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学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12
学校食品卫生工作总结范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一名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工作人员,我深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我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管理工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将我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供学校师生参考。
二、工作目标1.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组织学校食堂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确保食堂操作规范。
2.加强学校食品供应链的管理。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供应商的监管,确保食材的质量安全。
3.加强食堂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食堂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4.规范食品储存与加工环境。
严格遵守食品储存与加工的卫生要求,保持食品储存与加工环境的清洁卫生。
5.加强学生饮食健康教育。
组织学生参与健康饮食宣传活动,增强学生对饮食健康的认识。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1.加强食堂员工的培训。
每年定期组织食堂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对食品卫生规范、食品中毒的防范等方面进行讲解。
同时,培训还包括食品应急处理方法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2.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与周边的农产品供应商进行合作,签订合同并明确要求质量标准和原料采购的渠道,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管。
3.定期检查食堂设施设备。
每月组织食堂负责人对食堂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加强食品储存与加工环境的管理。
每天对食品储存与加工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
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对问题进行整改。
5.组织健康饮食宣传活动。
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健康饮食宣传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饮食安全意识。
并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工作效果评估1.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通过食堂员工的培训,员工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遵守操作规范的情况明显增加。
2.学校食品供应链管理更加规范。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9篇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精选篇1)根据潍坊市食安办《关于印发潍坊市20__年食品安全周宣传周市级层面活动实施方案通知》(潍食安办[20__]8号)通知,为进一步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规和科学饮食知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培养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我校认真组织部署,围绕宣传活动主题,突出宣传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现将活动开展情况结如下:一、建立活动领导小组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召开了校领导班子会议,专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宣传活动,指导开展宣传周活动,制定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方案,为开展好此次宣传周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启动仪式我校组织启动《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仪式,董校长向全校师生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并要求各班主任老师利用晨会、班队课时间,加强学生对食品安全认识,提高学生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
三、内容丰富,效果明显1、围绕“尚德守法,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课等活动,以印发宣传材料、致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一封信、办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以吸引广大师生的关注,最大程度的扩大宣传面,大力营造人人关心、重视食品安全的氛围。
2、紧紧围绕“不生食、喝开水、勤洗手,不吃无证饮食摊食品”等内容,要求健康课老师讲一堂有关食品安全健康教育课,老师利用晨会、主题班会等丰富的教育活动反复教育学生不得购买路边小摊贩的不洁食品,告诫学生饭前、便后勤洗手,谨防病从口入。
着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卫生防病意识。
我校在这一系列活动的实施中,把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有机地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文明、安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效的保障了师生的身心健康。
2024年学校食品卫生工作总结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2024年学校食品卫生工作持续加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下面将对2024年学校食品卫生工作进行总结,以便今后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一、强化食品安全管理____年,学校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2024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项管理职责,规范了食品采购、储存和加工流程,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加强了对食堂和食品供应商的监督和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了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学校从业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管理的质量。
在2024年,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从引导他们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开始,到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其对食品安全的敏感性和责任心。
通过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食品安全符合标准。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学校食品安全监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2024年,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监测工作。
