出一首七绝,并连称好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四时山水诗》也很奇物,诗云: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这首十字回文诗,每句来回复读,可成一首七言绝句。
四首绝句,也描写四时景色。
春景诗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景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景诗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景诗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这组回文诗,很有韵味,意境极佳,细细品味的确妙趣无穷。
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正读些诗清新流畅,充满诗情画意,已算是诗中佳作;但倒读也同样顺理成章,意境幽远,则是更为难得。
倒读诗如下: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第十二部分】第十二部分:其他类(1)073重字诗重字诗是要求一首诗里有重复的字,而且不是一个字。
按说诗歌最讲究语言凝炼生动,在一首诗中最忌重字,即使是字句不限的长诗,也应当尽量避免用字重复,否则就显得呆板枯燥。
然而,有些技法娴熟的诗人,其诗偏以重字见长,在一首诗里反复运用同一个字,使人耳目一新。
葫芦诗作者:清?侯方域葫芦架上葫芦藤,葫芦架下葫芦明。
葫芦碰着葫芦头,葫芦不疼葫芦疼。
传说明末清初的诗人侯方域从小聪明,八九岁时就能随口吟诗。
有一次他经过菜园,在葫芦架下碰到几个和尚,拦住他一定要让他作诗,不然不让他走。
侯方域不肯,推让之间,有一和尚的脑袋碰到了葫芦,这时,他灵机一动,就吟出了这首诗。
咏芭蕉作者:唐?张载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
愿学新心养新德,长随新叶起新枝。
这首吟物抒怀诗,由芭蕉“心”、“叶”的生长联想到自身“德”、“知”的修养。
此诗也不避重字,七用“新’字,三用“心”字,自然清新,情趣盎然。
定林所居作者:宋?王安石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村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诗中错落有致地重用“溪山”二字,诗句灵妙天朴,意趣舒展.幽静的环境,恬淡的情致,一个闲适自处的人悠然其间。
074复字诗复字诗的特点是:全诗里有一个字经常出现,但这种手法是这个常出现的字位置固定,哪都有可能。
如果在每句的第一字,则是同头诗,如位置始终一样,那是排比诗。
关于复字诗有不少例子,而用得最多的字还得算是“春”字。
春日诗作者:梁?元帝萧绎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
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
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
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
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
夏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
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
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
独念春花落,还似惜春时。
这首《春日诗》是很早的一首“复字诗”,不仅每句都有春字,而脯几句含两个春字,全诗虽是十八句,但却参差错落地用了二十二个“春”字,真可谓满篇春色,处处春光了。
回文古诗十首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赏析:这首诗就像一个文字的魔法圈。
从前往后读,你看那黄莺在岸边的柳树上啼叫,柳树呢像是在拨弄着春天的晴日,然后夜晚月亮出来了,明亮的月光洒在这一片春景之上。
再反过来读,明月下晴朗的春夜,柳树像是被春天拨弄着,最后又回到黄莺在岸边啼叫,整个画面就像一个循环的电影镜头,不管正看反看,都充满了春天那种灵动的美。
而且每一句都巧妙地把景色串联起来,就像用丝线串起的珍珠,怎么看都闪耀着春景的光辉。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赏析:读这首诗就像在夏天走进了一个清凉的小世界。
开头说香莲在碧水中,风吹过水面带来凉意,这是多惬意的夏天画面啊。
顺着读下去,因为风凉所以感觉夏日悠长。
反过来呢,长长的夏日里凉风拂动着水,最后又回到那风中带着碧莲的香气。
就好像你在夏天的池塘边,先是看到美景闻到香气,然后感受到凉爽,再从这种凉爽里又品出夏天的悠长,反过来又从夏天的悠长里回味那最初的景色和香气,真的是妙不可言。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秋景可太有韵味了。
从正面看,秋天的江上楚国的大雁栖息在沙洲上,而沙洲边是浅浅的水流。
