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1-
- 格式:pdf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3
作业2参考答案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共10分,每小题2分)1.词缀:根据语素的意义和构造词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语素又可以分为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两大类,前者简称词根,后者简称词缀。
2.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3.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也有称作词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
4.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叫派生词。
5.称谓: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
在人类社会中,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始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现代汉语语素在语音上以(单音节形式)为主,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
2.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例如“敲边鼓”是(惯用语),“飞机上的大炮—-响(想)得高”是(歇后语)。
3.语素从位置看可分成词语素和非成词语素两大类,例如“语”是(成词语素),“老”是(非成词语素)。
4.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
5.合成词的构造可分两大类,例如“棍子”是(附加式),“学子”是(复合式)。
6.有些合成词的构造综合了多种结构方式,例如“目击者”是(复合式)和(附加式)。
7.节缩构词在推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是(简化了语言),是表达方便,(构成了大量的新词),丰富了语汇。
8.用于对交际对象表示尊敬的词语是敬辞,例如(您、君);交际中用来表示自谦的词是谦辞,例如(不才、愚见)。
9.语汇规范的原则是(普遍性)、(需要性)和明确性原则。
10.从构成形式看,谚语有(单句型)和(复句型)两种。
三、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共20分,每小题2分)1.词和语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词大多是由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语素多为单音节形式。
不对。
词和语素的本质区别是功能不同,语素的功能是构词,词的功能是造句。
(说明:有些同学回答了很多内容,但是没有答到点子上。
13春汉语修辞学形考作业11.属于事务语体的是( )A. 广告B. 新闻C. 论文D. 诗歌满分:2 分2.刘白羽的《火光在前》原稿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王春像洗了一个澡,他的眼睛发光了,脸上有了活跃的神气,腰板也挺直了……定稿时作者把“活跃的神气’’改为“活气”,这样改的原因是( )A. 为了准确B. 为了生动C. 为了简练D. 为了鲜明满分:2 分3. 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的方法、手段。
()A. 格式化B.规律化C.法律化D. 标准化满分:2 分4.关于修辞和语境关系表述错的误的是( ).A. 语言的运用的优劣得失是对语境而言B. 话题统一,叙述一致是修适应语境的辞表现C.说话的用语、语气要因不同的情态或场合而有所变化D.为了某种特殊的表达需要,修辞可以突破语境的限制满分:2 分5.口语语体在句式上的特征主要是( )A. 严肃呆板B. 简短明白C. 结构复杂D. 长句较多满分:2 分6.“大行其道”中的“其”没有意义,是()指。
A. 实指B. 虚指C. 特指D. 泛指满分:2 分7. 语境就是社会环境。
()A. 自然环境B. 社会环境C. 生存环境D. 生活环境满分:2 分8.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都有关系,修辞研究是综合性的。
()A. 综合性B. 单一性C.双向性D. 多向性满分:2 分9.属于事务语体的是( )A. 广告B. 新闻C. 论文D. 诗歌满分:2 分10. 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 刘勰B. .陈望道C. 唐铖D. 孟子满分:2 分11.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光盘是一种区别于软盘的存储——,它有点类似我们见到的唱片。
②使用了几千年的汉字,在本民族没有——为表音文字,传播到外民族才成为表音文字。
③这本书本来知者寥寥,但经林纾用他那——的文字一译,立刻声誉——起,广为流传。
7.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张志公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阅读全文、找出修辞选择的两个标准。
2.思考这两个标准的提出有何针对性。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搜寻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压缩整合信息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把热爱中华语言的教学渗透到教育中让学生体会到中华语言的无限魅力。
(四)美育渗透点找一些优美的散文,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在优美配乐诗朗诵中,感受美的意境。
二.学法引导1.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对修辞的理解,然后再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2.小组讨论,然后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本文重点是把握观点,迁移运用。
学习本课时,要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学过的一些修辞现象,深入理解本文作者的观点。
文中提到对象和场合问题,时代性和社会性问题,论述了现代化语言运用提出的要求,这些对实际运用语言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应用于自己的语言实践。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师生互动设计1.学生活动设计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梳理全文结构,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重点语句,领悟文章主旨。
2.教师活动设计组织学生把握本文的基本思想,写作背景,用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研讨。
并组织学生对重点语段进行研讨,把握本文的主旨。
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习掌握三个问题,即什么是修辞、修辞选择的标准、修辞选择的条件。
(二)整体感知1.导语设计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是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一种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方,它在准确把握了它的秘诀的人们嘴中、手上会幻化出无数奇妙的世界,达到令人惊叹的传情达意效果。
谁不希望掌握语言的魔杖,点化出精彩非凡的语言之花呢?要掌握这根魔杖,一般而言,需要拜三个“大师”:一个是“积累”,一个是“修辞”,一个是“磨练”。
“积累”使我们充实库房,柴米油盐等原料丰富,才能烹调出美味佳肴;“修辞”教给我们“烹调”的技巧,而要掌握技巧,则必须靠“磨练”。