从采购入库到食堂加工环节,建立了完善的监测体系,对食品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并定期进行食品抽检。
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食品供应商的监督和抽检,确保供应商提供的食品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四、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学校及时响应、科学处置是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的关键。
2024年,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级领导的职责和应急处理程序。
同时,建立了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效率。
五、推行全员监督责任制食品安全责任是共同的,不仅是食堂从业人员的责任,也是师生及家长的责任。
2024年,学校推行了全员监督责任制,将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师生。
学校建立了投诉与反馈机制,鼓励师生及家长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及时报告问题,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食卫总结名词解释1.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宏观的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食品污染:是指在各种条件下,导致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或食物成分本身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2.内源性污染:凡是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有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
3.外源性污染: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用过程中,通过水、空气、人、动物、机械设备及用具等而使食品发生微生物污染,也称第二次污染。
4.水分活性aw:表示食品中能被微生物利用的水。
为食品中水分的蒸气压与同样条件下纯水的蒸气压的比值即Aw=P/P0, 0~1之间.5.细菌菌相:是共存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和相对数量的构成。
其中相对数量较多的细菌成为优势菌。
6.菌落总数: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量,容积或表面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基及其pH值、培育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以菌落形成单位( CFU) 表示。
7.大肠菌群:包括肠杆菌属的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的。
是指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在35-37℃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杆菌。
8.霉菌:指菌丝体比较发达而且没有较大子实体的一部分真菌,是以缠结的形式生长的丝状真菌。
9.黄曲霉毒素,简称AFT或AF,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AF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10.食品腐败变质:指食品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营养价值的过程。
11.美拉德反应:由蛋白质、氨基酸等的氨基和糖以及脂肪氧化的醛、酮等羰基所发生的反应,使食品带有红棕色和香气,如烤面包的硬壳,酱油、豆酱的颜色和气味。
幼儿园学期末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总结8篇篇1本学期,我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全体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现将本学期食品安全卫生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本学期,我园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通过召开食品安全卫生工作会议,与各岗位负责人签订食品安全卫生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本学期,我园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等。
同时,加强对食品采购、储存、加工、供应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本学期,我园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形式,向幼儿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对教职工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开展食品安全卫生专项检查本学期,我园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卫生专项检查,对幼儿园的食品采购、储存、加工、供应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同时,加强与卫生监督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校园食品安全卫生。
五、具体工作内容及成效1. 食品采购:本学期,我园严格把控食品采购关,确保采购的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确保供应商资质合法、信誉良好。
同时,做好食品采购登记和验收工作,确保食品采购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2. 食品储存:本学期,我园加强食品储存管理,确保食品储存场所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对食品的进出库进行严格管理,确保食品的先进先出原则。
同时,做好食品的保质期管理,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使用。
3. 食品加工:本学期,我园加强对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
2024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例文是指将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确定改进措施,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一项标准。
下面是一个1500字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标准的示例:一、概述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内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分析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回顾1. 工作进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我们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施行食品检验制度,加强了食品卫生安全监管。
同时,我们加大了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了检查频次和查处率。
2. 工作成绩:通过我们的努力,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绩。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食品卫生状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了一种合力,共同维护了食品卫生安全。
3. 存在的问题: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食品安全监管措施还不完善,存在漏洞。
其次,一些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不强。