倒过来读呢,流水浅的沙洲上栖息着大雁,最后又点明这是楚江的秋天。
就好像是一幅秋景图卷,你从大雁开始看,看到它们的栖息地,再看到旁边的水流,然后把画卷反过来展开,又从水流看到大雁,最后感受到整个楚江秋天的氛围,有一种说不出的萧瑟和宁静。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赏析:哟呵,这首冬景诗可真是暖烘烘的。
你看那红红的火炉,炭火透过炉壁抵御着寒风,这是在寒冷的隆冬里取暖的画面呢。
顺着读下去就很顺溜地把这个取暖抗冬的情景描绘出来。
反过来读的时候,从寒风说到炙炭,最后又回到红炉,就好像是把这个取暖的过程又倒着回顾了一遍。
就像我们冬天围着火炉烤火的时候,先看到火炉的样子,然后感受到它抵御寒风的作用,反过来也能从寒风想到火炉的温暖。
60种120首趣味诗,看汉语神奇一、同头诗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大致与独韵诗相对称。
同头诗在南朝时就已有,后世继有所作。
吴承恩《西游记》中就作了“福”、“禄”、“寿”三首诗。
福诗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
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
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
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永周全。
禄诗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
禄添万斛身健康,禄享千钟世太平。
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
禄思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
寿诗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
寿果满盘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
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
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
春诗唐·皎然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
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
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二、绕头诗此体当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创。
其形式为: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
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头诗”。
闲似忙,蝴蝶双双过粉墙;忙似闲,白鹭饥时立小滩。
来似去,潮翻巨浪还西注,去似来,跃马翻身射箭回。
动似静,万倾碧潭澄宝镜;静似动,长桥影逐酒旗送。
悲似乐,送葬之家喧鼓乐;乐似悲,送女之家日日啼。
三、数谜诗数谜诗,顾名思义就是数字猜谜诗,它以数字谜语,又似趣味数学。
清人徐子云著《算法大成》,其中有这样一首数谜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
三人供食一碗饭,四人同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小小寞湖有新莲,婷婷五寸出水面。
孰知狂风荷身轻,忍看素色没波涟。
渔翁偶遇立春早,残卉离根二尺全。
借问英才贤学子,荷深几许在当年。
四、拆字诗拆字诗,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合体字拆成独体字,或拆成相关的部件(偏旁加独体字),敷衍成篇。
拆字诗与离合诗相近似,但又不尽相同。
龟与鳖传说苏东坡做官时,一次微服出访,遇到几个当地称霸的乡绅设宴祝寿,便前去拜访。
住像球般大如太阳般圆……当你跑走时我扯你 拉你而当风吹起时我轻轻地说紧紧紧紧紧紧紧抓我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喜欢读诗吗?请大家轻轻地读一读如下两首诗,你更加喜欢哪一首呢?哈哈,是不是别致的气球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诗把文字摆放成了气球的样子,看起来既是气球的图像,又是描写气球的诗。
像这样的诗,就是我今天向大家重点介绍的图像诗。
图像诗,把文字摆放成了和内容一样的形状。
请小朋友们边读边展开自己的想象,你的眼前是不是也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阵大风吹过,有位小朋友拉着气球,眼看气球要飞走了,小朋友急得直跺脚……多么有趣!气球◎【加拿大】柯林·希柏度 像球般大,如太阳般圆,……当你跑走时,我扯你 拉你而当风吹起时,我轻轻地说,紧紧 紧紧紧 紧紧 抓住我。