XXX《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1-6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XXX《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1-6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形考任务1一、本课程入门研究要求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研究内容并简要介绍。
本课程的六个专题,你对哪个专题最感兴趣?对哪个专题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参考答案:《现代汉语专题》在专科现代汉语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提升,结合现代汉语自身的发展,介绍国家语言文字新政策,当前语言研究的热点,以及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力图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同时注意描写语言运用的规律,主要是辨识异同区别政务,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现代汉语专题内容表现形式新颖,将教学内容与导学内容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XXX远程教育的成人教育的特点。
便于学生自学内容编排为第一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分别解读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介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班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意义,相关问题,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现代汉语文言《汉语拼音方案》。
本课程的六个专题,我对第六章网络语言最感兴趣,因为网络语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个性化个性化的语言是青少年网络环境下交流与表达的标志信息,表达方式的全息化符号画网络语言的独特之处,词汇的时尚话是网络语言生活的写照,时尚简洁鲜明,注重借鉴研究与吸收,不断丰富汉语词汇,网络环境下表达与交流的广泛性,更能体现语文新课改的精神,所以我对网络语言这一新生事物较为感兴趣,对第四章语法不太感兴趣,虽然很重要,但较为枯燥。
二、问答题1.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什么样的意义?参考答案: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意义:(2)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扶植。
(3)有益于祖国的同一和民族的团结,经由过程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结力,具有非常非凡的感化,这对于促进祖国同一,增强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如何认识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参考答案:(1)首先要认识到的是方言,不是单指北方的方言,还要包括南方方言。
修辞一、填空题1.______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中国修辞学的诞生。
2.修辞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
3.修辞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修辞,能够____________,还能够____________。
5.词语修辞一般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入手。
6.______是选用词语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用词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等。
7.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的______和______。
8.词类活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______、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仄声包括______和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
10.韵文中,为了易于上口,把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某些句子的末尾,这就叫______。
这结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叫______或______。
11.押韵的方式是多样的,有隔行押的______,有两句一换的______,还有行行押的______等形式。
12.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13.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句式叫做______。
14.把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交错运用叫做____________。
整句是语言的加工形式,对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的句子,多为整句。
15.一般说来,肯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否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
16.双重否定句常见的格式有______、______等。
17.由于修辞的需要,______的句子叫变式句。
单句中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句子都是变式句。
18.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第二节词语的锤炼一、填空题1、词语修辞就是指______的过程。
2、词语修辞一般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入手。
二者______,______。
3、.______是选用词语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用词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 等。
4、词语有没有表现力,全看它与具体的上下文是否______。
5、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6、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______、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仄声包括______和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
7、.韵文中,为了易于上口,把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某些句子的末尾,这就叫______。
这结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叫______或______。
8、押韵的方式是多样的,有隔行押的______,有两句一换的______,还有行行押的______ 等形式。