最后,一些地方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导致监管不到位。
三、改进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监管制度,明确相关责任。
2. 提高监管力度: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定期进行随机抽查,并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3.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食品卫生意识,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
4. 强化协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食品卫生安全。
四、工作总结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内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我们认识到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通过本次工作总结,我们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总结一、营养学营养学是研究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来源、代谢和需要量的科学。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营养素分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 营养素作用: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是能量的储存形式,蛋白质是构成组织和细胞的基本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参与酶的活性调节等生理功能。
3. 营养素需求量:根据不同年龄段、性别、生理状态和活动强度等因素确定每种营养素的需求量。
4. 营养失衡与疾病: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缺钙可导致骨质疏松,缺铁可导致贫血等。
二、食品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是关于食品安全与卫生方面的科学。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食品污染:食品中可能存在农药、重金属、细菌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 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3. 食品保存与加工:食品保存和加工应注意卫生,避免细菌繁殖和污染。
4. 食品安全法规:各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安全法规,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三、营养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密切相关,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
以下是一些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1. 均衡饮食:均衡饮食包括五大类食物,即谷类、蔬菜、水果、乳制品和肉类。
每天应摄入适量的每种营养素。
2.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帮助消化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物质,可预防便秘、结肠癌等疾病。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全麦面包、燕麦片、水果和蔬菜等。
3. 糖分:高糖分的食物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增加患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
应尽量避免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和甜点等食物。
4. 脂肪:高脂肪的饮食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应尽量选择低脂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等。
5.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量的营养素。
四、总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和治疗许多健康问题,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是每个国家必须关注的问题。
食品卫生工作总结(精选7篇)食品卫生工作总结(精选7篇)时间是箭,去来迅疾,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这是一段珍贵的工作时光,我们收获良多,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
好的工作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卫生工作总结(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卫生工作总结1食品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事关我校秀水二小600多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保障,也关系到社会和家庭的和谐稳定,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策略,努力做好我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各地学校有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为我校敲响了安全警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饮食安全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
也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影响我校的招生工作,进而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显得尤为重要。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构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网络。
为了把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总务处,教导处领导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具体负责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督查工作。
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建立规章制度,重抓落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卫生管理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特点,我们制定和完善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各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
做到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法可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确保落实,监督到位。
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
由于制度健全,职责到位,责任落实,更加有效的保证了我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堵住源头,规范采购。
河南校园食品卫生工作总结
近年来,河南省在校园食品卫生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校园食品卫生水平,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找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工作。