有趣的图像诗◎长沙市岳麓区博才梅溪湖小学 李冬梅再请大家声音响亮地读一读这首图像诗:拉 长线为天量身高“站好,别乱动哦!”风筝说天没动读完之后,你是不是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让风筝为天空量身高,多么大胆的想法!多么绝妙的主意!特别是诗中“拉长线为天量身高”这几个字,文字一个一个斜着排列,真像风筝那长长的线,多么巧妙啊!比较我们刚刚读过的《气球》和《为天量身高》,我们发现了图像诗的一个共同特点:图像诗把文字摆放成了和内容一样的形状,因此我们得知,图像诗文字摆放挺有讲究。
为天量身高◎(中国台湾)子鱼什 么没 有 人 知 道天 到 底 有 多 高这让大地感到不可思议决定请小孩子帮忙丈量丈量天 到 底 有 多 高小孩子放起风筝瞌睡虫◎陈木城除了这些,图像诗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呢,你瞧:有时忘记带伞,看着雨一直下,心里就会希望妈妈可以送伞来解救。
《雨伞》这首诗,把文字摆放成了一把撑开的伞,再请大家注意看每一句末尾的逗号,是不是就像雨水沿着伞缘落下来呢?原来,图像诗中精彩的内容搭配加上吸引人的外貌——标点符号,图像诗就更加生动和有意味了!下面这首《瞌睡虫》更有意思,文字摆放从右往左,再从上到下,再从右往左,变化曲折,看上去就像一个人闭着眼睛在睡觉,诗文最下方的两个句号看起来还有点像是鼻孔呢!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有没有仿佛瞌睡虫真的徐徐缓缓慢慢爬进了我们的耳中,让人睡意绵绵?图像诗真是激发我们无限想象!诗还有很多爱◎长沙市岳麓区博才梅溪湖小学1606班 贺思媛 图像诗,将诗句和图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看起来既是图像又是诗。
【诗词欣赏】这些经典古诗词,配上画更美啦!古诗词并不都是枯燥乏味的,也有一些有才之人,用有趣的创作的方法把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物品,画出了很有意境的诗配画:《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吾年过八十》陆游吾年过八十,久已弃朝簪。
化蝶有残梦,焦桐无赏音。
溪声喧夜旦,野色变晴阴。
欲讲平生学,茫然不可寻。
《天净沙·秋》朱庭玉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琵琶行》节选白居易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经·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沈园二首》其一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诗经·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这十九首写动物的古诗(图文并茂),首首经典,必须收藏以下这十九首唐诗,以动物为主题,多为借物咏怀之作,首首经典,必须收藏!1、《闻蛩》-唐·白居易闻蛩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来向卧床前。
蛩(qióng):蟋蟀【译文赏析】:在漫漫长夜里,听到唧唧的蟋蟀声,使人感到一股乡愁;何况外头又是这么一个阴沉欲雨的秋夜!它似乎还怕我这个愁苦的人会有片刻的熟睡呢,竟一声一声的移向我的床前来…。
“声声来向卧床前”真可谓神来之笔,把蛐蛐描绘的极其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2、《促织》-唐·杜甫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促织:蟋蟀【译文】: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乡的我怎能不闻声而泪下?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难以稳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赏析】:此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秋天所作,当时杜甫还在秦州,远离家乡,夜间听闻蟋蟀哀婉的叫声从而感秋,至而牵动了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羁旅愁怀。
人们常常把呜叫声当作动物的语言,所以听到反复不断的声音,就自然想象到那是在不断地诉说着什么,或要求着什么,把它想象成无休止的倾诉。
杜甫在秦州的几个月,正是促织活动的时候。
傍晚,清晨,特别是不眠之夜,大约都是在促织的鸣叫声中度过的。
诗人久客在外,心情本来就很凄凉,被促织声一激,往往不禁泪下。
这首诗,就是诗人当时忧伤感情的真实写照。
3、《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头来是在为谁忙碌,又想让谁品尝香甜呢?【赏析】:此诗是晚唐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
有趣巧妙的回文诗
自古以来有过多少文人居士留下了无数的经典诗词之佳作,但是最让人感到有趣的是互为回文诗和词,它正读是一首词,倒过来还是一诗,它不仅可以一首变两首甚至三首、四首。
还有的可以循环往复怎么读都是诗。
