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练习卷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七年级上同步练习1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攀爬(pān)耸立(sǒng)颤抖(zhàn)B. 峭壁(qiào)凸出(tū)闷热(mèn)C. 屡次(lǚ)悬崖(xuán)嶙峋(lén)D. 训诫(jiè)迂回(yū)安慰(wèi)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衰求蓬乱灌木活泼勇敢B. 晕倒抵达峭璧高不可攀C. 凝视嘲笑晕倒暮色四合D. 疲乏慢长冒险前途茫茫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演唱会太精彩了,变化的背景、华美的服饰令人头晕目眩。
B.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C. 一遇到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从来不是我们的最好选择。
D. 尽管我们举手投足都那么小心翼翼,但还是惊动了正在弹琴的蟋蟀。
4. 下列各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A.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B. 那高高的摩天大楼像是钻天的白杨树,直刺苍穹。
C. 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
D. 面对着这幽林秀水、佳木野芳,我仿佛是喝了香醇的美酒。
二、现代文阅读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
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
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
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
”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泸县2022年秋期七年级语文单元练习(一)第1-2单元学校班级姓名学号温馨提示:检测卷为闭卷,共100分,120分钟完成。
请你看清题目,认真答题,答案一、积累·运用(25分,1—5题各2分, 6题5分,7题4分,8小题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晕.(yùn)花苞.(páo)静谧.(mi)咄咄..逼人(duō)B.欣.然(xīn)唱和.(hé)看.护(kàn)水波粼粼.(lín)C.宛.转(wǎn)窠.巢(kē)抖擞.(shǒu)形影.(yǐng)不离D..酝.酿(yùn)匿笑(nì)粗犷.(guǎng) 翻来覆.(fù)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嘹亮憔悴淡雅各得其所B.伫蓄澄清健状花枝招展C.高邈烘拖屋檐花团锦簇D.待弄莅临分歧絮絮叨叨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参观完所有场馆,他喜出望外....的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景点。
D.小孩子遇事要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实现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
B.“活化”的历史,能让人们追寻悠久的文明历程,洞察人类进步的内在奥秘,审视千百年的坎坷与辉煌。
C.因为非常喜欢法布尔的作品,他曾反复阅读《昆虫记》,直到被翻看得破烂不堪。
D.电影《你好,李焕英》讲述了主人公贾晓玲失去母亲后意外穿越,回到1981年见到年轻时的父母。
5.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第1 页共8 页A.《春》的作者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
人教版2019学年七年级上同步练习2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派遣(qiǎn)热忱(chén)纯粹(cuì)B. 担子(dàn)狭隘(yì)拈轻怕重(niān)C. 殉职(xùn)教训(xùn)延安(yán)D. 殖民(zhí)鄙薄(bǐ)见异思迁(qiān)2. 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枕。
B.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萃的共产党员。
C. 晋察翼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D.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二、语言应用3. 依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 ________ (佩服钦佩信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 ______ (悲伤沉痛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4. 判断下列各句的分析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 ________ )(2)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 _______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第四单元《散文诗两首》中的是哪一个?A. 沉默B. 聆听C. 憧憬D. 漫步2. 在《散文诗两首》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B.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C.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冰心D. 《观潮》的作者是鲁迅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哪一个?A. 月亮升起来了。
B. 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C. 阳光像一把利剑刺破云层。
D. 风吹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
4. 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下列哪一项描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A. 雪花飘飘B. 寒风凛冽C. 温暖如春D. 银装素裹5. 下列诗句中,出自《春》的是哪一句?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 在《荷叶母亲》一文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母亲喜欢荷花B. 母亲喜欢荷叶C. 母亲喜欢莲花D. 母亲喜欢玫瑰7. 下列成语中,与《散文诗两首》中的内容无关的是哪一个?A. 春暖花开B. 风和日丽C. 雪中送炭D. 雨后春笋8. 在《观潮》一文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作者通过观潮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B. 文中描述了潮水的壮观景象C. 文中提到了观潮的人数众多D. 文中讲述了观潮的历史典故9.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哪一个?A. 风吹草低见牛羊B. 雨打芭蕉惹泪痕C. 日出江花红胜火D. 月落乌啼霜满天10. 在第四单元的课文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 《济南的冬天》描绘了冬天的严寒C. 《荷叶母亲》讲述了母亲的勤劳D. 《观潮》描述了潮水的平静二、判断题:1. 《散文诗两首》中的《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描绘季节美景的散文。
()2. 在《荷叶母亲》一文中,作者通过荷叶赞美了母亲的伟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孟浩然2.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这两句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3. 以下四句诗句中,用了对比手法的是:A.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凤钗。
4. 古代文人常用秋天的景象来表达“境不佳”的感受,其中不使用这一描述的作品是:A. 《月夜忆舍弟》B. 《登鹳雀楼》C. 《泊船瓜洲》D. 《送别》二、阅读理解秋天是一个悲壮的季节,古人常以描绘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逝去的春光的依恋之情。
杜甫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下面是这首诗的部分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的是登山俯瞰的美丽景色,其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意味着大好时光的逝去,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作者不甘平庸,努力追求进步的豪情壮志。
1. 这首诗的内容是在表达杜甫对逝去的春光的依恋之情。
A. 是B. 否2. 诗中“欲穷千里目”的“千里目”的寓意是:A. 个人的追求和目标B. 国家的富强和繁荣C. 人的视野和境界D. 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三、诗意表达从杜甫的《登鹳雀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春光的厚重怀念和对生活的向往。
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写一首三句半的小诗,表达你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A4. B二、阅读理解1. B2. C三、诗意表达(略)很抱歉,我会根据你的需求继续写相关内容,但是我无法提供1500字的文章。
下面是一段对杜甫《登鹳雀楼》的深入分析和一个关于秋天的小故事,供你参考。
《登鹳雀楼》是杜甫的名篇之一。