首先,河南省在校园食品卫生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套健全的监管体系,包括食品安全法规、监督检查机制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等。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等。
因此,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效率,确保学生的食品安全。
其次,校园食品卫生工作中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隐患,比如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保存不当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
因此,学校食堂和食品供应商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学生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另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也需要加强。
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关注学生的饮食安全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总的来说,河南省在校园食品卫生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共同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总结范本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加,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成为了社会各界重视的问题。
为了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认识和掌握正确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活动。
通过这次教育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做好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教育经验。
下面就我个人的学习和感悟对本次教育活动进行总结。
首先,在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时,我们要切实把握主题。
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正确认识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掌握食品卫生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要围绕这一目标,让学生明确知道食品安全对于个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安全饮食行为。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地保护自己的食品安全。
其次,我们在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时要注重方法的选择。
在这次教育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实践等,使学生们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首先,我们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食品安全的定义、重要性和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
然后,我们通过演示的方式,展示了一些饮食日常中常犯的食品安全错误,并告诉学生们如何正确处理和预防这些问题。
最后,我们还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们参观当地的食品加工企业,亲自操作食品检验设备等,使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到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和科学防护措施的作用。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教育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他们对于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因此,我们在活动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通过学生们的反馈,我们能够了解到教育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完善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通过这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活动,我不仅深化了对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认识,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食品污染: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是指食物中原来含有或者加工时人为添加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
其共同特点是,对人体健康有急性或慢性的危害。
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分类:15⑴生物性污染①微生物污染:(细菌及毒素)(霉菌及毒素)(病毒)②寄生虫污染③病虫害污染(蝇)(蛆)(螨)⑵化学性污染①农药残留②兽药③工业三废④食品添加剂⑶放射性污染。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一、加强对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管理二、严格规定和执行兽药的休药期和兽药允许残留量标准三、对药物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四、建立并完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监控体系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的评价指标 26(一)细菌菌相1、动物性食品的细菌菌相:是指动物性食品被细菌污染后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
其中相对数量较大的细菌称之为优势菌种(属、株)2、影响菌相的因素:a、细菌污染来源;b、食品的理化性质;c、环境条件;d、细菌间共生与抗生的关系二)菌落总数与细菌总数1 菌落总数:即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及其pH、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使适应这些条件的每一个活菌细胞必须而且只能生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这种计数结果称为该食品的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的单位为个/g(个/ml,个/cm2)2 细菌总数:将食品经过适当处理(溶解和稀释),在显微镜下对细菌细胞数进行直接计数,其中包括各种活菌.也包括尚未消失的死菌,这种计数结果称为细菌总数3 食品中细菌数量的卫生意义:一方面,食品中含有细菌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另一方面,可根据食品中细菌数量的多少,来预测食品的贮存程度和时间三)大肠菌群卫生意义:大肠菌群越多,证明食品污染越严重,现在许多国家把大肠菌群作为食品被污染的指标。
表示方法:以每100ml(g)检样中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 MPN)表示。
四)致病菌主要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
食品的种类不同,检验何种致病菌各有所侧重。
我国规定在食品中不得检出致病菌。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耶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肉毒梭菌及其肉毒毒素、产气荚膜杆菌、变形杆菌。
(12种)(五)寄生虫食品中不得检出寄生虫及其虫卵。
