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统计年鉴2015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指数2014年底
- 格式:xlsx
- 大小:12.78 KB
- 文档页数:2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6年02月29日 1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 年 2 月 29 日2015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2] 6767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6.9%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0863 亿元,增长 3.9% ;第二产业增加值 274278 亿元,增长 6.0% ;第三产业增加值 341567 亿元,增长 8.3% 。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9.0%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0.5%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 ,首次突破 50% 。
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9351 元,比上年增长 6.3% 。
全年国民总收入 [3] 673021 亿元。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 13746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680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77116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6.10% ,比上年末提高 1.33 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 1655 万人,出生率为12.07 ‰;死亡人口 975 万人,死亡率为7.11 ‰;自然增长率为 4.96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 [4] 2.94 亿人,其中流动人口 [5] 2.47 亿人。
2015年上一年度工资收支统计表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22元/年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323元/年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82元/年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963元/年5.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2460元/年6.农林牧渔:42788元/年3565.67元/月117.23元/天7.采矿业:62351元/年5195.92元/月170.82元/天8.制造业:55952元/年4662.67元/月153.29元/天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68798元/年6733.17元/月188.49元/天10.建筑业:51612元/年4301元/月141.40元/天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6878元/年5573.17元/月183.23元/天1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3136元/年6928元/月227.77元/天13.批发和零售业:59583元/年4965.25元/月163.24元/天14.住宿和餐饮业:40294元/年3357.83元/月110.39元/天15.金融业:95518元/年7959.83元/月261.69元/天16.房地产业:44584元/年3715.33元/月122.15元/天1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3378元/年4448.17元/月146.24元/天1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67307元/年5608.92元/月184.4元/天1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5020元/年3751.67元/月123.34元/天2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50651元/年4220.92元/月138.77元/天21.教育:59673元/年4972.75元/月163.49元/天2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64105元/年5342.08元/月175.63元/天2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5300元/年5441.67元/月178.90元/天2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54069元/年4505.75元/月148.13元/天。
2015年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培育“五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加快“转调创”步伐。
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向好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民生保障水平提高,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00.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
第一产业增加值270.09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267.43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863.44亿元,增长10.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7:53.6:34.7调整为11.2:52.8:36.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价格水平总体平稳。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5%。
表1: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二、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全市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集约化、市场化进程,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市粮食生产喜获“十二连增”。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97.15万亩,比上年增加28.58万亩,增长1.7%;粮食平均亩产873斤,比上年增加32斤,增长3.7%;粮食总产达到741.06万吨,比上年增加38.79万吨,增长5.5%,总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78.37亿元,增长3.4%,剔除价格因素,可比增长3.0%;林牧渔业实现产值159.85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4%。