第19课《山的那边》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幻想(huàn) 诱惑(yòu) 痴想(chī)B.隐秘(mì) 凝成(nín) 咆哮(páo)C.扎根(zhā) 枯干(kū) 无数(shù)D.奔跑(bēn) 瞬间(shùn) 种子(zhǔng)答案:B解析:“凝”应读“níng”。
2.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纠错:凝成..(nín chén)痴.想(cī)诱惑..(yòu hùo)一瞬间(sùn)清澈(cè)隐秘(nì)答案:凝成..(níng chéng)痴.想(chī)诱惑..(yòu huò)一瞬间(shùn)清澈(chè)隐秘(mì)解析:“凝” 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痴”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拼音标调规则是如果韵母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元音字母时,应该标在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字母上,开口度的大小顺序为a o e i u ü。
“瞬”和“澈”都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秘”的声母是m 不是n。
3.选择括号中使用正确的词(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幻想)(2)怀着一种(秘密隐秘)的(想望向往):(3)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心信念)凝成的海:(4)海依然在远方为我(沸腾喧腾):答案:(1)痴想(2)隐秘(3)信念(4)喧腾,解析:(1)“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隐秘”在这里是秘密的意思,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愿望并没有告诉别人,所以说是“隐秘的想望”。
(3)“我”虽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座山顶之后,又坚持不懈地鼓起勇气向前走去,海在远方召唤着“我”,鼓舞着“我”。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苞.(bāo) 娇媚.(mèi) 诱惑.(huò) 彩棱.镜(lèng)B.睫.毛(jié) 掩饰.(shì) 高邈.(miǎo) 绿茵.茵(yīn)C.莅.临(lì) 吝.啬(lìn) 干涩.(sè) 淅.淅沥沥(xī)D.粗犷.(guǎng) 静谧.(mì) 晒.干(shài) 咄.咄逼人(duō)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难堪孕育可歌可泣任人宰割B.戈壁阔别死而后己家喻户晓C.佩服谣言当之无愧接然不同D.奠基仰慕锋芒毕露热泪满框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小张今天下午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赛门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说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B.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8月1日,当肖战来到无锡时,受到了广大粉丝的热烈欢迎。
D.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B.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C.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D.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
6、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在黄海森林公园内的小道上,。
第四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殉.职(xùn)狭隘.(yì)热忱.(chén)鄙薄.(bó)B.纯粹.(cuì)干涸.(hé)坍塌.(tān)酬.劳(chóu)C.灼.热(zhuó)滑稽.(jì)恍惚.(hū)抽噎.(yē)D.附和.(hé)呻.(shēn)吟晕眩.(xuàn)突兀.(wù)2.(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麻木不仁拈轻怕重见异思迁漠不关心B.精益求精不毛之地刨根问底沉默寡言C.气喘吁吁烘堂大笑参差不齐惊慌失挫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杜绝酒后驾车的现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B.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今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D.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今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4.(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
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外科医生。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5.(11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活动形式三:(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姓名:成绩: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酝酿.﴾lián g﴿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枯涸.﴾gù﴿清洌.﴾liè﴿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 g﴿栖.息﴾qī﴿禅.心﴾chán﴿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3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3分)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5.诗词默写:(4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在下列括号中填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
(2分)例如:念→(有口无心)→含百→()→弼忡→()→性7.说出下面的对联中所隐含的年龄:(2分)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七年级语文练习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离乱年代铃珑剔透反老还童碌碌终生B.突如奇来多姿多采不可磨灭回味无穷C.小心冀冀一扫而光阴晴园缺异国他乡D.如蚕结茧获益匪浅猝然长逝逆来顺受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
②飞船进入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便检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③25日凌晨1点35分8秒,它以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A.庄严预定合适 B.威严预订合理C.庄严预计合适 D.威严预定合理3. 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汽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
B.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C. 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 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5.下列对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排比、拟人)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排比、比喻)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排比、比喻)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6. 课外名著阅读①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_______》的开篇词②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和代表作。
7. 古诗文填空(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破山寺后禅院》)(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 。
《次北固山下》(3) _______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4)老骥伏枥,。
《龟虽寿》(5)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7)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找出两句描绘春景的语句:,。
二、综合性学习1.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亲爱的同学,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寒假,这是课外读书的好时机.下面是一张好书推荐卡,请你从下面的篇目中向大家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书目:《繁星·春水》《西游记》《伊索寓言》2.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王芳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公用电话长途直播”中 _改为“新款手机震憾上市”中改为____3. 【阅读热点新闻】阅读下面一则消息。
