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 格式:pps
- 大小:5.22 MB
- 文档页数:76
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
组合体的构形设计
组合体的视图
线面分析法恢复原形法
组合体的视图
组合体由基本几何形体(棱柱、圆柱、棱锥、圆锥、圆球、圆环等)组合构成的立体。
视图机件向多面投影体系的各投影面做正投影所得的图形。
六个基本视图
组合体的三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射所得的视图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射所得的视图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射所得的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
组合体的三视图
组合体的三视图一般是指: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等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应用“三等规律”的要点:
1. 机件的整体和局部都要符合“三等规律”。
示例
2. 在俯、左视图上,远离主视图的一侧是机件的前面,靠近主视图的一侧是机件的后面。
示例
3. 要特别注意宽度方向尺寸在俯、左视图上的不同方位。
示例
“三等规律”是画图、看图的基本投影规律。
绘图时,应通过绘图工具或绘图软件的功能来保证“三等规律”的实现。
通过绘图工具实现“三等规律”
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假想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几何形体(简称形体),并确定各形体之间的组合形式和相对位置的方法。
形体间的组合形式
形体间的相对位置和邻接表面关系
形体分析法应用举例
形体组合的基本形式
叠加、挖切
形体组合形式举例
形体间的相对位置形体叠加、挖切组合后,形体之间
可能处于上下、左右、前后或对称、同轴等相对位置。
形体间的相对位置和邻接表面关系
形体间邻接表面关系:共面、相切或相交1.共面当两形体邻接表面共面时,在共面处不应有邻接
表面的分界线。
2.相切
当两形体邻接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是光滑过渡。
相切处是光滑过渡,切线的投影规定不画。
注意:在某个视图上,当切线处存在回转面的转向线时,应画出该转向线的投影。
3. 相交两形体邻接表面相交时,邻接表面之间产生交线。
圆柱与U形柱相交示例四棱柱与圆柱相交示例
圆柱与圆柱相交示例
组合体的分解过程不是唯一的
组合体的分解过程不是唯一的
简单组合体为简化形体分析过程,对一些常见的简单组合体,可以直接把它们作为构成组合体的形体,不必再做进一步的分解。
形体分析法应用举例
形体分析法举例
注意:分解组合体是一种假想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实际组合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实际组合体是完整的整体
运用形体分析法分解组合体,可以把画、看比较复杂的组合体视图的问题,转化为画、看比较简单的基本几何形体或简单组合体视图的问题。
形体分析法是学习画组合体视图或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根据面、线的空间性质和投影规律,分析形体的表面或表面间的交线与视图中的线框或图线的对应关系,进行画图、看图的方法。
视图中的图线和线框
线面投影的实形性、积聚性和类似性
形体邻接表面的画图特点
视图中的图线和线框
通常,视图中的图线的含义:
1.具有积聚性的表面(平面或柱面)的投影;
2.两个邻接表面(平面或曲面)交线的投影;
3.曲面的转向线的投影。
通常,视图中的线框的含义:
1.形体表面(平面或曲面)的投影(封闭线框);
2.孔洞的投影(封闭线框);
3. 相切表面的投影(表示为封闭线框或含有不封闭线框)。
视图中的线框
积聚性、实形性和类似性来解题
面、线投影的积聚性、实形性和类似性
积聚性、实形性和类似性来解题
积聚性、实形性和类似性来解题
积聚性、实形性和类似性来解题
两形体邻接表面共面
共面处不存在形体的分界线。
形体邻接表面共面、相切和相交时的画图特点
两形体邻接表面相切
画图要从反映相切关系的具有积聚性的视图画起。
两形体邻接表面相交
要分析清楚哪两个表面相交,产生了怎样的交线。
两圆柱相贯线的近似画法——三点法
用过特殊点的圆弧代替这段非圆弧的相贯线的投影,所用圆弧的半径为两圆柱中较大圆柱的半径。
恢复原形法
当挖切去的形体不完整时,可采用恢复原形法。
恢复原形法:
参与组合的形体不完整时,可先把不完整的形体抽象成完整形体组合的形式;分析有哪些表面相交,产生了怎样的交线;求出完整形体邻接表面交线的投影;最后在求得的交线投影中,保留原题不完整形体对应部分交线的投影。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首先运用形体分析法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形体,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相对位置、邻接表面关系;
其次逐个画出各形体的视图。
必要时可运用线面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线、面的投影分析。
当组合体中出现不完整形体相贯时,可用恢复原形法进行分析。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
1.形体分析
2.确定主视图反映形体特征,符合自然安放位置。
3. 选比例,定图幅
4.布图、画基准线
用对称平面(对称线)、轴线和大平面的投影作为基准线。
5.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
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画,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
6. 检查、描深
示例1 示例2
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看组合体视图的要点
看组合体视图的步骤
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看图一般是以形体分析法为主,线面分析法为辅。
根据形体的视图,逐个识别出各个形体,并确定形体的组合形式、相对位置及邻接表面关系。
想象出组合体后,应验证给定的每个视图与所想象的组合体的视图是否相符, 不断修正想象的形体,直至各个视图都相符。
1. 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通常,一个视图不能确定
组合体的形状及其各形体间的相对位置。
看组合体视图的要点
2. 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入手
形体特征是识别形体的关键信息。
应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入手,联系其他视图来看图。
3. 分析视图中的线框,识别形体表面间的位置关系视图中相邻或嵌套的两个线框可能表示相交的两个面,或高、低错开的两个面,或一个面与一个孔洞。
判断表面间相对位置
判断表面间相对位置例a
判断表面间相对位置例b
反复对照,想象出正确的组合体
看组合体视图的步骤
1.分线框、对投影
从主视图入手,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把组合体大致分成几部分。
2.识形体、定位置
根据每一部分的视图想象出各形体,并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和虚实。
3. 综合起来想整体
根据各形体及其相对位置想象出完整的组合体。
示例1 示例2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
视图只能表示组合体的形状,各形体的真实大小及其相对位置,需由尺寸来确定。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基本要求:尺寸标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要完整和清晰。
标注尺寸要完整
标注尺寸要清晰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步骤
标注尺寸要完整
标注出组合体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这些尺寸应不多不少。
形体分析法是保证组合体尺寸标注完整的基本方法。
定形尺寸:
确定形体形状大小的尺寸。
定形尺寸包括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常见基本形体的尺寸注法
尺寸基准:确定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点、直线、平面等),
简称基准。
一般采用组合体的对称平面(对称线)、主要的轴线和
较大的平面(底面、端面)作为基准。
基准分为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
在三维空间中,长、宽、高三个方向应各有一个主要基准。
辅助基准根据需要选用。
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之间应有尺寸联系。
定位尺寸:确定形体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两个形体间应该有三个方向的定位尺寸。
两形体间在某一方向处于共面、对称、同轴时,可省略一个定位尺寸。
组合体注尺寸示例
总体尺寸:
组合体的总长、
总宽、
总高。
避免封闭尺寸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