9.、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10、词语的锤炼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还要求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选好词语的核心是()A、语音B、字形C、意义D、辞藻2、选用词语的第一要求是()A、准确、妥帖B、生动、形象C、匀称、整齐D、表现力、感染力3、锤炼词语主要从哪几方面入手()A、意义和声音B、字形和结构C、色彩和意义D、声音和感情4、锤炼词语要富有创新精神,它要求()A、追求华丽辞藻B、另创新词C、淡中藏美D、套用词语5、词语的配合主要体现在()A、合理和巧妙B、增添新意C、一语双关D、弦外有音三、多项选择题(在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正确)1、意义的锤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B、力求准确、妥帖C、力求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D、力求色彩鲜明2、词语的色彩体现在三个方面:()A、感情色彩B、语体色彩C、形象色彩D、文化色彩3、声音的锤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注意音节整齐匀称B、注意声调的平仄相间C、力求韵脚和谐D、讲求叠音自然E、讲求双声叠韵配合4、下列句子中词语分析正确的有()A、“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用得好,具有门闭幽静的审美情趣。
●备课资料1.作者简介:张志公先生,河北省南皮县人,1918年11月生于北京。
先后在中学、大学任教。
几十年来,一直不间断地从事研究工作,在汉语语法学、汉语修辞学、现代语文教育等领域多有建树,著作甚丰。
对中国语言学、语文教育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汉语语法常识》《语法学习讲话》《现代汉语》《修辞概要》。
2.张志公和现代修辞学:张志公对现代修辞学有重大贡献。
在修辞学研究上,张志公更为科学地定义了“修辞”,将修辞学研究的范围从词句扩展到篇章,摆脱了历来侧重讲词格的窠臼。
他认为修辞学研究和运用的重点,在于如何提高运用语言的效率。
概而言之,“讲究修辞就是要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尽可能大的信息量,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
从对修辞的这一理解出发,以词句段篇的顺序来谈修辞,并结合语音、词汇、语法、逻辑来谈修辞,十分有新意。
3.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修辞,就是研究语言形式的表现方法,语言手段的选择,语言技巧的运用,从而使语言更好地表达思想内容。
不同的写作要求,不同的表达形式,对于语言的要求也不一样。
怎样使语言表达得简洁、准确、明白、通顺,这就是所谓的消极修辞。
如何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形象,是积极修辞。
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是修辞学上的两大分野。
4.生活阅历、思想情趣和修辞:同是咏梅,陆游和毛泽东都用了拟人手法,但创造的艺术形象却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两人的生活阅历、思想情趣差异较大。
陆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语法练习题一填空:1、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
2、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类型叫。
3、按功能可把短语分为、和加词性短语。
4、语法的性质有、、民族性5、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叫。
6、句法成分中,与定语、状语、补语相对的成分叫。
7、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可分为基数词和。
8、“看了三次”中“三次”在句中做语,“看了三本”中“三本”做语。
9、“他打了小明一拳。
”中的“拳”是词(词性)。
10、常见的变式句有句和句。
11、代词具有、指示作用。
12、“他没有来”中的“没有”是词(词性)。
1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态助词或结构助词:这件事已经研究了,你们就放心干吧。
14、设问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不同的是设问是,反问是。
15“他看了一眼,就走了。
”这句中的“眼”是词(词性)。
16、结构助词“的、地、得”在口语里都读轻声。
17、疑问句有______、______、正反问、选择问四种形式。
18、“江青不仅没能当女皇,反倒成了落水狗。
”这是一个关系的复句。
19、是指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用关联词语来表达的20、“不是A,而是B”表示关系的复句。
21、复句中的关联词包括和两大类。
22、词与词组合成短语,既有_____上的要求,又有____上的要求。
23、主谓谓语句是指以作谓语的句子。
24、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
25、一个词同时有着几个互有联系而又有不同意义的词,叫做______。
26、“科学”兼属和,“代表”兼属和。
27、疑问句、陈述句等是从句子的角度划分的,单句和复句是从句子的角度划分的。
28、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
29、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另一个指语法学。
30、传统语法学使用主、谓、宾、定、状、补六大句子成分,现在采用层次分析增添了和两个句法成分,形成了能够配对的八大句法成分。
其中主语与谓语是互为配对的,与宾语是互为配对的,定语、状语、补语分别与是互为配对的。
二、选择题㈠单项选择1、“我们俩比一比。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课文原文和练习《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课文原文和练习什么是修辞?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
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就是把语言材料组织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告诉别人一件事,说明一个问题,或者表示一个意见。
语言材料很多,在表达的时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比如说,有个小孩很灵敏,很好玩,我很喜欢他。
要把我对他的印象说出来,用什么词儿呢?用“灵”“机灵”“伶俐”“很鬼”“很有心眼儿”?或者用一般常说的“聪明”?这就有个选择,从中选一个最足以表示我对他的印象的说法。
说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可以说“这个小孩真聪明”,也可以说“这个小孩真不笨”,这又有所选择。
“他心灵手巧,样样都行”,这句话很整齐;“他干什么都很出色,真行”,这句话不像上一句四个字四个字的,不整齐,但是也可以,也不错。
我们可以很平实地说出对一个孩子的印象,“他举止动作活泼灵敏”,也可以打个比方,“这小孩真麻利,活像个小猴子”。
这是随便举几个例子,从用词到说一句话、一段话,这里边可以选择的方面很多很多。
认真细致地选择,并且能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适当的说法,就是修辞的能力。
上面举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关重要的话。
说重要的话,讲重要的道理,发表重要的意见,也需要选择,越是内容重要,越需要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辞很重要,应该具有这种能力。
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是从现有的语言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
创造性地运用是可以的。
所谓创造性,是指在选择运用之中有独到之处。
修辞既是选择的过程,就得有选择标准。
怎么选择?根据什么选择?怎么叫选择得好?怎么叫选择得不好?选择语言材料是为了使我们说的话、写的文章具有准确性,就是能够把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里的反映准确地表达出来。
不仅准确,并且富有表现力。
准确,富有表现力,这是我们选择语言材料最根本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