完成后面的题目。
2009年10月1日上午10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多种新式武器接受检阅,这是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
新中国六十年国庆阅兵,新武器、新装备、新方队,以恢宏、磅礴之势,再度震惊世界,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这天,天安门广场歌潮花海,乐声入云,彩球飘舞,白鸽飞翔,澎湃着和谐美好的欢唱。
在这里,我们祝伟大祖国前程似锦,繁荣富强。
祝全国各族人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欢乐同享、幸福安康! 祝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①请结合这则消息内容,给文章拟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15个字。
②以下是网上一名网友的短信留言,请你也围绕这一活动主题.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发表自己的寄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 金秋十月,举国同庆;神州大地,繁花似锦;家和国盛,乐曲如潮,借着这伟大而美丽的日子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天天开心,事事顺意!寄语:三、现代文阅读【一】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①一般来说,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症状类似感冒,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
A这与一般流感相似,但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
B比较明显的症状为突然发烧到38℃以上。
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
以往也曾报告因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C例如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
②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在7天左右,这段时间里,患者均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在较长时期内可能均具有潜在传染性。
③但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不久,有专家指出媒体可能放大了疫情,初夏是疫情高发期,类似的疫情历史上很多,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
我国卫生部长陈竺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指出:“我相信,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武装民众,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这一疫情,应该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他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相互帮助,分享知识,携手战胜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卫生部委托专家研究拟定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于4月30日印发各地并实施。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5月22日在日内瓦第62届世卫大会上强调了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
不久,美国已拨款10亿美元启动甲型疫苗测试等工作。
④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
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
因此,只要我们从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入手就可能预防病毒感染。
⑤越是年轻、体质强壮的人,身体的免疫功能越敏感,发挥的免疫能量就越高。
甲型H1N1流感一旦侵犯这样的人,其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迅速释放,这是因为免疫功能旺盛,一下子释放太多,就会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平衡状态,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这部分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当然也应注意对老人和儿童的防治。
⑥另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敏感,高温可灭活。
因此,只要以高温就可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1.请根据你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特点。
2.请从选文第①语段的三个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句,指出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选文中“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的“很”能否删去?为什么?【二】新叶①一夜春雨。
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
“新叶!”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
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脑间穿过。
“啊!你好,新叶!”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
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著地等待着,积蓄着,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
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
转眼间,便是满目碧绿。
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
老远看去,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
密处浓得深邃,像厚厚的油彩;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
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使我敬慕的东西——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
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
夏日生长,春天萌芽,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
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
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
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
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阴遮雨。
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
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清高而不,淡妆自恃,深根自养,忘我奉献。
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
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
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
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
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的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1. 六段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顺序调整句序。
2.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空格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谦逊而不,清高而不。
3. 文中赞美了新叶的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简要写出其中三种。
4. “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这个句子中用到了一句古诗,请你写出这句诗。
5. 仿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一句,另举一物,再造一句。
四、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
元方入门不顾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 ②尊君在不.()③相委.而去。
( ) ④元方入门不顾.()3.翻译下列句子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文章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一个重要素质是什么?这种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意义吗?五、作文:“那一次,我尝到了的滋味”为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