在《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48-1996)中已明确规定了应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寄生虫病肉尸及其产品食品腐败的因素:⑴食品的组织结构①组织结构致密不易腐败②含水量有关③表面污染情况④濒死急宰,宰前饱食、饥饿、延迟开膛⑵食品的营养组成:蛋白质升高、腐败升高⑶①水分供应:含水量高,细菌易繁殖;含水量低,霉菌和酵母菌易繁殖②AW 水分活性值一般食品AW 0.9以上相同温度下,食品在密闭容器的蒸汽压 / 纯水在密闭容器的蒸汽压③水分调节剂,糖,盐水分调节剂,干制品的AW较高在0.80~0.85 若食品的AW保持在0.7 含水量<15% 可长期储存⑷环境温度:细菌10~45℃最适 37~40℃肉类腐败菌 -9 ~ -10℃完全停止生长⑸氧的供应:二氧化碳升高可防腐⑹食品的PH:细菌4~10 最适PH 6.5~7.5 新鲜肉类5.4⑺食品的渗透压:>10% 细菌不生长细菌耐受低渗不耐高渗35无公害食品(概念):指产地的环境,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中符合国家的规范标准,经过认证,获得认证证书,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
绿色食品(概念):将出自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们带来营养,安全,旺盛生命活力的食品。
有机食品(概念):来源于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经独立机构认证的,经粗加工或未加工的农产品。
区别: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是建立在常规农业的基础上,通过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使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实现无公害食品生产规模化,消费大众化,人人都可放心地食用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生产是依托于有限度地使用人工化学品的可持续农业,他追求的是双重效应,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绿色食品的标准要略高于无公害食品,其生产过程、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的要求相对严格一些。
有机食品则是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的农业产品,其生产要比其他两类食品难得多,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性安全食品。
屠宰加工企业选址的卫生要求 1651.新建屠宰加工企业时须获得当地城市规划部门及卫生机关的批准,少数民族地区应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将生猪屠宰场和牛羊屠宰场分开建立2.应远离交通要道、居民区、医院、学校、水源及其他公共场所至少500m以上,位于居民区的下游和下风向,以免污染居民区的空气,水流及环境3.地势平坦,且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车辆运输和污水的排放。
地下水位离地面的距离不得低于1.5m,场区周围无有害因素的污染4.厂(场)内的道路、地面应为柏油或水泥,以减少尘土污染,便于清洗及消毒。
为防止其他动物入内,场区周围应围有2m高的围墙。
加强绿化,调节空气和防止风沙5.应有污水处理场所和粪便及胃肠内容物发酵场所,未经处理的污水和粪便不得运出场外6.考虑供水和下水系统,产区内不能有污水7.在选址时,还应考虑厂区的环境绿化,以防止风尘和调节空气屠宰加工企业选址意义:1.防止屠宰加工企业成为人兽共患病和畜禽疫病的污染源和散播地2.尽量减少屠宰加工企业对环境的污染3.3.利于企业的发展,增加企业的效益屠宰加工企业平面布局要求;(1)布局原则:屠宰加工企业总平面布局应本着既符合卫生要求,又方便生产、利于科学管理的原则。
各车间和建筑物的配置应科学合理,既要相互连贯又要做到病健隔离,病健分宰,使原料、成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的转运不致交叉相遇,以免造成污染和扩散疫病病原。
⑵合理分区①宰前饲养管理厂②生产加工区③病畜隔离区④行政生活区⑤行政区⑶卫生要求; ①分区标志明显②生产区与生活区有一定距离③不洁区能在厂区下风口④原料、成品、废弃物的转运要有各个的通道⑤门口有与们等宽的消毒区运输过程中的常发疾病:㈠猪应激综合症185⑴PSE(概念):宰杀后,色泽苍白,质地松软,切面多汁。
①宰前经过短而强烈的刺激②PH=5.8 正常肉5.3~5.6之间,很快降至5.3,严重烂肉样③不适合做腌腊制品,病变部分切割掉,其余部分可食用。
⑵DFD肉(概念):宰后色泽深谙,切面干燥,肉质粗硬①宰前经过长而小的刺激②宰前停食的时间延长,正常停食为12h ③不适合腌制制品,保存期短,可食用⑶猪背肌坏死:可食用⑷急性心衰竭:不可食用⑸猪的急性坏死性肌炎:可食用㈡猪胃溃疡㈢瘁死综合症㈣运输病㈤运输热宰前检疫的程序和方法;190㈠宰前检疫的程序⑴入场验收⑵住场差圈⑶送宰检验㈡宰前检疫方法(简答):⑴群体体检①静态观察②动态观察③饮食⑵个体检疫①看②听③摸④检:实验室检查宰前检疫后处理:(1)准宰;健康的并且符合政策规定的牲畜都准予屠宰(2)急宰;确诊为无碍肉食卫生的普通病患畜禽,以及一般性传染病畜禽而有死亡危险时,可随即签发急宰证明书,送往急宰。
(3)缓宰;经宰前检疫,确认为一般性传染病和普通病,且有治愈希望者,或患有疑似传染病而未确诊的屠畜应予以缓宰。
但必须考虑有无隔离条件和消毒设备,以及经济上是否合算等因素。
(4)禁宰;①国家野生保护动物②恶性传染病感染动物(5)物理性致死畜禽尸体的处理。
畜禽屠宰加工的兽医卫生监督畜禽屠宰加工的工艺流程:淋浴→致昏→放血→褪毛或剥皮→开膛→劈半→胴体修整→内脏整理→皮张(羽毛)整理畜禽的宰后检疫与处理宰前检疫.意义189:①可以避免购入患病畜禽。
②及时发现患病畜禽,实行病健隔离、病健分宰。
③及早检出宰后检验难以检出的疾病。
④及时发现疫情。
宰前临床检查要点··192生猪屠宰加工工艺195(一)淋浴1目的:干净,清洁舒适,放松2水温水易过高20℃~30℃,时间不宜长,2~3min ,水流不宜过大、雾状(二)至昏: 目的:全身放松,放血效果好方式:1电麻(治5%盐水) 2.CO2麻醉(65-75%CO2)(三)刺杀放血:有水平式和倒挂式方法:切断颈部血管法空心刀放血法(四)褪毛和剥皮:1浸烫:58-60℃. 2.褪毛:机械褪毛、手工褪毛,3.剥皮(五):清理残毛,(燎毛和刮黑),卷铁刮,(六)开膛与净膛(腹白线开膛)(七)去头蹄劈半,电锯,(八)胴体修整,湿修,用净水冲刷胴体,(九)内脏整理(十)皮张鬃毛的整理。
宰后检验点的设置230:⑴猪宰后检验点:①头部检验点:脱毛之后,去头之前②头部咬肌检验点:去头后(囊尾蚴)③皮肤检验点:脱毛后开堂前④“白下水”检验点:胃肠脾咦⑤:“红下水”检验点:心,肺,肾。
⑥“旋毛虫”检验点:⑦.胴体检验点⑧.终末检验点宰后检验的方法212宰后检验的方法 1.视检用肉眼观察胴体的皮肤、肌肉、胸腹膜、脂肪、骨骼、关节、天然孔及各种脏器的色泽、形状、大小、组织状态等是否正常,为进一步的剖检提供依据。
2.触检采用手或刀具触摸和触压的方法,来判定组织、器官的弹性和软硬度是否正常,并且可以发现位于被检组织或器官深部的结节性病变。
3.剖检借助于检验刀具,剖开被检组织和器官,检查其深层组织的结构和组织状态,发现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病变。
4.嗅检利用检验人员的嗅觉探察动物的组织和脏器有无异常气味,以判定肉品卫生质量。
宰后检验技术要求213宰后检验的意义212:1.保证肉品卫生质量2.保证消费者的食肉安全和健康,3.防止人兽共患病的畜禽疫病的传播4.促进养殖业的发展选择被检淋巴结的基本原则是:1、选择收集淋巴液范围较广的淋巴结 2、选择位于浅表和便于剖检的淋巴结。
3、选择能反映特定病理过程的淋巴结。
宰后检验的处理胴体和脏器经过兽医卫生检验后,根据鉴定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一)宰后检验的处理原则: 1.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2.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尽量减少经济损失。
(二)处理方式:2381.适于食用:品质良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不受任何限制新鲜出厂(场)。
2.有条件的食用凡患有一般性传染病、轻症寄生虫病和病理损伤的胴体和脏器,根据病理损伤的性质和程度,经过各种无害化处理后,使其传染性、毒性消失或寄生虫全部死亡者,可以有条件地食用。
高温处理是有条件食用肉的唯一处理方法(GB16548-1996)。
3.化制凡患有严重传染病、寄生虫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中毒和严重病理损伤的胴体和脏器,不能在无害处理后食用者,应进行化制。
干法化制和湿法化制。
4.销毁凡患有重要人兽共患病或危害性大的畜禽传染病的动物尸体、宰后胴体和脏器,必须在严格的监督下用焚烧、深埋、湿化(通过湿化机)等方法予以销毁。
宰后检验时常见的淋巴结病变有哪些?228(1)充血:淋巴结轻度肿胀,发硬变红,切面潮红,按压有时可见血液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