下面我收集了几首非常有趣的回文诗词供诗友们欣赏。
清代诗人朱杏孙有一阕《虞美人》词。
词本身是回文,又可标点为七言律诗;亦可倒读,可资欣赏。
词云:“孤楼绮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
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
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
此词是写妇女闺中生活的。
倒读也是调寄《虞美人》,意思没变,但韵脚变了: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
“玲珑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
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绮楼孤。
”
此词重新把标点改变一下,可成七律回文诗;
孤楼绮梦寒灯隔,
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
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
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
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又是一首诗
红帘映月昏黄近,
冉冉浓香引绿芜。
空院小栏疏对影,
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
索络虫钗扑露珠。
风冷通窗梧雨细,
隔灯寒梦绮楼孤。
由于字数、韵脚、格律限制,如此回环诵读皆可成义的诗、词颇不多见,亦可构思妙了。
下面这首诗是宋朝李禺写的。
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正读是“夫忆妻”,倒读是“妻忆夫”。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
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廖寂,
夫忆妻合父忆儿。
广州潘州城观山古寺壁上一首回文诗,作者佚名。
幽幽绿水傍林偎,
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远浦渔舟泛,
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
流溪远棹一蓬开。
《秋夜》回文诗,作者张月槎
烟深卧阁草凝愁,
冷梦惊回来对秋。
悬壁四山云上下,
隔帘一水月沉浮。
翩翩影落飞鸿雁,
皎皎光寒照斗牛。
前路客归萤点点,
边城夜火夜成边。
《岳武穆王墓》回文诗作者清张奕光
今古垂芳遗庙立,
拜瞻空恨一秦奸。
森森柏树枝南向,
凛凛忠魂夜北看。
心赤负冤沉狱死,
草青埋骨痛碑残。
钦徽是日无家返,
沉怨谗书封蜡丸。
宋、熊元素(回文诗)
融融日暖乍晴天,
骏马雕鞍绣绺联。
风细落花红衬地,
雨微垂柳绿拖烟。
茸铺草色春江曲,
雪剪花梢玉砌前。
同恨此时良念罕,
空飞巧燕舞翩翩。
《织锦回文璇玑图》苏氏惠兰
去日深山当量妻夫归早咐真思又
公雀同初叫寡思回妇嘱不身情贵
阳婆结夫配早织垂时恩上何米语
侣发年夫与锦归去双少深柴夫谁
好伴奴迈回要凄可寒泪中久料我
岂赦寻文身孤本衣怜家上至别月
早知朝能受靠野归想天今枕日离
子天冷淡尚鹤谁更不久地同鸳鸯
此诗是苏氏惠兰的一首织锦回文诗。
传说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吏窦滔,娶妻苏惠字若兰,月容花貌,深通文
墨,擅长刺绣,夫妻恩爱非常。
窦滔为官清正,原是东晋旧臣,苻坚攻占秦世后,为安民心,仍予留任,后窦滔被他几个下属诬陷,说他心怀二心,结果被苻坚发配至沙洲服苦役。
夫妻分离,苏惠悲痛欲绝。
痛定思痛,决定将积沉于心头的无限哀思写成诗文,用五彩丝线绣织在锦帕上,便成为此一织锦回文图。
苏惠把织好的锦帕拿到街上叫卖,开始人们难以诵读成文,慢慢有人找到了规律,由最上一行的“夫”字开始,向右下方斜着读下来,然后再按网状顺序读过去,一左一右,一上一下,直读到最上边一行中间的“妻”字止,就把这一百一十二个字组成了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诗:
夫妇思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妻。
去时嘱咐真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
本要与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
更想家中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叫早归。
可怜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日回?
织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此诗不久辗传到京师,苻坚看到后大受感动,旋即派人将案情查清,还窦滔清白,官复原职,此后夫妻愈加恩爱,白头到老。
赵辉
2003年11月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